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植物根际化学过程

实验六植物根际化学过程—根际pH的原位显色测定法 目的 1.在掌握植物液培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学会用琼脂显色法测定根际pH的技术 2.观察了解供应不同形态氮(NH4+一N与NO3N)时,植物根际pH的变化 二、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利用pH指示剂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变色的特点,以测试根际土壤p值的 变化。例如,溴甲酚紫,变色范围为pH52~6.8,颜色由黄色~紫色;甲酚红,变色范围为 pH7.2~8.8,颜色黄色~红色 将这些pH指标剂加入到一定营养条件下的琼脂溶液中,组成琼脂~指示剂。植物根系 可直接用其作为生长介质。随着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等生理代谢过程,使根际的pH逐渐不同 于原介质,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根周围的不同颜色反应表现出来,由此可观察到根周围的不同 化学变化过程。同时,琼脂一一指示剂也可浇于生长着根系的土壤上,由于溶有指示剂的琼 脂渗入土壤表面而显示出根际土壤的pH变化。对照标准pH值的变色范围,可以确定根际 pH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及其数值。在指示剂的选择上,目前认为溴甲酚紫是测定根际pH较 为理想的指示剂。但仅限于在微酸性(pH6.0)土壤上应用,而甲酚红不如溴甲酚紫灵敏 但可应用于碱性土壤(plH7.5~8.0)。当然,根据上述原理还可以选择其它适宜的琼脂 指示剂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与方法 (一)植物培养 参考实验一。实验材料为黄瓜与小麦。待黄瓜与小麦长至3叶1心时,更换营养液,分 别用两种不同处理,一种供应NH4一N,一种供应NO3一N,其它成分相同,培养24小 时后取出两种幼苗进行测定。 (二)根际原位显色法 1.显色基质的制备 ①1 mmol L- CaSo4:称取0.136 g Caso4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②溴甲酚紫: 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定容使浓度为6gL ③琼脂 2.显色基质—琼脂块制备(预先制备待用) ①在100m的1 mmol- CaSo4溶液中加入lg琼脂粉和lmpH指示剂—一溴甲酚紫后 加热溶解搅拌均匀。稍等片刻用稀NaOH或稀HCl在pH上精确调pH为56,暗红色为」 将此液放置在40℃热水浴或40℃恒温箱中,待用 ②取自制有机玻璃盒(30×10cm)。平放在试验台上,若有不平,需仔细调平,再将供
实验六 植物根际化学过程——根际 pH 的原位显色测定法 一、目的 l.在掌握植物液培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学会用琼脂显色法测定根际 pH 的技术 2.观察了解供应不同形态氮(NH4 +—N 与 N○- 3—N)时,植物根际 pH 的变化。 二、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利用 pH 指示剂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变色的特点,以测试根际土壤 pH 值的 变化。例如,溴甲酚紫,变色范围为 pH5.2~6.8,颜色由黄色~紫色;甲酚红,变色范围为 pH 7.2~8.8,颜色黄色~红色。 将这些 pH 指标剂加入到一定营养条件下的琼脂溶液中,组成琼脂~指示剂。植物根系 可直接用其作为生长介质。随着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等生理代谢过程,使根际的 pH 逐渐不同 于原介质,这些变化可以通过根周围的不同颜色反应表现出来,由此可观察到根周围的不同 化学变化过程。同时,琼脂——指示剂也可浇于生长着根系的土壤上,由于溶有指示剂的琼 脂渗入土壤表面而显示出根际土壤的 pH 变化。对照标准 pH 值的变色范围,可以确定根际 pH 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及其数值。在指示剂的选择上,目前认为溴甲酚紫是测定根际 pH 较 为理想的指示剂。但仅限于在微酸性(pH6.0)土壤上应用, 而甲酚红不如溴甲酚紫灵敏, 但可应用于碱性土壤(pH7.5~8.0)。当然,根据上述原理还可以选择其它适宜的琼脂—— 指示剂进行试验。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一)植物培养 参考实验一。实验材料为黄瓜与小麦。待黄瓜与小麦长至 3 叶 1 心时,更换营养液,分 别用两种不同处理,一种供应 NH+ 4 一 N,一种供应 NO- 3 一 N,其它成分相同,培养 24 小 时后取出两种幼苗进行测定。 (二)根际原位显色法 1.显色基质的制备 ① 1 mmol·L -1 CaSO4: 称取 0.136g CaSO4 溶于 1000ml 蒸馏水中。 ② 溴甲酚紫: 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定容使浓度为 6g L-1 ③ 琼脂: 1 g 2.显色基质——琼脂块制备(预先制备待用) ①在100ml 的1 mmol·L -1 CaSO4溶液中加入lg琼脂粉和l ml pH指示剂——溴甲酚紫后, 加热溶解搅拌均匀。稍等片刻用稀 NaOH 或稀 HCl 在 pH 上精确调 pH 为 5.6,暗红色为止, 将此液放置在 40℃热水浴或 40℃恒温箱中,待用。 ②取自制有机玻璃盒(30×10cm)。平放在试验台上,若有不平,需仔细调平,再将供

应不同形态氮素的幼苗,从营养液中整株取出,注意根系要完整,小心剥离,用蒸馏水冲洗 根系,并再清洁卫生纸吸干根系上的水后,将整株的根系仔细铺展在(30×10cm)有机玻 璃盒中,植株可放在盒外 ③将暗红色40℃的pH指示剂——琼脂混合液,缓缓倒入铺有根系的有机玻璃盒中。片 刻便凝固成30×10)×1.5(cm)琼脂板。1小时后,观察根系分布之处颜色变化 ④上法也可稍有变化,先制好琼脂板,将琼脂板转于铺好幼苗根系的另一盒中。 参考文献 刘芷宇李良谟施卫明主编根际研究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应不同形态氮素的幼苗,从营养液中整株取出,注意根系要完整,小心剥离,用蒸馏水冲洗 根系,并再清洁卫生纸吸干根系上的水后,将整株的根系仔细铺展在(30×10cm)有机玻 璃盒中,植株可放在盒外. ③将暗红色 40℃的 pH 指示剂——琼脂混合液,缓缓倒入铺有根系的有机玻璃盒中。片 刻便凝固成 30×10)×1.5(cm)琼脂板。1 小时后,观察根系分布之处颜色变化。 ④上法也可稍有变化,先制好琼脂板,将琼脂板转于铺好幼苗根系的另一盒中。 参考文献 刘芷宇 李良谟 施卫明主编 根际研究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根系活力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作物根的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植物营养液培养技术与植物缺素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氮磷钾肥料对同作物生长的效应.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作物营养失调症状幻灯片观察.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第一部分 生物试验工作程序.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大量营养元素.ppt
- 《生态学知识》讲义ppt电子课件.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与群落.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农业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ppt
-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有机肥料营养及施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七 常用氮、磷、钾肥料主要性质的检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八 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九 土壤中的养分的淋洗及其环境效应检测.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十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原理及其生态学和农学意义.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思考题.doc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氮素肥料.ppt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磷素肥料.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5 The nutrients translocation in the plant.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6 Foliar application.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7 Factors effecting the plant uptake.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8 Soil Fertility and Nutrient Bioavailability.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9 Fertilizers and environmental.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0 Nitrogen nutrition of plant and Nitrogen fertilizer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1 Plant P nutrition and p fertilizer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Plant nutrition Lecturer.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1 Essential element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2 Plant nutrients uptake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3 Nutrient absorbing structures Roots.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4 The rhizosphere.ppt
-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七章 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