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无机材料的磁学性能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7
文件大小:1.1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8.1 物质的磁性 8.2 磁畴与磁滞回线 8.3 铁氧体的磁性与结构 8.4 铁氧体磁性材料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八章无机材料的磁学性能 8.1物质的磁性 8.2磁畴与磁滞回线 8.3铁氧体的磁性与结构 8.4铁氧体磁性材料 2019/6/3 1

2019/6/3 1 8.1 物质的磁性 8.2 磁畴与磁滞回线 8.3 铁氧体的磁性与结构 8.4 铁氧体磁性材料 第八章 无机材料的磁学性能

§8.1物质的磁性 金属和合金 电阻率低,损耗大,不能满足应用之需要, 尤其在高频范围内。 性材料 磁性无机材料:含铁及其它元素的复合氧化物。 称为铁氧体(ferrite),电阻率 为10~102m,属于半导体范 畴。 高电阻、低损耗。 2019/6/3 2

2019/6/3 2 磁 性 材 料 金属和合金 电阻率低,损耗大,不能满足应用之需要, 尤其在高频范围内。 含铁及其它元素的复合氧化物。 称为铁氧体(ferrite),电阻率 为10~106Ω•m,属于半导体范 畴。 磁性无机材料: 高电阻、低损耗。 §8.1 物质的磁性

物理参数 1.磁矩 磁矩是表示磁体本质的一个物理量。表征磁性物体磁 性大小。 电偶极子 电矩u=gl 磁偶极子 小封闭环 磁矩 m=I△S 形电流 电流强度,△S为封闭环形的面积 m:单位Am2 磁矩的方向为它本身在圆心 所产生的磁场方向。 2019/6/3 图7.1磁矩

2019/6/3 3 1. 磁矩 磁矩是表示磁体本质的一个物理量。表征磁性物体磁 性大小。 磁偶极子 电偶极子 -q +q l E 电矩 µ = ql 小封闭环 磁矩 形电流 m = I∆S 磁矩的方向为它本身在圆心 所产生的磁场方向。 I电流强度,∆S为封闭环形的面积 m:单位A⋅m2 一、物理参数

磁矩愈大,磁性愈强,即物质在磁场中所受的力也大。 磁矩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外磁场无关。 2.磁化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各磁矩有规则地取向,使磁介质 宏观显示磁性,这就叫磁化。能被磁场磁化的介质 称为磁介质。 磁化强度:磁化强度的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的磁矩。表征 磁介质被磁化的程度。 M= ∑m :外加磁场强度 △V 单位:A/m :介质的磁化率,仅与介质性质有关,反映材料磁化的能力。没 2019/63有单位,可正可负,取决于材料不同的磁型类别

2019/6/3 4 2. 磁化强度与磁感应强度 磁矩愈大,磁性愈强,即物质在磁场中所受的力也大。 磁矩只与物体本身有关,与外磁场无关。 磁化:在外磁场作用下,各磁矩有规则地取向,使磁介质 宏观显示磁性,这就叫磁化。能被磁场磁化的介质 称为磁介质。 磁化强度:磁化强度的物理意义是单位体积的磁矩。表征 磁介质被磁化的程度。 H V m M = χ ∆ = ∑ H:外加磁场强度 单位:A/m χ:介质的磁化率,仅与介质性质有关,反映材料磁化的能力。没 有单位,可正可负,取决于材料不同的磁型类别

外加磁场强度为H,磁介质的总磁场强度: 材料被磁化: H总=H十H,(矢量和) H =M=XH 磁感应强度B:通过磁场中某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 积的磁力线数。单位:Wb·m2(T特斯拉) 外磁场H 真空:B。=4H 4=4π×10(H/m)真空磁导率 磁介质:B=H=4H总=4(I+X)H 2019/6/3 “介质的磁导率 5

2019/6/3 5 材料被磁化: H总= H+H1 (矢量和) 外加磁场强度为H,磁介质的总磁场强度: H1 =M=χH 磁感应强度B:通过磁场中某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单位面 积的磁力线数。单位:Wb · m-2(T特斯拉) 真空: 磁介质: B0 = µ0H 4 10 (H/m) -7 µ0 = π × 真空磁导率 外磁场H B = µH = µ0H总 = µ0 (1+ χ)H µ 介质的磁导率

介质的磁导率 4=(1+X)4 介质的相对磁导率4,=1+X=40 磁导率:表示磁性材料传导和通过磁力线的能力。是磁 性材料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2019/6/3 6

2019/6/3 6 0 µ = (1+ χ)µ 0 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µr =1+ χ = µ / µ 介质的磁导率 磁导率µ:表示磁性材料传导和通过磁力线的能力。是磁 性材料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电 场 磁 场 电场强度的定义 破感应强度的定义 电场力:下=q尼 安培力:d=IdL×B 电介质的极化强度:P= V 磁介质的磁化强度: M= 4V 即单位体积内电矩的夫量和 即单位体积内磁矩的夫量和) 电拉移:D=E+P 磁场强度i:B=,庄+儿,M 部斯定律:,bE·dS=q 安培环路定律:bBdi=儿,I 磁场和电场 武中q为闭合曲面内的全部电荷) 式中I为积分环路所孢括的的全部电流 重要物理量 或:bD.ds=q 或bidi=∑I 式中q为自由电荷,不包括电介质极化后的 式中I为导线内传导电流,不包括磁介质磁 束缚电荷) 化后的表面电流) 及公式对比 真空的介电系数: 真空的磁导率: e0= 4π×9×10 0=4π×10-7 ≈8.85×10-12c2/(Nm2) ≈126×10-6N/A2 £为相对介电系数8=£,80称为介电系数L,为相对磁导率,儿=儿,儿,称为磁导率 X为电极化率(X及E,为纯数,无单位 X为磁化率(以及儿,为纯数,无单位) D=e,8E或D=E B=,H或B= P=8oXE M=XB 儿 e =e,=1+X或e=e0+e0X 2019/6/3 0 =儿,=1+X或L=0+gX

2019/6/3 7 磁场和电场 重要物理量 及公式对比

磁性的本质 1、电子磁矩 磁现象和电现象有着本质的联系。材料内部电子的循轨运 动和自旋运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闭合的环形电流,因而必 然会产生磁矩。 磁性的本源:电子的循轨运动和自旋运动。 电子磁矩=轨道磁矩十自旋磁矩 轨道磁矩<<自旋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约为电子磁矩的1/2000。忽略不计。 物质的磁性主要由电子的自旋磁矩引起。 2019/6/3

2019/6/3 8 二、磁性的本质 磁性的本源:电子的循轨运动和自旋运动。 磁现象和电现象有着本质的联系。材料内部电子的循轨运 动和自旋运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闭合的环形电流,因而必 然会产生磁矩。 电子磁矩 =轨道磁矩+ 自旋磁矩 轨道磁矩<<自旋磁矩 原子核磁矩很小,约为电子磁矩的1/2000。忽略不计。 物质的磁性主要由电子的自旋磁矩引起。 1、电子磁矩

原子、分子是否具有磁矩,决定于原子、分子的结构。 原子中的电子层均被电子排满时,原子没有磁矩(方 向相反的电子自旋磁矩可以互相抵消)。 。只有原子中存在未被排满的电子层时,电子磁矩之和 不为零,原子才具有磁矩,称为原子的固有磁矩。 Fe原子: 3d6 4s2 Zn:不显示磁性 各层都充满电子的原子结构 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它们的外层电子磁矩要发生 变化,所以分子磁矩不是单个原子磁矩的总和。 2019/6/3

2019/6/3 9 原子、分子是否具有磁矩,决定于原子、分子的结构。  原子中的电子层均被电子排满时,原子没有磁矩(方 向相反的电子自旋磁矩可以互相抵消)。  只有原子中存在未被排满的电子层时,电子磁矩之和 不为零,原子才具有磁矩,称为原子的固有磁矩。 Fe原子: 3d6 4s2 Zn:不显示磁性 各层都充满电子的原子结构 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它们的外层电子磁矩要发生 变化,所以分子磁矩不是单个原子磁矩的总和

2、交换作用 (1)直接交换作用 处于不同原子间的未被满壳层上的电子所发生的特殊的相 互作用,是物质具有磁性的根本原因,这种相互作用称为 交换作用。 在晶体中相邻的离子未充满壳层的电子之间的这种交换作 用,会使相邻离子的磁矩趋向于平行或反平行排列。当温 度较低,热骚动不至于破坏磁矩的有序排列时,晶体内就 出现磁结构。 (2)超交换作用 由于氧化物中的键合主要是离子键,2壳层填满的氧离子 具有类似于惰性气体的电子组态,处于这种基态时它与金 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不大,超交换作用是基态激发的机制。 2019/6/3 10

2019/6/3 10 (1)直接交换作用 处于不同原子间的未被满壳层上的电子所发生的特殊的相 互作用,是物质具有磁性的根本原因,这种相互作用称为 交换作用。 在晶体中相邻的离子未充满壳层的电子之间的这种交换作 用,会使相邻离子的磁矩趋向于平行或反平行排列。当温 度较低,热骚动不至于破坏磁矩的有序排列时,晶体内就 出现磁结构。 (2)超交换作用 由于氧化物中的键合主要是离子键,2p壳层填满的氧离子 具有类似于惰性气体的电子组态,处于这种基态时它与金 属离子的相互作用不大,超交换作用是基态激发的机制。 2、交换作用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