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第四章 农业生态统的物流

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物流也和能流 态系统的基能 有机临和生态系纷 与发展 输入 量外,还须不断输入物质一因此物质既是生命清动 出是能量信息的载体起着双重作用。 3.能量和质是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和传递的。直能 量流动是单向的,是一个不断耗散的过程:而物质 流动 生态系统中上产者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和 水分,由叶片收CO2,以太阳能为动力合成有机物 质,然后沿着氜物链移动。在每次物质转移中都有物 质丢失,但丢失的部分都将回到环境,被植物重新吸 收利用。因此物质是可以循环的,并且是周而复始地 被利 主目录 主菜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 1.物流也和能流一样,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 2.有机体和生态系统为了生存与发展,除了不断输入 能量外,还须不断输入物质,因此物质既是生命活动 的物质基础,又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起着双重作用。 • 3.能量和物质是同时沿着食物链流动和传递的。但能 量流动是单方向的,是一个不断耗散的过程;而物质 流动则是循环的。 •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物质和 水分,由叶片吸收CO2,以太阳能为动力合成有机物 质,然后沿着食物链移动。在每次物质转移中都有物 质丢失,但丢失的部分都将回到环境,被植物重新吸 收.利用。因此物质是可以循环的,并且是周而复始地 被利用。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第四章 三系的物流 §4-1算本概念和原理 §4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4-4 循环的环境问题 4-4 态系统养分循环与 主目录 庄菜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 §4-1 基本概念和原理 • §4-2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 §4-4 物质循环的环境问题 • §4-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4-1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iogechemical cycles) 物质循环的库(p0o、流(Flow) 周年率与周转期 四、循环效率 主目录 庄菜
§4-1 基本概念和原理 • 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chemical cycles) • 二、物质循环的库(pool)、流(Flow) • 三、周年率与周转期 • 四、循环效率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54-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iogeochemical cycles )概念: 各种化学元素,包括原生质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 质,在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周 围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 动和循环,这些不同的循环途径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 二)类型: ·1.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路线和周期不同,可分为:〖返回 主目录 庄菜
§4-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s) • (一)概念: • 各种化学元素,包括原生质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 质,在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周 围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 动和循环,这些不同的循环途径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 • (二)类型: • 1.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路线和周期不同,可分为: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54-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地质大循环:物质和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 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然后生物以死体、残体、排泄 物等形式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的循环。 大气圈 水圈 五大自然圈土壤圈 岩石圈 生物圈 主目录 庄菜
§4-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地质大循环:物质和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 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然后生物以死体、残体、排泄 物等形式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的循环。 • 大气圈 • 水 圈 • 五大自然圈 土壤圈 • 岩石圈 • 生物圈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54-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影响面广,具有全球性 质,是闭合性循环 几百年、几千年、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如: ①大气中的CO2通过生物圈的光合和呼吸作用约 好400年循环一次 ②O2通过生物代谢,约2000年循环一次。 ③水圈(包括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中的水 通过生物圈的吸收、排泄、蒸腾,每当200万年 才循环一次 ④至于由岩石土壤圈风化出的矿物元素循环一次 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要经过几亿年。 主主 目菜
§4-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影响面广,具有全球性 质,是闭合性循环。 • (几百年、几千年、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如: ①大气中的CO2通过生物圈的光合和呼吸作用约 好400年循环一次。 • ②O2通过生物代谢,约2000年循环一次。 • ③水圈(包括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中的水, 通过生物圈的吸收、排泄、蒸腾,每当200万年 才循环一次。 • ④至于由岩石土壤圈风化出的矿物元素循环一次 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要经过几亿年。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54-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生物小循环: 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命系统中被相 继利用,然后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态进入环境,再次 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特点: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范围小、时间短、速度 快,是开放式的循环 2.根据循环主要是与大气圈,还是与岩石土壤或水圈 联系划分(根据物质在五大自然库的库存量的主次 大小和固定的时间长短) 主目录 庄菜
§4-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2)生物小循环: • 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命系统中被相 继利用,然后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态进入环境,再次 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 特点: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范围小、时间短、速度 快,是开放式的循环。 • 2.根据循环主要是与大气圈,还是与岩石土壤或水圈 联系划分(根据物质在五大自然库的库存量的主次、 大小和固定的时间长短)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54-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气体型( Gaseous types) 其贮存库在大气中。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形式,通 过大气进行扩散,弥漫于陆地或海洋上,在很短时间内又可被 植物重新利用。如C、N、0等由于有巨大的大气储存库。对于干 扰可相当快地进行自我调节。因此,从全球意义上看,这类循 环是比较完全的循环 (2)沉积型( Sedimentary types) 其贮存库在地壳里。经风化作用从陆岩石缓慢释放的某些 化合物或元素被植物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并沿食物链运 转,然后动植物有机体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将元素返回环境, 除一部分保持在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外,一部分以溶液或沉 积物状态随流水进入海洋,经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 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这类循环 是是缓慢的,倾向于不完全的循环,并且容易被局部干扰所破 坏。如P、S、Ca、I、K、№a等循环。 主目录 庄菜
§4-1-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气体型(Gaseous types): • 其贮存库在大气中。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形式,通 过大气进行扩散,弥漫于陆地或海洋上,在很短时间内又可被 植物重新利用。如C、N、O等由于有巨大的大气储存库。对于干 扰可相当快地进行自我调节。因此,从全球意义上看,这类循 环是比较完全的循环。 • (2)沉积型(Sedimentary types) • 其贮存库在地壳里。经风化作用从陆岩石缓慢释放的某些 化合物或元素被植物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并沿食物链运 转,然后动植物有机体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将元素返回环境, 除一部分保持在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外,一部分以溶液或沉 积物状态随流水进入海洋,经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 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这类循环 是是缓慢的,倾向于不完全的循环,并且容易被局部干扰所破 坏。如P、S、Ca、I、K、Na等循环。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54-1-2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二、物质循环的库(Poo1)、流(Flow) 1.流(f1ow)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 断地流动着。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形成的转移运动状态,称为 流 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流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农业生态系统要获得高的生产力,就要使系统内的 能量和物质的流量大,流速快且畅通无阻。 主目录 庄菜
§4-1-2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 二、物质循环的库(Pool)、流(Flow) • 1.流(flow)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 断地流动着。 •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形成的转移运动状态,称为 流。 • 生态系统中主要的流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 农业生态系统要获得高的生产力,就要使系统内的 能量和物质的流量大,流速快且畅通无阻。 退出 主目录 主菜单 返回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复混肥料(掌握主要的复肥品种).ppt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水分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脲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磷酸酶测定(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颗粒分析及手测质地.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结构形状的观察及微团聚体分析.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过氧化氢酶测定(容量法).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蛋白酶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测定方法.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障碍因素的测定.doc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与群落.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ppt
- 《生态学知识》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第一部分 生物试验工作程序.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作物根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植物根际化学过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常用氮、磷、钾肥料主要性质的检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土壤中的养分的淋洗及其环境效应检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原理及其生态学和农学意义.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思考题.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氮素肥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