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十一章资料的统计分析 *调查所得的原始資料经过审核整理与汇 总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才能解释除 掉查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才能得出调查的 结论因而统计分析是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中十 分重要的一部分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 少划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 析前两者可称为初等统计后者可称为高等统 计我们只对初等统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十一章.资料的统计分析 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经过审核,整理,与汇 总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才能解释除 掉 查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才能得出调查的 结论,因而,统计分析是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中十 分重要的一部分.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 少划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 析,前两者可称为初等统计,后者可称为高等统 计.我们只对初等统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一单变量描述统计 *单变量统计分析可分为两大方面即描述统 计和推论统计. *描述统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最简单的杷括 性反映出大量数据资料所容纳的基本信息它 的基本方法包括集中量数分析和离散量数分 析等 *推论统计的主要目的使用从样本调查中所 得到的数据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情况主要包括 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第一节.单变量描述统计 单变量统计分析可分为两大方面,即,描述统 计和推论统计. 描述统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用最简单的概括 性反映出大量数据资料所容纳的基本信息.它 的基本方法包括集中量数分析和离散量数分 析等. 推论统计的主要目的使用从样本调查中所 得到的数据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情况,主要包括 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频数分有与频率分布 *1.频数分布( Frequency Distribution) 频数分布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 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是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 表达、见表1) 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A简化资料将调查得到的杂乱的原始数据, 以十分简洁的统计表反映出来. β清楚地了解调査数据的众多信息
一.频数分布与频率分布 1. 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 频数分布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 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是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 表达.(见表1.) 频数分布表的作用: A.简化资料.将调查得到的杂乱的原始数据, 以十分简洁的统计表反映出来. B.清楚地了解调查数据的众多信息

表1.97年统计学历分布 历 人数 小学以下 中学 72 高中 44 中专 13 大专 52 大学 58 硕士 4 博士 7 Missing 49 Total 300
表1. 97年统计学历分布 学 历 人 数 小学以下 1 中学 72 高中 44 中专 13 大专 52 大学 58 硕士 4 博士 7 Missing 49 Total 300

2,频率分有 频率分布( percentages distribution) 频率分布是一组数据中不同屈指的频数 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这中比率在社 会调查中经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 (见表2) 频率分布表试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 数量分布她十分方便于不同总体会不同类 别之间的比较因此这种分布表的应用更为 普遍
2.频率分布 频率分布(percentages distribution) 频率分布是一组数据中不同屈指的频数 相对于总数的比率分布情况.这中比率在社 会调查中经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达. (见表2) 频率分布表 试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相对 数量分布.她十分方便于不同总体会不同类 别之间的比较.因此这种分布表的应用更为 普遍

表1.97年学历分布 学历 人数 Percent 小学以下 3 中学 72 24.0 高中 44 14.7 中专 13 4.3 大专 52 17.3 大学 58 19.3 硕士 1.3 博士 7 2.3 ssIng 49 16.3 Total 300 100n=300)
表1. 97年学历分布 学 历 人 数 Percent 小学以下 1 .3 中学 72 24.0 高中 44 14.7 中专 13 4.3 大专 52 17.3 大学 58 19.3 硕士 4 1.3 博士 7 2.3 Missing 49 16.3 Total 300 100(n=300)

.集中量数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指的使用一个典型值来反映 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别的树值围绕在它的周围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1平均数mean) 平均数是使用得最多的集中量数平均数数是指总 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目所得之商 统计分析中习惯以Ⅹ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二.集中量数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指的使用一个典型值来反映一 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别的树值围绕在它的周围.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也称为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三种. 1.平均数(mean) 平均数是使用得最多的集中量数.平均数数是指总 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数目所得之商 统计分析中习惯以X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X n X =

1.1从原始数据计算平均数 12从单值分组资料计算平均数 首先要将每一个变量值乘以对应的频 数千得出各族的数值之和然后将各族的 数值之和全部相加最后除以单位总数 ∑Xf∑Xf x=∑fn
1.1从原始数据计算平均数 1.2 从单值分组资料计算平均数 首先要将每一个变量值乘以对应的频 数f,得出各族的数值 之和,然后将各族的 数值之和全部相加,最后除以单位总数. ∑Xf ∑Xf ∑f n X = =

例题:调查某年级150名学生的 年龄得到下列结果 表3某年级学生的年龄分布 年龄 人数(频数) 17 10 18 25 19 50 20 40 21 20 22 5 计 150
例题:调查某年级150名学生的 年龄得到下列结果: 表 3.某年级学生的年龄分布 年龄 人数(频数) 17 10 18 25 19 50 20 40 21 20 22 5 合计 150

13从组距分组资料计算均值 在调查收入年量等方面情况时,常常得 到组距分组形式的资料如我们知道各年 龄段的人数若要计算平均年龄就需要计 算出各组的组中值然后在按照单值分组 资料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组中限士
1.3 从组距分组资料计算均值 在调查收入年量等方面情况时,常常得 到组距分组形式的资料,如我们知道各年 龄段的人数,若要计算平均年龄就需要计 算出各组的组中值,然后在按照单值分组 资料计算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 上限+下限 2 组中值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离散量数分析.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单变量推论统计.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量表法与民意测验.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抽样 第五节 样本规模.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民意调查.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抽样.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观察法.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问卷调查法.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问卷调查法.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调查设计.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信度和效度.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设计调查方案.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主讲:王立波).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绪论(主讲:陈建文).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人际关系.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 传播媒体与态度改变.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权力与领导.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利他行为.ppt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侵犯行为.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资料处理.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ppt
-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2章 演进博弈与自发秩序.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3章 法律与社会规范.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4章 儒家文化与社会秩序.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章 博弈与社会.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2章 纳什均衡与一致预期.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3章 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4章 动态博弈与承诺.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5章 讨价还价与耐心.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6章 重复博弈与信誉.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7章 不完全信息与声誉.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8章 非对称信息与逆向选择.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9章 信号传递与机制设计.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0章 机制设计与信息租金.ppt
- 北京大学:《博弈与社会》第11章 道德风险与腐败.ppt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社会分层、第九讲 社会流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