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3.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 4.巴斯德的贡献、科赫法则 5.食品微生物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课 程 总 结 第一章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3.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 4.巴斯德的贡献、科赫法则 5.食品微生物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2.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3.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 4.中间体、核糖体、鞭毛的功能 5.质粒、芽孢的概念和特点。 6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 原理、注意事项(菌 龄、涂片厚度、脱色程度) 7.细菌的繁殖方式
第二章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与结构**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2.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3.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 4.中间体、核糖体、鞭毛的功能 5.质粒、芽孢的概念和特点。 6.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原理、注意事项(菌 龄、涂片厚度、脱色程度) 7.细菌的繁殖方式

8.放线菌的定义(单细胞、多核、G+、 丝状分支、原核) 9.酵母菌的形态构造(单细胞、真核) 10.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11.霉菌的个体形态与结构特征 12.霉菌菌丝的特异化类型 13.霉菌的繁殖方式
8.放线菌的定义(单细胞、多核、G+、 丝状分支、原核) 9.酵母菌的形态构造(单细胞、真核) 10.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11.霉菌的个体形态与结构特征 12.霉菌菌丝的特异化类型 13.霉菌的繁殖方式

14.病毒的基本特点 15.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6.病毒的分类 17.亚病毒的种类和化学组成 18.噬菌体的概念 19.毒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 20温和性噬菌体、溶源性、溶源细胞 21.微生物分类的依据
14.病毒的基本特点 15.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6.病毒的分类 17.亚病毒的种类和化学组成 18.噬菌体的概念 19.毒性噬菌体的一步生长 20.温和性噬菌体、溶源性、溶源细胞 21.微生物分类的依据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2.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和特点 3.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4.培养基的类型 5.灭菌的方法有哪些?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6.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类型及其之间的异同 7.微生物合成ATP的方式 8.氨基酸分解方式、stickland反应 9.乙醇发酵的类型及条件 10.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 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2.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和特点 3.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4.培养基的类型 5.灭菌的方法有哪些?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6.微生物的生物氧化类型及其之间的异同 7.微生物合成ATP的方式 8.氨基酸分解方式、stickland反应 9.乙醇发酵的类型及条件 10. 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生长的含义 2.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及优缺点 3.单细胞微生物在液态培养基中的典型生长曲线 各阶段的特点 4.连续培养、同步培养的方法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基本概念)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生长的含义 2.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及优缺点 3.单细胞微生物在液态培养基中的典型生长曲线 各阶段的特点 4.连续培养、同步培养的方法 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基本概念)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 1.三个经典试验的名称和试验过程 2.突变的类型 3.基因突变的特点 4.基因重组的概念、与突变的主要区别 5.不同类型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 6转化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 6.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程序** 7.微生物育种的步骤*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 1.三个经典试验的名称和试验过程 2.突变的类型 3.基因突变的特点 4.基因重组的概念、与突变的主要区别 5.不同类型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 6.转化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 6.从自然界中筛选微生物菌种的程序** 7.微生物育种的步骤**

补亮蘑繁生使奢墙养基、 完全培养基、 9.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程序及检出方法 10.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11.菌种退化的原因与复壮方法
8.营养缺陷型、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生长谱 9.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程序及检出方法 10.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11.菌种退化的原因与复壮方法

题型1: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菌的试 验方案,并解释主要步骤和原理。 解题思路: 1.采样:土壤为主(根据分离目的,选择适合该微生 物生长的环境进行采集) 2.增殖培养: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条件,设 法增加所要菌种的数量。 3.培养分离: 稀释平板分离、划线分离等,目的是 确保培养出单菌落。 4.筛选:菌落形态 菌种鉴定 试管斜 面培养 →小型发酵试验 5.毒性试验:来自于可食植物、传统食品等,不必做 该项;
题型1: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菌的试 验方案,并解释主要步骤和原理。 解题思路: 1.采样:土壤为主(根据分离目的,选择适合该微生 物生长的环境进行采集) 2.增殖培养: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条件,设 法增加所要菌种的数量。 3.培养分离:稀释平板分离、划线分离等,目的是 确保培养出单菌落。 4.筛选:菌落形态 菌种鉴定 试管斜 面培养 小型发酵试验 5.毒性试验:来自于可食植物、传统食品等,不必做 该项;

3.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并解释主要步骤的基本原理; 筛选xx菌的题目,万能公式 (1)高温(中温)淀粉酶产生菌的实验方案 (2)果胶酶产生菌的实验方案 (3)酸性蛋白酶 (④)筛选低温乳糖酶产生菌 (⑤)纤维素酶 答:(1)从高温堆肥中采集菌样(中温淀粉酶从粮食加工厂或者饭店附近的土壤中采样)一用含淀粉液体 培养基增殖(温度50-60℃,PH中性,中温淀粉酶培养温度则为37℃左右)-淀粉平板上划线分离或者 涂布(注意点:平板表面不可有水膜或水滴,接种环要光滑,无菌操作)-一依据透明圈的大小挑选菌种 (注意点2,其为淀粉水解圈,越大越好,因为越大则该菌产淀粉酶越多)-再划平板划线分离-模拟工 业发酵进行摇瓶发酵-一筛选菌株(初筛,复筛,注意点3:初筛以量为主,复筛要测定数据的精确度,以 质为主)-测定酶活-鉴定菌株-获得高产菌株 原理,采用淀粉培养基原因:一般细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为碳源,而产淀粉酶的菌株可以淀粉酶糖化淀粉 作为C源,高温可以杀死一般细菌,只有耐高温的细菌可以存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6.食品腐败变质与控制.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5.食品微生物污染.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ppt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植物细胞和组织.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植物细胞(2/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植物细胞(1/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绪论.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植物适应性与整体性.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叶的形态与结构.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营养器官结构——茎.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茎的形态.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根.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植物组织.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标本)桃.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1 花粉粒的形成以及胚囊的发育.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花的形态.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种群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4.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与结构-非细胞生物.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微生物的营养.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微生物的代谢.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微生物的生长.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1.绪论(主讲:张瑶).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2.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与结构-原核微生物.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3.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与结构-真核微生物1/2.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与结构-真核微生物2/2.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1/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2/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3/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原核生物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色氨酸操纵子、其他操纵子、转录后水平的调控.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1/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2/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3/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1/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2/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