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0 花的形态

第四章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 第四章 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 结构与功能

概述:植物的繁殖一、概念繁殖(reproduction):植物自身产生新个体来延续后代的过程。植物繁殖的三种类型营养繁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无性繁殖(asexualreproduction)有性繁殖(sexualreproduction)0881:8::3:3:3833338383333832
2 概述:植物的繁殖 一、概 念 繁殖(reproduction):植物自身产生新个体来 延续后代的过程。 植物繁殖的三种类型: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asexualreproduction(或孢子繁殖)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抱子,当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适宜外界环境下便能发育成一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黑根霉孢子囊孢子囊梗假根100倍显微镜下叶苔类植物抱子和弹丝3
3 无性繁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或孢子繁殖) 植物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 的特化细胞-孢子,当孢子离开母体后,在适宜外 界环境下便能发育成一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式。 100倍显微镜下叶苔类植物 孢子和弹丝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营养繁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一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营养生殖(藕)
4 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 部分,在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个 体的繁殖方式

2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ve)通过花的结构,产生雌、雄两性配子一一卵细胞和精细胞,在经过受精作用后形成种子来完成繁殖的目的胚芽胚轴假隔膜子叶种子胚根胚柄种皮种柄荠菜种子荠菜果实纵切5
5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ve): 通过花的结构,产生雌、雄两性配子——卵细胞和精 细胞,在经过受精作用后形成种子来完成繁殖的目的

(一)营养繁殖及其运用1、自然营养繁殖: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状茎等鳞茎繁殖的植物种类:例如洋葱、百合、水仙、蒜、风信子等用块茎繁殖的:有马铃薯、菊芋、花叶芋属用球茎繁殖的:有慈菇、荸荠等以地下的根状茎来繁殖的:竹、藕、白茅、小蓟等利用块根进行繁殖的:甘薯、大丽菊等6
6 1、自然营养繁殖: 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状茎等. 鳞茎繁殖的植物种类:例如洋葱、百合、水仙、 蒜、风信子等 用块茎繁殖的:有马铃薯、菊芋、花叶芋属 用球茎繁殖的:有慈菇、荸荠等 以地下的根状茎来繁殖的:竹、藕、白茅、小蓟 等 利用块根进行繁殖的:甘薯、大丽菊等 (一)营养繁殖及其运用

木本植物的一般根也常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不定芽可以长成幼枝条,进行繁殖。这类植物也称为根植物。洋槐、白杨等在地面蔓延的匍匐茎(stolon)也是植物重要的营养繁殖器官。草莓、狗牙根等。11:51
7 木本植物的一般根也常生出许多不定芽, 这些不定芽可以长成幼枝条,进行繁殖。这 类植物也称为根蘖植物。洋槐、白杨等 在地面蔓延的匍匐茎(sto1on)也是植物重要 的营养繁殖器官。草莓、狗牙根等

2、人工营养繁殖分株繁殖(division)扦插(cutting)Figure 14.17 Asexual reproduction of a daylily by crown压条(layering)division.嫁接(grafting)
8 2、人工营养繁殖 分株繁殖(division) 扦插(cutting) 压条(layering) 嫁接(grafting) 萱 草

FSteFigure 14Z0Sarownonahe:tyFstimulate
9

scoopoutcenterof lilybulbs andsetaside;budswill develop incavityscorebulbmoundofsoilasshowntoinducedevelopmentofbudscut runnerplantnewplants separatelycutrhizomessothatanodewithascalelikeleafispresentcut potato tubers so thatoneachsegmenteachpiece has at leastone'eye"Figure14.24APropagationof specialized stems.C.D.ABFigure 14.21 Steps in air layering.A.Cuts are made at anangletotheaxisofastemofarootedplant.B.Dampsphagnummoss is wrapped around the cut area.C.Polyethylenefilm iswrappedaroundthemoss,andtheendsofthefilmaretapedshutD.Aluminumfoiliswrappedaroundthefilm-coveredmoss.Within afewweeks,adventitious roots should develop and pro-trude through the moss.Afterthe roots have appeared, the rooted10portioncanbecutoffandplanted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种群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重要的工业微生物.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调控.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 Industrial Microbiology.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病毒知识点梗概和重难点.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结构功能.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真微生物结构功能.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因子与适应).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测定.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1 花粉粒的形成以及胚囊的发育.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标本)桃.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4 植物组织.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5 根.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6 茎的形态.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7 营养器官结构——茎.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8 叶的形态与结构.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9 植物适应性与整体性.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1 绪论.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2 植物细胞(1/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03 植物细胞(2/2).pdf
- 《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植物细胞和组织.pdf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1/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2/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DNA复制(3/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原核生物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色氨酸操纵子、其他操纵子、转录后水平的调控.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1/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2/3).ppt
- 复旦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3/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