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1章 气体

第一章气体 内容选择 1.1 气体分子动理论 1.2 摩尔气体常数R 1.3 理想气体状态图 1.4 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1.5 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1.6 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1.7 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1.8 实际气体 1.9 气液间的转变一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 1.10压缩因子图 2025/1112
2025/1/12 内容选择 第一章 气 体 1.1 气体分子动理论 1.2 摩尔气体常数R 1.3 理想气体状态图 1.4 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1.7 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程 1.5 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1.8 实际气体 1.6 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1.9 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 1.10 压缩因子图

第一章气体 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通常有气、固、液三种状态。 在研究放电管中电离气体的性质时,发现了一种 新的导电流体,(包括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电子以及 少量未经电离的分子、原子等,整体呈电中性,故称 为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另外有人把超高压、超高温下的状态称为第五态。 此外还有超导态、超流态等等。 2025/1/12
2025/1/12 -物质的聚集状态通常有气、固、液三种状态。 另外有人把超高压、超高温下的状态称为第五态。 此外还有超导态、超流态等等。 在研究放电管中电离气体的性质时,发现了一种 新的导电流体,(包括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电子以及 少量未经电离的分子、原子等,整体呈电中性,故称 为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聚集状态: 第一章 气 体

第一章气体 历史上人们对气态物质的性质研究的比较多, 获得了许多经验定律,然后对气体分子的运动 设计微观运动模型,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气 体分子运动的规律 即从宏观到微观并利 用微观图像使宏观现象得到解释。 2025/1112
2025/1/12 第一章 气 体 历史上人们对气态物质的性质研究的比较多, 获得了许多经验定律,然后对气体分子的运动 设计微观运动模型,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研究气 体分子运动的规律-即从宏观到微观并利 用微观图像使宏观现象得到解释

1.1气体分子动理论 本节内容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二、 压力和温度的统计概念 三 ,气体分子运动公式对几个经验定律的说明 四、分子平均平动能与温度关系 2025/1/12
2025/1/12 本节内容 一、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二、 压力和温度的统计概念 三、 气体分子运动公式对几个经验定律的说明 四、 分子平均平动能与温度关系 1.1 气体分子动理论

1.1气体分子动理论 对于气体在低压及较高温度下的行为,在历 史上曾经归纳出一些经验定律: 波义尔R.Bolye,.1662)定律;盖·吕萨克 (J.Gay-Lussac,1808)定律等。从这些经验定 律可以导出低压下气体的P、V、T之间的关系 式pV=nRT。 2025/1112
2025/1/12 对于气体在低压及较高温度下的行为,在历 史上曾经归纳出一些经验定律: 1.1 气体分子动理论 波义尔(R.Bolye, 1662)定律;盖·吕萨克 (J. Gay-Lussac, 1808)定律等。从这些经验定 律可以导出低压下气体的P、V、T 之间的关系 式 pV = nRT

1.1气体分子动理论 这种联系压力、体积和温度三者间的关系式称 为状态方程式。我们把在任何压力任何温度下 都能严格遵从pV=nRT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此式又叫做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抽象概念,客 观上并不存在,它只能看作是实际气体在压 力很低时的一种极限状况。 2025/1/12
2025/1/12 这种联系压力、体积和温度三者间的关系式称 为状态方程式。我们把在任何压力任何温度下 都能严格遵从pV = nRT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此式又叫做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的抽象概念,客 观上并不存在,它只能看作是实际气体在压 力很低时的一种极限状况。 1.1 气体分子动理论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为进一步说明为什么理想气体的P、V、T之间 会具有pV=nRT这样简单的关系,人们根据对 宏观现象的认识,提出了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 然后根据所设想的运动模型来推导运动的规律。 如果据此所推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相符,则说 明所设想的模型是合理正确的,经反复考验修 正后,即可上升为理论。 2025/1112
2025/1/12 为进一步说明为什么理想气体的P、V、T之间 会具有pV = nRT这样简单的关系,人们根据对 宏观现象的认识,提出了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 然后根据所设想的运动模型来推导运动的规律。 如果据此所推出的结论与实验事实相符,则说 明所设想的模型是合理正确的,经反复考验修 正后,即可上升为理论。 一 .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1、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动理论)P10-1 (1)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相对于分子与分 子间的距离以及整个容器的体积来说,气体分 子本身的体积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常可以将气体分子当作质点来处理。 (2)气体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均匀分布 在整个容器之中。 (3)分子彼此的碰撞以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是完 全弹性的(即在碰撞前后总动量不损失) 2025/1/12
2025/1/12 1、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模型(动理论)P10-11 (1)气体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相对于分子与分 子间的距离以及整个容器的体积来说,气体分 子本身的体积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常可以将气体分子当作质点来处理。 (2)气体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均匀分布 在整个容器之中。 (3)分子彼此的碰撞以及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是完 全弹性的(即在碰撞前后总动量不损失)。 一 .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2、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方程式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微观模型)所导出的基本方 程式 PV=1/3mNμ2(推导过程P11-14) 式中P:是N个分子与器壁碰撞后所产生的总效应, 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根均方速率,是一个微观 量的统计平均值,它不能由实验直接测量。 P和V:可以直接由实验量度的宏观量。 因此式PV=13mNμ2是联系宏观可测量与微观不可测 量之间的桥梁。 2025/1112
2025/1/12 2、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方程式 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微观模型)所导出的基本方 程式 PV=1/3mNμ2 (推导过程P11-14) 式中P:是N个分子与器壁碰撞后所产生的总效应, 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μ:根均方速率,是一个微观 量的统计平均值,它不能由实验直接测量。 P和V:可以直接由实验量度的宏观量。 因此式 PV=1/3mNμ2是联系宏观可测量与微观不可测 量之间的桥梁。 一 . 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公式

二、压力和温度的统计概念 1、压力的统计平均意义(压力定义见P12) (1)对于气体中的某一个分子来说,它与器壁的 碰撞是不连续的,而且它的速度也因分子间的 互相碰撞而不断地变化,所以个别分子与器壁 碰撞时,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上所引起的动 量变化是起伏不定。但由于气体是大量分子的 集合,尽管个别分子的动量变化起伏不定,但 是平均压力却是一个定值,并且是一个宏观可 测的物理量。 2025/1/12
2025/1/12 二、压力和温度的统计概念 1、压力的统计平均意义(压力定义见P12) (1)对于气体中的某一个分子来说,它与器壁的 碰撞是不连续的,而且它的速度也因分子间的 互相碰撞而不断地变化,所以个别分子与器壁 碰撞时,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上所引起的动 量变化是起伏不定。但由于气体是大量分子的 集合,尽管个别分子的动量变化起伏不定,但 是平均压力却是一个定值,并且是一个宏观可 测的物理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10章 电解与极化.pps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章 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动力学基础(二).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六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五章 相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解答)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pdf
- 新疆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doc
- 新疆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doc
- 新疆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doc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应用.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5章 相平衡.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6章 化学平衡.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7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8章 电解质溶液.pps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0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s
- 皖南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Organic Chemistry(临床医学及定向免费生本科专业).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糖类.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胺类化合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羧酸衍生物.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醇、酚和醚.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卤代烃.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醛和酮.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对映异构.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不饱和烃.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芳香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