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 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和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作者:孟梦童瑞川徐昌洪 本章习题:24、2-7、2-8、2-10、2-12、2-14、 2.17、2-19、2-24、2-2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和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本章习题:2-4、2-7、2-8、2-10、2-12、2-14、 2-17、2-19、2-24、2-25 作者:孟梦 童瑞川 徐昌洪

2-4: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的直流电压如下所 列,确定它们各为哪个电极,晶体管是NPN型还是PNP型? ◆解题思路: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6 e NPN PNP . >UL>U 0.3J锗管 0.3锗管 BE 0.7V硅管 0.7 硅管
2-4:在放大电路中测得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的直流电压如下所 列,确定它们各为哪个电极,晶体管是NPN型还是PNP型? 解题思路: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Uc Ub Ue NPN PNP Ue Ub Uc = V V BE U 0.7 0.3 锗管 硅管 − − = V V UBE 0.7 0.3 锗管 硅管

A管:U=12V,U=117,U=6V 首先,根据x,y差值为03判断出z为c极, 又由C极电压最小,判断出管子为PNP型, 则e极电压比b极要高,故x为e极,y为b极 B管Ux=-5.21,U,=-1,V2=-55 首先,根据x,z差值为03判断出y为c极, 又由c极电压最高,判断出管子为NPN型, 则b极电压比e极要高,故x为b极,z为e极
A管: 首先,根据x,y差值为0.3判断出z为c极, 又由c极电压最小,判断出管子为PNP型, 则e极电压比b极要高,故x为e极,y为b极 B管 首先,根据x,z差值为0.3判断出y为c极, 又由c极电压最高,判断出管子为NPN型, 则b极电压比e极要高,故x为b极,z为e极 Ux =12V, Uy =11.7V,Uz = 6V Ux = −5.2V, Uy = −1V,Uz = −5.5V

2-7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如果不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晶体管工作在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输入信号能加到基极,输出信号能够取 得出来
2-7 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判断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如果不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晶体管工作在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输入信号能加到基极,输出信号能够取 得出 来

CC R a R B C C ◆由图可知为PNP型 VT 则需U>U4>U ◆电路中b、c两极电压为正 值,e极接地,不满足发射 CC R 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条件。 C 应该把Vcc接负电压。 C VT
a) 由图可知为PNP型 则需 电路中b、c两极电压为正 值,e极接地,不满足发射 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条件。 应该把VCC接负电压。 Ue Ub Uc

CC b) RCC b极对地电位为0, H Vt 无基极偏置电流。 CC RB nRCc 应该将b极经一电阻接
b) b极对地电位为0, 无基极偏置电流。 应该将b极经一电阻接 VCC

CC C) R ◆b极直接与V相连, VT 电压超过C极电压, E 集电结不能反偏。 E +卩 CC 应该将b极经一电阻 RBIIRCIC 接vc。或采用分压 偏置式。 VT
C) b极直接与VCC相连, 电压超过C极电压, 集电结不能反偏。 应该将b极经一电阻 接VCC。或采用分压 偏置式

o+y CC RCc 2 ◆无基极偏置电流。 R B E t y CC RBR ◆应将R跨接到b极和 VT c之间
d) 无基极偏置电流。 应将RB跨接到b极和 VCC之间

e 三极管三极电位可 以满足c>b>e,工 o+ycc Rcl 作在放大区,故电 B 路可以正常放大 VT REL
e) 三极管三极电位可 以满足c>b>e, 工 作在放大区,故电 路可以正常放大

◆三极管三极电位可 +卩 CC 以满足c>b>e,工作 Rpr C 在放大区,故电路 可以正常放大。 VT ◆VD为保护二极管。 VD△
f) 三极管三极电位可 以满足c>b>e, 工作 在放大区,故电路 可以正常放大。 VD为保护二极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习题解答.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3 圆周卷积特性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2 DTF周期性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 卷积交换率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9 频域卷积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8 时域卷积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7 终值定理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6 单边z变换左移位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5 单边z变换右移位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4 双边z变换的位移性.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2 时间反向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3-10 微分定理.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9 时域积分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8 时域微分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7 尺度变换性质.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6 狄里赫里(Dirichle)条件.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5 尺度变换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4 冲激偶性质证明.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3 连续信号周期化.ppt
- 华侨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机电版)证明2-2 冲激函数奇偶性证明.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0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 习题解答.ppt
- 软件学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9章 习题解答.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热电偶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压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电阻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霍尔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磁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光电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其他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电容式传感器.ppt
- 沙洲职业工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目录(主讲:葛华).ppt
-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