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四章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第四章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教学目标】: 1.掌握灰分的概念和知识; 2.掌握样品灼烧、灰化、恒重的操作技能; 3.掌握总灰分的测定技能。 食品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这些无机成分维持人体的 正常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 物质称为灰分。灰分主要为食品中的矿物盐或无机盐类。测定食品灰分是评价食品质量的 指标之一。通常测定的灰分称为总灰分。其中包括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以及酸溶 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灰分的测定方法:在空气中使有机物灼烧灰化,在灼烧过程中,有机物中的碳、氢、 氮等物质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而挥发,残留的无色或灰白色氧化物即 为灰分。 一、标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1.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灰分系用灼烧称量法测定。 2.仪器 马弗炉。 3.操作方法 (1)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锅或瓷坩埚置马弗炉中,在 575±25℃下灼烧 0.5h,冷至 200℃ 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精密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量。 (2)加入 2-3g 固体样品或 5-10g 液体样品后,准确称量。 (3)液体样品须先在沸水浴上蒸干。固体或蒸干后的样品,先以小火加热使样品充分炭化 至无烟,然后置高温炉中,在 575±25℃灼烧 4h。冷至 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 却 30min,在称量前如灼烧残渣有炭粒时,向样品中滴入少许水湿润,使结块松散,蒸出 水分再次灼烧直至炭粒灰化完全,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0.5mg 为恒重。 4.计算 100 3 2 1 2 − − = m m m m X .(3-8) 式中:X―样品中灰分的含量,g/100g: 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 g; m3―坩埚和样品的质量,g。 5.说明 (1)为加快灰化过程,缩短灰化周期,可向灰化的样品中加入纯净疏松的物质,如乙酸 铵或等量的乙醇等。 (2)炭化时若发生膨胀,可滴橄榄油数滴,炭化时应先用小火,避免样品溅出。 (3)如液体样品量过多,可分次在同一坩埚中蒸干。在测定蔬菜、水果这类含水份高的 食物时,应预先测定这些样品的水分,再将这些干燥物继续加温至 550-600℃灼烧炭化。 测定灰分质量。 (4)碰到难以灰化的样品可按下法处理: a.待坩埚冷却后,加少许水,使已灰炭化物质溶解,而未灰化的物质露出表面,蒸干后 再次灼烧。 b.待坩埚冷却后,以热水浸泡灰分,并用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将滤纸放入原坩埚中进行 灰化,合并滤液于坩埚中,置水浴上蒸干,再进行灰化。 (5)糖类以及含淀粉高的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向外溢,因此,先要用小火加热,待到 开始炭化时,再增高温度,使充分炭化
第四章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教学目标】: 1.掌握灰分的概念和知识; 2.掌握样品灼烧、灰化、恒重的操作技能; 3.掌握总灰分的测定技能。 食品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无机成分。这些无机成分维持人体的 正常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 物质称为灰分。灰分主要为食品中的矿物盐或无机盐类。测定食品灰分是评价食品质量的 指标之一。通常测定的灰分称为总灰分。其中包括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以及酸溶 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灰分的测定方法:在空气中使有机物灼烧灰化,在灼烧过程中,有机物中的碳、氢、 氮等物质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而挥发,残留的无色或灰白色氧化物即 为灰分。 一、标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1.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灰分系用灼烧称量法测定。 2.仪器 马弗炉。 3.操作方法 (1)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坩锅或瓷坩埚置马弗炉中,在 575±25℃下灼烧 0.5h,冷至 200℃ 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精密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量。 (2)加入 2-3g 固体样品或 5-10g 液体样品后,准确称量。 (3)液体样品须先在沸水浴上蒸干。固体或蒸干后的样品,先以小火加热使样品充分炭化 至无烟,然后置高温炉中,在 575±25℃灼烧 4h。冷至 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 却 30min,在称量前如灼烧残渣有炭粒时,向样品中滴入少许水湿润,使结块松散,蒸出 水分再次灼烧直至炭粒灰化完全,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0.5mg 为恒重。 4.计算 100 3 2 1 2 − − = m m m m X .(3-8) 式中:X―样品中灰分的含量,g/100g: m1―坩埚和灰分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 g; m3―坩埚和样品的质量,g。 5.说明 (1)为加快灰化过程,缩短灰化周期,可向灰化的样品中加入纯净疏松的物质,如乙酸 铵或等量的乙醇等。 (2)炭化时若发生膨胀,可滴橄榄油数滴,炭化时应先用小火,避免样品溅出。 (3)如液体样品量过多,可分次在同一坩埚中蒸干。在测定蔬菜、水果这类含水份高的 食物时,应预先测定这些样品的水分,再将这些干燥物继续加温至 550-600℃灼烧炭化。 测定灰分质量。 (4)碰到难以灰化的样品可按下法处理: a.待坩埚冷却后,加少许水,使已灰炭化物质溶解,而未灰化的物质露出表面,蒸干后 再次灼烧。 b.待坩埚冷却后,以热水浸泡灰分,并用无灰定量滤纸过滤,将滤纸放入原坩埚中进行 灰化,合并滤液于坩埚中,置水浴上蒸干,再进行灰化。 (5)糖类以及含淀粉高的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容易向外溢,因此,先要用小火加热,待到 开始炭化时,再增高温度,使充分炭化

(6)一般灰化温度为 550~600℃,不超过 600℃。否则钾、钠、氯等易挥发损失造成误差。 (7)有些样品如牛奶、奶粉、奶酪、海味品、水果及水果制品等灰化温度应≤550℃。 (8)近年来炭化时采用红外灯
(6)一般灰化温度为 550~600℃,不超过 600℃。否则钾、钠、氯等易挥发损失造成误差。 (7)有些样品如牛奶、奶粉、奶酪、海味品、水果及水果制品等灰化温度应≤550℃。 (8)近年来炭化时采用红外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三章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主要参考文献.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三章 食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二章 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一章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十章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常规分析方法 第三节 吸光光度法.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常规分析方法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一章 常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doc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食品添加剂.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嗜好食品.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料.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水产品.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畜产食品.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园艺产品的特点与利用.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油脂原料.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粮谷原料.ppt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教师:李真顺).ppt
-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控制技术与检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食品微生物检验计数(图片版).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五章 食品酸度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七章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八章 食品中氨基酸总量的测定.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第九章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doc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一章 绪论 biotechnology(授课人:张惠玲).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二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四章 灭菌与空气净化.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五章 厌氧发酵机制.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六章 好氧发酵产物积累机制.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七章 生物工艺过程控制.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八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防止.ppt
- 宁夏大学:《生物工艺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发酵工艺学)第九章 葡萄酒生产工艺.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绪论 PRINCIPLES OF FOOD ENGINEERING(授课教师:范贵生).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第一章 流体流动(Fluid flow).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流体流动.ppt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化工原理虚拟实验指导书.doc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稿)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The Machinery for Conveying Fluid.pdf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流体输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