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望诊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72
文件大小:5.8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望诊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诊法

第七章 诊 法

【诊法概述】■诊法——中医护理程序中的特色■概念: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法

【诊法概述 】 ◼ 诊法——中医护理程序中的特色 ◼ 概念: 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诊、 闻诊、问诊和切诊四法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是整体观理论基础上的“司外瑞内”、“以表知里”、“由此及彼”地探测和推理。一一人体气血津液的盈亏,最能显露在体表的神色和形态。中医诊法的特点:1、司外瑞内,联想推理一一整体观念、天人相应2、直接感知,综合分析一一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经络和四肢百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知常识变,比较识别一一常:正常人群、正常态(病前)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是整体观理论基础上的“司外 揣内”、“以表知里”、“由此及彼”地探测和推理。 ---人体气血津液的盈亏,最能显露在体表的神色和形态。 中医诊法的特点: 1、司外揣内,联想推理--整体观念、天人相应 2、直接感知,综合分析--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 经络和四肢百骸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知常识变,比较识别--常:正常人群、正常态(病前)

【中医诊法学的形成与发展】三千多年前《周礼》有“以五气、五声、五色,眠(视)其生死”的有关诊法的最早文献记载春秋战国医家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尤以切诊、望诊著称。《黄帝内经》在理论和方法上为中医诊法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将诊法的理论和四诊方法,与临床辨证、治疗相结合,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

【中医诊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千多年前《周礼》有“以五气、五声、五色,眡(视) 其生死”的有关诊法的最早文献记载。 春秋战国医家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 言病之所在,尤以切诊、望诊著称。 《黄帝内经》在理论和方法上为中医诊法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将诊法的理论和四诊方法,与临床辨证、 治疗相结合,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

望诊第一节SYVY

第一节 望 诊

11、概念:是医护人员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全身和局部)情况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收集相关病情资料的的方法。《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望诊一般分为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舌和望小儿指纹五部分

◼ 1、概念: 是医护人员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全身和局部)情 况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收集相关病情资料的的方法。 《灵枢·本脏》: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诊一般分为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舌 和望小儿指纹五部分

2、内容:(1)望全身:望神(2)望色(3)望形态望局部:(1)望头面(2)望五官(3)望皮肤望派出物(1)望痰涎涕睡(2)望呕吐物(3)望大小便望舌(1)望舌质(2)望舌苔望小儿指纹

◼ 2、内容: ◼ 望全身: (1)望神(2)望色 (3)望形态 ◼ 望局部: (1)望头面(2)望五官(3)望皮肤 ◼ 望派出物 (1)望痰涎涕唾(2)望呕吐物 (3)望大小便 ◼ 望舌 (1)望舌质(2)望舌苔 ◼ 望小儿指纹

概述■3、望诊的注意事项口(1)避开有色光线口(2)诊室内温度适宜口(3)充分暴露受检部位(4)比较生理病理状态,发现异常口口(5)动态观察

概 述 ◼ 3、望诊的注意事项  (1)避开有色光线  (2)诊室内温度适宜  (3)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 (4)比较生理病理状态,发现异常  (5)动态观察

一、全身望诊■全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通过望神色形态等整体情况,对疾病寒热虚实、轻重缓急进行总体认识的过程。■1、神:得神、失神、少神、假神■2、色:常色、病色■3、形:形体■4、态:姿态

一、全身望诊 ◼ 全身望诊又称整体望诊,通过望神色形态等整体情况, 对疾病寒热虚实、轻重缓急进行总体认识的过程。 ◼ 1、神:得神、失神、少神、假神 ◼ 2、色:常色、病色 ◼ 3、形:形体 ◼ 4、态:姿态

(一)望神望神一一通过观察人体生命的整体表现,以诊察(认知、判断)病情的方法。神一一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体现。望神的原理和意义1)、观察病人神的旺衰与否,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变的预后。2)、《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一)望神 ◼ 望神——通过观察人体生命的整体表现,以诊察(认知、 判断)病情的方法。 ◼ 神——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 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体现。 ◼ 望神的原理和意义 1)、观察病人神的旺衰与否,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 推断病情的轻重判断病变的预后。 2)、《素问·移精变气论》: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