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79
文件大小:644.2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3.1 断裂力学基本知识 3.2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3.3 裂纹的起源与快速扩展 3.3 显微结构对断裂韧性的影响 3.4 无机材料中裂纹的亚临界生长 3.5 提高无机材料强度改进 3.6 材料的硬度与压痕开裂的应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强度反映的是材料内部裂纹扩展的宏观结 果。而裂纹扩展过程的细节相对于裂纹扩 展的结果,更为重要。一一针对材料进行 有效的组成与结构设计。 ■研究裂纹扩展过程的理论工具是断裂力学

 强度反映的是材料内部裂纹扩展的宏观结 果。而裂纹扩展过程的细节相对于裂纹扩 展的结果,更为重要。——针对材料进行 有效的组成与结构设计。  研究裂纹扩展过程的理论工具是断裂力学。 第三章 无机材料的断裂及裂纹扩展

3.1断裂力学基本知识 一、 裂纹系统的机械能释放率 P50,图3.1 试样伸长量u,外加载荷P,则:u=P,2为试样的 柔度 系统的弹性变形能为: 店:=心wdu=-受

一、裂纹系统的机械能释放率 P50,图3.1 试样伸长量u,外加载荷P,则: , λ为试样的 柔度 系统的弹性变形能为: 3.1 断裂力学基本知识 u P = λ 2 2 0 1 1 ( ) ( ) 2 2 u E u W P u du P λ λ = = = ∫

当裂纹在外力作用下发生δc的扩展时: (1)常力加载时:裂纹扩展过程中,外加载荷P始终保持 不变 6W。=P6u=P26M SWs =1P'6A 则总机械能变化量为:形:-所,)p=-p' (2)常位移加载,又称固定边界加载,指在裂纹扩展时, 系统δu=0,则 6W。=0 于是: 6We-Wp)n=-。p28m

当裂纹在外力作用下发生δc的扩展时: (1)常力加载时:裂纹扩展过程中,外加载荷P始终保持 不变 则总机械能变化量为: (2)常位移加载,又称固定边界加载,指在裂纹扩展时, 系统δu=0,则 于是: 1 2 ( ) 2 WW P E PP δ − =− δλ 0 WP δ = 1 1 2 2 ( ) 2 2 E u δW P δλ δλ λ =− =− 1 2 ( ) 2 WW P E Pu δ − =− δλ 2 δ δ δλ W Pu P P = = 1 2 2 δ δλ W P E =

可见:不同加载条件时,裂纹扩展δc时系统所释 放的机械能W。-w)与加载系统具体情况无关。 所以: 定义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时系统的机械能释放率为: G、 d(WE-Wp) 2dc 或将G定义为系统释放的机械能对开裂面积A (A=2c×厚度,厚度设为1)的导数, G、 d(W-Wp) dA G单位为:Nm-1

可见:不同加载条件时,裂纹扩展δc时系统所释 放的机械能 与加载系统具体情况无关。 所以: 定义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时系统的机械能释放率为: 或将G定义为系统释放的机械能对开裂面积A (A=2c × 厚度,厚度设为1)的导数, ( ) W W E P δ − ( ) 2 E P dW W G dc − = − ( ) E P dW W G dA − = − G单位为:Nm-1

采用恒位移加载,简化为: dWE G= Irwin-Kies公式:G-

采用恒位移加载,简化为: Irwin-Kies公式:G-λ ( ) E dW G dA = − G = 1 2 ( ) 2 p d P dA λ 1 2 ( )( ) 2 u u d dA λ λ

二、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 1、裂纹的扩展方式 掰开型(工型) 错开型(Ⅱ型) 撕开型(Ⅲ型)

1、裂纹的扩展方式 二、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

(1)掰开型 (I型):在与裂纹面正交的拉 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垂直于拉应力方向产生 张开位移。低应力断裂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 对象 (2)错开型(Ⅱ型):在平行于裂纹面与裂 纹尖端线垂直的剪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剪应 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3)撕开型(Ⅲ型):在平行于裂纹面与裂 纹尖端线的剪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剪应力作 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 (1)掰开型(Ⅰ型):在与裂纹面正交的拉 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垂直于拉应力方向产生 张开位移。低应力断裂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 对象  (2)错开型(Ⅱ型):在平行于裂纹面与裂 纹尖端线垂直的剪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剪应 力作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 (3)撕开型(Ⅲ型):在平行于裂纹面与裂 纹尖端线的剪应力作用下,裂纹面沿剪应力作 用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2、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1957年1rwin应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场理论对裂 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对I型裂纹得到 如下结果: 6x 裂纹 图2.6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分布

2、裂纹尖端应力场分析 1957年lrwin应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场理论对裂 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对Ⅰ型裂纹得到 如下结果:

0 0. 30 r-半径向量 cOS (1- sin-sin 2n 2 2 2 0-角坐标 .30 K应力场强度 0w= √2m (l+sinsin 2 2 2 因子。与应力、 裂纹长度、裂 K 0 30 =C0S- 纹类型、受力 √2 2 2 2 状态有关。 下标I表示为I 型扩展类型

r-半径向量 θ-角坐标 KI-应力场强度 因子。与应力、 裂纹长度、裂 纹类型、受力 状态有关。 下标I表示为Ⅰ 型扩展类型。          = = + = − 2 3 cos 2 sin 2 cos 2 ) 2 3 sin 2 (1 sin 2 cos 2 ) 2 3 sin 2 (1 sin 2 cos 2 1 1 1 θ θ θ π σ θ θ θ π σ θ θ θ π σ r K r K r K xy yy xx ( ) 2 1 θ π σ ij ij f r K =

当r<<C,0→0时,即为裂纹尖端处的一点,则 掰开性(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 K √2m 使裂纹扩展的主要动力是一·w

当r<<C,θ→0时,即为裂纹尖端处的一点,则 掰开性(I型)裂纹尖端的应力: r K xx yy π σ σ 2 I = = 使裂纹扩展的主要动力是 - σ yy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