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玉米收获机械答案

一、名词解释1.纵卧式摘穗器:由一对纵向斜置(与水平线35-40°)的摘辊组成。两辊的轴线平行并具有高度差。它多用在站杆摘穗的机型上,工作中,茎杆在两辊凸棱之间沿轴向移动时被向下拉伸,果穗在碾拉下被摘落。主要特点是茎杆压缩程度小,功耗少,适应性强,工作较可靠,但摘落的果穗带有苞叶较多。二、填空题1.为使玉米果穗在剥皮过程中能自转,对剥辊采用的办法是一。(采用两个制作材料不同的剥辊:两剥辊轴线配置有高度差)2.摘辊工作的基本条件。玉米摘穗装置有等四种类型。(能抓取茎杆、不抓取果穗、碾拉断果穗)、(纵卧式、立式、横卧式、纵向摘穗板)三、判断1.摘辊工作的基本条件是能抓取茎杆,不抓取果穗,碾拉断果穗。()四、简答计算题1.已知摘辊倾角a=30°,玉米的最高、最低结穗高度差60cm,摘辊圆周速度U=3m/S,比例系数k=0.9,求:①摘辊工作长度②机器前进速度Um解:摘辊工作量最小长度一mix=0.6×sin30°=0.3米,则摘辊工作长度L≥0.3米,根据公式:Vm=KVsin30°=0.9X3×0.5=1.35米/秒因此:摘辊L≥0.3米;机器前进为1.35米/秒。2.试分析玉米收获机摘辊抓取茎杆的条件。解:如图所示,当茎杆在喂入机构的作用下与摘辊接触时摘辊对茎杆端部便产生支反力N和抓取力T,摘辊能抓取茎杆的条件是Tx>Nx,Tcosα>Nsinα,因T=N",式中:"}:摘辊对茎杆的抓取系数,α;对茎杆的起始抓取角Nufcosα>Nsinαu>tgα,即摘辊对茎杆的起始抓取角α的正切值应小于uf
一、名词解释 1.纵卧式摘穗器:由一对纵向斜置(与水平线 35-40°)的摘辊组成。两辊 的轴线平行并具有高度差。它多用在站杆摘穗的机型上,工作中,茎杆在两辊凸 棱之间沿轴向移动时被向下拉伸,果穗在碾拉下被摘落。主要特点是茎杆压缩程 度小,功耗少,适应性强,工作较可靠,但摘落的果穗带有苞叶较多。 二、填空题 1.为使玉米果穗在剥皮过程中能自转,对剥辊采用的办法是_。(采用 两个制作材料不同的剥辊;两剥辊轴线配置有高度差) 2.摘辊工作的基本条件_、_、_。玉米摘穗装置有_、 _、_、 等四种类型。(能抓取茎杆、不抓取果穗、碾拉断果穗)、 (纵卧式、立式、横卧式、纵向摘穗板) 三、判断 1.摘辊工 作的 基本条 件是能 抓取茎 杆, 不抓取 果穗, 碾拉断 果穗。 ( √ ) 四、简答计算题 1.已知摘辊倾角 a=30°,玉米的最高、最低结穗高度差 60cm,摘辊圆周速度 υ=3m/s,比例系数 k=0.9,求: ①摘辊工作长度 ②机器前进速度υm 解:摘辊工作量最小长度 Lmix =0.6×sin30°= 0.3 米,则摘辊工作长度 L 0.3 米, 根据公式:Vm=KVsin30°=0.9×3×0.5=1.35 米/秒 因此:摘辊 L 0.3 米;机器前进为 1.35 米/秒。 2.试分析玉米收获机摘辊抓取茎杆的条件。 解:如图所示,当茎杆在喂入机构的作用下与摘辊接触时摘辊对茎杆端部便 产生支反力 N 和抓取力 T,摘辊能抓取茎杆的条件是 Tx>Nx,Tcos >Nsin ,因 T=N f u ,式中: f u :摘辊对茎杆的抓取系数, ;对茎杆的起始抓取角 N f u cos >Nsin f u >tg ,即摘辊对茎杆的起始抓取角 的正切值应 小于 f u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玉米收获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拨禾轮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谷物分离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谷物分离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收获概论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收获概论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脱粒机械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脱粒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谷物清选部分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谷物清选部分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切割器部分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植保机械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切割器部分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植保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中耕机械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中耕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播种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播种机械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耕地机械答案.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耕地机械习题.doc
-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拨禾轮答案.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农学、植保、园艺、林学本科专业适用).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考试大纲(农学、植保、园艺、林学专业适用).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农学、植保、园艺、林学专业适用).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实验考试大纲(农学、植保、园艺、林学专业适用).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授课教案.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双语教案(石河子大学:危常州).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十章 复混肥料.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九章 土壤与植物中的中、微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肥料.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八章 植物的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五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七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施肥.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六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一章 绪论.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doc
-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复混肥料.ppt
-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有机肥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