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3)单音词复音词

第三节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般来说,古 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单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为主,而复音词中双 音节词居多。 二、复音词 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第三节 单音词、复音词 • 一、单音词 •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般来说,古 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单音词。 •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为主,而复音词中双 音节词居多。 • 二、复音词 • 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二、复音词 1叠音词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 词。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描绘状貌 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 经周南关雎》) (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 在腰。(《兵车行》) (3)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 经周南桃天》)
二、复音词 • 1.叠音词 • 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 词。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描绘状貌。 • 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 经·周南·关雎》) • (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 在腰。(《兵车行》) •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 经·周南·桃夭》)

2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在一起,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 个意义的词。 联绵词的特点: (1)不可分割 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不能按照书写 它的单字的意义理解。 (2)写法不固定
2.联绵词 •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在一起,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 个意义的词。 • 联绵词的特点: • (1)不可分割。 • 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不能按照书写 它的单字的意义理解。 • (2)写法不固定

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在语音形式上的联系, 可以有四种形式: 1双声联绵词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 如ε仿佛、流离、蜘蛛、玲珑。 2叠韵联绵词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仓皇、窈窕、逍遥
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在语音形式上的联系, 可以有四种形式: • 1.双声联绵词 •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 如:仿佛、流离、蜘蛛、玲珑。 • 2.叠韵联绵词 •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仓皇、窈窕、逍遥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 並母,文部。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如:扶摇、狼藉 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个 语素,必须以整体来理解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 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 並母,文部。) •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 如:扶摇、狼藉。 • 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个 语素,必须以整体来理解

3.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 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中一个语素表示 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 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如 (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 祲”义
3.偏义复词 •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 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中一个语素表示 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 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 如: • (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 “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 “祲”义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以上是由相反语素构成 (4)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 藻》) ·(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 《谏逐客书》) 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 以上是由相反语素构成。 • (4)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 藻》) • (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 《谏逐客书》) • 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2)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1)古今词义的不同.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3)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二章(2-2)汉字的形体构造.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1)绪论.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PPT教学课件(下)巴金、沈从文、30年代诗歌、30年代的散文创作、国统区文学的三个时期、40年代诗歌、40年代戏剧、解放区文学思潮/创作/概述.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PPT教学课件(上)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文化巨人——鲁迅、20年代的小说、20年代新诗、20年代的戏剧、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30年代文学思潮、三十年代小说、茅盾.ppt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巴金研究复习.doc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思考题.doc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讲义。共七章).doc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选辑)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doc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选辑)第五章 郭沫若.doc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选辑)第二章 鲁迅.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八(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七(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六(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五(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四(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三(附答案).doc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二(附答案).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课程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代汉语习题集.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填空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选择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句子翻译.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解释加点的词语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简题.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古文标点.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FXTJQT.doc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2)古代汉语的词序.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1)代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四章(4-4)被动句.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三章(3-1)词类活用.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 绪论(主讲:梁光华).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2)介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3)连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4)副词.ppt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汉字文化研究)第一章(1-5)古文标点.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