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齊伐楚盟于召陵》

《左傅·齊伐楚盟于召陵》
《左傳·齊伐楚盟于召陵》

無以縮酒 上古时代当祭神之时,束茅立之,以酒自 上浇下,其糟则留在茅中,酒汁渐渐渗透 下流,像神饮之也
無以縮酒 • 上古时代当祭神之时,束茅立之,以酒自 上浇下,其糟则留在茅中,酒汁渐渐渗透 下流,像神饮之也

敢不共給 ■敢,表示不敢,相当于“不敢”、“岂 敢”,用于反问句。 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左傳·莊公二 十二年》) 敢不惟命是聽!(史記·楚世家)
敢不共給 ◼敢,表示不敢,相当于“不敢”、“岂 敢”,用于反问句。 • 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左傳·莊公二 十二年》) • 敢不惟命是聽!(史記·楚世家)

楚子使屈完如師 如,动词:往,到……去 文公如齊,惠公如秦。(《左傳·成公四 年》)
楚子使屈完如師 • 如,动词:往,到……去。 • 文公如齊,惠公如秦。(《左傳·成公四 年》)

豈不敕是為?先君之好是遒 不穀,不善,这里是齐侯自我谦称。好, 友好关系。不穀是为,即为不穀;先君之 好是继,即继先君之好
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 不榖,不善,这里是齐侯自我谦称。好, 友好关系。不榖是为,即为不榖;先君之 好是继,即继先君之好

上古汉语的“宾+是(之、斯、焉)+动”句式 (《古代汉语教程》第178页) ●这类句式不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尚 书》、《诗经》、《左传》等先秦典籍中 都较常见。因此大致可以说,这类句式产 生于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比较普遍地应用 起来。 ●“是(之、斯、焉)”是指示代词还是结 构助词?
上古汉语的“宾+是(之、斯、焉)+动”句式 (《古代汉语教程》第178页) ⚫这类句式不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尚 书》、《诗经》、《左传》等先秦典籍中 都较常见。因此大致可以说,这类句式产 生于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比较普遍地应用 起来。 ⚫“是(之、斯、焉)”是指示代词还是结 构助词?

■“宾是动” 亹亹申伯,王瓒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 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 作尔庸。(《诗经·大雅·崧高》)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且吴社稷是卜,岂为一人?(《左传·昭公五 年》)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 子·滕文公上)膺,打击
◼ “宾是动” • 亹亹申伯,王瓒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 式。……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 作尔庸。(《诗经·大雅·崧高》) •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 且吴社稷是卜,岂为一人?(《左传·昭公五 年》) •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 子·滕文公上)膺,打击

■“宾之动”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 传·僖公五年) 华则荣矣,实之不知。(国语·晋语六)—花是好看了 果实怎么样就不晓得了。 (管仲)曰:“……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 “宾之动” •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 传·僖公五年) • 华则荣矣,实之不知。(国语·晋语六)——花是好看了, 果实怎么样就不晓得了。 • (管仲)曰:“……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 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宾斯动”、“宾焉动” 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 滕) 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诗·豳风·七月)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 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皖,况不礼焉?郑 不来矣。”(《左传·隐公六年》)蕨, 同“暨”,及也,至也
◼“宾斯动” 、 “宾焉动” • 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 滕) •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豳风·七月) •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 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 不来矣。”(《左传·隐公六年》)蔇, 同“暨”,及也,至也

■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后面一般用“之”复指,不用“是” 或“斯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 子·离娄上》)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 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在古代汉语中,由前置代词宾语“是”、“此“构成的”是之 谓“、”此之谓“逐渐成为一种凝固结构
◼ 如果宾语本身是代词,后面一般用“之”复指,不用“是” 或“斯” 。 •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 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 子·离娄上》) •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 年) •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 在古代汉语中,由前置代词宾语“是” 、 “此“构成的”是之 谓“ 、 ”此之谓“逐渐成为一种凝固结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引论》.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下)期末试卷A卷(2018~2019学年第2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上)期末试卷B卷(2018~2019学年第1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上)期末试卷A卷(2018~2019学年第1学期).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教学内容安排(2019年春).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大纲(2019年春).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程教学大纲(2018年秋).pdf
- 复旦大学:《三国志导读》教学讨论稿_对比魏蜀吴“托孤”,看统治阶级的战略思想.pdf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青春叙事文学简析——以丁玲、艾青、路翎的作品为例.ppt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异域、故土与风俗民情中的记忆抒情.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在时代转型期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兴知识分子对故乡文化的依恋、思考与批判.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童年之殇,女性之醒.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留学生与现代中国.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文学与人生——以鲁迅、废名与林语堂为例.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不同时代背景下传统家庭的文学表述——以《家》和《四世同堂》为例.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关于陈寅恪对国学态度的讨论.pdf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留学与思想——胡适、钱钟书、周作人、鲁迅.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巴金《家》讨论课.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从鲁迅看“国民性反思与批判”.pptx
- 复旦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教学成果展示_《围城》中的留学生形象.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古代汉语教程》第一章 第四节、第五节.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子魚論戰》.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晉靈公不君》.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左傳·齊晉鞌之戰》.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國語·邵公諫弭謗》.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词义引申的规律.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國語·句踐滅吳》.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古代汉语教程》第106-113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齊宣王見顏斶》.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趙威后問齊使》.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燕昭王求士》.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戰國策·莊辛說楚襄王》.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否定词和否定句《古代汉语教程》第142页、177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与复音词.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孟子》選讀.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疑问代词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教程》第137页、第177页.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教程》第188-190页.ppt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庄子·至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