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习题解答

第1章 课后习题解答 作者:倩倩 0143
第1章 课后习题解答 0143 作者: 倩 倩

1=8 图1-28所示电路中,14i=10sin100πtV, 二极管为理想的。分别画出他们的输出 波形和传输特性曲线,0=f(u) VD R +5k9 R 5k9 VD 5V 5V
1-8 图1-28所示电路中,ui=10sin100t V, 二极管为理想的。分别画出他们的输出 波形和传输特性曲线,u0=f (ui)

R 5k9 10}-1--1 a 当u处于正半周且ui5V: 二极管截止,uo=5V。 -10 当ui处于负半周: 二极管导通,u0=u。输出波形和传输特性曲 线
当ui处于正半周且ui5V: 二极管截止, u0=5V。 当ui处于负半周: 二极管导通,u0=ui。 5 输出波形和传输特性曲 线

R 5k9 ui ⅤD 10 5V 5 b) 当u处于正半周且ui5V:10 二极管导通,u0=5V。 当u处于负半周: 二极管截止,1u0=u1 输出波形和传输特性曲线
当ui处于正半周且ui5V: 二极管导通, u0=5V。 当ui处于负半周: 二极管截止,u0=ui。 输出波形和传输特性曲线

1-9 两个硅稳压管的稳压值分别为6V、9V,把它们串 并联相接时可以得到几种稳压值?各是多少? 解: 两个硅稳压管在正偏时视为普通二极管,压降 均为07V,反偏时正常工作,压降分别为6V和9V 串联:+ 15V 1.4V 好6m好 9.7V
解: 两个硅稳压管在正偏时视为普通二极管,压降 均为0.7V,反偏时正常工作,压降分别为6V和9V。 1-9 两个硅稳压管的稳压值分别为6V、9V,把它们串、 并联相接时可以得到几种稳压值?各是多少? 串联: 15V 1.4V 6.7V 9.7V + _ + _ + _ + _

并联: 07V 07V (输出稳压值 为小的一个)
并联: + _ + _ 6V (输出稳压值 为小的一个) 0.7V + _ 0.7V

0 稳压管电路如图1-29所示。已知稳压管的 稳压值为6V,稳定电流为10mA,额定功耗为 200mW,限流电阻R=5009。 1.当UI=20V,RL=1kΩ时,U0= 2.当UI=20V,RL=1009时,U0=? 3.当UI=20V,RL开路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4.当UI=7V,RL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1-10 稳压管电路如图1-29所示。已知稳压管的 稳压值为6V,稳定电流为10mA,额定功耗为 200mW,限流电阻R=500Ω。 1.当UI=20V,RL=1kΩ时,U0=? 2.当UI=20V,RL=100Ω时,U0=? 3.当UI=20V,RL开路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4.当UI=7V,RL变化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解:1.当U1=20V,R=1kΩ时,Uo=? 稳压管的最大工作电流: ZM 200mW zmax ≈33mA 6 U,-U,20-6 6 28mA R 500 R ikE 1=1-l0=22m ∵10m4<22m4<33m4 稳压管可以正常工作:♀ U=U2=6 R
稳压管的最大工作电流: 稳压管可以正常工作: m A V m W U P I Z ZM Z max 33 6 200 = = mA k V R U I L Z 6 1 6 0 = = = mA R U U I I Z 28 500 20 6 = − = − = I Z = I − I 0 = 22mA U0 =UZ = 6V 10mA 22mA 33mA 解:1.当UI=20V,RL=1kΩ时,U0=?

2.当U1=20V,R=1009时,U=? 假设稳压管正常工作, 则U=6V U 6 =60m4 R 100c2 2z=1-10=28-60=-32m4 电流反向且过大,假设不成立 R 100 U 20=3.3<6 R+RI 500+100 示∴稳压管不能正常工作
假设稳压管正常工作, 则 电流反向且过大,假设不成立。 m A V R U I L Z 60 100 6 0 = = = I Z = I − I 0 = 28−60 = −32mA UZ = 6V U V V V R R R U I L L 20 3.3 6 500 100 100 0 = + = + = 2.当UI=20V,RL=100Ω时,U0=? 稳压管不能正常工作

3.当U=20V,开路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假设稳压管能正常稳压, 则U=6 U1-U20-6 28mA R 500 l=I=28m4<33m 假设成立,稳压管可正常稳压
假设稳压管能正常稳压, 则 I Z = I = 28mA 33mA UZ = 6V 3.当UI=20V,RL开路时,电路的稳压性能如何? 假设成立,稳压管可正常稳压。 m A R U U I I Z 28 500 20 6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3 圆周卷积特性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2 DTF周期性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 卷积交换率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9 频域卷积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8 时域卷积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7 终值定理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6 单边z变换左移位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5 单边z变换右移位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4 双边z变换的位移性.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2 时间反向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0 微分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9 时域积分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8 时域微分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7 尺度变换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6 狄里赫里(Dirichle)条件.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5 尺度变换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4 冲激偶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3 连续信号周期化.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2 冲激函数奇偶性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11 时域卷积定理证明.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0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9章 习题解答.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热电偶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压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霍尔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磁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光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其他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目录(主讲:葛华).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