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柳伟、张雷)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第三章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31全面腐蚀 32电偶腐蚀 33点蚀 34缝隙腐蚀 35晶间腐蚀 3.6选择性腐蚀 社袁科技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3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3.1 全面腐蚀 3.2 电偶腐蚀 3.3 点蚀 3.4 缝隙腐蚀 3.5 晶间腐蚀 3.6 选择性腐蚀 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第三章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 按材料腐蚀形态 均匀腐蚀 不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点蚀(孔蚀) 缝隙腐蚀及丝状腐蚀 电偶腐蚀(接触腐蚀) °晶间腐蚀 选择性腐蚀 4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4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z局部腐蚀 z全面腐蚀 •均匀腐蚀 •不均匀腐蚀 按材料腐蚀形态 •点蚀(孔蚀) •缝隙腐蚀及丝状腐蚀 缝隙腐蚀及丝状腐蚀 •电偶腐蚀(接触腐蚀) 电偶腐蚀(接触腐蚀) •晶间腐蚀 •选择性腐蚀 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第三章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 ·各部位腐蚀速率接近 ·金属的表面比较均匀地减薄,无明显的腐蚀形态差别 同时允许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局部腐蚀 ·腐蚀的发生在金属的某一特定部位 ·阳极区和阴极区可以截然分开,其位置可以用肉眼或微 观观察加以区分; ·同时次生腐蚀产物又可在阴、阳极交界的第三地点形成5
5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全面腐蚀 • 各部位腐蚀速率接近 • 金属的表面比较均匀地减薄,无明显的腐蚀形态差别 • 同时允许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局部腐蚀 • 腐蚀的发生在金属的某一特定部位 • 阳极区和阴极区可以截然分开,其位置可以用肉眼或微 观观察加以区分; • 同时次生腐蚀产物又可在阴、阳极交界的第三地点形成 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第三章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ven general corro Uneven general Corrosion Even local corrosion 全面腐蚀 Uneven local corrosion 。0 Medium pits Narrow pits 局部腐蚀(点蚀) Cracking Exposed surface Section through shaded areas not exposed surface 社袁科技学 corroded) (along centre li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6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局部腐蚀(点蚀) 全面腐蚀 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腐蚀与防护》倮程饼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佶与控制研究室 31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 腐蚀分布于金属的整个表面,使金属整体减薄。 全面腐蚀发生的条件: 腐蚀介质能够均匀地抵达金属表面的各部位,而且金属 的成分和组织比较均匀。 腐蚀速率的表示方法: 均匀腐蚀速率一失重或失厚 如,通常用mma来表达全面腐蚀速率 社袁科技学 7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7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 全面腐蚀: 腐蚀分布于金属的整个表面,使金属整体减薄。 • 全面腐蚀发生的条件: 腐蚀介质能够均匀地抵达金属表面的各部位,而且金属 的成分和组织比较均匀。 • 腐蚀速率的表示方法: 均匀腐蚀速率-失重或失厚 如,通常用mm/a来表达全面腐蚀速率 3.1 全面腐蚀

《腐蚀与防护》倮程饼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佶与控制研究室 3.1全面腐蚀 全面腐蚀的申化学特点: 腐蚀原电池的阴、阳极面积非常小,甚至用微观方法 也无法辨认,而且微阳极和微阴极的位置随机变化。 整个金属表面在溶液中处于活化状态,只是各点随时 间(或地点)有能量起伏,能量高时(处)呈阳极,能量 低时(处)呈阴极,从而使整个金属表面遭受腐蚀。 社袁科技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8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 全面腐蚀的电化学特点: 腐蚀原电池的阴、阳极面积非常小,甚至用微观方法 也无法辨认,而且微阳极和微阴极的位置随机变化。 整个金属表面在溶液中处于活化状态,只是各点随时 间(或地点)有能量起伏,能量高时(处)呈阳极,能量 低时(处)呈阴极,从而使整个金属表面遭受腐蚀。 3.1 全面腐蚀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局部腐蚀 局部腐蚀种类: 点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晶间腐蚀、选择 性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及磨损腐蚀。 社袁科技学 9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9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 局部腐蚀种类: 点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晶间腐蚀、选择 性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及磨损腐蚀。 局部腐蚀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 全面腐蚀 局部腐蚀 腐蚀形貌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腐蚀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其 他部分不腐蚀 腐蚀电池阴阳极在表面上随机变化,|阴阳极在宏观上可分辨 且不可分辨 电极面积|阳极面积=阴极面积 阳极面积<阴极面积 电位阳极电位=阴极电位=腐蚀阳极电位<阴极电位 (混合)电位 腐蚀产物可能对金属具有保护作用无保护作用 极化图 10
10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极化图 腐蚀产物 可能对金属具有保护作用 无保护作用 阳极电位=阴极电位=腐蚀 阳极电位<阴极电位 (混合)电位 电位 电极面积 阳极面积=阴极面积 阳极面积<阴极面积 阴阳极在表面上随机变化, 阴阳极在宏观上可分辨 且不可分辨 腐蚀电池 腐蚀主要集中在一定区域,其 他部分不腐蚀 腐蚀形貌 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上 全面腐蚀 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 全面腐蚀危害: 造成金属的大量损失,可以检测和预测腐蚀速率,一般 不会造成突然事故。 根据测定和预测的腐蚀速率,在工程设计时可预先考虑 应有的腐蚀裕量。 局部腐蚀的危害: 导致的金属的损失量小,很难检测其腐蚀速率,往往导 致突然的腐蚀事故。 腐蚀事故中80%以上是由局部腐蚀造成的,难以预测腐 蚀速牽并预防。学 11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jing 11111
11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全面腐蚀危害: 造成金属的大量损失,可以检测和预测腐蚀速率,一般 不会造成突然事故。 根据测定和预测的腐蚀速率,在工程设计时可预先考虑 应有的腐蚀裕量。 局部腐蚀的危害: 导致的金属的损失量小,很难检测其腐蚀速率,往往导 致突然的腐蚀事故。 腐蚀事故中80%以上是由局部腐蚀造成的,难以预测腐 蚀速率并预防。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的比较

《腐蚀与防护》課程讲稿—一北京科技大学膚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硚究室 第三章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31全面腐蚀 32电偶腐蚀 33点蚀 34缝隙腐蚀 35晶间腐蚀 3.6选择性腐蚀 社袁科技学 12 University of Science lechnology Beiing 11111
12 《腐蚀与防护》课程讲稿——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中心环境损伤评估与控制研究室 3.1 全面腐蚀 3.2 电偶腐蚀 3.3 点蚀 3.4 缝隙腐蚀 3.5 晶间腐蚀 3.6 选择性腐蚀 第三章 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 2.4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2.5 金属的钝化.pdf
-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 2.3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金属腐蚀动力学).pdf
- 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腐蚀电化学理论基础 2.1 电化学腐蚀与腐蚀电池 2.2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pdf
- 浙江大学:电化学阻抗测量技术与电化学阻抗谱的数据处理(PPT讲稿,张鉴清).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芳香烃(王康成教授).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对映异构.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脂环烃(王康成).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烯烃.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烷烃.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王康成).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章 蛋白质和核酸.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 碳水化合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周环反应.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化合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ppt
- 湖州师范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羧酸(王康成).ppt
-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doc
- 《分析化学》第八章 分析实验数据处理(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平衡(1/3)2.1 平衡常数.pdf
- 《分析化学》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平衡(2/3).pdf
- 《分析化学》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化学平衡(3/3).pdf
- 《分析化学》第六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6.1 概述 6.2 沉淀分离法(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六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6.3)溶剂萃取分离法(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六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6.4 离子交换分离法 6.5 层析分离法 6.6 其它分离方法简介.pdf
- 《分析化学》第七章 吸光光度法 7.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7.2 光度分析方法及仪器 7.3 显色反应及条件 7.4 光度分析的准确度.pdf
- 《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平衡在滴定分析法中的应用(3.1)生成反应型的滴定(1/2)(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5.pdf
- 《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平衡在滴定分析法中的应用(3.1)生成反应型的滴定(2/2)(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平衡在滴定分析法中的应用(3.2)质子转移反应类型的滴定(1/2)(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平衡在滴定分析法中的应用(3.2)质子转移反应类型的滴定(2/2)(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三章 化学平衡在滴定分析法中的应用(3.3)电子转移反应类型的滴定(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分析化学》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的应用 4.1 指示剂.pdf
- 《分析化学》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的应用 4.2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3 应用实例.pdf
- 《分析化学》第五章 重量分析法 5.1 概述 5.2 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5.3 沉淀的形成.pdf
- 《分析化学》第五章 重量分析法 5.4 沉淀的纯度 5.5 沉淀的条件 5.6 称量形的处理(灼烧)5.7 有机沉淀剂.pdf
- 《分析化学》绪论(邹明珠、苏星光、赵丽巍).pdf
- 几个有机化学实验技巧_用于有机溶剂的中等强度的干燥剂.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