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绪论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目的: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和模拟电子的基本理 论及分析方法,为后续课打基础,为工程实践培养 操作技能。 共11章,1-5章电路基础知识、6-10章模拟电 子技术、11章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三个部分。章 末有小结和习题便于自学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目的: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和模拟电子的基本理 论及分析方法,为后续课打基础,为工程实践培养 操作技能。 共11章, 1-5章 电路基础知识、6-10章 模拟电 子技术、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三个部分。章 末有小结和习题便于自学。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绪论

上篇电路基础知识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电路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 三个物理量(电流、电压、功率 三种状态(开路、负载和短路) 三个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一个概念(电位)
电路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 三个物理量 (电流、电压、功率) 三种状态 (开路、负载和短路) 三个定律(欧姆定律、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一个概念(电位) 上篇 电路基础知识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电路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 1.1.1电路的作用 电路的作用是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或是实现信号的 传递和处理。 112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由某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 电路可分成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是电路工作的能源,电源的作 用是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 负载是用电设备,是电路中的主要耗电器件。负载的作 用是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 中间环节是指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部分 电 中间 负 源 环节 载 图1.1电路组成框图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 1.1.1 电路的作用 电路的作用是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或是实现信号的 传递和处理。 1.1.2 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由某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 电路可分成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是电路工作的能源,电源的作 用是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 负载是用电设备,是电路中的主要耗电器件。负载的作 用是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 中间环节是指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部分。 1.1 电路

忽略电路元器件的次要因素,将其理想化,并用规 定的电气图形符号表示所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 R R 图1.2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1.1.3 电路模型 忽略电路元器件的次要因素,将其理想化,并用规 定的电气图形符号表示所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

12电流、电压、功率 121电流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不变为直流I 方向和大小都变化为交流i。 1A=103mA=1061uA,1kA=103A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假设的电流流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一→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0 r<0 图1.4电流的方向
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不变为直流I。 方向和大小都变化为交流 i。 1A=103 mA=106μA, 1 kA=103A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假设的电流流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1.2 电流、电压、功率 1.2.1 电流

122电压 1.电压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 称其为a、b点间的电压。直流电压lab,交流电压Ulb lV=103mV=106u,1kV=103V 习惯上把电位降低的方向作为电压的实际方向 电压实际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U<0 图1.5电压的实际方向及三种表示形式 图1.6电压的方向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 称其为a、b两点间的电压。直流电压Uab,交流电压uab。 1V=103mV=106μV, 1kV=103V 习惯上把电位降低的方向作为电压的实际方向。 电压实际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 1.2.2 电压 1.电压

2电压与电位 电压等于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Uab=U-Ub 电位是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是任意选择的一点“⊥”(零电位点,“接地” 选b点为参考点Ub=0,Uab=U-Ub=U° rU 图1.7参考点的表示方法
电压等于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 Uab =Ua-Ub 电位是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点是任意选择的一点“⊥”(零电位点, “接地” 点), 选b点为参考点Ub =0, Uab =Ua-Ub =Ua。 2.电压与电位

3电动势E E是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低电位点b移动 到高电位点a所做的功 E的方向是从低电位(电源负极)指向高 电位(电源正极) R b 图1.8电动势
E是电源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低电位点b移动 到高电位点a所做的功 E的方向是从低电位(电源负极)指向高 电位(电源正极) 3.电动势E

123功率 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瓦W 关联参考方向: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 P=U I (1.1)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P=-0I (12) P>0吸收功率(消耗功率)为负载; P<0发出功率(产生功率)为电源。 一 (a)关联b)非关联 图1.9关联与非关联示意图
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 瓦 W。 关联参考方向: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 P=U I (1.1)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 。 P=-U I (1.2) P>0 吸收功率(消耗功率)为负载; P<0 发出功率(产生功率)为电源。 1.2.3 功率

【例1.1】有一个收录机供电电路,用万用表测出收 录机的供电电流为80mA,供电电源为3V,忽略电源的内阻 ,收录机和电源的功率各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是发 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S 解:收录机流与压是关联参考方向 收 P=U=3V×80mA=240mW=024W电迪 结果为正,说明收录机是吸收功率。 图1.10例1.1图 电池流与压是非关联参考方向 P=-UI=-3V×80mA=-0.24W 结果为负,说明电池是发出功率
有一个收录机供电电路,用万用表测出收 录机的供电电流为80mA,供电电源为3V,忽略电源的内阻 ,收录机和电源的功率各是多少?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是发 出功率还是吸收功率? 解:收录机 流与压是关联参考方向 P=U I=3V×80mA=240mW=0.24W 结果为正,说明收录机是吸收功率。 电池 流与压是非关联参考方向 P=-U I=-3V×80mA=-0.24W 结果为负,说明电池是发出功率。 【例1.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技能训练及应用实践.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习题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3)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2)可编阵列逻辑.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3)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2)半导体存储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集成逻辑电路(5-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脉冲型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检测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3)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2)任意进制计数器.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4-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3-3).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动作特点(3-2).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触发器(3-1).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和冒险.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用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ppt
- 清华大学:《逻辑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算术逻辑单元图2.2774181型算术逻辑单元逻辑图.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半导体器件.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2)其他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7.3)功率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8.1-8.2)反馈的基本概念、基本差分放大器.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8.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ppt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ppt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信源.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广义信道.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信源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2)变换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3)香农编码.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4)音频压缩方法.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5-1)概述.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差错控制.doc
-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7-1)同余性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