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绪论

第一章绪论C 51-1生态学的定义形成和发展 §1-2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和任务 主菜单庄目录出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学的定义、形成和发展 §1-2 农业生态学的性质和任务 主菜单主目录 退出

§1-1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主菜单生目录退出
§1-1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一、生态学的定义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主菜单主目录 退出

§1-1-1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生物学。 勒特( Reiter)1865年合并 logos(研究、学科)和 oikos(住 所)构成 Oikologie(生态学)一词。 赫克尔( Ernst hackel,18341911,德国生物学家) 1866年第一次提出并定义 Ecology。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生菜单生目录返回退出
§1-1-1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生物学。 勒特(Reiter)1865年合并logos(研究、学科)和oikos(住 所)构成Oikologie(生态学)一词。 赫克尔(Ernst Hackel,1834—1911,德国生物学家) 1866年第一次提出并定义Ecology。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主菜单主目录 返回 退出

§1-1-2生态学(3)环境各要素之 间的关系 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植物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公元前200年我国古籍《管子地员篇》水分梯度与植 物组成的关系—《管子,地员篇》中,有关江淮平原 上沼泽植物种类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关系。) 主菜单生目录返回退出L
§1-1-2 生态学(3)环境各要素之 间的关系 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植物与自然环境 的关系。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公元前200年 我国古籍《管子.地员篇》水分梯度与植 物组成的关系——《管子,地员篇》中,有关江淮平原 上沼泽植物种类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关系。) 主菜单主目录 返回 退出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国中: 二十四节气(实质是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表述):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文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国中: 二十四节气(实质是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表述):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业物丝邮越鎰盛出5 蕉辟萧葬蒌崔苇蒲葷叶 号 沙 母草 扫3是莒香水 草 目长积菜测。笔通善莲 帚 草腰 主菜单主目录返回出
主菜单主目录 返回 退出

§1-1-2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Reaumur(1683-1757)《昆虫自然史》 1749 Buffon(法,1707-1788)《生命律》 1803 Malthus《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1807 Humboldt《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条 件的规律性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1866 Hackel定义生态学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1863 Kerner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学等,出现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1-1-2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Reaumur(1683-1757)《昆虫自然史》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条 件的规律性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1866 Hackel定义生态学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学等,出现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1-1-2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三)学科与学派的分化阶段 植物生态学:1895 Warming(丹麦)《以植物生态地理 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8 Schimper《以生理学为 基础的植物地理学》。 动物生态学: Jennings(英)—动物行为; Adams and Shelford(美)—动物生态演替; Davenport(美)—动 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1930年前后: 英美学派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动态生态学 法瑞学派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静态生态学 北欧学派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俄国学派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主菜单主目录返回退出
§1-1-2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三)学科与学派的分化阶段 植物生态学:1895 Warming(丹麦)《以植物生态地理 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8Schimper《以生理学为 基础的植物地理学》。 动物生态学:Jennings(英)——动物行为;Adams and Shelford(美)——动物生态演替;Davenport(美)——动 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1930年前后 : 英美学派 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 动态生态学 法瑞学派 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 静态生态学 北欧学派 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俄国学派 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主菜单主目录 返回 退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复混肥料(掌握主要的复肥品种).ppt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水分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脲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磷酸酶测定(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颗粒分析及手测质地.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结构形状的观察及微团聚体分析.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过氧化氢酶测定(容量法).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蛋白酶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测定方法.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比重、容重和孔隙度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最大吸湿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障碍因素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有机质及腐殖质组成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稳定凋萎含水量(土壤萎焉含水量)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doc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与群落.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ppt
- 《生态学知识》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第一部分 生物试验工作程序.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作物根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植物根际化学过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常用氮、磷、钾肥料主要性质的检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