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子魚論戰》

《左傅·子魚論戰》
《左傳·子魚論戰》

《左传》 《公羊传》 冬,十一月巳朔,宋公·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 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宋公曰:“不可。吾闻之 也,请击之。“公日: 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 “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 又以告。公日:“未可。 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 也,君子不鼓不成列。”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 师大败
《左传》 •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 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 也,请击之。”公曰: “不可。”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 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 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 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 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吾闻之 也,君子不鼓不成列。” 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 师大败。 《公羊传》

◆【既】副词,“已经”的意思,是由其动词用法 虚化而来的。甲骨文已有此字,从字形看,是 个人张着嘴离开盛食物的器具,表示吃完、吃光 的盒愚作为实义动词,“既”有“终了、穷尽、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老子,第三十五章) 既祷,王其田咏。(甲骨文合集29384)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九 章·涉江)
◆【既】副词,“已经”的意思,是由其动词用法 虚化而来的。甲骨文已有此字,从字形看,是一 个人张着嘴离开盛食物的器具,表示吃完、吃光 的意思。作为实义动词,“既”有“终了、穷尽、 完成”之义。 •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老子,第三十五章) • 既祷,王其田咏。(甲骨文合集29384) •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九 章·涉江)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毛。 乐。(陶潜《桃花源 记》) ·带甲百万,而专属之 昭奚恤。(战国策·楚 策一) ·何为弃坟井,在山谷 为寇也。(北魏杨炫 之《洛阳伽蓝记·王子 坊》)
•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 毛。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陶潜《桃花源 记》) • 带甲百万,而专属之 昭奚恤。(战国策·楚 策一) • 何为弃坟井,在山谷 为寇也。(北魏·杨炫 之《洛阳伽蓝记·王子 坊》)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杜预注:“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天所 以佐宋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 杜预注:“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天所 以佐宋

古代汉语的“名而动结构 A(“名”为指人名词,占多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 问》) 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 (《韩非子·思孝》)定位,确定名位。一教, 教化。 国君而雠匹夫,惧者其众矣。(《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匹夫,普通人。 晨龚公面有蜂,野铸秀人÷泡用老臣27(左
古代汉语的“名而动”结构 A(“名”为指人名词,占多数)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 问》) • 父而让子,君而让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 (《韩非子·忠孝》)定位,确定名位。一教,统一 教化。 • 国君而雠匹夫,惧者其众矣。(《左传·僖公二十四 年》)匹夫,普通人。 • 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宁夫人,而焉用老臣?(《左 传·襄公二十九年》)毋宁,宁也

B(“名”为指人的专有名词)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管氏, 指齐国宰相管仲。 我有子 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 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后世荇少惰,陈氐而不亡,则国其国而已。(《左 传昭公二十六年》)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 禱,特罗乎?々庄子号举鲁国而 婜案賽有不之臣,可以楚而无乎
B(“名”为指人的专有名词) •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管氏, 指齐国宰相管仲。 •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 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 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而已。(《左 传·昭公二十六年》) •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 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 儒服,何谓少乎?”(《庄子·田子方》) • 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王力(1999447448)指出,连词“而” 本来是位于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或者两个 小句之间的,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两件 事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顺承性的, 也可以是转折性的。而当连词“而”位于 主谓结构之间(如上述诸例)时,虽然有 时可以译为“如果”,含有假设的意味, 其实仍是表示转折
◼王力(1999:447-448)指出,连词“而” 本来是位于两个谓词性成分之间或者两个 小句之间的,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两件 事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顺承性的, 也可以是转折性的。而当连词“而”位于 主谓结构之间(如上述诸例)时,虽然有 时可以译为“如果”,含有假设的意味, 其实仍是表示转折

■王力先生的观察是有道理的。在“名而动” 结构中,“名”和“动”具有逻辑上的主 谓关系,在说话人看来,由于“动”所表 示的动作行为与“名”所代表的人物的身 份、地位、归属等是不相称的、反常的, 所以“而”才含有转折的意味
◼王力先生的观察是有道理的。在“名而动” 结构中, “名”和“动”具有逻辑上的主 谓关系,在说话人看来,由于“动”所表 示的动作行为与“名”所代表的人物的身 份、地位、归属等是不相称的、反常的, 所以“而”才含有转折的意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古代汉语教程》第一章 第四节、第五节.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齊伐楚盟于召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引论》.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下)期末试卷A卷(2018~2019学年第2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上)期末试卷B卷(2018~2019学年第1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上)期末试卷A卷(2018~2019学年第1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教学内容安排(2019年春).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大纲(2019年春).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秋).pdf
- 复旦大学:《三国志导读》教学讨论稿_对比魏蜀吴“托孤”,看统治阶级的战略思想.pdf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青春叙事文学简析——以丁玲、艾青、路翎的作品为例.ppt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异域、故土与风俗民情中的记忆抒情.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在时代转型期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兴知识分子对故乡文化的依恋、思考与批判.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童年之殇,女性之醒.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留学生与现代中国.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文学与人生——以鲁迅、废名与林语堂为例.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不同时代背景下传统家庭的文学表述——以《家》和《四世同堂》为例.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关于陈寅恪对国学态度的讨论.pdf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留学与思想——胡适、钱钟书、周作人、鲁迅.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巴金《家》讨论课.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晉靈公不君》.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齊晉鞌之戰》.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國語·邵公諫弭謗》.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义引申的规律.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國語·句踐滅吳》.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古代汉语教程》第106-113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齊宣王見顏斶》.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趙威后問齊使》.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燕昭王求士》.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莊辛說楚襄王》.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古代汉语教程》第142页、177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与复音词.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孟子》選讀.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疑问代词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教程》第137页、第177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教程》第188-190页.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庄子·至乐》.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古代汉语教程》第190-191页.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贾谊《治安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