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五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2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土壤肥料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第五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五章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教学目的:掌握高产肥沃土壤的主要特征,土壤培肥的主要措施。主壤污染特点、类型及主壤背景值概念。教学内容:土壤培肥、土壤污染及防治: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教学重点:土壤改良与培肥的方法,土壤污染和治理的途径,农田土壤的生态系统特征。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污染2.主壤背景值3.土壤资源4.土壤评价二、填空1、高产肥沃的土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2.土壤污染源主要有三、选择题()1.中低产田指的是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2.中低产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是B.过粘或过砂A.土壤养分含量低C.降雨少,干旱D.多方面的因素()3.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A.粘土矿物增多B.养分流失C.有机质累积D.铝相对增多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解决下一个世纪我国人口与粮食矛盾的惟一方法是提高高产田单位面积的产量。()()2.所有红壤类土壤由于淋溶强烈,肥力都不高,都属于中低产田。3.土壤低产原因中的酸、瘦、旱、粘成因于环境条件,而板、浅则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的。()()4.可溶性盐含量非常高,是造成土壤碱化的主要原因。()5.如果含量一样,各种盐类物质对作物的危害程度都一样,没有差异。()6.一般说来,作物对盐的忍耐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别。()7.土壤遭受污染后,一般比较好治理。()8.水稻土就是长期浸泡在水中而种植水稻的土壤。五、问答题1.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2.哪些因素破坏土壤肥力?3.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有哪些?4.如何进行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五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教学目的:掌握高产肥沃土壤的主要特征,土壤培肥的主要措施。土壤污染特点、类型及土壤背景值概 念。 教学内容:土壤培肥、土壤污染及防治;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 教学重点:土壤改良与培肥的方法,土壤污染和治理的途径,农田土壤的生态系统特征。 复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污染 2.土壤背景值 3.土壤资源 4.土壤评价 二、填空 1、高产肥沃的土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 。 2.土壤污染源主要有 、 、 、 、 、 三、选择题 1.中低产田指的是 ( )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2.中低产田作物产量低的原因是 ( ) A.土壤养分含量低 B.过粘或过砂 C.降雨少,干旱 D.多方面的因素 3.在红壤形成过程中,主要特点是 ( ) A.粘土矿物增多 B.养分流失 C.有机质累积 D.铝相对增多 四、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解决下一个世纪我国人口与粮食矛盾的惟一方法是提高高产田单位面积的产量。( ) 2.所有红壤类土壤由于淋溶强烈,肥力都不高,都属于中低产田。 ( ) 3.土壤低产原因中的酸、瘦、旱、粘成因于环境条件,而板、浅则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 的。 ( ) 4.可溶性盐含量非常高,是造成土壤碱化的主要原因。 ( ) 5.如果含量一样,各种盐类物质对作物的危害程度都一样,没有差异。 ( ) 6.一般说来,作物对盐的忍耐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别。 ( ) 7.土壤遭受污染后,一般比较好治理。 ( ) 8.水稻土就是长期浸泡在水中而种植水稻的土壤。 ( )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2.哪些因素破坏土壤肥力? 3.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4.如何进行土壤污染的防治?

5.我国土壤资源有何特点?在开发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5.我国土壤资源有何特点?在开发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