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 1.2 无机材料的弹性形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4
文件大小:75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2.1 各向同性体的弹性常数 1.2.2 单晶的弹性常数 1.2.3 弹性模量的物理本质 1.2.4 多相材料的弹性模量 1.2.5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1.2.6 弹性模量的测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1. 广义虎克定律 1.2无机材料的弹性形变 2. 弹性变形机理 3.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1.2.1各向同性体的弹性常数 6 6 长方体在轴向的相对伸长为:8ox/E 应力与应变之间为线性关系,E一-弹性模, 对各向同性体,弹性模量为一常数

x L L b c c b x z x y 长方体在轴向的相对伸长为:x =x/E 应力与应变之间为线性关系,E-弹性模, 对各向同性体,弹性模量为一常数。 1.2 无机材料的弹性形变 1. 2.1各向同性体的弹性常数 1. 广义虎克定律 2. 弹性变形机理 3.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

b 当长方体伸长(X轴)时,横向收缩: 8y=-△c/c 8=-△b/b 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u=8v/ε=8z/εx 则 ey=一u8x=一uoE ez=一uox/E 如果长方体在oσ,σ,的正应力作用下,虎克定律表示为: ex=oE-μo,E-uo/E=[ox-u(oy十oz)]/E 8-o,E-uoE一μo,E=o,-u((o十oz)]/E 8zo/E-HoE-μo,E=[o2-μ(o十oy)]E

当长方体伸长(X 轴)时,横向收缩: y =-c/c z= - b/b 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 y / x | =| z / x | 则 y =-  x= - x /E z= - x /E 如果长方体在x y z的正应力作用下,虎克定律表示为: x =x /E- y /E - z /E= [x- (y+ z )]/E y =y /E- x /E - y /E= [y- (x+ z )]/E z =z /E- x /E - y /E= [z- (x+ y )]/E b c c b

对于剪切应变,根据虎克定律,则有如下关系: Yxy-txy/G Yyz-ty/G Yax=tx/G 式中,G为剪切模量或刚性模量。 G,E,u参数的关系: E G= 2(1+ 如果σ、=σv=σz,材料的体积模量K为各向同等 的压力与其引起的体积变化率之比。 P E K=- 3(1-2μ) V

对于剪切应变,根据虎克定律,则有如下关系: xy =xy/G yz =yz/G zx =zx/G 式中,G 为剪切模量或刚性模量。 G, E, 参数的关系: 如果 x = y =  z ,材料的体积模量K为各向同等 的压力与其引起的体积变化率之比

1.2.2单晶的弹性常数 作用力对不同方向正应变的影响 各种弹性常数随方向而不同,即:E≠E,≠Ez, μy≠山zμa,在单向受力o时,在y,方向的应变为: ex=-h8,=22=(20=S1, exx=x=Sa10x 式中,S2,S31为弹性柔顺系数。1,2,3分别表示x,y,z

作用力对不同方向正应变的影响 各种弹性常数随方向而不同,即:Ex Ey  Ez , xy  yz zx,在单向受力x时,在y,z方向的应变为: 1.2.2 单晶的弹性常数 式中,S21, S31为弹性柔顺系数。1, 2,3分别表示x,y,z 。 ε yx ε zx =-µzx

同时受三个方向的正应力,在x,y方向的应变为: Sxx=Ox/Ex+S12 Owy +S13z w=Ow/Ey+S21 Owy +S23z z/Ez+S31 Owy +S32z

同时受三个方向的正应力,在x, y, z方向的应变为: xx= xx/Ex+S12 yy +S13 zz yy= yy/Ey+S21 yy +S23 zz zz= zz/Ez+S31 yy +S32 zz

正应力对剪应变有影响,剪应力对正应变也有影响, 总共有36个系数,通式为: x=SIOx+S12 Ow +S13 z+S14 Tyz+S15Ta+S16txy Ew=S220wy+S21 x+S23 zS24 Tyz +S25ta+S26 txy S330z+S31 Ow +S322S34 Tyz +S35Tx+S36 Txy Yy=S410xx+S42 Owy +S43 z+S44 Tyz +S45ta+S46 Txy Yn=S51Oxx+S52 Ow +S53 Oz+S54Tyz +S55tax+S56 Txy Yxy=S6IOx+S62 Oyy+S63 z+S64 Tyz +S65Tx+S66 Txy

正应力对剪应变有影响,剪应力对正应变也有影响, 总共有36个系数,通式为: xx= S11xx+S12 yy +S13 zz+S14 yz+S15zx+S16xy yy= S22yy+S21 xx +S23 zzS24 yz +S25zx+S26 xy zz= S33zz+S31 yy +S32 zzS34 yz +S35 zx+S36 xy yz= S41xx+S42 yy +S43 zz+S44 yz +S45zx+S46 xy zx=S51xx+S52 yy +S53 zz+S54 yz +S55zx+S56 xy xy=S61xx+S62 yy +S63 zz+S64 yz +S65zx+S66 xy

1.2.3弹性模量的物理本质 (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弹性常数的关系 (2)原子间的势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 (3)弹性刚度系数 (4)用原子间振动模型求弹性常数 虎克定律表明,对于足够小的形变,应力与应变成 线性关系,系数为弹性模量E。作用力和位移成线性关系, 系数为弹性常数K

1.2.3弹性模量的物理本质 虎克定律表明,对于足够小的形变,应力与应变成 线性关系,系数为弹性模量E。作用力和位移成线性关系, 系数为弹性常数K。 (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弹性常数的关系 (2) 原子间的势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 (3) 弹性刚度系数 (4) 用原子间振动模型求弹性常数

(a)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弹性常数的关系 在=ro时,原子1和2处于平 衡状态,其合力F=0 当原子受到拉伸时,原子2 向右位移,起初作用力与位移呈 线性变化,后逐渐偏离,达到 时,合力最大,此后又减小。合 力有一最大值,该值相当于材料 断裂时的作用力

r r ro  r 1 2 + - + - F Um 在r=ro时,原子1和2处于平 衡状态,其合力F=0. 当原子受到拉伸时,原子2 向右位移,起初作用力与位移呈 线性变化,后逐渐偏离,达到r 时,合力最大,此后又减小。合 力有一最大值,该值相当于材料 断裂时的作用力。 (a) 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弹性常数的关系

断裂时的相对位移:'一r。=δ 把合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看作线性关系, 则弹性常数: K≈ 结论:K是在作用力曲线=ro时的斜率,因此K的 大小反映了原子间的作用力曲线在=ro处斜率的大小

结论:K是在作用力曲线r=ro时的斜率,因此K的 大小反映了原子间的作用力曲线在r=ro处斜率的大小. 断裂时的相对位移:r-ro = 把合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看作线性关系, 则弹性常数:

(b)原子间的势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 du d2) U(ro+8)=U(ro)+( 62 dr dr2 To 1 =U(To)+ 2 62 dr2 两边对r求导,得: F=. du (r) ) dr dr2 (K=(dU/dr2)m就是势能曲线在最小值u(ro)处的曲率。) 结论:弹性常数的大小实质上反映了原子间势能 曲线极小值尖峭度的大小

(K =(d 2U/dr2 )ro就是势能曲线在最小值u(ro)处的曲率。) (b) 原子间的势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 结论:弹性常数的大小实质上反映了原子间势能 曲线极小值尖峭度的大小。 两边对r求导,得:

共2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