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一、工程材料教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7
文件大小:32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一、工程材料教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日年月教学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了解目的常用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熟悉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概述1、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的要求一、2、工程材料的概念及分类。3、材料的性能。教二、静载荷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学1、静拉伸试验(1)弹性极限及刚度(2)强度(3)塑性内三、硬度1、布氏硬度2、洛氏硬度3、维氏硬度容非静载荷作用下材料的性能一、1、冲击韧性2、疲劳强度重点: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2、常用机械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及应用。难点:1、应力的概念教学重2、冲击韧性的概念及应用。点、难3、疲劳强度的概念。点及教教学方法:学方法1、利用挂图讲解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2、联系各项机械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举例说明零件的失效,分析由何种指标不足所引起,以加深理解,作业、名词解释:思考题1、机械性能2、应力3、变形、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讨论4、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题)阅5、塑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读材料6、疲劳强度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7、冲击韧性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

第 1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了解 常用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熟悉金属材料各项力学性能指标。 教 学 内 容 一、概述 1、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的要求。 2、工程材料的概念及分类。3、材料的性能。 二、静载荷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1、静拉伸试验 (1)弹性极限及刚度(2)强度(3)塑性 三、硬度 1、布氏硬度 2、洛氏硬度 3、维氏硬度 一、非静载荷作用下材料的性能 1、冲击韧性 2、疲劳强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2、常用机械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1、应力的概念 2、冲击韧性的概念及应用。 3、疲劳强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 1、利用挂图讲解并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2、联系各项机械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举例说明零件的失 效,分析由何种指标不足所引起,以加深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名词解释: 1、机械性能 2、应力 3、变形、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4、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5、塑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6、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 7、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 题 后 记

年月日教学1、阐述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中的缺陷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目的2、阐述合金的基本概念和合金的相结构纯金属的晶体结构1、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2、晶体结构教2、纯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学晶体缺陷一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内二、合金的晶体结构容1、基本概念合金组元相组织2、合金的相结构固溶体金属化合物间隙化合物重点:1、金属的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3、合金的相结构一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教学重难点:1、过冷度及其对晶粒大小的影响点、难2、有关晶体的基本概念。点及教教学方法:1、用晶格模型演示及金相图片,使同学们建立晶体结学方法构一晶格、晶胞、晶粒、晶界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属中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分析在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的各类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作业、一、名词解释:晶体与非晶体晶粒与晶界晶格与晶胞思考题单晶体与多晶体、结晶、过冷度、同素异构转变、合金、相(讨论二、什么是晶体缺陷?常见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题人阅三、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读材料四、细晶组织为什么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细化晶粒的途径有哪些?题后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2页

第 2 页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阐述金属的晶体结构,晶体中的缺陷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阐述合金的基本概念和合金的相结构。 教 学 内 容 一、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1、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2、晶体结构 2、纯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二、合金的晶体结构 1、基本概念 合金 组元 相 组织 2、合金的相结构 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金属的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 2、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3、合金的相结构——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 难点:1、过冷度及其对晶粒大小的影响。 2、有关晶体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1、用晶格模型演示及金相图片,使同学们建立晶体结 构—晶格、晶胞、晶粒、晶界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属中常见 的三种晶体结构,分析在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的各类缺陷及 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一、名词解释:晶体与非晶体 晶粒与晶界 晶格与晶胞 单晶体与多晶体、结晶、过冷度、同素异构转变、合金、相 二、什么是晶体缺陷?常见的晶体缺陷有哪几种? 三、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哪几种? 四、细晶组织为什么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细化晶粒的途径 题 后 有哪些?

记日年月教学1、阐述金属结晶的基本概念,结晶的基本规律。2、介绍二元合金目的相图的基本类型及结晶,并说明相图与合金性能间的对应关系,金属结晶的基础知识一、1、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教2、金属的结晶3、金属铸锭的铸态组织及缺陷学二、合金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内1、二元合金相图的测画容2、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一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三、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重点:1、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2、相图和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难点:杠杆定律教学重教学方法:点、难利用挂图讲解,详细分析三种典型相图各点、线、区的含义,点及教并利用图、表、曲线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记忆。学方法作业、1、名词解释思考题固溶体化合物可枝晶偏析匀晶反应共晶反应变质处理(讨论2、什么是固溶强化?题入阅3、固溶体合金和共晶合金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各有何特点?读材料4、纯金属结晶和合金结晶有什么异同?题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3页

第 3 页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阐述金属结晶的基本概念,结晶的基本规律。2、介绍二元合金 相图的基本类型及结晶,并说明相图与合金性能间的对应关系。 教 学 内 容 一、金属结晶的基础知识 1、金属结晶的温度与过冷现象 2、金属的结晶 3、金属铸锭的铸态组织及缺陷 二、合金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 1、二元合金相图的测画 2、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 三、合金的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2、相图和合金性能之间的关系。 难点: 杠杆定律 教学方法: 利用挂图讲解,详细分析三种典型相图各点、线、区的含义, 并利用图、表、曲线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记忆。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1、名词解释 固溶体 化合物 枝晶偏析 匀晶反应 共晶反应 变质处理 2、什么是固溶强化? 3、固溶体合金和共晶合金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各有何特点? 4、纯金属结晶和合金结晶有什么异同? 题

后记年月日教学1、阐明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质及其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目的2、阐述滑移及其主要特点,加工硬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际意义。金属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1、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一滑移和李生教2、实际金属的塑性变形学二、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内1、产生纤维组织2、产生加工硬化容3、产生变形织构4、产生残余内应力三、加热对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重点:1、滑移及其主要特点。2、加工硬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际意义3、再结晶的实质教学重难点: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点、难教学方法:点及教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适当的板书强调滑移变形的特点学方法及其微观机制,揭示出由位错运动引起的滑移是造成晶体宏观塑性变形的主要微观机制,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的过程。作业、1、名词解释:思考题滑移、李生纤维组织(流线)加工硬化细晶强化(讨论2、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实际金属塑性变形与单晶体题)阅塑性变形有何不同?读材料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4页

第 4 页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阐明金属塑性变形的本质及其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阐述滑移及其主要特点,加工硬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际意义。 教 学 内 容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 1、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 —滑移和孪生 2、实际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产生纤维组织 2、产生加工硬化 3、产生变形织构 4、产生残余内应力 三、加热对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滑移及其主要特点。 2、加工硬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际意义。 3、再结晶的实质 难点: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适当的板书强调滑移变形的特点 及其微观机制,揭示出由位错运动引起的滑移是造成晶体宏观塑性 变形的主要微观机制,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的过程。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 材料 1、名词解释: 滑移、孪生 纤维组织(流线) 加工硬化 细晶强化 2、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实际金属塑性变形与单晶体 塑性变形有何不同?

题后记日年月教学1、阐述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冷加工和热加目的工的本质区别。2、了解强化金属材料的基本机理加热对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回复2、再结晶3、晶粒长大教4、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因素学金属的热变形加工二、3内1、热变形加工与冷变形加工的区别容2、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重点:1、金属在塑性变形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2、热加工的特点难点:1、再结晶的实质教学重2、冷热加工的本质区别点、难教学方法:点及教通过图、表、曲线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经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学方法变化规律及其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记忆;并通过对冷加工热加工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作业、1、名词解释:思考题回复、再结晶、残余内应力、热加工、冷加工(讨论2、为什么金属的晶粒越细不但强度高,而且塑性、韧性也好?请题阅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加以说明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5页

第 5 页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1、阐述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冷加工和热加 工的本质区别。2、了解强化金属材料的基本机理。 教 学 内 容 一、加热对冷变形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回复 2、再结晶 3、晶粒长大 4、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度的因素 二、金属的热变形加工 1、热变形加工与冷变形加工的区别 2、热变形加工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金属在塑性变形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2、热加工的特点 难点:1、再结晶的实质 2、冷热加工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 通过图、表、曲线对冷塑性变形金属经加热后组织和性能的 变化规律及其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记忆;并通过对冷加工、 热加工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学生加深理解。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1、名词解释: 回复、再结晶、残余内应力、热加工、冷加工 2、为什么金属的晶粒越细不但强度高,而且塑性、韧性也好?请 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加以说明

读3、如何区别冷、热加工?两种变形加工各有和优缺点?材料题后记日年月教学分析Fe-Fe3c相图,讲述各种典型成分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目的碳对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说明Fe-Fe3c相图的实际应用。铁碳合金中的相与基本组织一、1、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教2、铁碳合金中的相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学3、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组织珠光体莱氏体内二、铁碳合金中相图1、相图分析主要点、线及相区容2、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分析重点及难点: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和组织2、铁碳相图及其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教学重3、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点、难教学方法:点及教铁碳合金相图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学中运用前面学习过的学方法二元合金相同的基本知识,详尽地分析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点、线、区,结合挂图进行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从而揭示出铁碳合金成分一组织一性能间的关系作业、一、名词解释思考题铁素体莱氏体奥氏体衣渗碳体珠光体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6页

第 6 页 读 材料 3、如何区别冷、热加工?两种变形加工各有和优缺点?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分析 Fe-Fe3c 相图,讲述各种典型成分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 碳对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说明 Fe-Fe3c 相图的实际应用。 教 学 内 容 一、铁碳合金中的相与基本组织 1、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2、铁碳合金中的相 铁素体 奥氏体 渗碳体 3、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组织 珠光体 莱氏体 二、铁碳合金中相图 1、相图分析 主要点、线及相区 2、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分析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及难点: 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和组织 2、铁碳相图及其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3、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教学方法: 铁碳合金相图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教学中运用前面学习过的 二元合金相同的基本知识,详尽地分析铁碳合金相图中的点、线、 区,结合挂图进行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从而揭示出铁碳合金 成分—组织—性能间的关系。 作业、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铁素体 奥氏体 渗碳体 珠光体 莱氏体

(讨论Fe3cI、Fe3cⅡ、Fe3cⅡ、Fe3c共晶,Fe3c共析题入阅二、默画出简化Fe-Fe3c相图,填出各区域的组织,写出共析反应读及共晶反应式,并分析0.4%、0.8%、1.2%c合金的结晶过程材料题后记日年月教学阐述相图与合金性能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成分一组织一性能的目的概念;熟悉碳钢的分类及编号方法以及典型钢种性能特点和用途。共晶白口铁、亚共晶白口铁及过共晶白口铁结晶过程分析三、碳对碳铁合金相图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教四、碳铁合金相图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学五、碳素钢内1、钢中的常存杂质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容2、碳素钢的分类、钢号和主要用途重点:1、铁碳合金成分一组织一性能一应用间的关系2、碳钢的编号方法及典型钢种的性能特点及用途难点:铁碳合金成分一组织一性能间的关系教学重教学方法:点、难举例说明铁碳相图在选材方面及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点及教热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联系金工热加工实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学方法进行讲解,以加深对铁碳相图的理解作业、一、比较平衡条件下,45、T8、T12钢的强度,塑性及硬度合碳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7页

第 7 页 (讨论 题)、阅 读 材料 Fe3cⅠ、Fe3cⅡ、Fe3cⅢ、Fe3c 共晶,Fe3c 共析。 二、默画出简化 Fe-Fe3c 相图,填出各区域的组织,写出共析反应 及共晶反应式,并分析 0.4%、0.8%、1.2%c 合金的结晶过程。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阐述相图与合金性能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成分—组织—性能的 概念;熟悉碳钢的分类及编号方法以及典型钢种性能特点和用途。 教 学 内 容 共晶白口铁、亚共晶白口铁及过共晶白口铁结晶过程分析 三、碳对碳铁合金相图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四、碳铁合金相图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碳素钢 1、钢中的常存杂质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2、碳素钢的分类、钢号和主要用途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应用间的关系。 2、碳钢的编号方法及典型钢种的性能特点及用途。 难点: 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举例说明铁碳相图在选材方面及热加工工艺(铸造、锻造、 热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联系金工热加工实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 进行讲解,以加深对铁碳相图的理解。 作业、 一、比较平衡条件下,45、T8、T12 钢的强度,塑性及硬度合碳

思考题量对性能的影响如何?(讨论三、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它们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日年月阐述钢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钢在热处理过程中工艺教学目的-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一、概述热处理的概念、分类及作用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教1、奥氏体的形成学2、奥氏体晶粒度和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影响因素内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容1、珠光体型转变2、贝氏体型转变3、马氏体型转变重点及难点:2、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3、等温转变的产物-珠光体型、马氏体型组织形态及其性能。教学重教学方法:点、难联系Fe-Fec相图,贯穿热处理工艺一组织一性能一应用的基本点及教规律,深入浅出,以加深理解。学方法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8页

第 8 页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 材料 量对性能的影响如何? 三、钢中常存杂质有哪些?它们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阐述钢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从而揭示钢在热处理过程中工艺 -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 教 学 内 容 一、概述 热处理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二、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1、奥氏体的形成 2、奥氏体晶粒度和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影响因素 三、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1、珠光体型转变 2、贝氏体型转变 3、马氏体型转变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及难点: 2、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等温转变的产物-珠光体型、马氏体型组织形态及其性能。 教学方法: 联系 Fe-Fec 相图,贯穿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的基本 规律,深入浅出,以加深理解

作业、1、比较下列名词:1、A、过冷A,残余A。2、P、S、J思考题3、M、M回4、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讨论2、马氏体的本质是什么?其组织形态有哪两种基本类型?马氏体题)阅的硬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读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题后记年月日教学熟练掌握C曲线的实质、分析和应用;掌握过冷奥氏体冷却转目的变及回火转变后各种组织的本质、形态和性能特点四、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C曲线或TTT曲线)教2、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学退火和正火的主要目的一内二、退火1、完全退火2、球化退火3、等温退火容4、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5、去应力退火三、正火重点:1、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TTT曲线和CCT曲线)及其实质2、退火与正火的目的及应用难点:临界冷却速度及影响因素教学重点、难教学方法:点及教1、比较TTT曲线与CCT曲线,使学生能配合使用冷却曲线和C学方法曲线,判断不同温度下,过冷A的转变产物及其组织特点的性能。2、将金工实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加深理解热处理的典型工艺一四把火(退火、正火、火、回火)组织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9页

第 9 页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 材料 1、比较下列名词:1、A、过冷 A,残余 A。 2、P、S、J 3、M、M 回 4、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 2、马氏体的本质是什么?其组织形态有哪两种基本类型?马氏体 的硬度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熟练掌握 C 曲线的实质、分析和应用;掌握过冷奥氏体冷却转 变及回火转变后各种组织的本质、形态和性能特点。 教 学 内 容 四、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1、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C 曲线或 TTT 曲线) 2、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 曲线) 一、退火和正火的主要目的 二、退火 1、完全退火 2、球化退火 3、等温退火 4、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5、去应力退火 三、正火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TTT 曲线和 CCT 曲线)及其实质 2、退火与正火的目的及应用。 难点:临界冷却速度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1、比较 TTT 曲线与 CCT 曲线,使学生能配合使用冷却曲线和 C 曲线,判断不同温度下,过冷 A 的转变产物及其组织特点的性能。 2、将金工实习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加深 理解热处理的典型工艺—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组织

及性能的变化作业、1、完全退火有什么特点?过共析钢能不能用此工艺?思考题球化退火有什么特点?哪些钢常用此工艺?2、(讨论3、说明共析钢C曲线各区、线的物理意义,并比较TTT曲线与题阅C曲线异同点。读材料题后记日年月教学掌握常用热处理工艺的目的、主要的工艺参数以及组织-性能目的的变化及应用,能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二、淬火介质淬火温度的选择三、常用淬火方法1、单液淬火2、双液淬火教3、马氏体分级火4、贝氏体等温淬火学四、淬透性的概念内五、淬透性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容六、影响淬透性的因素七、淬透性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1、火工艺及淬火方法2、回火的种类及应用难点:1、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概念教学重2、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点、难教学方法:点及教1、对于热处理工艺,引导学生抓住各类热处理工艺-组织-性学方法能-应用的规律和特点,联系实际零件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和工艺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热处理的重要性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0页

第 10 页 及性能的变化。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 材料 1、完全退火有什么特点?过共析钢能不能用此工艺? 2、球化退火有什么特点?哪些钢常用此工艺? 3、说明共析钢 C 曲线各区、线的物理意义,并比较 TTT 曲线与 C 曲线异同点。 题 后 记 年 月 日 教学 目的 掌握常用热处理工艺的目的、主要的工艺参数以及组织-性能 的变化及应用,能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 教 学 内 容 一、淬火温度的选择 二、淬火介质 三、常用淬火方法 1、单液淬火 2、双液淬火 3、马氏体分级淬火 4、贝氏体等温淬火 四、淬透性的概念 五、淬透性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六、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七、淬透性在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 1、淬火工艺及淬火方法 2、回火的种类及应用 难点: 1、淬透性和淬硬性的概念 2、淬火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教学方法: 1、对于热处理工艺,引导学生抓住各类热处理工艺-组织-性 能-应用的规律和特点,联系实际零件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和工艺过 程,使学生体会到热处理的重要性

共17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