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大纲(医学检验、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5
文件大小:606.9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大纲(医学检验、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 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O一二年一月第三次修订) 大纲编制说明 本大纲根据重庆医科大学曾照芳教授主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 会规划教材:《临床检验仪器》,结合学校对本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时安排,以及规定的临 床检验仪器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来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供医学检 验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四年制、成人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五年制、四年制、成人本科;医学影 像学5年制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5年制本科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使用。 本教学大纲是按照课程总学时数为90学时,理论课讲授时数为54学时,实验教学安排36学时,理论 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为1.5:1编制的。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实际授课 时选讲相应理论课内容和选择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相关内容确定具体课时数。理论课内 容通过大课讲授、学生自学、结合临床检验科见习和重点实验室参观讲解等方式进行。在每章的"教 学目的与要求"栏目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相关内容的三项要求,又给出了每一章的"教学重 点”、"教学难点"相应内容,在"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栏目中,根据掌握、熟悉与了解相关内容 的标准,分别标出了"重点讲授“和"一般讲授”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自学时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重 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开拓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言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供医学检验、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 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研室 (二〇一二年一月第三次修订) 大纲编制说明 本大纲根据重庆医科大学曾照芳教授主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 会规划教材:《临床检验仪器》,结合学校对本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时安排,以及规定的临 床检验仪器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来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供医学检 验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四年制、成人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五年制、四年制、成人本科;医学影 像学5年制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5年制本科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使用。 本教学大纲是按照课程总学时数为90学时,理论课讲授时数为54学时,实验教学安排36学时,理论 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为1.5:1编制的。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实际授课 时选讲相应理论课内容和选择为开阔学生视野要求学生自学的相关内容确定具体课时数。理论课内 容通过大课讲授、学生自学、结合临床检验科见习和重点实验室参观讲解等方式进行。在每章的"教 学目的与要求"栏目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相关内容的三项要求,又给出了每一章的"教学重 点"、"教学难点"相应内容,在"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栏目中,根据掌握、熟悉与了解相关内容 的标准,分别标出了"重点讲授"和"一般讲授"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和自学时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重 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开拓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 言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涉及到多个专业的交叉。在现代 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临床检验的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 判断和健康评价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 的发展对实验室检测,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实验室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 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 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专业基础课程。围绕着培养 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目标,力图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掌握各种常用医学检验仪器 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熟悉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 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既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也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因此在编制时,注重考虑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虽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 更新,本大纲已是几次修改,但是仍要通过教学实践对本大纲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它在 教和学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率。 参考书目 []曾照芳等.临床检验仪器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曾照芳、翟建才等.临床检验仪器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刘泽民等.医学检验仪器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4朱良漪等.分析仪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⑤)丛玉隆王丁.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刘凤军等.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彭黎明,王兰兰.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辛晓敏关秀茹等,现代临床检验技术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张玉海等.新型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与维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0)朱根娣主编临床常用检验仪器原理、构造、维护,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11]府伟灵,黄君富等编著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1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2003 [13]陶义训,吴文俊主编现代医学检验仪器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4]王金良黄繁蜡编著实用检验医学试验技巧.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检验医学在国外习惯上称为实验室医学 (Laboratory Medicine)。涉及到多个专业的交叉。在现代 医学中,检验医学已经远远超出了早先单纯辅助临床诊断的认识范围。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临床检验的范围日益广泛,检验的项目越来越多。各种定量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 判断和健康评价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 的发展对实验室检测,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实验室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 越来越高。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 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事情。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专业基础课程。围绕着培养 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目标,力图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他们掌握各种常用医学检验仪器 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熟悉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 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既作为教师教学的依据,也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因此在编制时,注重考虑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虽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 更新,本大纲已是几次修改,但是仍要通过教学实践对本大纲的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它在 教和学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率。 参考书目 [1] 曾照芳等 . 临床检验仪器学(第 2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 曾照芳、翟建才等 . 临床检验仪器学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 刘泽民等 . 医学检验仪器学 . 重庆 : 重庆出版社, 1991 [4] 朱良漪等 . 分析仪器手冊 .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5] 丛玉隆.王丁 . 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6] 刘凤军等 . 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7] 彭黎明,王兰兰 . 检验医学自动化及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8] 辛晓敏.关秀茹等 . 现代临床检验技术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9] 张玉海等 . 新型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与维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10] 朱根娣主编.临床常用检验仪器原理、构造、维护.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11] 府伟灵,黄君富等编著.临床检验学实用技术与新进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2]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 2003 [13] 陶义训,吴文俊主编.现代医学检验仪器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4] 王金良.黄繁嫱编著.实用检验医学试验技巧.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5)]王廷华等PCR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6)周新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教学时数分配 内容 讲授时数 第一章 概论 2 第二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8 第三章 离心技术与离心机 4 第四章 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8 第五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8 第六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4 第七章 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八章 血液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 6 第九章 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十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十一章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2 总计 54 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对《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有初步的了解,明确学习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 检验工作的紧密关系; 2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3.熟悉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仪器的标准; 4.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学好《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教学重点: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及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 教学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重点讲授) 二、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一般讲授) 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2.光谱分析检验仪器:紫外-可

[15] 王廷华等. PCR 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6]周新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教学时数分配 内 容 讲授时数 第一章 概论 2 第二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8 第三章 离心技术与离心机 4 第四章 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8 第五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8 第六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4 第七章 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八章 血液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 6 第九章 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十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4 第十一章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2 总计 54 第一章 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对《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有初步的了解,明确学习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以及临床 检验工作的紧密关系; 2.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3.熟悉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仪器的标准; 4.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学好《临床检验仪器学》这门课程。 教学重点: 《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及组成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 教学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重点讲授) 二、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一般讲授) 1. 分离分析检验仪器 : 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2. 光谱分析检验仪器 : 紫外 - 可

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3.目视检验仪器: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 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4.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血培养仪,二氧化碳培养箱, 流式细胞仪,基因扩增仪,氨基酸分析仪,DNA测序仪;5现代波谱分析检验仪器:质谱仪,核磁 共振分析仪;6.临床检验常规仪器:血细胞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样 品自动处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7,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三、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重点讲授) 1.灵敏度(sensitivity);2.误差(error);3.精度(accuracy);4.重复性(repeatability);5.分辨率 (resolving power);6.噪音(noise);7.测量范围(measuring range)和示值范涠;8.线性范围 (linear range);9.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l0.频率响应范围(range of frequency-.-response)。 四、组成仪器的主要部件、作用和维护重点讲授) L.取样(或加样)装置(sampling equipment);2.预处理系统(system of preptrement): 3.分离装置(separating equipment);4.检测器(detector);5.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系统 6.显示装置(display equipment);7.补偿装置(compensatory equipment);8.铺助装置(assistant equipment);9.样品前处理系统(pre-analytical modular,PAM)。 五、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重点讲授) 六、临床检验仪器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一般讲授) 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大课讲授:现代检验仪器的进展用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同时留出一 定时间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本章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显微镜有很高的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显微技术和显微镜的 发明在医学界起了极大的作用,直接导致了19世纪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 显微镜是医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学习工具之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其用法和简单故 障的排除。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维护及简单故障的排除;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 原理、结构和特殊部件;掌握数码显微摄影术的成像原理。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了解电子 显微镜的类型、基本结构及其应用;熟悉显微摄影术的成像原理及常用的装置。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医学应用及维护,了解数码显微摄影术。 教学重点: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中的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殊 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性能 比较

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3. 目视检验仪器 : 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 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4.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 : 血培养仪,二氧化碳培养箱, 流式细胞仪,基因扩增仪,氨基酸分析仪, DNA 测序仪; 5. 现代波谱分析检验仪器 : 质谱仪,核磁 共振分析仪; 6. 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 血细胞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样 品自动处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 7. 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三、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重点讲授) 1. 灵敏度 (sensitivity) ;2. 误差 (error) ;3. 精度 (accuracy) ;4.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 5. 分辨率 (resolving power) ; 6. 噪音 (noise) ; 7. 测量范围 (measuring range) 和示值范围; 8. 线性范围 (linear range) ; 9. 响应时间 (response time) ; 10. 频率响应范围 (range of frequency-response) 。 四、组成仪器的主要部件、作用和维护(重点讲授) 1. 取样(或加样)装置( sampling equipment); 2. 预处理系统 (system of preptrement) ; 3. 分离装置 (separating equipment) ; 4. 检测器 (detector) ; 5. 信号处理 (signal processing) 系统; 6. 显示装置 (display equipment) ; 7. 补偿装置( compensatory equipment); 8. 辅助装置( assistant equipment); 9. 样品前处理系统( pre-analytical modular , PAM)。 五、检验仪器的选用标准 (重点讲授) 六、临床检验仪器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一般讲授) 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大课讲授;现代检验仪器的进展用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同时留出一 定时间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本章学时数: 2 学时 第二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显微镜有很高的分辨本领和放大倍数,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工具。显微技术和显微镜的 发明在医学界起了极大的作用,直接导致了 19 世纪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 显微镜是医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学习工具之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很好地掌握其用法和简单故 障的排除。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维护及简单故障的排除;掌握特种显微镜的基本 原理、结构和特殊部件;掌握数码显微摄影术的成像原理。 2.熟悉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熟悉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了解电子 显微镜的类型、基本结构及其应用;熟悉显微摄影术的成像原理及常用的装置。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进展、医学应用及维护,了解数码显微摄影术。 教学重点: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中的关键部件,特种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殊 部件;光学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方法;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和组成,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性能 比较

教学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透镜的相差和色差,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电子显微 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重点讲授) 二、透镜的像差和色差(重点讲授)1.像差;2.色差 三、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一光学系统 (一光学系统 1.物镜及其技术指标;2.目镜及其技术参数:3.显微镜的照明方法;4.照明设置的主要部件。 (仁)机械系统 1.镜座;2.镜筒;3.物镜转换器;4.载物台;5.调焦系统。 四、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一般讲授) (一)双目显微镜;(仁)荧光显微镜;(三)相衬显微镜;(四)倒置显微镜:(伍)暗视野显微镜;(六)紫外 光显微镜;(七)偏光显微镜;(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九)干涉相衬显微镜;(十)进场扫描光学显 微镜。 四、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一般讲授) (一)双目显微镜;(二)荧光显微镜;(三)相衬显微镜;(四)倒置显微镜:(伍)暗视野显微镜:(六)紫外 光显微镜;(七)偏光显微镜;(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仇)千涉相衬显微镜;(什)进场扫描光学显 微镜。 五、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重点讲授) 1.放大率;2.数值孔径;3.分辨率;4.视野;5.景深与焦长;6.镜像亮度和清晰度;7.工作 距离。 六、显微镜的使用、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重点讲授) (一)显微镜的使用;(二)显微镜的维护;(三)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七、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1.电子光学系统:2.真空系统:3.供电系统:4.机械系统:5.观察显示系统 八、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应用(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九、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应用(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十、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性能比较(重点讲授) 十一、扫描飕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十二、扫描探针显微镜检测原理及检测技术(利用图片进行讲授) 十三、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利用图片进行讲授) 十四、电子显微镜的维护

教学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透镜的相差和色差,光学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电子显微 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重点讲授) 二、透镜的像差和色差(重点讲授) 1. 像差; 2. 色差 三、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一)光学系统 (一)光学系统 1. 物镜及其技术指标; 2. 目镜及其技术参数; 3. 显微镜的照明方法; 4. 照明设置的主要部件。 (二)机械系统 1. 镜座; 2. 镜筒; 3. 物镜转换器; 4. 载物台; 5. 调焦系统。 四、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一般讲授) (一)双目显微镜;(二)荧光显微镜;(三)相衬显微镜;(四)倒置显微镜;(五)暗视野显微镜;(六)紫外 光显微镜;(七)偏光显微镜;(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九)干涉相衬显微镜;(十)进场扫描光学显 微镜。 四、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一般讲授) (一)双目显微镜;(二)荧光显微镜;(三)相衬显微镜;(四)倒置显微镜;(五)暗视野显微镜;(六)紫外 光显微镜;(七)偏光显微镜;(八)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九)干涉相衬显微镜;(十)进场扫描光学显 微镜。 五、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重点讲授)     1. 放大率; 2. 数值孔径; 3. 分辨率; 4. 视野; 5. 景深与焦长; 6. 镜像亮度和清晰度; 7. 工作 距离。 六、显微镜的使用、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重点讲授) (一)显微镜的使用;(二)显微镜的维护;(三)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七、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1. 电子光学系统; 2. 真空系统; 3. 供电系统; 4. 机械系统; 5. 观察显示系统。 八、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应用(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九、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应用(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十、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性能比较(重点讲授) 十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结合实物进行讲授) 十二、扫描探针显微镜检测原理及检测技术(利用图片进行讲授) 十三、超高压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利用图片进行讲授) 十四、电子显微镜的维护

应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板书进行讲授、到学校重点实验室结合各类电子显微镜实物进行讲授,师生 课堂互动讨论。 本章学时数:8学时 第三章离心技术与离心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纯化和制备,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每一进程 中,总可见到离心技术的运用;离心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设备。检验专业的学生必须很好地掌 握离心技术和离心机的使用。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与离心机的进展。 教学重点: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常用的离心方法,普通离心机、高速、超速冷冻离心机的基本结构及其速 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离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离心转头的要求、种类。 教学难点: 液体中的微粒在重力场中的分离和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常用 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离心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讲授) 1.离心机的工作原理;2.匀速圆周运动与离心现象;3.液体中的微粒在重力场中的分离;4.液体 中的微粒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5.沉降系数(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二、常用的离心方法(重点讲授) 1.差速离心法 2.密度梯度离心法:(1)速率区带离心法:(2)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3.分析性超速离心法:(1)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2)分析型超速离心法的应用范围 三、离心机的分类与结构(一般讲授) 1.离心机的分类;2.离心机的结构 四、离心机转头分类、应用及功能(重点讲授) 五、离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重点讲授) 六、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一般讲授) 1.离心方法的选择;2.离心机的转速、离心时间以及温度和pH值的确定;3.离心机的使用和维 护;4.离心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七、离心技术的应用实例(一般讲授) 八、离心方法和离心机的进展(一般讲授) 应用多媒体课件、以问题为中心并结合板书进行讲授

应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板书进行讲授、到学校重点实验室结合各类电子显微镜实物进行讲授,师生 课堂互动讨论。 本章学时数: 8 学时 第三章 离心技术与离心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纯化和制备,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每一进程 中,总可见到离心技术的运用;离心机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设备。检验专业的学生必须很好地掌 握离心技术和离心机的使用。 1.掌握离心机的基本原理、分类结构和常用的离心方法。 2.熟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 3.了解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离心技术与离心机的进展。 教学重点: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常用的离心方法,普通离心机、高速、超速(冷冻)离心机的基本结构及其速 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离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离心转头的要求、种类。 教学难点: 液体中的微粒在重力场中的分离和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常用 的离心方法、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离心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讲授) 1. 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2. 匀速圆周运动与离心现象; 3. 液体中的微粒在重力场中的分离; 4. 液体 中的微粒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 5. 沉降系数 (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 二、常用的离心方法(重点讲授) 1. 差速离心法 2. 密度梯度离心法:( 1)速率区带离心法;( 2)等密度区带离心法 3. 分析性超速离心法:( 1)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2)分析型超速离心法的应用范围 三、离心机的分类与结构(一般讲授) 1. 离心机的分类; 2. 离心机的结构 四、离心机转头分类、应用及功能(重点讲授) 五、离心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重点讲授) 六、离心机的使用和维护(一般讲授) 1. 离心方法的选择; 2. 离心机的转速、离心时间以及温度和 pH 值的确定; 3. 离心机的使用和维 护; 4. 离心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七、离心技术的应用实例(一般讲授) 八、离心方法和离心机的进展(一般讲授) 应用多媒体课件、以问题为中心并结合板书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四章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及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临床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原子 光谱分析仪在临床检验领域主要用于人体微量元素如钾、钠、铅、镉、砷等的测定。 1.掌握光谱分析的基础理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分光光度法准 确性的因素;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及评价;原子吸收光 谱法的概念。 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熟悉荧光光谱仪的光学部件和工作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 的使用与维护。 3.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了解原子吸收光 谱仪的性能,了解原子光谱分析仪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常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 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物质的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光谱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讲授) 二、光谱技术的分类(一般讲授)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讲授) 四、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重点讲授)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重点讲授) 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及评价重点讲授) 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般讲授 八、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九、荧光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荧光光谱仪的应用(一般讲授) 十一、原子吸收法和原子吸收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二、原子发射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三、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四、原子光谱分析仪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本章学时数: 4 学时 第四章 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发射的电磁辐射及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临床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原子 光谱分析仪在临床检验领域主要用于人体微量元素如钾、钠、铅、镉、砷等的测定。 1. 掌握光谱分析的基础理论、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分光光度法准 确性的因素;掌握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及评价;原子吸收光 谱法的概念。 2. 熟悉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熟悉荧光光谱仪的光学部件和工作原理;荧光分光光度计 的使用与维护。 3. 了解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应用,了解原子吸收光 谱仪的性能,了解原子光谱分析仪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紫外 -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常用紫外 - 可见分光 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 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物质的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光谱分析技术的基础理论(重点讲授) 二、光谱技术的分类(一般讲授) 三、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讲授) 四、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重点讲授) 五、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重点讲授) 六、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及评价(重点讲授) 七、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般讲授) 八、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九、荧光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荧光光谱仪的应用(一般讲授) 十一、原子吸收法和原子吸收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二、原子发射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三、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讲授) 十四、原子光谱分析仪的进展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具体仪器和临床实践进行讲授(大型、昂贵的仪器到校重点实验室对照实物 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8学时 第五章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仪器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和仪器,主要用于复 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已成为临床各相关学科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1掌握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格组成的基 本要求。 2熟悉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熟悉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 作、检测器分类及对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要求: 3.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色谱仪的数据处理系统。了解色谱仪器操作参数的选择及 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格组成的基本要 求,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要求。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色谱法的研究进展(一般讲授) 二、色谱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一)色谱法的概念;(二)色谱仪;(仨)色谱分离中的两相;(四)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分类及特点(一般讲授 1.色谱仪的分类: 2.色谱仪的特点:应用范围广;样品用量少;高选择性;高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较快:与 光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的特点比较, 四、色谱仪的输出信息(重点讲授) (一)色谱图(chromatogram);(仁)基线、基线稳定性;(三)色谱峰、进样峰(injection peak);(四)保 留时间;(伍)死时间 五、色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六、气相色谱仪的仪器框图结构(一設讲授) 七、气路系统(一般讲授) 八、进样系统(一般讲授) 九、色谱柱(一般讲授)

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具体仪器和临床实践进行讲授(大型、昂贵的仪器到校重点实验室对照实物 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 8 学时 第五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仪器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和仪器,主要用于复 杂的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已成为临床各相关学科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1 .掌握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成的基 本要求。 2 .熟悉色谱仪器的基本概念、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熟悉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 作、检测器分类及对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要求; 3.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色谱仪的数据处理系统。了解色谱仪器操作参数的选择及 其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色谱分析的原理、分类及特点,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对各组成的基本要 求,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要求。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色谱法的研究进展(一般讲授) 二、色谱法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一)色谱法的概念;(二)色谱仪;(三)色谱分离中的两相;(四)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分类及特点(一般讲授) 1. 色谱仪的分类; 2 .色谱仪的特点:应用范围广;样品用量少;高选择性;高效能;高灵敏度;分析速度较快;与 光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的特点比较。 四、色谱仪的输出信息(重点讲授) (一)色谱图( chromatogram);(二)基线、基线稳定性;(三)色谱峰、进样峰( injection peak);(四)保 留时间;(五)死时间 五、色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六、气相色谱仪的仪器框图结构(一般讲授) 七、气路系统(一般讲授) 八、进样系统(一般讲授) 九、色谱柱(一般讲授)

十、温度控制(一般讲授) 十一、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一般讲授) 十二、常用检测器(重点讲授) 十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框图结构(一般讲授) 十四、溶剂输送系统(一般讲授) 十五、梯度洗脱(一般讲授) 十六、进样系统(一股讲授) 十七、色谱柱(一般讲授) 十八、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重点讲授) 十九、色谱仪的数据处理系统(一般讲授) 二十、计算机技术在色谱仪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应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临床和科研实践的应用情况以及同学们到后继课程的教研室了解的应用 情况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8学时 第六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技术叫做电泳技术,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 之为电泳仪。目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检验医学领域中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离 子等成份的分离和鉴定,甚至还用于细胞与病毒的研究。 1掌握电泳的基本原理;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常用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毛细管电泳的 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离模式。 2熟悉常用的电泳技术和电泳方法,熟悉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 3.了解常用电泳设备的基本结构,常用电泳仪的临床应用;了解电泳技术的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 电泳的基本原理,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常用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工作 原理和分离模式。 教学难点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离模式,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二、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重点讲授) 1.电场强度;2.溶液的pH值;3.溶液的离子强度:4.电渗作用;5.离子的迁移率;6.吸附作 用。 三、电泳技术的分类(一般讲授)

十、温度控制(一般讲授) 十一、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一般讲授) 十二、常用检测器(重点讲授) 十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仪器框图结构(一般讲授) 十四、溶剂输送系统(一般讲授) 十五、梯度洗脱(一般讲授) 十六、进样系统(一般讲授) 十七、色谱柱(一般讲授) 十八、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重点讲授) 十九、色谱仪的数据处理系统(一般讲授) 二十、计算机技术在色谱仪中的应用(一般讲授) 应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临床和科研实践的应用情况以及同学们到后继课程的教研室了解的应用 情况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 8 学时 第六章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技术叫做电泳技术,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 之为电泳仪。目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检验医学领域中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离 子等成份的分离和鉴定,甚至还用于细胞与病毒的研究。 1 .掌握电泳的基本原理;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常用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毛细管电泳的 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离模式。 2 .熟悉常用的电泳技术和电泳方法,熟悉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 3. 了解常用电泳设备的基本结构,常用电泳仪的临床应用;了解电泳技术的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 电泳的基本原理,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常用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工作 原理和分离模式。 教学难点: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离模式,电泳仪的结构和常用的电泳技术。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重点讲授) 二、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重点讲授) 1. 电场强度; 2. 溶液的 pH 值; 3. 溶液的离子强度; 4. 电渗作用; 5. 离子的迁移率; 6. 吸附作 用。 三、电泳技术的分类(一般讲授)

四、电泳方法介绍(一般讲授) 五、常用电泳设备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六、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重点讲授) 七、毛细管电泳的基本概念(重点讲授) 八、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重点讲授 九、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重点讲授) 1.毛细管区带电泳;2.毛细管凝胶电泳;3.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4.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5. 毛细管等速电泳;6.毛细管电色谱。 十、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1.毛细管柱;2.检测器;3.毛细管电泳法的进样技术 十一、常用电泳仪介绍(一般讲授) 1.稳压稳流电泳仪;2.全自动醋酸纤膜电泳仪;3.全自动荧光1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4.全自 动琼脂糖电泳仪;5.双向电泳及双向电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6.高效毛细管电泳及高效毛细管 电泳-质谱联用;7.毛细管电泳芯片;8.DNA测序系统 十二、电泳仪的临床应用(一般讲授) 1.血清蛋白电泳;2.尿蛋白电泳;3.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电泳;4.免疫固定电泳;5.同工 酶电泳;6.脂蛋白电泳 十三、电泳技术的质量控制(重点讲授) 多媒体课件、结合临床实践用PBL教学法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和药敏分析系统,大大缩短了临床检测的工 作时间,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不仅在微生物鉴定中广为应用,而且在微生物学的其它方 面也被采用,是今后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检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掌握自动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 2熟悉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自动血培养仪 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了解自动血培养仪的性能特点,自动血培养仪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了解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 分析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维护,了解临床常用的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教学重点: 自动血培养仪和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自动血培养仪 的常见故障及维护

四、电泳方法介绍(一般讲授) 五、常用电泳设备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六、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重点讲授) 七、毛细管电泳的基本概念(重点讲授) 八、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重点讲授) 九、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重点讲授) 1. 毛细管区带电泳; 2. 毛细管凝胶电泳; 3.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4. 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5. 毛细管等速电泳; 6. 毛细管电色谱。 十、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一般讲授) 1. 毛细管柱; 2. 检测器; 3. 毛细管电泳法的进样技术 十一、常用电泳仪介绍(一般讲授) 1. 稳压稳流电泳仪; 2. 全自动醋酸纤膜电泳仪; 3. 全自动荧光 / 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 4. 全自 动琼脂糖电泳仪; 5. 双向电泳及双向电泳 - 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 6. 高效毛细管电泳及高效毛细管 电泳 - 质谱联用; 7. 毛细管电泳芯片; 8. DNA 测序系统 十二、电泳仪的临床应用(一般讲授) 1. 血清蛋白电泳; 2. 尿蛋白电泳; 3. 血红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电泳; 4. 免疫固定电泳; 5. 同工 酶电泳; 6. 脂蛋白电泳 十三、电泳技术的质量控制(重点讲授) 多媒体课件、结合临床实践用 PBL 教学法进行讲授。 本章学时数: 4 学时 第七章 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自动血培养检测和分析系统、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和药敏分析系统,大大缩短了临床检测的工 作时间,提高了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不仅在微生物鉴定中广为应用,而且在微生物学的其它方 面也被采用,是今后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检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 .掌握自动血培养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 理。 2 .熟悉自动血培养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性能;自动血培养仪 的应用及调校方法。 3 .了解自动血培养仪的性能特点,自动血培养仪的常见故障及维护;了解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 分析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维护,了解临床常用的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教学重点: 自动血培养仪和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功能;自动血培养仪 的常见故障及维护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