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卷B(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206.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卷B(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无机材料科学基础-2课程试卷B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上课班级:03材1,2,班制定教师:涂军波审核人:考试时间:2006-7-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扩散物质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扩散菲克第二定律或c/t=D(2c/x2+2c/y2+2c/2)或c/=D2c/x22.在化学位梯度作用下组分之间的扩散。3. Iv=0, U#04. Iv=0, U=05.发生了分相。6.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导数不相等。7. 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低温稳定高温分解8. 4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 +4.-5.-6..7. +8.-9.-10.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D2. B3. B-

1 2005-2006 学年第 2 学期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2 课程 试卷 B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上课班级:03 材 1,2,班 制定教师: 涂军波 审核人: 考试时间: 2006-7-4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扩散物质浓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扩散 菲克第二定律或 ψc/ψt=D (ψ2c/ψx 2+ψ2c/ψy 2+ψ2c/ψz 2)或 ψc/ψt=Dψ2c/ψx 2 2. 在化学位梯度作用下组分之间的扩散。 3. Iv=0,U≠0 4. Iv=0,U=0 5. 发生了分相。 6. 两相的化学势相等但化学势的一级导数不相等。 7. 高温稳定低温分解;低温稳定高温分解 8. 4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D 2. B 3. B

4. c5. D6.D7.D8.B9.D10. D四,如果有nimoli原子从化学位μi扩散到μi2则G=ni2-n=n0或G=ni2-=n(1分)设n=1,则G=△(<0)对一微小的过程,则有dG/dx=dμ;/dx<0或dG/dx=dμ;/dx(1分)设一多组分体系中,i组分质点沿x方向扩散所受到的力等于该组分化学位在x(1分)方向上梯度的负值。即Fi=- d μi/dx(1分)若对单个质点,则f=-1/Nodμ/dx相应质点运动的平均速率ui正比于作用力fi即(1分)u=Bifi=--Bi/No d μ i/dx(1分J=ciu=-c;B;/No d μ/dx而对于实际溶液有μ=μ+RTInai=μ=μ+RTIniXiJ=-cB/NoRT(dlnXi+dln)/dx=-BikT(dlnx+dln1)/dlnci:dc/dx(1分)(1分)而ci/c=xi,故J=-BikT(1+dln/dlnci)dc/dx(1分)而 J=-D,dc;/dx(1分所以D,=B;kT(1+dln/dlnci)说明:若以1mol为基准推导出D,=BikT(1+dln/dlnci)也判为正确。五:相变过程中系统自由恰的变化为(2分AG=AGi+G2=VGv+A由题意,析出晶核是边长为r的立方体,且新相核数为n,则有:2

2 4. C 5. D 6. D 7. D 8. B 9. D 10. D 四.如果有 ni mol i 原子从化学位 μi1扩散到 μi2, 则 ΔG=niμi2-niμi1=niΔμi<0 或 ΔG=niμi2-niμi1=niΔμi (1 分) 设 ni=1,则 ΔG=Δμi(<0) 对一微小的过程,则有 dG/dx=dμi/dx<0 或 dG/dx=dμi/dx (1 分) 设一多组分体系中,i 组分质点沿 x 方向扩散所受到的力等于该组分化学位在 x 方向上梯度的负值。 (1 分) 即 Fi=- dμi/dx 若对单个质点,则 fi=-1/N0 dμi/dx (1 分) 相应质点运动的平均速率 ui 正比于作用力 fi 即 ui=Bifi=-Bi/N0 dμi/dx (1 分) Ji=ciui=-ciBi/N0 dμi/dx (1 分) 而对于实际溶液有 μi=μi 0 +RTlnai=μi=μi 0 +RTlnγixi Ji=-ciBi/N0 RT(dlnxi+dlnγi)/dx=-BikT(dlnxi+dlnγi)/dlnci·dci/dx (1 分) 而 ci/c=xi,故 Ji=-BikT(1+ dlnγi/ dlnci)dci/dx (1 分) 而 Ji=-Didci/dx (1 分) 所以 Di=BikT(1+ dlnγi/ dlnci) (1 分) 说明:若以 1mol 为基准推导出 Di=BikT(1+ dlnγi/ dlnci) 也判为正确。 五.相变过程中系统自由焓的变化为 ΔG=ΔG1+ΔG2=VΔGV+Aγ (2 分) 由题意,析出晶核是边长为 r 的立方体,且新相核数为 n,则有:

V=4JInr/3, A=4JInr2(1分)△G=4JInr"/3△Gv+4JInr2或△G=4JInr/3△H△T/To+4JInr(1分)令d(△G)/da=4JInr?△Gv+8JInr=0或d(△G)/da=4JInrH△T/To+8JInr=0(1分)(1分)则r*=-2/Gv或 r*=-2To/ HT(2分)△Gr*=16JIn/3△Gv2A*=4JIr*2n=16JI*n/△Gv2(1分)△Gr*=1/3A*(1分)或成核势垒等于临界界面能的三分之一说明:若强调以析出一个球形晶核为例进行推导,相应的各式中可没有n,也判正确。六。由自由焰-组成曲线推导相图(15分)116T5T4T3LRT2仅t3TPJTA3XB评分标准:1.做出T6、T5、T4、T3图各2分,T2、Ti、图各1分:2.标出做图对应点2分;3.标出相区3分;七。相图(15分)(1)该化合物为不一致熔融化合物;(2分)3

3 V=4Лnr 3 /3,A=4Лnr 2 (1 分) ΔG=4Лnr 3 /3ΔGV+4Лnr 2γ 或 ΔG=4Лnr 3 /3ΔHΔT/T0+4Лnr 2γ (1 分) 令 d(ΔG)/da= 4Лnr 2ΔGV+8Лnrγ=0 或 d(ΔG)/da= 4Лnr 2ΔHΔT/T0+8Лnrγ=0 (1 分) 则 r*=-2γ/ΔGV 或 r*=-2γT0/ΔHΔT (1 分) ΔGr*=16Лγ3 n/3ΔGV 2 (2 分) A*=4Лr*2n=16Лγ2 n/ΔGV 2 (1 分) ΔGr*=1/3 A*γ 或成核势垒等于临界界面能的三分之一。 (1 分) 说明:若强调以析出一个球形晶核为例进行推导,相应的各式中可没有 n,也判 正确。 六.由自由焓-组成曲线推导相图(15 分) 评分标准:1.做出 T6、T5、T4、T3 图各 2 分,T2、T1、图各 1 分; 2.标出做图对应点 2 分; 3.标出相区 3 分; 七.相图(15 分) (1) 该化合物为不一致熔融化合物;(2 分)

(2)见下图标示:(4分)(3)K为单转熔点(双升点),L、M为低共熔点;(每点1分共3分)(4)点1结晶路程L-NL-N+C液相点1'D(2分)L.(LE-→N+C+B)f=2f=1f=0N+CN+C+BE(1分)固相点N点2结晶路程L→BL+A-→N+B (A 回吸)L→A+BFK液相点2(2分)L(LE→N+C+B)f=2f=1f=0A+BA+N+BN+BN+B+C固相点BGHI2(1分)C7?ezP?1?12清工AGGe,L、M、K点周围温降线各1分,el、e2、e3温降线共1分,总共4分。4

4 (2) 见下图标示;(4 分) (3) K 为单转熔点(双升点),L、M 为低共熔点;(每点 1 分共 3 分) (4) 点 1 结晶路程 L→N L→N+C 液相点 1 D L (LE→N+C+B) (2 分) f=2 f=1 f=0 N+C N+C+B 固相点 N E 1 (1 分) 点 2 结晶路程 L→B L→A+B L+A→N+B(A 回吸) 液相点 2 F K L(LE→N+C+B) (2 分) f=2 f=1 f=0 A+B A+N+B N+B N+B+C 固相点 B G H I 2 (1 分) L、M、K 点周围温降线各 1 分,e1、 e2 、e3 温降线共 1 分,总共 4 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