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授课教案(主讲:张保国)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体育保健学 授课对象 运训、体教本科 主讲教师 张保国 教师所在 院(部)、系(室)」 体育学院理论教研室 选用教材 《体育保健学》高教出版社 学时/学分 483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课 程 名 称 体育保健学 授 课 对 象 运训、体教本科 主 讲 教 师 张保国 教 师 所 在 院(部)、系(室) 体育学院理论教研室 选 用 教 材 《体育保健学》高教出版社 学 时/ 学 分 48/3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1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口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一、绪论 1小、体育保健学的概念 2、体有保健学的发展过程 3、体育保健学的主演研究内容 4、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 二、体质与健康教育(1)* 1、健康 1)健康的定义及认识过程 2)健康的评级指标 2、休质 1)体质的定义 2)体质的内容 3、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对体有保健学的学科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体有保健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加以了解 2、使学生掌握体质、健康的定义,评价指标、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体有与健康的关系? 2、名词解释:体质 3、健康主要包括 三方面,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和纳入健康的范畴。 参考资料: 《体有保健学》,高等教有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育与健康》,山大出版社,张瑞林主编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1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一、绪论 1、体育保健学的概念 2、体育保健学的发展过程 3、体育保健学的主演研究内容 4、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 二、体质与健康教育(1)* 1、健康 1)健康的定义及认识过程 2)健康的评级指标 2、体质 1)体质的定义 2)体质的内容 3、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对体育保健学的学科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加以了解 2、使学生掌握体质、健康的定义,评价指标、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名词解释:体质 3、健康主要包括 、 、 三方面,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 和 纳入健康的范畴。 参考资料: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育与健康》,山大出版社,张瑞林主编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时 手段组织与方法 间 开场白 介绍自己 点名认识学牛 10 提出几点要求 绪论 ·、体育保健学(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是人体保健学的一个分支,它 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有和体有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发展过程 60年代初 运动保健学一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材 及影响因素未作系统论述 70年代中~80 年代晚期 运动医学一与运动训练和临床医学结合 更紧密,且充实许多新知识新技 15 术 文革结束后段 对人体保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未 作系统论述 体育保健学 0年代初 三、主要内容 1、体质与健康教有及不同人群的体有保健特点和要求 2、医务监督 及医疗 3、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 4、运动按摩 四、学习方法:实践 体质与健康教育(1) ,健康(health) 1、定义及认识过程: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其宪章中 就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各方面、精神方面和社 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在1978年的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 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美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 间 开场白 介绍自己 点名认识学生 提出几点要求 10’ 绪论 一、体育保健学(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是人体保健学的一个分支,它 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和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发展过程 60 年代初 运动保健学→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标 及影响因素未作系统论述 70 年代中~80 年代晚期 运动医学 → 与运动训练和临床医学结合 更紧密,且充实许多新知识新技 术 文革结束后段 对人体保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未 作系统论述 体育保健学 80 年代初 三、主要内容 1、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不同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2、医务监督及医疗体育 3、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 4、运动按摩 四、学习方法:实践 15’ 体质与健康教育(1) 一、健康(health) 1、定义及认识过程: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其宪章中 就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各方面、精神方面和社 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在 1978 年的国际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的含 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美

状态。” 年夫州界卫生组织又把道造修养和生雅适量地纳入了健康的 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 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 约衷自己与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首德依据,孔子日:“大德必得大寿” 孙思邈:“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券” 科学依据一巴西 马丁斯10年 证实:丧失道德者不但在政治前途上没有好下场,而且身体 上也远比廉洁、忠诚、善良、正直的人多病少寿。 ©生殖质量一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都处于良好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完成生殖。也就是说,人们有生殖能力,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 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 2、 「身体健康 健康内涵了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道德修养 健康外延 (生殖质量 25 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道德、生殖 4 维健康 “多维健康” 3、评价指标(表现) 其发展是随者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 一吃 日本有学者提出四快了便 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0条准则 、 体质(physical quality) 1、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 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生理功能水平 体质内容 10 适应能力
状态。”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道德修养→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 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 约束自己与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道德依据→孔子曰:“大德必得大寿” 孙思邈:“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科学依据→巴西 马丁斯 10 年 证实:丧失道德者不但在政治前途上没有好下场,而且身体 上也远比廉洁、忠诚、善良、正直的人多病少寿。 ◎生殖质量→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都处于良好状态, 并在此状态下完成生殖。也就是说,人们有生殖能力,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 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 2、 身体健康 健康内涵 心理健康 社会健康 道德修养 健康外延 生殖质量 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道德、生殖 “一维健康” “多维健康” 3、评价指标(表现) 其发展是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发展的。 吃 日本有学者提出四快 便 睡 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10 条准则 二、体质( physical quality ) 1、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 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生理功能水平 体质内容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心理发育水平 适应能力 25 10

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 30 先天因素 环境 机体的生物学因素 后天因素了生活方式因素 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1、名词解释 作 体质 2、填空 健康主要包括 三方面,近年来世 课 界卫生组织又把 和一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体有与健康的关系。 练 习 本课教学 小结
三、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 先天因素 环境 机体的生物学因素 后天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 卫生保健设施因素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30 10 作 业 与 课 堂 练 习 1、 名词解释 体质 2、填空 健康主要包括-、-、-三方面,近年来世 界卫生组织又把-和-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本课教学 小结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2次课教学评型:理论课口尖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口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有(2) 一、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要求(内容) 1、一般史 2、运动史: 、体表检查: 4 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5、形态测量: 6、功能检查: 7、化验检查: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 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形式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质与健康教有政策,掌握体质测试及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结合多媒体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资料: 《体有保健学》,高等教有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2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2) 一、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要求(内容) 1、一般史 2、运动史: 3、体表检查: 4、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5、形态测量: 6、功能检查: 7、化验检查: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 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形式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质与健康教育政策,掌握体质测试及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2、了解身体成分、骨龄测试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结合多媒体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资料: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手 组织与方法间 点名、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2) 目的: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要求(内容) 1小、一般史: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现在和过去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尤其是过去曾患过那些严重 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2、运动中. 3、体表检查 皮肤或粘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有无皮肤病、静脉曲张 测皮下脂肪厚度,推算全身脂肪量: 检查甲状腺、扁桃体和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脊柱、胸廓、四肢及足弓的形态、直立位姿势: ☆心血管系统:脉搏是否胸席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叩诊心界听心率心伸 心音血压 ☆呼吸系统:胸廓形状及其活动,呼吸频率节律呼吸类型叩诊有无浊音肺 底位置,活动性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改变 ☆消化系统:舌苔巩膜黄染牙齿异常腹部压痛有无肿块和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及感官器官 5、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胸围一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6、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肌力关节活动度 心血 系统 定量负荷试验等 呼吸系统:肺活量闭气试验V0等 7、化验检查:血液尿液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X线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 二、形式: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二、形态量: 身体成分:指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脂肪成分 体脂重(BF) BF% 10%30% 非脂肪成分一一瘦体重内脏、骨骼、肌肉(35%40%)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 学 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 间 点名、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2) 目的: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一、要求(内容) 1、一般史: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现在和过去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尤其是过去曾患过那些严重 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2、运动史: 3、体表检查: 皮肤或粘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有无皮肤病、静脉曲张; 测皮下脂肪厚度,推算全身脂肪量; 检查甲状腺、扁桃体和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脊柱、胸廓、四肢及足弓的形态、直立位姿势; 4、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心血管系统:脉搏 是否胸廓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 叩诊心界 听心率 心律 心音 血压 ☆呼吸系统:胸廓形状及其活动,呼吸频率 节律 呼吸类型 叩诊有无浊音 肺 底位置,活动性 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改变 ☆消化系统:舌苔 巩膜黄染 牙齿异常 腹部压痛 有无肿块和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及感官器官 5、形态测量: 身高 体重 胸围 ←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6、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肌力 关节活动度 心血管系统:定量负荷试验等 呼吸系统:肺活量 闭气试验 Vo2max 等 7、化验检查:血液 尿液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X 线 心电图 肌电图 脑电图等 二、形式: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指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脂肪成分——体脂重(BF) BF% 10%~30% 非脂肪成分——瘦体重 内脏、骨骼、肌肉(35%~40%) 30’

水分、矿物质等 ▲测试方法: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阻抗脂率测定法和趋声扫描技 术等。 肩胛下部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 肱三头肌部 酪嵴上部 大腿部 小腿后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裸露被测部位,测量者用左手和食指将测 量部位皮肤捏起(注意勿将肌肉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在距离 捏指1厘米处用皮脂厚度两接点钳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即读数,反 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Siri公式:B%=(4.95/Db-4.50)×100 长蛉铃木推算密度公式 年龄 女 9-11 Dh=L.0879-0.00151X 所=L.8794-0.00142x 12-14 D=L.0868-0.00133x D=1.0888-0.00153x 15-18 Dt=1.0977-0.00146 Dh=1.0931-0.00160x 成人 D0=1.0913-0.00116X Db=l.0879-0.00133x Db-身体密度 X-代表肩胛下角及肱三头肌皮招之和 2、 骨龄 ▲评定部位一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一掌骨一近节指骨节指骨→中一尺桡骨 、拍不利手正位片范围包括所有堂、指骨、腕骨和尺格骨远端 阅X线片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情况等 应用:临床小儿保健运动员选材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作业 课 1、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习 本课教学 小结
水分、矿物质等 ▲ 测试方法:皮褶厚度法 水下称重法 阻抗脂率测定法和趋声扫描技 术等。 肩胛下部 ▲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 肱三头肌部 髂嵴上部 大腿部 小腿后 ▲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裸露被测部位,测量者用左手和食指将测 量部位皮肤捏起(注意勿将肌肉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在距离 捏指 1 厘米处用皮脂厚度两接点钳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即读数,反 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Siri 公式:BF%=(4.95/Db-4.50)×100 长岭-铃木推算密度公式 年龄 男 女 9-11 Db=1.0879-0.00151X Db=1.8794-0.00142X 12-14 Db=1.0868-0.00133X Db=1.0888-0.00153X 15-18 Db=1.0977-0.00146X Db=1.0931-0.00160X 成人 Db=1.0913-0.00116X Db=1.0879-0.00133X Db-身体密度 X-代表肩胛下角及肱三头肌皮褶之和 2、骨龄 ▲ 评定部位→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掌骨→近节指骨节指骨→中→尺桡骨 ▲ 拍不利手正位片 范围包括所有掌、指骨、腕骨和尺桡骨远端 ▲ 阅 X 线片 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 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情况等 ▲ 应用:临床 小儿保健 运动员选材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10 作业 与 课 堂 练 习 1、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本课教学 小结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3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可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 2)心律 3)血压 4)台阶试验 5)一次负荷试哈 6)联合机能实验 7)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2)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包括吹气时间) 3)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定量负荷后测5次,每次隔1分钟 4)时间肺活量 5)闭气试验: 数学目的要求: 1、伸学生重占堂捏挥心,血管系统功能拾查的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敦学手段: 讲授、演示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台阶试验的操作方法? 2、思考:谈谈如何评判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好坏? 参考资科: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有保健学》,人民体有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3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 2)心律 3)血压 4)台阶试验 5)一次负荷试验 6)联合机能实验 7)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3、呼吸系统 1) 肺活量 2) 5 次肺活量:每次间隔 15 秒(包括吹气时间) 3) 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定量负荷后测 5 次,每次隔 1 分钟 4) 时间肺活量 5)闭气试验: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重点掌握心血管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台阶试验的操作方法? 2、思考:谈谈如何评判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好坏? 参考资料: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育保健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时 毛组织与方法 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肌力检查(6级分级法) 关节活动度 2、 心血管系统 1)心音: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产生四个心音 一般检查心脏时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时左右房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致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时半月瓣(主A瓣、肺A瓣)突然关 的振 力所致 区别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①音强调低时限长 音弱调高时限短 ②I-Ⅱ<Ⅱ-1 与心尖搏动、颈动脉波动同时心尖搏后出现 2)心律60-100次/分 80 窦性心律不齐 吸气时加快 呼气时减慢 3)血压 收缩压90-140 mmHg(12.0-18.7kPa) 舒张压60-90mmg(8.0-12.0kPa) 脉压 30-40mlg(4.0-5.3kPa) 4)台阶试验: 令受试者每分钟上下台阶30次(男40cm女35cm),持续3分钟,停止后 令受试者坐下,测恢复期第2分钟、3分钟、4分钟,前30秒脉搏、6、6 负荷持续时间(s) 哈佛台阶指数 ×100 (fif+)×2 注意:上下台阶时,腿及躯干要伸直,如因疲芳不能完成3分钟的工作 时间中途停止,但应纪录实际负荷的时间。 5)一次负试哈 ①30秒20次蹲起:让受试者静坐10分钟,测量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然后令其30秒匀速蹲起20次,下蹲时足跟不离地,两膝要深屈,两 上肢前平举,起立时恢复站立时姿势,蹲起至20次结束后立即测10 秒的脉搏,紧接者在后50秒内测血压,如此连续测3分钟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 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肌力检查(6 级分级法) 关节活动度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产生四个心音 一般检查心脏时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时左右房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致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时半月瓣(主 A 瓣、肺 A 瓣)突然关 闭的振动所致 区别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①音强调低时限长 音弱调高时限短 ②Ⅰ-Ⅱ<Ⅱ-Ⅰ ③与心尖搏动、颈动脉波动同时 心尖搏后出现 2)心律 60-100 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吸气时加快 呼气时减慢 3)血压 收缩压 90-140mmHg (12.0-18.7kPa) 舒张压 60-90 mmHg (8.0-12.0kPa) 脉压 30-40 mmHg (4.0-5.3kPa) 4)台阶试验: 令受试者每分钟上下台阶 30 次(男 40cm 女 35 cm),持续 3 分钟,停止后 令受试者坐下,测恢复期第 2 分钟、3 分钟、4 分钟,前 30 秒脉搏 f1、f2、f3 负荷持续时间(s) 哈佛台阶指数=-×100 (f1+f2 +f3)×2 注意:上下台阶时,腿及躯干要伸直,如因疲劳不能完成 3 分钟的工作 时间中途停止,但应纪录实际负荷的时间。 5)一次负荷试验 ① 30 秒 20 次蹲起:让受试者静坐 10 分钟,测量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然后令其 30 秒匀速蹲起 20 次,下蹲时足跟不离地,两膝要深屈,两 上肢前平举,起立时恢复站立时姿势,蹲起至 20 次结束后立即测 10 秒的脉搏,紧接着在后 50 秒内测血压,如此连续测 3 分钟 8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体质与健康.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医务监督.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按摩.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运动损伤.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体格检查.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功能检查.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竞技体育的医务监督.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按摩概述、叩击类手法.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按压、提拿、摩擦类手法.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揉搓、运动关节类手法.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按摩实验.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运动损伤概述.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拔罐疗法.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针灸疗法.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实验-拔罐的操作.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运动损伤的急救1/2.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5-运动损伤的急救2/2.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6-运动损伤搬运.ppt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7-实验-止血、包扎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doc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体育保健学试题库及答案.doc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库)各章选择题题库(无答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考核大纲.doc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资料)体育保健学整理资料.doc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骨骼肌肉功能解剖学(第2版).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肌动学——人体动作的科学基础.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运动再学习.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Motor Learning & Control(上海体育学院).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人类动作发展概论.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物理治疗学全书(乔志恒).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运动创伤学(郑怀贤).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图解.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肌肉运动贴布的使用方法.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运动贴扎——肌内效贴布.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放松腰背.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各运动项目的按摩推拿方法及运动创伤的现场处理.pdf
- 人民体育出版社:成人常见病运动疗法之《防治糖尿病运动疗法》书籍PDF电子版(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美]达利尔·E·巴内斯).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运动康复生物力学.pdf
-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资料)体育保健学理论试题库及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