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_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_黎峰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2.2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_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_黎峰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产业经济】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一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黎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3)【摘要]在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改进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解,进一步构建了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此对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价值链分工整体发展,但同时推动了各区域国家价值链参与度的提升。中国大体形成了西部地区占据上游、中部地区位居中游、沿海地区位居下游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格局。沿海地区的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及国家价值链收益率均低于内陆地区,只是通过大规模生产进行较为低级的国内资源整合。因而,构建和提升国家价值链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转型和沿海地区的优势重塑,包括更加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更加重视民营企业的成长,更加重视外资结构调整,更加重视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关键词]】国家价值链分工;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国家价值链收益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16)03-0052-16一、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成本优势和政策优惠,通过积极融人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GVC)集聚大量国外高级生产要素,形成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同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及产业升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然而第一出口大国的背后,资源消耗不断加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获取的收益却相当有限。对此,张幼文、裴长洪②等学者认为根源在于缺乏品牌和核心技术,国内配套能力较差,生产制造的国内链条较短,应推动技术进步、向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然而,无论是“比较优势陷阱”3、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俘获"4,还是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均揭示了一个现象,即在西方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后发国家实现价值链定位提升并非坦途。因此,在寻求全球价值链定位攀升受阻条件下,中国应加快基于[收稿日期]2015-09-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研究"(批准号13&ZD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升级研究"(批准号15BJL071)。作者简介】黎峰(1978一),男,江西抚州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电子邮箱:lifeng@jsass.org.cn。52?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 峰 : 增 加值视 角 下 的 中 国 国 家 价 值链 分 工 【 产 业 经济 】 增no 值靦南下的中国国顏扪值链e工 — 基 于 改 进 的 区 域 投 入 产 出 模 型 黎 峰 ( 江苏省 社会科学 院世界 经济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 1 00 1 3 ) [ 摘 要] 在 借 鉴 全球 价 值 链 研 究 思 路 及 方 法 基 础 上 , 本 文 构 建 了 国 家 价 值 链 的 理 论 分 析 框 架 。 通 过 对 区 域 间 投 入产 出 模 型 的 改 进及 对 区 域 间 投 入产 出 表 的 分 解 , 进 一 步 构 建 了 国 家 价 值 链 的 定 量 分 析 工 具 , 以 此 对 中 国 的 国 家 价 值 链 分 工 进行 实 证 分 析 。 研 究 发 现 , 融 入 全 球 价值 链 一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国 家 价 值 链 分 工 整 体 发 展 , 但 同 时 推 动 了 各 区 域 国 家 价 值 链 参 与 度 的 提 升 。 中 国 大 体 形 成 了 西 部 地 区 占 据 上 游 、 中 部 地 区 位 居 中 游 、 沿 海 地 区 位 居 下 游 的 国 家 价 值 链 分 工 格 局 。 沿 海 地 区 的 国 家 价值 链 参 与 度 、 国 家 价 值 链定 位及 国 家 价 值 链 收 益 率 均 低 于 内 陆 地 区 , 只 是 通 过 大 规 模 生 产 进 行 较 为 低 级 的 国 内 资 源 整 合 。 因 而 , 构 建 和 提升 国 家 价 值 链 的 重 点 在 于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调 整 转 型 和 沿 海 地 区 的 优 势 重 塑 , 包 括 更 加 重 视 国 内 市 场 的 培 育 , 更 加 重 视 民 营 企 业 的 成 长 , 更 加 重 视 外 资 结 构 调 整 , 更 加 重 视 国 内 资 源 的 优 化 配 置 。 [ 关键 词] 国 家 价 值 链 分 工 ; 国 家价 值 链 参 与 度 ; 国 家 价 值 链定 位 ; 国 家 价值 链 收 益 率 ; 区 域 间 投 入产 出 模 型 [ 中 图 分 类 号] F2〇 7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〇 6 _ 4 8〇 X( 2〇 1 6 ) 〇 3 - 0〇52 - 1 6 一 、 问 题 提 出 充分利 用 成 本优势 和 政 策 优惠 , 通过 积极 融 人全球 价 值 链 ( Gl ob al Value Cha i n , GVC ) 集 聚 大 量 国 外高 级生 产要 素 , 形 成 巨 大 的 生 产和 出 口 能 力 , 同 时提 升 资源 配 置效率 , 推动 国 内 经 济增 长 及 产 业 升级 , 是 改革 开放 以 来 中 国 经济快 速 发展 的 主要 经 验。 然而 第一 出 口 大 国 的 背后 , 资源 消 耗 不 断加大 , 环 境 问 题 日 益 突 出 , 中 国 参与 全球价值 链获 取的 收益却 相当 有 限 。 对此 , 张 幼 文[ 1 ] 、 裴长 洪[2] 等 学者认为 根 源在于 缺乏 品 牌和 核 心 技术 , 国 内 配套 能力 较差 、 生 产 制 造 的 国 内 链 条较短 , 应 推 动 技 术进步 、 向 全球 价值链 两端攀 升 。 然 而 , 无论是 “ 比较 优势 陷 阱 ”[ 3] 、 全 球价 值链 升 级 的 “俘获 ” ' 还 是全球价 值链 “ 低 端锁 定 ”口 , 均 揭示 了 一 个现 象 , 即 在西 方跨 国公司 主导 的 全球 生 产 网 络 中 , 后发 国 家实现价 值链 定位提 升并非 坦途 。 因 此 , 在寻求 全球 价 值链定 位 攀升 受 阻条件下 , 中 国 应加 快基于 [ 收稿 日 期] 20 1 5 - 09 - 1 0 [ 基金 项 目 ]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 “ 贸 易 大 国 转 型 发 展 的 目 标 升 级 与 战 略 创 新 研 究 ” ( 批 准 号 1 3&ZD0 48 ) ; 国 家 社 会 科学基 金 一 般 项 目 “ 新 丝 绸 之路 经 济带 建 设推 动我 国 开 放 型 经 济 体系 完 善 、 升 级研 究 ” ( 批准 号 1 5 BJ L07 1 ) 。 [ 作者简 介 ] 黎峰 ( 1 9 7 8 — ) , 男 , 江西 抚州 人 , 江 苏 省 社会 科学 院 世 界 经济 研 究 所 副 研 究 员 , 南 开 大 学 经济 学 院 博 士后 。 电 子 邮箱 : l ife ng@j s as s. org . cn 。 5 2

中国工业汇滑2016年第3期国内市场空间构建国家价值链(NationalValueChain,NVC),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尤其是在国内要素成本不断提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国际经济规则面临更改的大背景下,基于内生增长能力构建国家价值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什么是国家价值链分工,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如何,具有什么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各区域在国家价值链分工中扮演什么角色,参与国家价值链分工获取的收益如何,这些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尚缺乏有效进展。对于中国的国家价值链分工,钟昌标、沈坤荣和李剑认为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不发达,地方贸易壁垒造成国内市场扭曲;刘志彪和张少军刚探讨了构建发展中国家NVC的内在决定条件以及由NVC向GVC转变的可行路径,遗憾的是以上文献仅限于定性分析,并没有提出国家价值链的科学定量分析方法。张少军[10张少军和刘志彪尝试利用投人产出方法对中国国家价值链进行定量分析,但仅仅提供了各区域嵌人NVC程度的简单核算方法,并没有针对国家价值链构建相对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根据国家价值链的内涵创新性地对区域投人产出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国家价值链分工下的区域增加值分解模型及国家价值链分析指标,进而以中国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和提升中国国家价值链的政策建议。二、国家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分析1.国家价值链分工对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内涵,刘志彪和张少军9已有比较明确的界定。NVC是由本土企业主导和治理立足国内市场和采用外包方式,学习和赶超GVC的网络经营模式,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发育而成,由本国企业掌握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在本国市场获得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产业链高端竞争力,然后进人区域或全球市场的价值链分工生产体系。相对于GVC而言,NVC是一个国内资源配置和整合的概念,即内资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品牌或营销渠道等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原材料供给、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等环节,形成基于内生增长能力的体内循环。国家价值链分工下的产业链条,主要表现为内资企业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向国内配套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及外资企业)发包,甚至也可能是向外国公司逆向发包?,而并不包括以外资企业为主导,向国内企业发包的外向配套,以及以内资企业为主导、出口需求为基础的国内专业化分工②。2.国家价值链分工参与度尽管存在营销渠道、分工范围及治理结构的差异,但从生产网络组织运营的角度,NVC与CVC并无本质差别。借鉴Koopmanetal.u2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GVC_Participation)思路,本文提出国家价值链分工参与度(NVC_Participation)的概念。基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内涵,国家价值链分工参与度是指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融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反映了其生产的国内垂直专业化合作水平。虽然本质上都是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但GVC与NVC的生产网络、销售渠道存在明显差异。通常不存在政策扭曲的情况下,企业会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选择。国内市场规模及其开发效果、企业的生产经验、固定投人及企业所处的国际和国内行业结构等都是决定企业选择GVC或是NVC的重要因素3]。3.国家价值链分工定位更加细致地研究国家价值链分工主体行为,需要分析其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环节以及动态演变过程。借鉴Koopmanetal.的全球价值链定位(GVC_Position)、Antras andHillberryl的“上游度"①如奇瑞汽车向外国著名汽车研发机构发包,而不是通常的与跨国公司合资生产汽车。②实际上,后两者属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范畴。53?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酉工業鼴濟 20 1 6 年 第 3 期 国 内 市场 空 间 构建 国 家价 值 链 ( Nat i o nal V al u e Cha i n , NVC ) , 推动 产 业整 合 与升 级[6] , 尤 其是在 国 内 要 素 成本不 断 提升 、 资源 环境约 束 日 益 增 强 、 外部 需 求 持续 疲 软 、 国 际 经济 规则 面 临 更改 的 大 背景 下 , 基于 内 生增 长 能力 构建 国家 价值 链显得 尤 为 重 要 。 然 而 什么 是 国 家 价值链 分工 , 中 国 国 家价值 链 分工水 平如 何 , 具有 什么 特征 , 存在哪些 问 题 , 各 区 域在 国 家价 值链分 工 中 扮 演什 么 角 色 , 参 与 国 家价 值链分工 获取的 收益如 何 , 这些 值得研究 的 重要 问 题 尚 缺乏 有效进展 。 对 于 中 国 的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 , 钟 昌 标 P1 、 沈 坤荣 和 李 剑 认为 国 内 区 际分工 和 区 际 贸 易 不发 达 , 地 方 贸 易 壁 垒 造成 国 内 市场 扭 曲 ; 刘 志彪 和 张少 军 探讨 了 构建 发 展 中 国 家 NVC 的 内 在 决定 条 件 以 及 由 NVC 向 GVC 转 变 的 可行路径 。 遗 憾 的 是 以 上 文献仅 限 于定 性分 析 , 并没有 提出 国 家价 值链 的 科学 定量 分析方 法 。 张少军 张少 军和 刘志 彪[ n l尝 试利 用 投人 产 出 方法对 中 国 国 家价 值链进 行 定 量 分析 , 但仅仅 提 供了 各 区 域 嵌人 NVC 程度 的简 单 核 算方 法 , 并 没 有针 对 国 家价值 链构 建 相 对 系统 的 分析 方法 。 本 文 根据 国 家 价值 链 的 内 涵 创新 性地 对 区 域投 入产 出 模型 进行改 进 , 构建 了 国 家 价 值链 分工 下 的 区 域增加 值 分解模 型 及 国 家价 值链 分 析指 标 , 进 而 以 中 国 为 案例 进行实 证研究 , 揭 示 中 国 国家价值链分工的特征 , 分 析存 在的 问题及原因 , 提出 构 建和提 升 中 国 国家价值链 的政策建议 。 二 、 国 家 价 值 链 分工 的 理 论 分析 1 . 国 家价 值链 分 工 对 于 国 家价 值链分工 的 内 涵 , 刘 志 彪和 张少 军 已 有 比较明 确 的 界定 。 NVC 是 由 本土 企业主 导 和 治 理 , 立足 国 内 市场和 采 用 外包方 式 , 学 习 和 赶 超 GVC 的 网 络经 营模式 , 是 基于 国 内 市 场需 求发 育而 成 , 由 本 国 企 业掌 握产 品 价值链 的 核心 环节 , 在本 国 市场 获得 品 牌 和销 售 终端渠 道 以及 自 主 研 发创 新能 力 的 产 业链高端 竞争 力 , 然后 进入 区域 或全球市 场 的 价 值链分工 生产 体系 。 相 对 于 GV C 而言 , NV C 是一 个 国 内 资源 配置和 整 合 的 概念 , 即 内 资 企业 凭借 核心 技 术 、 品 牌或 营销 渠 道等 优势 , 充分 整合 国 内 原 材料供给 、 零部 件生 产 、 成 品 组装 、 物 流 配送 等环 节 , 形 成基 于 内 生 增 长能 力 的 体 内 循 环 。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下 的 产 业链 条 , 主要表 现 为 内 资企业 以 国 内 需 求 为 基 础 , 向 国 内 配套 企业( 包 括 内 资企 业 及外 资企 业 ) 发包 , 甚 至也 可 能 是 向 外 国 公 司 逆 向 发包? , 而 并 不包 括 以 外 资 企 业 为 主 导 , 向 国 内 企业发 包 的 外 向 配套 , 以及 以 内 资 企业 为 主导 、 出 口 需 求 为基 础 的 国 内 专 业化分工? 。 2. 国 家 价值链分 工 参 与 度 尽管存在 营 销渠 道 、 分工 范 围 及 治 理结构 的 差 异 , 但 从 生产 网 络组 织运 营 的 角 度 , NVC 与 GV C 并无 本质 差别 [6] 。 借鉴 Ko op man e t 的 全球价 值链参 与 度 ( GVCJPa rti c i p ati on ) 思 路 , 本 文提 出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参 与 度 ( NVCLParti ci p ati o n ) 的 概念 。 基于 国 家 价值 链分 工 的 内 涵 , 国 家 价值链分 工参与 度是指 以 内 需 为 基 础 的 内 资 企业融 入 国 家 价值链的 程 度 , 反 映了 其生产 的 国 内 垂直 专业化 合作 水平 。 虽 然 本 质上 都是生 产 的 资 源配 置方式 , 但 GVC 与 NV C 的 生 产 网 络 、 销 售 渠道 存在 明 显 差异 。 通 常 不存在政策 扭 曲 的 情况 下 , 企业 会 根 据 成 本最小化 原则 进行选择 。 国 内 市场规模及 其开 发效果 、 企业 的 生 产经 验 、 固定 投 人及 企业所 处 的 国 际 和 国 内 行业结 构等 都是 决定 企业选 择 G VC 或是 NVC 的 重 要 因 素1 1 3 1 。 3. 国 家 价值链分 工定 位 更加 细致地 研究 国 家价 值链 分 工主体 行为 , 需要 分 析其嵌 入 国 家 价值 链的 环 节 以 及 动态 演 变 过 程 。 借 鉴 Koo pman et al . p:5 的 全 球价 值链 定 位 ( GVC_Po s i ti on ) 、 An t rii s an d H il l b erry [ l < ? 的 “ 上 游 度 ” ① 如 奇瑞 汽 车 向 外 国 著 名 汽 车 研发 机构 发包 , 而 不 是通常 的 与 跨国 公 司 合 资 生 产 汽 车| 8 1 。 ② 实 际 上 , 后 两 者属 于 全球价 值链 分工 的 范 畴 。 5 3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UpstreamnessofProduction)思路,本文提出国家价值链分工定位(NVC_Position)的概念。与GVC类似,在NVC条件下,产品生产被细分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供给、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若干独立环节,并按照成本最小化原则配置手国内不同区域,进而形成多个市场主体参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国内生产网络。因而,国家价值链分工定位是指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嵌人国内分工的价值链环节,反映了其在国家价值链分工中的角色及地位。通常更多地提供中间品的市场主体更靠近国家价值链的上游环节(如研发设计、重要战略资源);反之则更靠近国家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如加工组装)。4.国家价值链收益无论GVC或NVC,均是通过构建生产网络扩大分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出效率。借鉴Koopmanetal.12]、Johnson andNogueral15]的贸易增加值思路,本文提出国家价值链收益的概念(NVC_Gain)。NVC与GVC本质上都是一种要素分工,从要素的角度,国家价值链收益实际上是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通过参与国内贸易和分工获取的要素收益总和,如劳动者获取工资报酬、资本所有者获取资本回报、土地所有者获取土地收人等,而收入法的增加值反映的正是各种要素的收入总和,因而国家价值链收益也可以用贸易增加值衡量。三、国家价值链分工的核算方法及模型按照全球价值链的思路和方法,在一个主权国家内部,把各地区看做参与国家价值链的主体,可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及区域间投人产出表对国家价值链分工进行实证分析。1.改进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是在各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贸易数据,将彼此之间商品和服务的流人、流出内生化,并按照相同部门分类进行连接和调整而成的投人产出模型。中间产品部分详细记录了每个区域每个部门在本区域内和其他区域的投入和使用状况,将中间产品矩阵分成按照以区域分组的子矩阵形式,则对角线上的子矩阵分别表示本区域各部门产品在本区域内的投人和使用情况,非对角线上的子矩阵表示任一区域每一部门产品在其他区域各部门的投人和使用情况。最终需求部分由不同区域的最终需求子矩阵组成,分别记录了各个区域不同部门在每一个区域最终需求的使用状况。因此,区域间投人产出模型的行模型为:Zx+ZF+E+RX,-2(1)台台“其中,r、为区域,i、j为部门,x,是区域r部门i对区域s部门j提供的中间产品,F是区域r部门i对区域s提供的最终产品,E是区域r部门i的出口,R,是其他项,用以调整部门总产出与总投入的平衡。(1)式意味着区域部门i的总产出被使用为各区域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各区域的最终产品,以及对外出口三部分。列模型可以表示为:Ex,+M,+y,X台台(2)其中,x,是区域。部门j对区域r部门i的中间品消耗,M是区域:部门j对进口中间品的消54?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 峰 : 增 加 值视角 下 的 中 国 国 家 价值 链 分 工 ( Up st re amne ss of Pro duc ti on ) 思 路 , 本 文提 出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定 位 ( NV C_Po s i t i on ) 的 概 念 。 与 GVC 类似 , 在 NVC 条 件下 , 产 品 生 产被 细 分为 研发设计 、 原 材料 供给 、 零 部 件生产 、 成 品 组 装 、 物 流配 送 、 市 场 营销 、 售 后 服务 等 若干 独立 环 节 , 并按 照 成本最 小 化原 则 配置 于 国 内 不 同 区 域 , 进 而形 成多 个市 场 主体参 与价 值链 不 同 环节 的 国 内 生产 网 络 。 因 而 , 国 家价 值链分工 定位是指 以 内 需 为 基础 的 内 资企业 嵌人 国 内 分工 的 价 值链环节 , 反 映 了其在 国 家价值链分工 中 的角 色及 地位 。 通 常 更多 地提 供 中 间 品 的 市场 主体 更靠 近 国 家 价值链 的 上游 环 节 ( 如研发设计 、 重要 战 略资 源 ) ; 反 之 则更靠 近 国 家价值链 的下 游环 节 ( 如 加 工组装 ) 。 4. 国 家 价值 链收 益 无 论 GVC 或 NVC , 均是 通 过构建生产 网络 扩大 分工 , 从而 降低 生产 成本 、 提升产 出 效 率。 借 鉴 Ko op man e t al . [ 1 2] 、 Jo hnso n an d No guera[ 1 5 】 的 贸 易 增 加 值思 路 , 本 文 提 出 国 家 价值 链收 益 的 概念 ( NV C_ Ga i n ) 0 NVC 与 GVC 本 质上 都是 一 种要 素分 工 , 从要 素 的 角 度 , 国 家价 值链 收益 实际 上是 以 内 需 为 基 础 的 内 资 企业通过参 与 国 内 贸 易 和分 工获 取 的 要素 收益 总 和 , 如 劳 动者 获取 工 资报酬 、 资本 所有 者 获取 资本 回 报 、 土地 所 有 者获 取土地 收 人等 , 而收 人法 的 增加 值反 映 的 正是 各种要 素 的 收人 总 和 , 因 而 国 家 价值链 收益也可 以 用 贸 易 增 加值衡量 。 三 、 国 家 价 值 链 分 工 的 核 算 方 法 及 模 型 按照全球 价值 链 的 思路和 方法 , 在 一 个 主 权 国家 内 部 , 把各地 区 看 做参 与 国 家价 值链 的 主 体 , 可 以 利用 区 域 间 投入 产 出模 型 及 区 域 间投 人产 出 表 对 国 家价 值链分工进行实 证分析 。 1. 改进 的 区域 间投 入产 出模型 区域 间 投人产 出 模 型是在 各 区 域投 入产 出 表的 基 础上 , 利 用 区 域 间 贸 易 数据 , 将彼此 之 间 商品 和 服务 的 流 人 、 流 出 内 生化 , 并 按 照 相 同 部 门 分类 进行 连接 和 调整 而成 的投 人 产出 模型 。 中 间 产 品 部分详细记录 了 每个 区域 每个部 门 在本区 域 内 和 其 他 区 域 的 投 入和 使 用 状况 , 将 中 间 产品 矩 阵 分 成 按照 以 区 域分组 的 子矩 阵形 式 , 则 对 角 线 上 的 子 矩 阵分别 表示 本 区 域 各部 门 产 品 在 本区 域 内 的 投人和使用 情况 , 非 对 角 线上 的子 矩阵表示 任 一 区 域每 一 部 门 产品 在 其他 区 域各 部门 的 投入和 使 用 情况 。 最终需求 部分 由 不 同 区域 的 最终需 求子 矩 阵组成 , 分别 记 录 了各 个区域不 同部 门 在 每 一 个 区 域最终需 求的使用 状 况 。 因 此 , 区 域 间 投人 产 出 模型 的 行 模 型 为 : ( 1 ) s= i y = i j= i 其 中 , r 、 S 为 区域 , i 、 ; ? 为部 门 , 是 区 域 / ? 部 门 i 对 区 域 s 部 门 j ? 提 供 的 中 间 产 品 , < 是 区 域 「 部 门 i 对 区 域 s 提供的 最终产 品 是 区 域 r 部 门 i ? 的 出 口 , < 是 其他项 , 用 以调 整 部 门 总产 出 与 总 投 入 的 平衡 。 ( 1 ) 式意味 着 区 域 ; ? 部门 i 的 总产 出 被使用 为各 区 域所 有部 门 的 中 间 产 品 、 各 区 域的 最 终 产 品 , 以 及对外 出 口 三部分。 列 模型可 以 表 示为 : = S J L ^j +Mj +Vj ( 2 ) i = l r= I 其中 ,zg 是 区 域 s 部 门 y 对区 域 r 部 门 i 的 中 间 品 消 耗 , 是 区 域 s 部 门 y 对进 口 中 间 品 的 消 54

中工业瞿滑2016年第3期耗,V是区域:部门j的增加值。(2)式意味着区域:部门j的总投人由各区域所有部门的中间投人,进口中间投入,以及其最初投人(增加值)三部分组成。区域投人产出表如表1所示。表1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其产区域1区域m投人区域m出口他区域1出部门1...部门n部门1部门n... .x.. ..所FnEfR'x;部门1区域1."...-FFaE.R.x....".. .部门n中1:.:::::间Fr投部门1ER'xX... X..FX....X...人区域m...:......F... F.E.R.x.部门n... ...进口M. ....FMM..FM增加值vi..v.....x, ..x.X,...X.总投人资料来源:作者整理。通过细致刻画区域部门间的相互投人关系,区域间投人产出模型及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研究国内经济关联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但由于其研究对象是部门整体经济关联,包括内资企业主导及外资企业主导的经济关联,也包括内需引致及出口引致的经济关联,因而不能直接套用到国家价值链的研究。借鉴Lauetal.(、Koopmanetal.17Maetal.18]、刘维林等9的思路,本文对区域间投人产出表及区域间投人产出模型进行分解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合国家价值链的定量分析。同比例假设(ProportionalAssumption)是编制投人产出表的常用方法,但对于中国、墨西哥等加工贸易占比较高的国家而言,同一部门投入产出关联比例相同的假定往往会导致明显偏误。为此Koopmanetal.u7放松了该假设,通过中国企业层面的贸易数据核算出加工贸易及一般贸易占比,在此基础上对投入产出表进行分解。鉴于区域间细分行业企业层面的中间品国内贸易数据难以获得,本文从行业层面间接估算。基本思路为:以适当的调整系数对同比例假设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进行初步分解,得出各未知参数的估计值:建立估计值与实际值偏误最小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根据已知参数对未知参数的估计值进行修正,以未知参数的修正值进行本文的实证分析。(1)中间使用的国内投人部分。首先基于要素国民属性分解出内资企业为主导的国内投人部分。通常区域间中间使用部分的相互投人主体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因而区域s部门i对区域,部门i的中间产品使用x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区域。部门j内资企业对区域部门i内资企业的中间产品使用x;区域。部门j内资企业对区域r部门i外资企业的中间产品使用xz;区域。部门j外资企业对区域部门i内资企业的中间产品使用x;区域s部门j外资企业对区域部门i外资55?1994-2016China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面工貧瓶濟 2 0 1 6 年 第 3 期 耗 , < 是 区 域 s 部 门 _ / 的 增 加 值 。 ( 2 ) 式 意味着 区域 s 部 门 j ? 的 总投入 由 各 区 域 所有 部 门 的 中 间投 人 、 进 口 中 间 投入 , 以及 其最 初投 人 ( 增加 值) 三部分组 成 。 区 域投人 产 出 表 如 表 1 所示 。 表 1 区 域 间投 入产 出 表 中 间 使用 最 终 使用 I I 总 区 域 1 I . 区 域 m 产 投 人 — — —— 区 域 1 . 区域 m 出 口 他 , 部 门 1 . 部 门 n . . . 部 门 1 . 部 门 7i 出 ■ *> p , 、 一 t , 1 1 1 1 l m l m 1 1 l m 1 1 1 部 n 1 . - X, ? f, . . . F, E, R, X, jj . ? 1 1 1 1 ] m l m 1 1 l m 1 1 I 中 部 门 n K、 . L . L F? - Fn En Rn Xn | 、 ^J ? ? ? ? ? # l ■ a ? ? 投 部 门 i < . < . <7 . ; C K ' . C < Rt x " 部 门 n X:; - . ; <: ? ? ? <T K . 广 E: R: X: 进 口 财丨 . . M「 . FM ' . FMm 增 加 值 < . < . < . < 总 投人 . X: . < . < 资 料 来 源 : 作 者 整 理 s 通过 细致刻 画 区 域部 门 间 的 相 互投 入关系 , 区域间 投 入产 出 模 型及 区 域 间 投入 产 出 表 为研究 国 内 经济关联提 供 了 很好 的 分析工 具 , 但 由 于其 研究 对象 是部 门 整 体经 济关联 , 包括 内 资企业 主 导 及外 资企 业主导 的 经 济关联 , 也 包括 内 需 引 致 及 出 口 引 致的 经济关联 , 因 而不能直 接套用 到 国 家价 值链 的研 究 。 借 鉴 L au et al . [ l6 ! 、 Ko op ma n et al . [ 1 7| 、 M a e t a l . [ 1 8] 、 刘维 林等[ 191 的 思路 , 本 文对 区域 间 投 人产 出 表 及 区 域 间 投人产 出 模 型进 行分解 和改进 , 使其更好 地适合国 家价值 链 的定 量分析。 同 比 例 假设( Proporti on al A ss ump t i o n ) 是 编制投 人产 出 表的 常用方 法 , 但 对 于 中 国 、 墨西哥 等加 工 贸易 占 比 较高 的 国 家而 言 , 同 一 部 门 投人 产 出 关联 比例 相 同 的 假定往 往 会导 致 明 显偏 误。 为此 Koo pm an e t a l . [ 1 7> 放 松 了 该假设 , 通 过 中 国 企 业层 面 的 贸 易 数 据 核 算 出 加 工 贸 易 及 一 般 贸 易 占 比 , 在此 基础 上 对投人 产 出 表进行 分解 。 鉴 于 区 域 间 细分行业企业层 面 的 中 间 品 国 内 贸 易 数据难 以 获 得 , 本文从行业 层 面 间 接估 算 。 基本 思路为 : 以 适 当 的调 整 系 数对 同 比 例假 设进行修正 , 在此 基础 上 对 区 域 间 投入 产 出 表进行初 步 分解 , 得 出 各未知 参数的 估计值 ; 建立 估计值 与 实 际值偏误最小 化 的 线性 规划模 型 , 根 据 已 知参 数对未 知 参数的 估 计值 进行修正 , 以 未知 参数 的 修正值进行本 文 的 实证 分析 。 ( 1 ) 中 间 使用 的 国 内 投人 部分 。 首先基于要素 国 民 属 性 分解 出 内 资企业为主导 的 国 内 投人部分。 通 常 区 域 间 中 间 使用部 分的 相互 投 人 主体包 括 内 资企业 和 外资 企业 , 因 而 区 域 s 部 门 _ / 对 区域 r 部 门 Z 的 中 间 产 品 使用 义; ; 可 以 分为 四 个部 分 . ? 区域 s 部门 内 资企业对 区 域 r 部 门 i 内 资 企业 的 中 间 产 品 使用 Z ;; ; 区 域 s 部 门 内 资 企 业对 区 域 ; ■ 部 门 i 外 资企业 的 中 间 产品 使用 Z; ; ; 区 域 S 部门 y 外资 企业 对 区 域 r 部门 i 内 资 企 业的 中 间 产品 使 用 ; ; 区 域 s 部门 _ / 外 资企 业对 区 域 r 部 门 i 外资 55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企业的中间产品使用X。按照NVC的内涵,X属于外向配套、X属于国内外资企业之间的配套,只有X及X属于内资企业为主导的经济关联,需要从中分解出来。假定内外资企业的本土关联效应相同,通过乘以使用部门的内资企业产出占比系数A,可对X进行分解,A,x,表示区域。部门j内资企业对区域r部门i的中间产品使用,数量上等于x与x之和;(1-A)X表示区域部门j外资企业对区域r部门i的中间产品使用,数量上等于X3与X之和。然而相对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更加倾向于“两头在外”,内外资企业本土关联效应相同的假定会造成对外资企业本土关联(Xr=Xs+X))的高估,以及对内资企业本土关联(Xgw=X+X2)的低估,因而仍需进一步放松该假定。通常从事一般贸易的外资企业会产生更多本地关联,从事加工贸易外资企业的本地关联微乎其微。借鉴Maetal.8]、黎峰(2的思路,本文乘以使用部门外资企业一般贸易占比系数B对外资企业本土关联进行修正,并倒推出内资企业本土关联xw。因而有:(3)XgF=Xy3 +X4=(1-A, )B,X,Xw=Xn+Xf2=X -(1-A, )B, X(4)在此基础上,剔除内资企业基于出口需求的本土关联,进一步分解出基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区域间中间使用部分。假定同一类别产品中用于内销与出口的技术结构相同,通过乘以使用部门的内销比重C,可以把X分解为Xn和Xuin2两部分,其中Xia为内资企业基于内需而派生的本土关联,X为内资企业基于出口需求而派生的本土关联。因而有:Xm=C,XN=C[X,-(1-A,)B,X,](5)Xm2=(1-C, )X"n=(1-C, )[X"-(1-A,)B,x,)(6)因此,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使用部分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内资企业基于内需的本土关联xl、内资企业基于出口需求的本土关联x,以及外资企业的本土关联xr。其中x属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范畴,而xm2、X属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范畴。(2)最终产品部分。由于投人部门包括了区域部门i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因而对应的F及E,仍保持不变,则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行模型表示为:+22X+2T之Xa2XZXia2"X-2(7)台合台台印意味着区域部门总产出X可以表示为其作为各区域所有部门参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中间产品x、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间产品(B+x%)、最终产品、对外.三=j=l出口E及调整项R之和。(3)中间投入的进口部分。由于内外资企业本土关联效应相同的假定会造成对内资企业中间投入进口部分的高估,有必要进一步放松该假定。考虑到外资企业通常更倾向于进口中间产品,首先乘以使用部门内资企业产出占比系数A,及进口占比系数D,把中间投人进口部分M分解为内资56?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峰 : 增 加 值视 角 下 的 中 国 国 家 价 值 链分 工 企业 的 中 间 产 品使 用 Z& 。 按 照 NVC 的 内 涵 属 于 外 向 配套 JfS 属 于 国 内 外资 企业 之 间 的 配 套 , 只 有 ; 属 于 内资 企业 为 主导 的经 济关联 , 需 要从 中 分解 出 来 。 假定 内 外资企业 的本 土关联效应 相 同 , 通 过乘 以 使用 部 门 的 内 资企 业产 出 占 比 系 数 < 可对 Z; ; 进行分解 , ?表 示 区 域 s 部 门 _/ ? 内 资 企业 对 区 域 / ? 部 门 i 的 中 间 产 品 使 用 , 数量 上等 于 Z ;; 与 之 和 ; ( 1 - ^ 表 示 区 域 s 部 门 y 外 资企业对 区 域 / ? 部 门 i 的 中 间产 品 使用 , 数 量上 等 于 z; ; 与 z; ; 之 和 。 然 而相 对于内 资 企业 , 外资企 业 更加倾 向 于“ 两 头在 外 ” , 内外 资企 业 本土关联 效应相 同 的 假 定会造 成对外 资企 业本 土关联 ( z X+z ;; ) 的高 估 , 以 及对 内 资企业 本土关联 ( a: X+<2 ) 的 低 估 , 因 而仍需进 一 步放松 该假 定 。 通常从事一 般 贸 易 的 外 资企业 会产生 更多 本地 关联 , 从事 加 工 贸 易 外 资 企业 的本地关联 微乎 其微 。 借鉴 Ma e t al . ? 、 黎 峰? 的 思路 , 本 文乘 以 使用 部门 外 资 企业 一 般 贸 易 占 比 系 数 # 对 外资企业本 土关联 进 行修正 , 并倒 推 出 内 资企业 本土关联 。 因 而有 : ( 3 ) rs rs rs rs s s r¥ , ) B^ ( 4 ) 在此基础 上 , 剔 除内 资企 业基于 出 口 需求 的 本 土关联 , 进 一 步 分解 出 基于 国 家价 值链分工 的 区 域 间 中 间 使用 部分 。 假 定 同 一 类别产 品 中用 于 内 销 与 出 口 的 技 术结构 相 同 , 通过 乘以 使用部 门 的 内 销 比重 C; 可 以 把 z l 分解 为 X ;; , 和 x;;2 两部 分 , 其中 为 内 资 企业 基 于 内 需 而 派生 的 本 土关联 , 尤; ;? 2 为 内 资企 业基 于 出 口 需求 而 派生 的 本土 关联 。 因 而有 : 4= 0; = 沉- ( 1 4; ) 祝] ( 5 ) ^= d - C ; ) X;N = d -Cj ) [X; - ( l -A ] ) B] X: \ ( 6 ) 因 此 , 区 域 间 投 人产 出 表 的 中 间使 用部 分 被分解 为 三个 部分 , 即 内 资企业 基于 内 需 的 本 土关联 X ;;, 、 内资 企业基 于 出 口 需 求 的 本土关联 <? 2 , 以 及 外资 企业的 本土 关联 其 中 属于 国家 价 值链分 工 的 范畴 , 而 尤 ;;? 2 、 1^ 属 于 全球价值链 分 工 的 范 畴 。 ( 2 ) 最终 产 品 部 分。 由 于投 入部 门 包括 了 区 域 / ? 部 门 i 的 内 资企业 和 外 资企业 , 因 而对 应 的 < 及 < 仍保 持不 变 , 则 区 域 间 投人 产 出 模 型 的 行模 型表 示 为 : m n m n m n m r X? ' rs X - ' rs X? 1 rs rs r r S = 1 j = l 5 = 1 j = l S = 】 J ’ = l i= l 意 味着 区 域 r 部 门 ; 总产 出 <可 以 表示 为其作 为各 区 域所有部 门 参与 国 家 价值 链 分工 的 中 间 产 品 i; ix, 、 参 与全 球 价值 链分工 的 中 间 产 品 ( i ix? 2 + i ) 、 最终产 品 、 对 外 5 = 1 j = l 5 = 1 j - \ S =: l 7 = 1 S= 1 出 口 < 及调 整项 乂 之和 。 ( 3 ) 中 间 投 人 的 进 口 部 分^ 由 于 内 外 资企业本 土关联 效应 相 同 的 假 定会造 成对 内 资企业 中 间 投 入 进 口 部分 的高 估 , 有必要 进 一 步放 松该假定 。 考虑 到外 资企 业通 常更倾向 于 进 口 中 间 产 品 , 首 先 乘 以使用部 门 内 资企业产 出 占 比 系 数 < 及进 口 占 比 系 数 # , 把 中 间 投人进 口 部分 < 分解 为 内 资 56

中国工業业汇滑2016年第3期企业中间投人进口部分M及外资企业中间投入进口部分M,即(8)MN=A,D,M,(9)Mf=(1-A,D)M在此基础上,乘以使用部门的内销比重C,进一步把M分解为内资企业基于内需的进口中间投入Mia,以及基于出口需求的进口中间投入Mim2,即:Ma=C,MiN-CA,D,M(10)Mo2=(1-C )MN=(1-C, )A,D,M(11)(4)初始投入(增加值)部分。同样首先区分内资企业的增加值V%和外资企业的增加值V,并进一步把内资企业的增加值vi分解为内资企业基于内需而创造的增加值vi与基于出口需求而创造的增加值Vmz,即:Vin=C,Vin(12)Vm2=(1-C)V(13)因而列模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基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列模型x可以表示为:X-~ a..(14)这意味着区域s部门i参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总投入X,可以表示为其作为各区域所有部门1Sx、进口中间投人M以及增加值Vi之和。参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中间投人L由此,区域间投人产出模型及区域间投人产出表均得到了改进,其刻画价值链分工的中间投人部分按要素国民属性及需求性质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其中内资企业基于内需的中间使用部分反映了其基于NVC形成的区域间投人产出关系;内资企业基于出口需求的中间使用部分反映了其基于GVC形成的区域间投人产出关系;外资企业的中间使用部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基于GVC而在东道国形成的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2.国家价值链分工下的区域增加值分解模型借鉴全球价值链研究思路及方法,可以对国家价值链分工下的增加值进行分解。参考KWW法及Fosteretal.2的思路,假定一个地区的产出增加值率为V;里昂惕夫逆矩阵为L=(I-A)(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区域间的流出量用X表示。考虑到n个地区的一般情况,则产出增加值率向量为V=(v",",v."),其中",v..V"分别表示各地区的产出增加值率;流出量向量为X=(x"x",x"..x"),其中x"=Zx"表示地区1对其他地区的流出额总和,x",x".x"则分别表示各RAI地区对地区1的流出额。进一步将向量V及X对角化进行矩阵运算,可得:①分解后的区域间投人产出表限于篇幅略去,如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②本文均指中间品和最终品的国内流出,不包括出口,下同。57?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酉工貧龈濟 20 1 6 年 第 3 期 企业 中 间 投人进 口 部分 及外 资企业 中 间 投入 进 口 部分 , 即 : ( 8 ) M]^ { \ -A ] D] ) M] ( 9 ) 在 此基 础上 , 乘以 使用 部 门 的 内 销 比重 < 进 一 步 把 分 解 为 内 资企业基 于 内 需 的 进 口 中 间 投 入 M; ? m 以及 基于 出 口 需求 的 进 口 中 间 投 入 <?2 , 即 : M] n { =C] M]^C] A ] D] M] ( 1 〇 ) ) MjN = ( l -C J ( I D ( 4 ) 初始 投人 ( 增加 值 ) 部 分。 同样 首先 区分 内 资 企业 的 增加 值 K; 和 外 资企业 的 增加 值 并 进 一 步 把 内 资企业 的 增 加值 分解 为 内 资企 业基 于 内 需 而 创 造 的 增 加值 与 基 于 出 口 需 求 而 创造 的 增 加值 <?2 , 即 : ( 1 2 ) y] ^- c] ) y]N ( i 3 ) 因 而 列 模 型可 以 分 为 三 种情况 , 其中 基 于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 的 列 模 型 可 以 表示 为 : 4 = 1 ( 1 4 ) (= 1 r =l 这 意 味着 区域 s 部 门 j ? 参 与 国 家 价值 链 分工 的 总投 入 可 以 表 示 为其作 为 各 区 域 所 有 部 门 参 与 国 家价值 链 分工 的 中 间投 人 I t Z; ;, 、 进 口 中 间投 人 以 及增 加值 之 和 。 £ = 1 i= l 由 此 , 区 域 间 投 人 产 出 模 型及 区 域 间 投人 产 出 表0均得 到 了 改进 , 其刻 画 价 值链 分工 的 中 间 投 入部 分按 要素 国 民 属 性及 需求 性质 被分 解 为 三个 部 分 , 其中 内 资企业基于 内 需 的 中 间 使 用部 分反 映 了 其基于 NV C 形成 的 区 域 间 投人 产 出 关系 ; 内 资 企业 基 于 出 口 需 求 的 中 间 使 用部 分反 映 了 其基 于 GVC 形 成 的 区 域间 投 人产 出 关 系 ; 外 资 企业的 中 间 使 用部 分反 映了 跨 国 公 司 基 于 GVC 而在 东 道 国 形成 的 区域 间 投人产 出 关系 。 2 . 国 家 价值 链 分工 下的 区 域增 加 值 分解 模型 借鉴全球价值链 研究 思路及方 法 , 可 以 对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下 的增 加值进行 分 解。 参考 KWW 法 及 Fo s t er e t a l . [ 2 1 ] 的 思 路 , 假 定 一 个地 区 的 产 出 增 加 值率 为 F ; 里 昂 偈 夫逆 矩 阵为 L = ( /  ̄ v4 ) _ 1 〇4 为 直 接 消 耗 系 数矩阵 ) ; 区域 间 的 流 出 量 ?用 Z 表 示 。 考虑到 /I 个地 区 的 一 般情 况 , 则 产 出 增加 值 率向 量 为 F= ( ^ , F 2 , 7 3 . F " ) , 其 中 . / 分别 表示各地 区 的产 出 增加值 率 ; 流 出 量 向 量为 z 2 1 , z 3 1 .z " 1 ) , 其 中 z ' S z 1 " 表示 地 区 1 对 其他 地 区 的 流 出 额 总 和 , z 2 1 , z 3 1 ? ? ? / " 则 分 别 表示 各 n ? 6 1 地 区 对地 区 1 的 流 出 额 。 进 一 步 将 向 量 1/ 及 尤 对 角 化进 行 矩阵运 算 , 可得 : ① 分 解 后 的 区 域 间 投 入 产 出 表 限 于篇 幅略 去 , 如有 兴趣 可 向 作 者索 取 。 ② 本文 均 指 中 间 品 和 最 终 品 的 国 内 流 出 , 不 包括 出 口 , 下 同 。 5 7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LLvLL"LLL x"000..0..00...VT00..0..003...03L21L2VLX=v....LX.000000...-..."42Lr3VL"0000.00.v'L"x* v'l"x"V'L"x"V'L"x"V'L"x"v'L"x2VL"xV'L"x"(15)=v'L"x"VL"x2"V'L"x3... v'L"x"l...….".[V"L"x"V'L"x"VL"x"...VL"x"]通过三个矩阵相乘,(15)式的每一个向量都被赋予了经济含义。其中就地区1而言:v'L"x"表示为完成地区1流出总额x",所需价值L"x"的地区产出中所包含的地区增加值部分(RV)。另一方面,由于NVC是各分工参与地区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的“体内”循环,产品流出后可能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被流人地区直接消费而实现的直接流出增加值(DV部分,因而地区1的直接流出增加值总和DV=Zv'L"x"。二是流人地区再次加工并流出到第三地区,该部分增加nAI值是通过流人地加工后再流出而间接实现的增加值(IV),因而地区1的间接流出增加值总和IV=ZZvLx。三是流人地区再次加工并流回原地区,即地区1流出的产品经流人地加工后再次返回的增值折返(VR)部分,因而地区1的增值折返总和VR=ZVL"x"。该部分实际上仍由地区DA1所吸收,是其基于本地生产能力及市场需求而实现的地区增加值。考虑到流出产品的使用情况,地区1实际流出的地区增加值包括直接流出增加值(DV)及间接流出增加值(IV)部分,它是由其提供而被其他地区吸收的最终品或中间品中所包含的本地增加值,能反映该地区参与NVC获取的收益。此外,VL"x表示为完成地区1流出总额x",所需地区n价值L"x的中间投人中所包含的地区n的增加值,因而ZvL"x"反映的是地区1流出产品中包含的其他地区增加值部分(FV)。3.国家价值链分工的核算指标(1)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构建衡量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的NVS(NationalVerticalSpecialization)指数,即:①由于中间品多次流人流出而导致的重复计算,流出产品中包含的其他地区增加值部分(FV)并不完全等于该地区参与NvC对其他地区的增加值贡献。鉴于该重复计算部分并不显著(按照Koopman etal.叫的测算,2004年该重复计算部分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5.1%,中国的数据为6.4%),本文采用FV近似代替流出产品中的其他地区流出增加值。58?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峰 : 增 加 值 视角 下 的 中 国 国 家 价 值链分 工 ( 1 H 1 1 ] 2 1 3 U H 1 * F 0 0 0 L L L . L I 0 0 . . . 0 2 2 1 2 2 2 3 2 n 2 1 0 K 0 . 0 L L L . L 0 X 0 ■ ■ ■ 0 1/ T Y- 3 3 1 3 2 3 3 3 n 3 1 V LA ̄ 0 0 V - 0 L L L L 0 0 X - 0 n nl n 2 n 3 n n n l l 0 0 0 V I I L L L - L I I 0 0 0 - X I 1 1 1 1 * 1 1 2 2 1 1 1 3 3 1 1 I n n l V L X V L X V L X - V L X 2 2 1 I * 2 22 2 1 2 2 3 3 1 2 2 n nl F L X F L J F L J V L X _ 3 3 1 】 * 3 3 2 2 1 3 3 3 3 1 3 3 n n l / 1 c \ - K L Z F L Z F L J - V L X ( 1 5 ) ? ? ? ? ? ? ? ? ? ? ? ? ? ? ? n n l 1 * n n 2 2 1 n 〇 3 3 1 n nn nl [ V L X V L X V L X - V L X \ 通 过三个矩 阵相乘 , ( 1 5 ) 式 的 每一 个 向 量 都被 赋予 了 经 济含义 。 其中 就地 区 1 而言 : 示 为 完 成地 区 1 流 出 总额 Z 1 4 , 所 需价 值 L U Z P 的 地 区 产 出 中 所包含 的 地 区 增 加 值 部分( /? 。 另 一 方面 , 由 于 NV C 是各分工参 与地 区 创造 的增加 值在 国 内 的 “ 体 内 ” 循环 , 产 品 流 出 后 可 能 表 现为 三种 情 形 : 一 是 被 流人 地 区 直接 消 费而 实 现 的 直 接 流 出 增加 值 ( Z) W 部 分 , 因 而 地 区 1 的 直接流 出 增 加值总 和 尤 l n 。 二是 流人 地 区 再次 加工并流 出 到 第 三地 区 , 该部 分增 加 n ? 6 1 值是通 过 流人 地 加 工后 再流 出 而 间 接 实现 的 增 加 值 因 而地 区 1 的 间 接 流 出 增 加 值总和 / f= 三是 流人 地 区再次加 工并 流 回 原 地 区 , 即地 区 1 流 出 的 产 品 经流 入地加 工后 再次 fl i ^ I P ^ \ 返 回 的 増值折 返 ( y/〇 部分 , 因 而地 区 i 的增 值 折返 总和 该部 分实 际上 仍 由 地 区 1 所 吸收 , 是 其基于 本地生 产 能力 及市 场需 求而 实 现 的 地 区 增 加 值 。 考 虑 到 流 出 产 品 的 使用 情况 , 地 区 1 实 际流 出 的地 区增 加值 包括 直接流 出 增 加值 ( /) ! 〇 及 间 接 流 出 增 加值( I V ) 部分 , 它是 由 其提供而 被其他地 区 吸 收 的 最终 品 或 中 间 品 中 所包含 的 本 地增 加值 , 能反 映该 地 区 参 与 NVC 获取 的 收益 。 此 外 , / 广 ^表示 为 完 成地 区 1 流 出 总 额 z 1 * , 所 需地 区 /^ 价 值 的 中 间 投 人 中 所包含 的 地 区 n 的 增加 值 , 因 而 Z 反 映 的 是地 区 1 流 出 产 品 中 包含 的 其 他地 区 增加 值部分( 打〇 ? 。 1 3 . 国家 价值 链 分工 的 核算 指标 ( 1 ) 国 家价值链分工水平 。 构建衡量 国 家价值链分工水平的 NVS( Nat io na l Ve rt i c al Spe c i al i za ti on ) 指数 , 即 : ① 由 于 中 间 品 多 次 流 人 流 出 而导致 的 重 复计 算 , 流 出 产 品 中 包含 的 其 他地 区 增 加 值部分 ( FF ) 并 不 完 全等 于 该地区 参与 IWC 对 其他 地 区 的 增 加 值 贡献 。 鉴 于该重 复计算 部 分并 不 显 著 ( 按 照 Koop man et al J 22] 的测 算 , 200 4 年 该重 复 计算 部 分仅 占 全球 出 口 总 额 的 5 . 1 % , 中 国 的 数 据 为 6. 4 % ) , 本 文采 用 FF 近 似 代 替 流 出 产 品 中 的 其 他 地 区 流 出 增 加 值 。 5 8

中国工业履滑2016年第3期ZN.NVS,=1(16)Zr.其中,i代表参与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地区,t代表部门,Y,、N,分别代表地区i部门t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的中间品投入总额及国内中间品投人额。NVS,代表部门t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反映该部门中间品总投入中,来自国内的中间投人比重,该值越大,代表该部门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整体水平越高。(2)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构建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指标(NVC_Participation,NP),即:IVaFVaNP,=(X*X.(17)其中,IV,、FV,及X,分别为地区i部门t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参与NVC实现的间接流出增加值、其他地区增加值及国内流出总额,NP为地区i部门t的国家价值链参与度,该值越大,代表该地区部门t融入NVC的程度越深。NP,与NVS,的区别是,前者是在区域层面测度区域融入国内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而后者是在国家层面测度行业国家价值链分工的整体水平。(3)国家价值链定位。国家价值链定位指标(NVCPosition,NPO),即:FVi)IV)-ln(1+NPO,=ln(1+(18)X..X.其中,IV,、FV.X,的含义同上。NPO为地区i部门t的国家价值链定位,该值越大,表示该部门更多的为其他地区提供中间品,越靠近国家价值链上游;反之则表示该部门更多的依赖其他地区提供中间品,越靠近国家价值链下游。(4)国家价值链收益率。为便于比较,构造国家价值链收益率指标(NVC_GainRate,NGR),表示单位价值国内流出创造的地区增加值份额,即:RV.NGR.X.(19)其中,RV为地区i部门t以内需为基础的内资企业参与NVC实现的地区增加值。NGR,为地区i部门t的国家价值链收益率,该值越大,代表该部门在NVC中获取的收益水平越高。四、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的实证分析基于以上模型及核算方法,本文对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8区域17部门,其中13个工业部门)进行分解。首先按照分别代表八大区域使用部门的内资企业产出占比、外资企业一般贸易占比、使用部门的内销比重及内资企业进口占比的调整系数A②①8区域分别是: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京津地区(北京和天津)、北部沿海地区(河北和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西北地区(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和西藏)。②以各地区分部门工业总产值中内资企业占比衡量,内资企业产出由工业总产值减去外资企业工业产值而得,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各省份统计年鉴。59?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画工書鼴濟 2 0 1 6 年 第 3 期 IX NVSt = 」— ( 1 6 ) I n i 其 中 , i 代 表参 与 国 家 价值 链分工 的 地 区 , f 代 表部 门 , y, 分别 代 表 地 区 i 部 门 t 以 内 需为 基 础 的 内 资 企业的 中 间 品 投 入总 额 及 国 内 中 间 品 投人 额 。 yv F& 代表 部 门 t 的 国 家价值链分 工水 平 , 反 映该部 门 中 间 品 总 投 人 中 , 来 自 国 内 的 中 间 投人 比 重 , 该值 越 大 , 代表 该 部 门 的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 整 体水平越 高 。 ( 2 ) 国 家价值链参 与 度 。 构建 国 家价值 链参 与 度指 标 ( NV C_ Parti ci pa t i o n , NP ) , 即 : IV FV ( 1 7 ) Au A u 其 中 , /^ 分别 为 地 区 i 部 门 《 以 内 需 为 基础 的 内 资 企业 参 与 NVC 实现 的 间 接 流 出 增加 值 、 其他地 区 增 加值及 国 内 流 出 总 额 为 地 区 i 部 门 t 的 国 家价值链 参与度 , 该值 越大 , 代 表 该地 区 部 门 ; 融入 NVC 的 程 度越 深 。 册^ 与 ATS, 的 区 别 是 , 前者是在 区 域层 面测 度 区域 融 入 国 内 专 业化 分工 的程 度 , 而后者 是在 国 家层 面测 度 行业国 家 价值 链分工 的整 体水 平 。 ( 3 ) 国 家价值链 定位 。 国 家价值链定 位指 标 ( 卿< :_?〇 3 出〇1 1 , 邪0 ) , 即 : I V FV y VPOi, =l n ( l + -^ ) - l n ( l + — ( 1 8 ) A; , 其中 , 爪 的 含 义同 上 。 i VPC^ 为 地 区 i 部 门 t 的 国 家价 值链 定位 , 该值越 大 , 表 示该部 门 更 多 的 为 其他地 区 提 供中 间 品 , 越靠 近 国 家价 值链 上游 ; 反 之 则 表 示该 部 门 更 多 的 依赖其他 地 区 提 供 中 间 品 , 越靠近 国 家价值链下 游 。 ( 4) 国 家价值 链 收益率。 为 便于 比较 , 构造 国 家 价值链收 益率指 标 ( NVC_Ga i n Ra t e , N GR ) , 表 示 单 位价 值国 内 流 出 创 造 的地 区增 加值 份额 , 即 : P 1 / NGR i t : , ( 1 9 ) A ; , 其中 , 及 h 为地 区 ; 部 门 《 以 内 需 为基 础 的 内 资 企业 参 与 NV C 实 现 的 地 区 增 加 值 ^ 为 地 区i 部 门 t 的 国 家价值链 收益 率 , 该值越 大 , 代表该部 门 在 NVC 中 获取的 收 益水平 越 高 。 四 、 中 国 国 家 价值 链 分工 的 实 证 分 析 基 于 以 上 模 型及 核 算方法 , 本 文对 1 9 97 年 、 20 02 年 和 200 7 年 的 《 中 国 区 域 间 投 人 产 出 表》 ( 8 区域? 1 7 部 门 , 其 中 1 3 个工业 部 门 ) 进行分解 。 首 先 按 照 分别 代 表八 大 区 域使 用 部 门 的 内 资 企业 产 出 占 比 、 外 资企业一 般贸 易 占 比 、 使 用部 门 的 内 销 比重 及 内 资企业 进 口 占 比 的 调 整 系 数 < ? 、 ① 8 区 域分 别 是 : 东 北地 区 ( 黑 龙 江 、 吉 林和 辽 宁 ) 、 京 津地 区 ( 北 京 和 天 津 ) 、 北 部 沿 海 地 区 ( 河 北 和 山 东 ) 、 东 部 沿海 地 区 ( 江苏 、 上 海 和 浙江 ) 、 南 部 沿 海地 区 ( 福建 、 广 东 和海 南 ) 、 中 部 地区 ( 山 西 、 河 南 、 安徽 、 湖 北 、 湖 南 和 江西 ) 、 西北地 区 ( 内 蒙古 、 陕西 、 宁 夏 、 甘肃 、青海 和 新疆 ) 、 西南地 区 ( 四 川 、 重 庆 、 广西 、 云 南 、 贵州 和 西 藏 ) 。 ② 以 各地 区 分部 门 工 业 总 产 值 中 内 资企 业 占 比 衡量 , 内 资企 业 产 出 由 工 业 总 产 值 减 去 外 资 企业 工业 产值而 得 , 数 据 来 源 于 相关年 度 的 各 省 份 统 计年 鉴 。 5 9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B,CjD对区域间投人产出表进行分解,得出未知参数的估计值x0ml、xgm2、xO%p、MOm、Voml、Mo、VomMOm、Vo,而已知参数除了V外,X、F、E、RM来源于相关年度的区域间投人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借鉴Koopman etal.17、Ma etal.,18的思路,建立估计值与实际值偏误最小化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GAMS(TheGeneralAlgebraicModeling System)统计软件求解出上述未知参数的修正值xlxgmn2、xupMm、VinMin2、Vim2、MipVim。根据上述参数的修正值,可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中间使用分解为内资企业基于内需的中间使用、内资企业基于出口需求的中间使用、外资企业的中间使用三部分。如表2所示,在中国纺织服装及机电部门的区域投入产出关联中,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的绝大部分经济关联均由内资企业基于内需所创造。反观在京津地区、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外资企业及内资出口企业扮演了关键角色,尤其在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部门,该部门中间使用的三种关联方式占比大致相当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各区域国家价值链参与度、国家价值链定位及国家价值链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1.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按照(16)式核算出主要制造部门的NVS指数,如图1所示,大部分制造部门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呈现“先降后升、总体回落的态势,如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NVS指数由1997年的0.782下降至2002年的0.615,随后反弹至2007年的0.75。由此表明随着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融入GVC一定程度上阻碍了NVC的整体发展。对于构建NVC而言,融人GVC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融人GVC对国内原有分工体系产生“冲击效应”;融人GVC带来了“鲶鱼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主要取决于具体行业面临的“冲击效应”及“鲶鱼效应”的差异。一方面,“冲击效应"取决于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如由于产品周期相对较短、技术相对先进,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高,面临的外资竞争更为激烈。相比之下,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所遭受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小。另一方面,“鲶鱼效应”①首先计算出各地区货物出口部门一般贸易平均占比α,考虑到内外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差异及其部门异质性,有必要对该指标进行修正。由于外资企业出口与其加工贸易比重正相关(与其一般贸易占比负相关),以各部门外资企业出口比重e,及其平均数e/之比8,(8,=e;le;)对α进行修正8,越大表示该部门的外资加工贸易比重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其一般贸易占比也应低于地区平均水平,因而调整系数B=αl,。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②以各地区分部门规模以上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及其他企业)总产出减去出口交货值来衡量内销部分,由此计算内销比重,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各省份统计年鉴。③以各地区内资企业进口平均占比近似代替,内资企业进口由进口总额扣除外资企业进口额而得,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④由各地区分部门工业增加值减去外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部分,由此得到内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各省份统计年鉴。限于篇幅,本文略去求解过程,如有兴趣可向作者索取。?F该行业已形成较完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表现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关键部件等中间品,出?口到中国大陆进行加工组装,产成品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行业的股权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行业所受的冲击程度,2007年纺织服装业的外资股权占比为?38.8%,显著低于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58.56%的水平。60?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黎 峰 : 增 加 值视角 下 的 中 国 国 家 价 值 链分 工 B; ' C; 气D; ?对 区 域 间 投 入产 出 表 进行 分解 , 得 出 未 知参数 的 估计值 、 %0 ;;2 、 則二2 、 叫? 2 、 M) g JO; , 而 已 知参 数除 了 ‘ ?外 , Z 丨 、 < 、 £: 、 /? : 、 M; 来源 于相关年度 的 区 域 间投 人产 出 表 。 在此 基础上 借 鉴 Ko op ma n e t al . [ 1 7 ] 、 Ma e t al . [ 1 8 】 的 思路 , 建立 估计值与 实 际 值偏误最小化 的 线 性 规划 模型 , 通 过 GAMS ( Th e Ge neral Alg eb ra i c Mo del i n g Sy s t em ) 统计软 件 求解 出 上 述 未 知 参 数 的 修 正值 ‘ “ 夂, 、 < 、 & 、 <、 t ? 。 根 据上 述 参数 的 修 正值 , 可 把《 中 国 区域 间 投人 产 出 表 》 的 中 间 使用 分解 为 内 资企 业基于 内 需 的 中 间使用 、 内 资企业 基 于 出 口 需 求 的 中 间 使用 、 外资企 业的 中 间使用 三 部分 。 如 表 2 所示 , 在 中 国 纺 织 服装及 机 电 部 门 的 区域 投人 产 出 关联 中 , 东 北 地 区 、 西 北地 区 、 西 南地 区 等 的 绝 大部 分经 济关 联 均 由 内 资企业基 于内 需 所创造 。 反 观在 京津 地 区 、 东 部沿 海 、 南部沿海 等 发达地 区 , 外 资企 业及 内 资 出 口 企业 扮演 了关键 角 色 , 尤 其在 电 气 机械及 电子 通信 设 备制 造 部 门 , 该部 门 中 间 使用 的 三种 关 联 方式 占 比 大致相 当 , 呈现 出 “ 三 分天 下 ” 的 格局 。 在此 基础 上 , 对 中 国 国 家价 值链 分工水 平 、 各 区 域 国 家 价值链 参与度 、 国 家 价值链 定位 及 国 家价值链 收益 率进 行实 证分析 。 1. 国 家 价值链 分 工水平 按照 ( 1 6 ) 式 核算 出 主要 制 造 部 门 的 NVS 指 数 , 如 图 1 所示 , 大部 分 制造 部 门 的 国 家 价值链 分 工 水 平呈 现 “ 先 降后升 、 总 体 回 落 ” 的 态 势 , 如 电 气机 械 及 电 子通 信设 备 制造 业 的 NV S 指数 由 1 9 97 年的 0. 782 下 降至 2002 年 的 0. 6 1 5 , 随 后反 弹至 200 7 年 的 0. 7 5 。 由 此表 明 随 着 对外 开放 步 伐不 断 加快 , 融人 GVC — 定程 度上 阻碍 了 NVC 的 整体 发展 。 对于 构建 NVC 而 言 , 融人 GVC 的 影 响 主 要来 自 两 个方 面 : 融 人 GVC 对 国 内 原有 分 工体 系 产 生 “ 冲 击效应 ” ; 融人 GVC 带来 了 “ 鲶鱼 效应 ” 。 值得 注意 的 是 , 不 同行 业 的 国家 价值链 分工 水平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异 质性 , 这 主要取决 于具体行 业面 临 的 “ 冲 击效应 ” 及“ 鲶鱼效应 ” 的 差 异 。 一 方 面 , “ 冲 击 效应 ” 取决于行 业的 国 际垂直专 业化 分工 程度 。 如 由 于 产品 周 期相 对较短 、 技术 相对 先进 , 电气机械 及 电 子通信设备制 造业 的 国 际垂直 专业 化分工水平 较高? , 面 临 的外 资 竞争更 为 激烈 。 相 比之 下 , 纺 织服 装业 的 国 际垂 直专业化分工水 平较低 , 所 遭受 的 “ 冲击效应 ” 相对 较小? 。 另 一 方面 鲶鱼效 应 ” ① 首 先 计算 出 各 地区 货 物 出 口 部 门 一般贸 易 平 均 占 比 〇% 考 虑 到 内 外 资企 业 一 般 贸易 出 口 占 比 差异 及 其部 门 异 质 性 , 有 必 要 对该 指 标进行 修正 。 由 于 外 资 企 业 出 口 与 其 加 工 贸 易 比 重正 相关 ( 与 其 一 般贸 易 占 比 负 相 关 ) , 以 各 部 门 外 资 企业 出 口 比 重 及 其平均 数 e / 之 比 5 ; ( 5 ; /e / ) 对 进 行修 正 , < 越大表示 该部 门 的 外 资 加工 贸 易 比 重 高 于地 区 平 均水 平 , 其一 般 贸 易 占 比 也 应低 于地 区平 均水 平 , 因 而 调整 系 数 5; =〇7 < 。 数 据来 源 于 相关年 度 的 《 中 国 对 外 经 济 统计 年鉴 》 。 ? 以 各 地 区分 部 门 规 模 以 上 内 资 企 业 ( 包括 国 有 企业 、 集 体企 业 、 私 营 企 业 、 股份合 作 企业及 其 他企 业 ) 总产 出 减 去 出 口 交 货 值 来衡 量 内 销 部 分 , 由 此 计算 内 销 比 重 , 数 据 来源 于 相关 年 度 的 各 省 份统 计年 鉴 。 ③ 以 各 地 区 内 资 企 业进 口 平 均 占 比 近 似 代 替 , 内 资 企业 进 口 由 进 口 总 额 扣 除 外 资 企业 进 口 额 而得 , 数 据来 源 于相 关年度 的 C 中 国 对 外 经济 统计 年 鉴》 。 ? 由 各地 区 分部 门 工 业增 加 值减 去 外 资 企 业 的 工 业增 加 值 部 分 , 由 此得到 内 资 企业的 工业 增 加 值 , 数据来 源 于相 关年 度 的 各省 份统 计年鉴 。 ⑤ 限 于 篇 幅 , 本 文 略去 求解 过 程 , 如 有 兴趣 可 向 作 者 索 取。 ? 该 行业 已 形 成 较 完 整 的 全球 价值 链 分 工体 系 , 表 现 为 日 本 、 韩 国 、 中 国 台 湾 地 区 生 产 关键部件等 中 间 品 , 出 口 到 中 国 大陆 进 行加 工 组 装 , 产 成 品 销 往 欧 美等 发 达国 家 。 ? 行 业 的 股 权 结 构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以 反 映 该 行 业 所 受 的 冲 击 程 度 , 2 00 7 年 纺 织 服 装 业 的 外 资 股 权 占 比 为 3 8 . 8% , 显 著 低 于 电 气机 械及 电 子 通 信设备 制 造业 5 8. 5 6% 的 水 平 。 60

中国工业滑2016年第3期表 2单位:%2007年各地区主要部门的中间品关联方式分布电气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地区关联方式纺织服装业机械工业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A77.0786.0276.4665.80东北地区B15.936.873.5417.51c7.007.1120.0016.69A38.0571.5274.6636.33B京津地区45.8711.456.2526.89c16.0817.0319.0936.78A77.0488.6787.2474.99B北部沿海11.411.612.382.87c11.569.7210.3822.14A56.6769.1062.9132.91B东部沿海27.7014.8320.7938.28c15.6416.0716.3128.81A64.9261.0447.4748.50B南部沿海14.2821.9327.1727.57c20.7917.0325.3623.93A83.9387.8367.5474.41中部地区B5.322.684.912.63C10.759.4927.5522.96A79.2180.2987.6580.60B西北地区13.2312.813.599.69c7.558.759.716.90A77.8585.3885.0282.04B西南地区14.685.533.219.54c7.478.419.1011.77注:关联方式A表示内资企业基于内需的中间使用;B表示内资企业基于出口的中间使用;C表示外资企业的中间使用。资料来源:根据分解后的《中国区域间投人产出表》(2007)测算。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自来水生产供应业0208010040 Nvs(%) 60199720022007图1主要制造部门的国家价值链分工水平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分解后的各年度《中国区域问投入产出表》测算。61?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画 工書飆 濟 20 1 6 年 第 3 期 表 2 2007 年 各 地 区 主 要 部 门 的 中 间 品 关 联 方式 分布 单 位 : % 交通 运 输 设 备 电 气 机 械及 地 区 关联 方 式 纺 织服 装 业 机 械 工业 制 造 业 电 子 通 信设 备制 造 业 A 77 . 07 8 6. 02 76 . 4 6 65 . 80 东 北 地 区 B 1 5 . 9 3 6 . 87 3 . 54 1 7 . 5 1 C 7 . 00 7 . 1 1 20 . 00 1 6 . 69 A 38 . 05 7 1 . 52 74 . 6 6 3 6 . 33 京 津地 区 B 45 . 87 1 1 . 45 6 . 25 2 6 . 89 C 1 6 . 0 8 1 7 . 03 1 9 . 0 9 3 6 .7 8 A 77 . 04 8 8 . 67 87 . 24 7 4 . 9 9 北 部 沿 海 B 1 1 . 4 1 1 . 6 1 2 . 3 8 2 . 8 7 C 1 1 . 56 9 . 72 1 0 . 3 8 2 2 . 1 4 A 56 . 67 69 . 1 0 62 . 9 1 3 2 .9 1 东部 沿 海 B 27 . 70 1 4 . 83 20 . 79 3 8 .2 8 C 1 5 . 64 1 6 . 07 1 6 . 3 1 2 8 . 8 1 A 64 . 92 6 1 . 04 47 . 47 4 8 .5 0 南 部 沿 海 B 1 4 . 28 2 1 . 93 27 . 1 7 2 7 . 5 7 C 20 . 79 1 7 . 03 25 . 36 2 3. 9 3 A 83 . 93 87 . 8 3 67 . 54 74 . 4 1 中 部 地 区 B 5 . 32 2 . 68 4 . 9 1 2 . 6 3 C 1 0 . 75 9 . 4 9 27 . 55 22 . 9 6 A 7 9 . 2 1 8 0 .2 9 87 . 65 80 . 6 0 西 北 地 区 B 1 3. 2 3 1 2 . 8 1 3 . 59 9 . 6 9 C 7. 5 5 6 .9 0 8 . 75 9 . 7 1 A 7 7. 85 85 . 3 8 85 . 02 82 . 04 西 南 地 区 B 1 4 . 6 8 5 . 5 3 3 . 2 1 9 . 54 C 7. 4 7 9 . 1 0 1 1 . 7 7 8 . 4 1 注 : 关联 方 式 A 表 示 内 资 企业 基 于内 需 的 中 间 使用 ; B 表 示 内 资 企 业 基于 出 口 的 中 间 使 用 ; C 表示 外 资 企 业 的 中 间 使 用 。 资料 来 源 : 根 据 分 解后 的〈〈 中 国 区域 间 投 人 产 出 表 》 ( 2007 ) 测 算 食 品 制 造 及 烟 草 加 T. 业 纺织 服 装业 ■ t ——————— 木材 加 工 及 家 具 制 造业 造 纸 印 刷 及 文 教 用 品 制 造业 t " —"?""?—" ———11 8 —1 —" ""*"- 化 7 1 1 1 ■ 麵丨 隱丨 圓 丨 ■ ■ 丨 1 丨 1 丨 丨 丨 丨 ■ ■丨 ' ■■ W?? 非 金 属 矿 物 制 品 业 ■ T ——*— 金 属 冶 炼及 制 品 业 ■E ————————————* 机 械工 业 ——―-————1—" ** 交 通 运 输 设 备 制 造业 -—―?11 11— 电 气 机 械 及 电 子 通 信 设 备 制 造 业 ISSS "1 "1 1*"1***11"11"111 11—?- I 其 他 制 造业  ̄ 电 力 蒸 汽财 、 煤气 自 来 水 生 产 織业 G i 4 〇 60 80 1 00 N VS ( % ) 1 99 7 ■ 20 02 ■ 2 00 7 图 1 主 要 制 造 部 门 的 国 家 价值链 分工 水 平 资 料 来 源 : 作 者 根 据 分 解 后 的 各 年度 《 中 国 区 域 间 投 入 产 出 表 》 测 算 6 1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