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知识》讲义ppt电子课件

生态学知识
生态学知识

§1-1-1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生物学 勒特 Reiter1865年合并 logos(研究、学科和 Youkoso住所 构成 Oikologie生态学)词。 赫克尔( Ernst Hackel,18341911,德国生物学家 1860年第一次提出并定义og0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1-1 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 Ecology)是生物学的分支,是一门宏观生物学。 勒特(Reiter)1865年合并logos(研究、学科)和oikos(住所) 构成Oikologie(生态学)一词。 赫克尔(Ernst Hackel,1834—1911,德国生物学家) 1866年第一次提出并定义Ecology。 一、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3)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o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 象描述 o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植物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o古罗马P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 水生、飞翔三大生态类群。 o公元前200年我国古籍《管子地员篇》水分梯 度与植物组成的关系 地员篇》中 有关江淮平原上沼 泽植物种类的带状分布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 象描述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植物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 水生、飞翔三大生态类群。 公元前200年 我国古籍《管子.地员篇》水分梯 度与植物组成的关系——《管子,地员篇》中, 有关《管子,地员篇》中,有关江淮平原上沼 泽植物种类的带状分布与水文、土质的关系

(-)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 国中: 二十四节气(实质是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表述):立春、雨 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 国中: 二十四节气(实质是气候与生物关系的表述):立春、雨 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 西方:18世纪初,机械的自然观 田园主义观点:简单与和谐的生活 帝国传统:通过理性实践和艰苦的劳动 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业影雄验像孤豪 水面 芽辟葬要宽蒙叶 1雾章 的目积菜考香 扫旱芦 芦 麥爹慫叫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o(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o Reaumur(1683-1757)《昆虫自然史》 o1749Buon(法,1707-1788)《生命律》 o1803 Malthus《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o1807 Humboldt《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条件的规律性 o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o1866 Hackel定义生态学 o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o1863 Kerner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o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学等,出现 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二)近代生态学的创始阶段:实物观察记载 Reaumur(1683-1757)《昆虫自然史》 1749 Buffon (法,1707-1788)《生命律》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条件的规律性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1866 Hackel定义生态学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学等,出现 了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o(三)学科与学派的分化阶段 o植物生态学:1895 Warming(丹麦)《以植物生态地理为 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898 whimper《以生理学为基础 的植物地理学》 动物生态学: Jennings(英)动物行为; Adams and Shelford(美)—动物生态演替; Davenport(美)—动 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o1930年前后 o英美学派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动态生态学 o法瑞学派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静态生态学 o北欧学派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o俄国学派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三)学科与学派的分化阶段 植物生态学:1895 Warming(丹麦)《以植物生态地理为 基础的植物分布学》; 1898Schimper《以生理学为基础 的植物地理学》。 动物生态学:Jennings(英)——动物行为;Adams and Shelford(美)——动物生态演替;Davenport(美)——动 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1930年前后 : 英美学派 以北美冰川地貌为研究对象 动态生态学 法瑞学派 阿尔卑斯山脉为研究对象 静态生态学 北欧学派 北欧森林为研究对象 分布规律 俄国学派 生物地理群落为研究对象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o1866 Haeck(德国达尔文信徒) Oikos (ECO)—>0 ecologie o国际植物学大会1893年按近代拼法改为 ecology o Warming(丹麦人)1895《植物生态学》:趋同适 应、生态型、互利共生、寄生、群落分类、生态 演替过程 o Tansley1913年英国生态学会成立的第一任主席, 美国1915年成立生态学会,(中国1980年成立生 态学会)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1866 Haeckel(德国达尔文信徒)Oikos (ECO)—>Oecologie 国际植物学大会1893年按近代拼法改为ecology Warming(丹麦人)1895 《植物生态学》:趋同适 应、生态型、互利共生、寄生、群落分类、生态 演替过程 Tansley1913年英国生态学会成立的第一任主席, 美国1915年成立生态学会,(中国1980年成立生 态学会)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o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亨利考克斯,从水边到陆地 的植物系列,演替关系。他的学生谢尔福德 亚当斯都是动物生态学权威 o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弗雷德里克克莱门茨1916年 《植物演替:植被发展的探讨》单顶极理论, 1939年与谢尔福德一起研究 《生物生态学》(1941出版) o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麦 价格下跌。1934年美国大尘暴
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1866-1935)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亨利.考克斯,从水边到陆地 的植物系列,演替关系。他的学生谢尔福德、 亚当斯都是动物生态学权威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弗雷德里克.克莱门茨1916年 《植物演替:植被发展的探讨》单顶极理论, 1939年与谢尔福德一起研究 《生物生态学》(1941出版)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麦 价格下跌。1934年美国大尘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与群落.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复混肥料(掌握主要的复肥品种).ppt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水分的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脲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酶活性测定.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磷酸酶测定(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颗粒分析及手测质地.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结构形状的观察及微团聚体分析.doc
- 《土壤理化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第一部分 生物试验工作程序.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作物根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植物根际化学过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常用氮、磷、钾肥料主要性质的检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土壤中的养分的淋洗及其环境效应检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原理及其生态学和农学意义.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思考题.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氮素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磷素肥料.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5 The nutrients translocation in the plant.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6 Foliar application.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7 Factors effecting the plant uptake.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8 Soil Fertility and Nutrient Bioavailability.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9 Fertilizers and environmental.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