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材料成型综合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材料成形》部分第1章铸造填空题:1、熔模铸造;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2、缩孔;缩松;3、铸造性能:工艺:4、收缩:如缩孔、缩松、变形、开裂;5、模样:6、热应力;收缩应力;7、拉;压;8、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9、充型能力;充型能力;10、向下;向上;补缩;单项选择题:1、 2、③3、②4、②5、①多项选择题:1、②、③、62、③、?3、、②、4、①、②、?5、①、③结构改错题:1、答:不合理。大平面应朝下,如下图所示。上下2、答:(a):分型面应为简单平面,使造型工艺大大简化;
习题参考答案《材料成形》部分 第 1 章 铸造 填空题: 1、熔模铸造;压力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 2、缩孔;缩松; 3、铸造性能;工艺; 4、收缩;如缩孔、缩松、变形、开裂; 5、模样; 6、热应力;收缩应力; 7、拉;压; 8、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9、充型能力;充型能力; 10、向下;向上;补缩; 单项选择题: 1、 ① 2、 ③ 3、 ② 4、 ② 5、 ① 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⑤ 2、③、⑤ 3、①、②、⑤ 4、①、②、⑤ 5、①、③ 结构改错题: 1、 答: 不合理。 大平面应朝下,如下图所示。 2、答: (a):分型面应为简单平面,使造型工艺大大简化; 1.下列合金流动性最好的是: ( ) ①普通灰铸铁; ②球墨铸铁; ③可锻铸铁; ④蠕墨铸铁。 2. 摩托车活塞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磨、耐蚀、重量轻 1.下列合金流动性最好的是: 等性能。在下列材料中,一般选用: ( ( ) ) ①普通灰铸铁; ②球墨铸铁; ③可锻铸铁; ④蠕墨铸铁。 2. 摩托车活塞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磨、耐蚀、重量轻 等性能。在下列材料中,一般选用: ( ) ①铸造黄铜; ②合金结构钢; ③铸造铝硅合金; ④铸造碳钢。 5.焊接接头中因受热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 ) ①焊缝; ②熔合区; ③热影响区; ④部分相变区

(b):防止缩孔产生,壁厚应尽量均匀3、答:(a)图A-A截面改为加强筋型。(b)图上表面改掉不必要的外凸缘结构,使三箱造型变为二箱造型,简化铸造工艺(c)图将厚大的截面处改成壁厚均匀的结构,避免热节处易产生的缩孔、缩松等缺陷;另外,避免壁厚不均易产生应力变形甚至产生裂纹等缺陷。4、答:(a)铸件的结构应尽量避免过大的水平壁。浇注时铸件朝上的水平面易产生气孔、砂眼、夹渣等缺陷。将图中过的大水平面改为倾斜的表面。(b)凸台和筋的设计应便于造型和起模。图中的凸台必须用活块或外砂芯才能取出模样。改后图形为:丰中5、答:(a)图的两个斜凸台在造型时影响起模,需采用活快。因此,应设计成向上的直凸台:简化造型工艺,减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b)图原设计需用两个型芯,其中的型芯1为悬臂型芯、下芯时必须使用芯撑,型芯的固定、排气和清理都比较困难。将两个连通成一体,则便于造型时型芯的稳固支撑、安放、排气和铸造后的清理方便。简答题:1、答:起始阶段两杆处于塑性阶段,冷却到t-t阶段后,细杆进入弹性状态而粗于仍处于塑性,导致在横杆的作用下将对粗干产生压应力,细杆受到拉应力。这时粗杆将产生压塑变形,使粗细两杆收缩趋于一致,应力将消失。继续冷却T2-T3,此时两杆均进入弹性状态,粗杆温度高,产生较大收缩,而细杆温度低,收缩以几乎停止。所以在最后阶段粗杆受拉,细杆受压。2、答:(1)缩孔: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的孔洞。(2)区别:缩孔:通常位于铸件的上部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
(b):防止缩孔产生,壁厚应尽量均匀 3、答: (a)图 A-A 截面改为加强筋型。 (b)图上表面改掉不必要的外凸缘结构,使三箱造型变为二箱造型,简化铸造工艺。 (c)图将厚大的截面处改成壁厚均匀的结构,避免热节处易产生的缩孔、缩松等缺陷; 另外,避免壁厚不均易产生应力变形甚至产生裂纹等缺陷。 4、答: (a)铸件的结构应尽量避免过大的水平壁。浇注时铸件朝上的水平面易产生气孔、砂 眼、夹渣等缺陷。将图中过的大水平面改为倾斜的表面。 (b)凸台和筋的设计应便于造型和起模。图中的凸台必须用活块或外砂芯才能取出模 样。改后图形为: 5、答: (a)图的两个斜凸台在造型时影响起模,需采用活快。因此,应设计成向上的直凸台, 简化造型工艺,减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b)图原设计需用两个型芯,其中的型芯 1 为悬臂型芯、下芯时必须使用芯撑,型芯 的固定、排气和清理都比较困难。将两个连通成一体,则便于造型时型芯的稳固支撑、安 放、排气和铸造后的清理方便。 简答题: 1、答: 起始阶段两杆处于塑性阶段,冷却到 t1-t2 阶段后,细杆进入弹性状态而粗干仍处于塑 性,导致在横杆的作用下将对粗干产生压应力,细杆受到拉应力。这时粗杆将产生压塑变 形,使粗细两杆收缩趋于一致,应力将消失。继续冷却 T2-T3,此时两杆均进入弹性状态, 粗杆温度高,产生较大收缩,而细杆温度低,收缩以几乎停止。所以在最后阶段粗杆受拉, 细杆受压。 2、答: (1)缩孔: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缩减的体积得不到补充,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 位形成的孔洞。 (2)区别: 缩孔:通常位于铸件的上部或最后凝固的部位,形状不规则,孔壁粗糙

气孔:是气体在铸件中形成的孔洞,孔内表面比较光滑,明亮或略带氧化色。(3)防止措施:1)采用顺序凝固原则:2)合理确定内浇道位置及浇注工艺:3)应用冒口、冷铁、补贴等:3、答:(1)出现缩孔的原因:材料ZG310-570属于共析的合金,逐层凝固,易在最后凝固部位及热节处产生集中的缩孔,轧钢机导轮的结构恰好为上部是厚大截面,在厚、薄截面转接处形成热节,因此,在图示部位产生缩孔。(2)消除该铸件缩孔的工艺措施:在上部厚大截面处安放冒口、采用顶注式浇铸系统、形成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将缩孔引向冒口区。4、答:顺序凝固:是指利用各种工艺措施,使铸件从原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递增的温度梯度,凝固从远离帽口的部分开始,逐渐向冒口方向顺序进行,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实现顺序凝固可以实现良好的补缩,使缩孔移至冒口,从而获得致密的铸件。同时凝固:利用各种工艺措施,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从而实现铸件同一时间的凝固,由此热应力可减小到最低程度。5、答:铸件壁厚过小,难以充型,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不一致。因为,不同合金的流动性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合金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所能浇铸出铸件最小壁厚也不同
气孔:是气体在铸件中形成的孔洞,孔内表面比较光滑,明亮或略带氧化色。 (3)防止措施: 1)采用顺序凝固原则; 2)合理确定内浇道位置及浇注工艺; 3)应用冒口、冷铁、补贴等; 3、答: (1)出现缩孔的原因:材料 ZG310-570 属于共析的合金,逐层凝固,易在最后凝固部 位及热节处产生集中的缩孔,轧钢机导轮的结构恰好为上部是厚大截面,在厚、薄截面转接 处形成热节,因此,在图示部位产生缩孔。 (2)消除该铸件缩孔的工艺措施:在上部厚大截面处安放冒口、采用顶注式浇铸系统、 形成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将缩孔引向冒口区。 4、答: 顺序凝固:是指利用各种工艺措施,使铸件从原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一个递增 的温度梯度,凝固从远离帽口的部分开始,逐渐向冒口方向顺序进行,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 实现顺序凝固可以实现良好的补缩,使缩孔移至冒口,从而获得致密的铸件。 同时凝固:利用各种工艺措施,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从而实现铸件同一时间的凝固, 由此热应力可减小到最低程度。 5、答: 铸件壁厚过小,难以充型,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 不一致。 因为,不同合金的流动性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合金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所能浇铸出铸件 最小壁厚也不同

第2章金属塑性加工填空题:1、锻造;冲压;2、:小:小;3、变性力;4、塑性;变形抗力:5、自由锻;6、分离工序:成形工序:7、塑性变形阶段;8、塑;不可;9、固:简单;10、过热;过烧;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①①4、5、?多项选择题:1、、②、62、0、③、④、63、①、②、④、64、②、?、④、?5、0、②、?6、①、④、?结构改错题:1、答:自由锻件上的加强筋、凸台、斜面、工字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都难以用自由锻方法获得。因此,自由锻件必须减少辅助结构。2、答:不合理。将分模面置于一侧(I-I分模面),内部组织流线沿外轮廓连续分布。173、答:
第 2 章 金属塑性加工 填空题: 1、锻造;冲压; 2、;小;小; 3、变性力; 4、塑性;变形抗力; 5、自由锻; 6、分离工序;成形工序; 7、塑性变形阶段; 8、塑;不可; 9、固;简单; 10、过热;过烧; 单项选择题: 1、 ② 2、 ① 3、 ① 4、 ① 5、 ③ 多项选择题: 1、 ①、②、⑤ 2、①、③、④、⑤ 3、①、②、④、⑤ 4、②、③、④、⑤ 5、①、②、⑤ 6、①、④、⑤ 结构改错题: 1、答: 自由锻件上的加强筋、凸台、斜面、工字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都难以用自由锻方法 获得。因此,自由锻件必须减少辅助结构。 2、答: 不合理。 将分模面置于一侧(Ⅰ-Ⅰ分模面),内部组织流线沿外轮廓连续分布。 3、答:

C-c面为最佳分模面。原因:锻件能顺利取出,也可锻出零件中的孔,同时也能保证锻件以镦粗填充的方式成形,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4、答:(a)图:分模面设在Φ260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b)图:分模面设在Φ360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模锻时,锻件以镦粗方式充满模膛,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5、答:锤上模锻制坏,要求锻件的结构最好为沿分模面均匀对称。原设计恰好违反此原则,根据分模面为Φ250的最大面的中心,其轮毂应设计成沿分模面对称结构,且轮毂与轮辐的转接处应为园角过渡(例如R5)辐板b处尺寸过薄应加厚,附图简答题:1、答:自由锻工序多,锻件的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都较大,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胎膜锻使用了较简单的模具,因此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比自由锻小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对于模锻而言,操作最为简单,生产效率最高,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小,但模具造价高,生产周期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2、答:a)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温度对塑性的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但是,在温度升高过程中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过剩相的析出或相变等原因,而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和变形抗力增加(也可能降低)。b)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变形速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升高:变形速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3、答:在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状态中,压应力个数愈多、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反之,拉
c-c 面为最佳分模面。 原因:锻件能顺利取出,也可锻出零件中的孔,同时也能保证锻件以镦粗填充的方式 成形,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 4、答: (a)图:分模面设在 Ф260 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 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 (b)图:分模面设在 Ф360 截面中央,分模面的位置能保证上、下模膛的轮廓相同, 以利于模具制造和避免错型。模锻时,锻件以镦粗方式充满模膛,获得良好的锻件质量。 5、答: 锤上模锻制坯,要求锻件的结构最好为沿分模面均匀对称。原设计恰好违反此原则,根 据分模面为250 的最大面的中心,其轮毂应设计成沿分模面对称结构,且轮毂与轮辐 的转接处应为园角过渡(例如 R5) 辐板 b 处尺寸过薄应加厚,附图 简答题: 1、 答: 自由锻工序多,锻件的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都较大,生产效率低,只适用于单件或小批 量生产;胎膜锻使用了较简单的模具,因此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比自由锻小生产效率有所提 高;对于模锻而言,操作最为简单,生产效率最高,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小,但模具造价高, 生产周期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答: a) 变形温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温度对塑性的影响,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 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变形抗力降低。但是,在温度升高过程中的某些温度 区间,往往由于过剩相的析出或相变等原因,而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和变形抗力增加(也可能 降低)。 b) 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变形速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 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升高;变形速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着变形速度的增大,塑性提高,变形 抗力降低。 3、答: 在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状态中,压应力个数愈多、愈大,则金属的塑性愈高。反之,拉

应力个数愈多、数值愈大,则金属的塑性越低。应力状态对变形抗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同号主应力图的变形抗力大于异号主应力图的变形抗力。4、答:依据塑性及变形抗力来评定金属的锻造性能。其影响因素有:(1)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2)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3)应力状态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4)毛坏表面状况和周围介质及变形不均匀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5答:绘制自由锻锻件图时,应以零件图为基础,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锻件敷料、锻件余量、锻件公差。模锻件图分为冷锻图和热锻图两种。冷锻图是用来最终锻件的检验,它要根据零件图来绘制。绘制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分模面,确定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确定冲孔连皮,确定模锻斜度和圆角半径。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和加工制造,它是以冷锻件图为依据,在冷锻件图的基础上加放收缩率,尺寸的标注也应遵循高度、方向、尺寸分模面为基准的原则
应力个数愈多、数值愈大,则金属的塑性越低。 应力状态对变形抗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同号主应力图的变形抗力大于异号主应 力图的变形抗力。 4、答: 依据塑性及变形抗力来评定金属的锻造性能。 其影响因素有: (1)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2)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3)应力状态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4)毛坏表面状况和周围介质及变形不均匀对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5 答: 绘制自由锻锻件图时,应以零件图为基础,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锻件敷料、锻件余量、 锻件公差。 模锻件图分为冷锻图和热锻图两种。冷锻图是用来最终锻件的检验,它要根据零件图来绘制。 绘制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分模面,确定加工余量和锻造公差,确定冲孔连皮,确定模锻斜度 和圆角半径。热锻件图用于锻模设计和加工制造,它是以冷锻件图为依据,在冷锻件图的基 础上加放收缩率,尺寸的标注也应遵循高度、方向、尺寸分模面为基准的原则

第3章焊接填空题:1、;焊丝;焊剂:2、增高;烧损;3、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周围的熔渣;4、去应力退火:5、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6、3软钎焊;硬钎焊;7、碳当量法;冷裂纹敏感系数法:阳极区;阴极区;弧柱区:8、9、熔焊;压焊:钎焊;10、不同;可焊性好;单项选择题:1、③2、3、③4、①5、③多项选择题:1、0、③、④、62、②、③、④、63、③、④4、0、②、③5、②、④、6结构改错题:1、答:(a)不合理。焊缝应尽量避免密集和交叉,如果焊缝密集或交叉会使接头处过热,力学性能下降。(b)不合理。合理的焊接顺序:1-3-4-2-7-6-5-8,这样可减小焊接产生的变形。2、答:(a)焊缝应对称分布,使焊接变形相互抵消。(b)焊缝应避免交叉结构,克服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过热,力学性能下降
第 3 章 焊接 填空题: 1、;焊丝;焊剂; 2、增高;烧损; 3、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周围的熔渣; 4、去应力退火; 5、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 6、软钎焊;硬钎焊; 7、碳当量法;冷裂纹敏感系数法; 8、阳极区;阴极区;弧柱区; 9、熔焊;压焊;钎焊; 10、不同;可焊性好; 单项选择题: 1、③ 2、④ 3、③ 4、① 5、③ 多项选择题: 1、①、③、④、⑤ 2、②、③、④、⑤ 3、③、④ 4、①、②、③ 5、②、④、⑤ 结构改错题: 1、答: (a)不合理。 焊缝应尽量避免密集和交叉,如果焊缝密集或交叉会使接头处过热,力学性能下降。 (b)不合理。 合理的焊接顺序:1-3-4-2-7-6-5-8,这样可减小焊接产生的变形。 2、答: (a)焊缝应对称分布,使焊接变形相互抵消。 (b)焊缝应避免交叉结构,克服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过热,力学性能下降

3、答:(1)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的位置。应改成自两端分散的2条焊缝。1(2)焊缝应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应改成碟型封头。4、答:(a)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加大两立柱的间距(45°,15mm)。(b)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颠倒两个搭接件的位置。(c)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无法施焊,应将焊缝改成直角后再转接的形状5、答:(a)接触面积过小,可改成斜面接触、台阶界面、搭接等形式。(b)截面积不一样,电阻不一样导致熔化速率不同,易产生较大焊接变形。应改为同截面积零件焊接。简答题:1、答:结构设计要避免焊缝密集交叉,焊缝截面和长度也要尽可能小。将焊件预热后再进行焊接去应力退火,锤击焊缝。2、答:方案a比较合理。先焊完焊缝1后,可进行去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校形然后进行焊缝2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方案b不合理,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1焊完后,由于整个构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2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1处接缝间隙小的不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2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将使焊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导致整
3、答 : (1)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的位置。应改成自两端分散的 2 条焊缝。 (2)焊缝应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应改成碟型封头。 4、答: (a)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加大两立柱的间距(45,15mm)。 (b)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应颠倒两个搭接件的位置。 (c)图的设计在进行手弧焊时,操作空间不够,无法施焊,应将焊缝改成直角后再转接 的形状 5、答: (a)接触面积过小,可改成斜面接触、台阶界面、搭接等形式。 (b)截面积不一样,电阻不一样导致熔化速率不同,易产生较大焊接变形。应改为同 截面积零件焊接。 简答题: 1、 答: 结构设计要避免焊缝密集交叉,焊缝截面和长度也要尽可能小。 将焊件预热后再进行焊接。 去应力退火,锤击焊缝。 2、答: 方案 a 比较合理。先焊完焊缝 1 后,可进行去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 校形然后进行焊缝 2 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 方案 b 不合理,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 1 焊完后,由于整个构 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 2 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 1 处接缝间隙小的不 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 2 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将使焊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导致整

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3、答:电弧焊时,母材和焊条受到电弧高温而熔化形成熔池。金属熔池也可看作一个微型冶金炉,其内要进行熔化、氧化、还原、造渣、精炼及合金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大多数熔焊是在大气空间进行,金属熔池中的液态金属与周围的熔渣及空气接触,产生复杂、激烈的化学反应,这就是焊接治金过程。与炼钢和铸造冶金过程比较,有以下特点:①金属熔池体积很小,熔池处于液态的时间很短,各种冶金反应进行的不充分。②熔池温度高,使金属元素强烈的烧损和蒸发。同时,熔池周围又被冷却的金属包围,使焊缝处产生应力和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开裂。4、答:12先焊完焊缝1后,形成三块板条后,可进行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整形然后顺序进行焊缝2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其它焊序,则会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会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焊完后,由于整个构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1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2或(1)处接缝间隙小的不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1或(2)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匀将使焊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应力,导致整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5、答:低碳钢焊接接头由焊缝区、熔合区和热影响区构成。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域较窄,两侧分别为经过完全熔化的焊缝区和完全不熔化的热影响区。熔合区加热的最高温度范围在合金的固、液相之间。熔合区具有明显的化学不均匀现象,从而引起组织不均匀,其组织特征为少量铸态组织和粗大的过热组织,因而塑性差、强度低、脆性大、易产生焊接裂纹和脆性断裂,是焊接接头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 3、答: 电弧焊时,母材和焊条受到电弧高温而熔化形成熔池。金属熔池也可看作一个微型冶金 炉,其内要进行熔化、氧化、还原、造渣、精炼及合金化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大 多数熔焊是在大气空间进行,金属熔池中的液态金属与周围的熔渣及空气接触,产生复杂、 激烈的化学反应,这就是焊接冶金过程。 与炼钢和铸造冶金过程比较,有以下特点: ①金属熔池体积很小,熔池处于液态的时间很短,各种冶金反应进行的不充分。 ② 熔池温度高,使金属元素强烈的烧损和蒸发。同时,熔池周围又被冷却的金属包围, 使焊缝处产生应力和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开裂。 4、答: 先焊完焊缝 1 后,形成三块板条后,可进行应力处理,例如、采用锤击的方法进行整形, 然后顺序进行焊缝 2 的焊接,可保证构件整体变形小并容易进行校形。 其它焊序,则会因为按此顺序焊接将会产生很大的焊接变形。焊缝焊完后,由于整个构 件受热和冷却不均,在对接接头 1 处将出现外缘接缝间隙大、靠近焊缝 2 或(1)处接缝间 隙小的不规矩的接头形状,焊缝 1 或(2)的接头间隙和熔池大小不均匀将使焊后产生很大 的变形应力,导致整个构件产生扭曲变形。 5、答: 低碳钢焊接接头由焊缝区、熔合区和热影响区构成。 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域较窄,两侧分别为经过 完全熔化的焊缝区和完全不熔化的热影响区。熔合区加热的最高温度范围在合金的固、液 相之间。熔合区具有明显的化学不均匀现象,从而引起组织不均匀,其组织特征为少量铸 态组织和粗大的过热组织,因而塑性差、强度低、脆性大、易产生焊接裂纹和脆性断裂, 是焊接接头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1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材料成型综合习题(试题).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胡蓉).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机制基础(下)教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机制基础(上)教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四、公差教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三、冷加工教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二、热加工教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一、工程材料教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角度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高程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测量误差理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钢尺测距.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直线方向的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地形图测量测绘.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75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机械加工习题(试题).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机械加工习题(答案).doc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机械加工工艺概论.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程材料的性能.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纳米科技.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神奇的纳米材料.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纳米技术.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金属的塑性变形.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特殊形状表面的加工.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定位基准的选择 Selection of Location Datum.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程材料篇(双语).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先进加工工艺及设备.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Fundamentals of Cutting.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尺寸公差——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概述、孔、轴公差配合).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锻造.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铸造.ppt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工程材料——钢的热处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