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3)功率放大电路

73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处于最后一级, 又称输出级。其主要作用是输出足够大的功率去驱动 负载,如扬声器、伺服电机、指示表头、记录器等 功率放大电路要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幅度都比 较大;效率高。因此,三极管工作在大电压、大电流 状态,管子的损耗功率大,发热严重,必须选用大功 率三极管,且要加装符合规定要求的散热装置。由于 三极管处于大信号运用状态,不能采用微变等效电路 分析法,一般采用图解分析法
7.3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处于最后一级, 又称输出级。其主要作用是输出足够大的功率去驱动 负载,如扬声器、伺服电机、指示表头、记录器等。 功率放大电路要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幅度都比 较大;效率高。因此,三极管工作在大电压、大电流 状态,管子的损耗功率大,发热严重,必须选用大功 率三极管,且要加装符合规定要求的散热装置。由于 三极管处于大信号运用状态,不能采用微变等效电路 分析法,一般采用图解分析法

73.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全称为无输出电容的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简称为OCL电路,电路如图 7.36所示 +ucc RP 5 RL RB R U 图7.36OCL功率放大电路
1.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全称为无输出电容的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简称为OCL电路,电路如图 7.36所示。 图7.36 OCL功率放大电路 7.3.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静态分析 当v=0时,因电路上下对称,静态发射极电位 U=0,负载电阻R中无电流通过,u。=0。因三极管处 手微导通状态,所以两管的l3≈0、lC≈0 UcE|=|ccl,基本无静态功耗 (2)动态分析 为便于分析,将图7.36简化为图7.37(a)所示的 原理电路,且暂不考虑管子的饱和管压降lE和b、e极 间导通电压lE
(1) 静态分析 当ui =0时,因电路上下对称,静态发射极电位 UE =0,负载电阻RL中无电流通过,u o =0。因三极管处 于微导通状态 , 所以两管的 IB ≈0 、 IC ≈0 、 ∣UCE∣=∣UCC∣,基本无静态功耗。 (2) 动态分析 为便于分析,将图7.36简化为图7.37(a) 所示的 原理电路,且暂不考虑管子的饱和管压降UCES和b、e极 间导通电压UBE

tUcc 1 1B1 V 1E1 1E2 u B2 EE (a)电路原理电路图(b)输入波形(c)输出波形 图737简化OCL功率放大电路
(a) 电路原理电路图 (b)输入波形 (c)输出波形 图7.37 简化OCL功率放大电路

在u1正半周,V2导通、V3截止,+U通过V2向R 供电,在R上获得跟随的正半周信号电压ln,即 在u1负半周,V2截止,Ⅴ3导通,-Uc通过Ⅴ3向R 供电,在R1上获得跟随n的负半周信号电压uo 负载R1上输出如图737(c)所示。 由上分析可知:输出电压u虽未被放大,但由于 =(1+6),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因此具有功率放大 作用
在ui正半周,V2导通、V3截止,+UCC通过V2向RL 供电,在RL上获得跟随ui的正半周信号电压uo,即 (uo ≈u i); 在ui负半周,V2截止,V3导通,-UCC通过V3向RL 供电,在RL上获得跟随ui的负半周信号电压uo 。 负载RL上输出如图7.37(c) 所示。 由上分析可知:输出电压uo虽未被放大,但 由于iL = i e =(1+β)i b,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因此具有功率放大 作用

cl Ucc Lc Lc 图7.38OCL电路图解分析波形图
图7.38 OCL 电路图解分析波形图

从图中可知,vε=Uc-l、lcE2=-Uclo,其中l 在任一个半周期内为导通三极管的u,即uo=-l=l1 通常要求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输出电 压幅值为 Mom(max)= UCC-UCESTUCC,此时,截止管承受的 最大电压为2Uc。当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非最大输出 状态时,输出电压幅值为U。n=mR=Un=Umn,其大小 随输入信号幅度而变。这些参数间的关系是计算输出 功率和管耗的重要依据
从图中可知,uCE1 =UCC-uo、 uCE2 = -UCC-uo ,其中uo 在任一个半周期内为导通三极管的uce,即uo = - uce =ui。 通常要求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输出电 压幅值为uom(max) =UCC-UCES≈UCC,此时,截止管承受的 最大电压为2UCC。当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非最大输出 状态时,输出电压幅值为Uom =I omRL =Ucem =Uim,其大小 随输入信号幅度而变。这些参数间的关系是计算输出 功率和管耗的重要依据

(3)参数计算 ①最大输出功率Pon 最大的输出功率为: om三 CC om om om R L R L 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最大输出状态时,输出功能率 为: onm l om om R R L L
(3) 参数计算 ① 最大输出功率Pom 最大的输出功率为: Pom = I omUom = = 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非最大输出状态时,输出功能率 为: Po = I omUom= = L om R U 2 L CC R U 2 2 1 L om R U 2 L im R U 2 2 1 2 1 2 1 2 1 2 1

②2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Pu 在一个周期内电源向两个功放管提供的直流功率Pu 为: U 丌R CC L 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时,两个直流 电源供给的总功率为 2U ZT R
② 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PU 在一个周期内电源向两个功放管提供的直流功率PU 为: PU = 当功率放大器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时,两个直流 电源供给的总功率为: PUm= 2 CC L om U R U L CC R U 2 2

③效率n 当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时,效率为 2R =78.5 20 4 TR 实用中三极管UCEs,UB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功率放大电路实际效率约60%
③ 效率η η= 当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在最大输出状态时,效率为: η= = 78.5% 实用中三极管UCES,UBE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功率放大电路实际效率约60% 。 U o P P 2 4 2 2 2 = = L CC L CC Um o m R U R U P P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2)其他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半导体器件.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习题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3)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2)可编阵列逻辑.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2)半导体存储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脉冲型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检测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2)任意进制计数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1).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8.1-8.2)反馈的基本概念、基本差分放大器.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8.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ppt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信源.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广义信道.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信源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2)变换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3)香农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4)音频压缩方法.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1)概述.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差错控制.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7-1)同余性质.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7-2)线性分组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7-3)标准阵列译码规则表.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7-4)线性分组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8-1).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8-2)循环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8-3)缩短循环码.doc
- 山东大学:《数字电路》作业(1-5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