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5章 相平衡

学习要求: 理解相律的推导,掌握自由度数的概念以及相律 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相图的阅读。 ◆ 对二组分系统的气一液相图,要求重点掌握相图 中点线面的意义,会应用相律分析相图,熟练运 用杠杆规则计算各相的量。 重点掌握二组分系统的液一固平衡相图,要求了 解如何用热分析法制作相图,掌握典型相图的点 线面的特点和任意组成熔体的步冷曲线的绘制及 特征,熟悉相律和杠杆规则的应用
学习要求: 理解相律的推导,掌握自由度数的概念以及相律 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组分系统相图的阅读。 对二组分系统的气—液相图,要求重点掌握相图 中点线面的意义,会应用相律分析相图,熟练运 用杠杆规则计算各相的量。 重点掌握二组分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要求了 解如何用热分析法制作相图,掌握典型相图的点 线面的特点和任意组成熔体的步冷曲线的绘制及 特征,熟悉相律和杠杆规则的应用

第五章 相平衡 内容选择 55.1引言 §5.2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55.3相律 §5.4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 单组分系统两相平衡:克拉贝龙方程 外压与蒸气压的关系 水的相图 超临界状态
内容选择 第五章 相平衡 § 5.1 引言 § 5.2 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 5.3 相律 § 5.4 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 单组分系统两相平衡:克拉贝龙方程 外压与蒸气压的关系 水的相图 超临界状态

内容选择 第五章 相平衡 §5.5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 完全互溶 气-液平衡 非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 双液系 体 系 部分互溶双液系 不互溶双液系 简单的低共熔混合物体系 固-液平衡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 体 系 完全互溶固溶体系统 部分互溶固溶体体系
内容选择 第五章 相平衡 § 5.5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 非理想的二组分液态混合物 部分互溶双液系 不互溶双液系 气-液平衡 体 系 完全互溶 双液系 固-液平衡 体 系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 完全互溶固溶体系统 部分互溶固溶体体系 简单的低共熔混合物体系

§5.1引言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研究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学、化工的科研和生产中 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化工 在化学研究和化学生产过程的分离操作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变化过程,如蒸发、冷凝、 升华、溶解、结晶和萃取等,这些过程涉及到 不同相之间的物质传递。相平衡研究是选择分 离方法、设计分离装置以及实现最佳操作的理 论基础
§ 5.1 引言 化学化工 在化学研究和化学生产过程的分离操作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变化过程,如蒸发、冷凝、 升华、溶解、结晶和萃取等,这些过程涉及到 不同相之间的物质传递。相平衡研究是选择分 离方法、设计分离装置以及实现最佳操作的理 论基础。 相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研究多相体系的平衡在化学、化工的科研和生产中 有重要的意义

§5.1引言 材料科学 硅酸盐制品—制品中大多数是含有多种晶 相和玻璃相的多相系统,因此制品的性能必 然是与相组成、含量及生产过程有关。 无机材料—功能材料(特殊性能的材料) 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的复杂系统,制备过程中 涉及相变化。 冶炼过程一相的变化,研究金属成分、结 构与性能的关系
§ 5.1 引言 材料科学 硅酸盐制品——制品中大多数是含有多种晶 相和玻璃相的多相系统,因此制品的性能必 然是与相组成、含量及生产过程有关。 无机材料——功能材料(特殊性能的材料) 是由多种物质构成的复杂系统,制备过程中 涉及相变化。 冶炼过程——相的变化,研究金属成分、结 构与性能的关系

55.1引言 基本概念 373 353 0 1.相图(phase diagram) 硫酸铵固+溶液 333 以T,P,x为坐标作图, 溶液(单相 313 称为相图,能直观地表T承 293 达多相系统的状态随温 度、压力、组成等强度 273 冰+溶液 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253 B A 固体 如右图 233 0 0.2 0.4 0.6+0.8 H20 (NH)2SO4的质量分数 (NH)2SO NH4)2S04-H2O的相图
基本概念 1.相图(phase diagram) 以T,P,x为坐标作图, 称为相图,能直观地表 达多相系统的状态随温 度、压力、组成等强度 性质变化而变化的图形。 如右图 (NH4 )2SO4 233 253 273 293 313 333 353 373 0 0.2 0.4 0.6 0.8 1 p $ T/K A (NH4 )2SO4的质量分数 B H2O 溶液(单相) 硫酸铵固+溶液 冰+溶液 固体 O S y c z x N L Q B A W ’ (NH4 )2SO4 -H2O的相图 § 5.1 引言

§5.1引言 2.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 为相。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回表示。 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 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例如水一冰两相平衡,冰与水之间有明显界面, 越过这个截面,物理性质发生突变,冰与水可以用物 理方法分开。 同一种物质的固体颗粒之间尽管有界面,但由于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仍按一个相对待
§ 5.1 引言 2. 相(phase) 体系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 为相。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 表示。 例如水—冰两相平衡,冰与水之间有明显界面, 越过这个截面,物理性质发生突变,冰与水可以用物 理方法分开。 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 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 同一种物质的固体颗粒之间尽管有界面,但由于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仍按一个相对待

§5.1引言 3.三种相态 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 相共存。 固体: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两种固体粉 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体溶液 除外,它是单相)。 4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多相体系内各相 内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 5.1 引言 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 相共存。 固体:一般有一种固体便有一个相。两种固体粉 末无论混合得多么均匀,仍是两个相(固体溶液 除外,它是单相)。 3.三种相态 4.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多相体系内各相 内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5.1引言 5.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数目 称为自由度,用字母f表示。这些强度变量通常是压 力、温度和浓度等。 这说明影响体系内相数的因素是强度性质而不是容 量性质。例如水常温常压下是液体,与数量无关,若压 力或温度改变测会引起相变。 如果已指定某个强度变量,除该变量以外的其它强 度变量数称为条件自由度,用∫表示。 例如:指定了压力, f°=f-1 指定了压力和温度,*=f-2
5.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数目 称为自由度,用字母 f 表示。这些强度变量通常是压 力、温度和浓度等。 如果已指定某个强度变量,除该变量以外的其它强 度变量数称为条件自由度,用 表示。 例如:指定了压力, 指定了压力和温度, * f 1 * f = f − 2 ** f = f − § 5.1 引言 这说明影响体系内相数的因素是强度性质而不是容 量性质。例如水常温常压下是液体,与数量无关,若压 力或温度改变则会引起相变

§5.1引言 如水与水蒸气两相平衡:若指定了温度,水蒸 气的压力便确定了;或者指定了水蒸气的压力, 温度便确定了,所以水与水蒸气两相平衡体系的 自由度*=1(温度或压力); 若指定了水蒸气的压力或温度,=0
如水与水蒸气两相平衡:若指定了温度,水蒸 气的压力便确定了;或者指定了水蒸气的压力, 温度便确定了,所以水与水蒸气两相平衡体系的 自由度f * =1(温度或压力); 若指定了水蒸气的压力或温度,f*=0 § 5.1 引言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应用.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1章 气体.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0章 电解与极化.pps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章 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动力学基础(二).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六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五章 相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pdf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6章 化学平衡.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7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8章 电解质溶液.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s
- 皖南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临床医学及定向免费生本科专业).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糖类.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胺类化合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羧酸衍生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醇、酚和醚.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卤代烃.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醛和酮.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对映异构.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不饱和烃.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芳香烃.pdf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醋酸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pptx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醇酚的性质.pptx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粗盐提纯.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