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讲义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一) 2006.10
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一) 2006.10

第一章概述 质量改进十大原则 质量改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 ·质量改进是针对过程进行的 质量改进是一种措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创新措施) ·质量改进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果或效率 ·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质量改进是本组织全体员工及各管理层都应参与的活动 根据改进对象,质量改进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阶段、 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之间进行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 质量改进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质量改进应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
第一章 概 述 质量改进十大原则 • 质量改进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 • 质量改进是针对过程进行的 • 质量改进是一种措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或创新措施) • 质量改进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果或效率 • 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 • 质量改进是本组织全体员工及各管理层都应参与的活动 • 根据改进对象,质量改进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阶段、 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之间进行 •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 • 质量改进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 质量改进应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

质量改进环境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关键 各级管理者的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 组织内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确定质量改进目标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相互 之间的信任 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 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 对改进过程进行鼓励,对成功的改进进行奖励 有较高的士气 不断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
质量改进环境 •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关键) • 各级管理者的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 • 组织内共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 确定质量改进目标 • 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相互 之间的信任 • 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 • 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 • 对改进过程进行鼓励,对成功的改进进行奖励 • 有较高的士气 • 不断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

质量改进分类 对产品(服务)本身的改进 这种改进是一种工程技术改进,可能使组织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成 本下降,甚至可导致产品(服务)的创新,但应进行严格控制 对产品(服务)过程的改进 这种改进既可能是一种工程技术改进(如加工方法改进),又可能是一种 管理改进(如改变该过程的人员、环境、组织方法等)。这种改进可能 使组织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还可能使组织的人际关系 得到改善。 对管理过程的改进 这种改进对组织来说是永无止境的,随时都应进行,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 管理者都应针对自己的管理对象来进行。它包括组织目标的调整、发展 战略的更改、组织机构的变动、接口方式的改进、资源的重新分配、奖 励制度的改变、产品(服务)过程的调整也就是说,可以涉及组织的 方方面面。这种改进可以使组织的产品(服务)成本下降,从际关系得 到改善,使组织的资源了挥更大的效益
质量改进分类 ▪ 对产品(服务)本身的改进 这种改进是一种工程技术改进,可能使组织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成 本下降,甚至可导致产品(服务)的创新,但应进行严格控制 ▪ 对产品(服务)过程的改进 这种改进既可能是一种工程技术改进(如加工方法改进),又可能是一种 管理改进(如改变该过程的人员、环境、组织方法等)。这种改进可能 使组织的产品(服务)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还可能使组织的人际关系 得到改善。 ▪ 对管理过程的改进 这种改进对组织来说是永无止境的,随时都应进行,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 管理者都应针对自己的管理对象来进行。它包括组织目标的调整、发展 战略的更改、组织机构的变动、接口方式的改进、资源的重新分配、奖 励制度的改变、产品(服务)过程的调整……也就是说,可以涉及组织的 方方面面。这种改进可以使组织的产品(服务)成本下降,从际关系得 到改善,使组织的资源了挥更大的效益

质量改进与QC小组 QC小组是进行质量改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 形式,通过组建QC小组来进行质量改进可以迅速取 得成效 质量改进又不能仅仅利用QC小组一种形式。不 管是集体活动还是个人活动,不管是固定的班组还 是临时组建的小组,都 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 质量改进,并均应得到 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 果取得成果,都应给予 必要的奖励
质量改进与QC小组 QC小组是进行质量改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 形式,通过组建QC小组来进行质量改进可以迅速取 得成效。 质量改进又不能仅仅利用QC小组一种形式。不 管是集体活动还是个人活动,不管是固定的班组还 是临时组建的小组,都 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 质量改进,并均应得到 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 果取得成果,都应给予 必要的奖励

质量改进七大目的 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 改进与顾客、供方、员工、所有者和社会其他组织包 括政府的关系,促进相互的沟通 ■消除工作场所的障碍 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为员工做贡献、求进步、争先进创 造机遇 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质量改进七大目的 ▪ 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 降低成本 ▪ 改进与顾客、供方、员工、所有者和社会其他组织包 括政府的关系,促进相互的沟通 ▪ 消除工作场所的障碍 ▪ 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 为员工做贡献、求进步、争先进创 造机遇 ▪ 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第二章质量改进的管理 管理者的职责 确定质量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向被管理者传达质量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 ·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 ·采用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个人都能并有权改进自己的 工作过程 ·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为质量改进进行鼓励,对其成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奖励 及时将改进的结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巩固已取 得的成绩
第二章 质量改进的管理 管理者的职责 • 确定质量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 向被管理者传达质量改进的目的和目标 • 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 • 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 • 采用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个人都能并有权改进自己的 工作过程 • 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 为质量改进进行鼓励,对其成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奖励 • 及时将改进的结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定之中,巩固已取 得的成绩

质量改进的组织管理 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某一部门(通常是质 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改进的管理工作。若组织庞 大,也可成立专门的质量改进管理机构 ·由负责质量改进的部门提出质量改进的方针、策略、 方案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支持和广泛协调组织的 质量改进活动 ·确定质量改进的需要和目标 ·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采取指定 或其他方式组织有关的小组或个人实施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给予资源的和道义的支持和 帮助,协调相关的事项 对质量改进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
质量改进的组织管理 • 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某一部门(通常是质 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改进的管理工作。若组织庞 大,也可成立专门的质量改进管理机构 • 由负责质量改进的部门提出质量改进的方针、策略、 方案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支持和广泛协调组织的 质量改进活动 • 确定质量改进的需要和目标 • 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采取指定 或其他方式组织有关的小组或个人实施 •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给予资源的和道义的支持和 帮助,协调相关的事项 • 对质量改进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

质量改进管理的基本程序 ■选定对象,确定课题 根据质量改进计划或现实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选定质量改进的对象,确定 课题。 确定人选,建立小组 根据所确定的课题,按其规模和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可以组建跨部门的确良小组(Q小组),也可以由原已存在的小组承担, 或者在原已存在的小组中选择部分人员承担,甚至可以由某个人承担。 进行分解,明确职责 将质量改进可能涉及到的工作基础上或活动范围分配到参与者个人,明确 完成的期限和配置的资源。必要时还应制定具体的计划 调查原因,采取措施 调查可能的原因,确定因果关系,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确认结果,巩固成果 确认改进结果,采用更改规范、设计、制度、规定、程序、方法等方法,保 持和巩固成果。 寻找新目标 寻找新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未解决的质量问题,选定新的质量改进对象,使质 量改进进入新阶段
质量改进管理的基本程序 ▪ 选定对象,确定课题 根据质量改进计划或现实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选定质量改进的对象,确定 课题。 ▪ 确定人选,建立小组 根据所确定的课题,按其规模和涉及的范围大小,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可以组建跨部门的确良小组(QC小组),也可以由原已存在的小组承担, 或者在原已存在的小组中选择部分人员承担,甚至可以由某个人承担。 ▪ 进行分解,明确职责 将质量改进可能涉及到的工作基础上或活动范围分配到参与者个人,明确 完成的期限和配置的资源。必要时还应制定具体的计划。 ▪ 调查原因,采取措施 调查可能的原因,确定因果关系,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 确认结果,巩固成果 确认改进结果,采用更改规范、设计、制度、规定、程序、方法等方法,保 持和巩固成果。 ▪ 寻找新目标 寻找新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未解决的质量问题,选定新的质量改进对象,使质 量改进进入新阶段

质量改进的五大障碍 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只注意产品(服务)上存 在的问题,而忽视管理和 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质量改进是下属或别人的 事,不是自己的事 ·只注意账面上的效果,忽 视质量改进带来的生机和 活力 ·对改进成果不加以巩固
质量改进的五大障碍 • 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 只注意产品(服务)上存 在的问题,而忽视管理和 人际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 质量改进是下属或别人的 事,不是自己的事 • 只注意账面上的效果,忽 视质量改进带来的生机和 活力 • 对改进成果不加以巩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四章 长期资产.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十章 会计事前管理.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十二章 会计事后管理.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组织.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十一章 会计事中管理.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六章 所有者权益.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八章 收入与利润核算.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五章 负债.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二章 会计记录—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九章 对外通用财务报表及其分析利用.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三章 流动资产.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七章 费用与成本核算.ppt
- 《会计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版)第一章 会计概论.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考试复习.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组织结构设计.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计划的组织实施.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战略性计划.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ppt
- 《管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信息获取.ppt
-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共五章,管理学院:王丘).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公共关系学基本概述.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公共关系日常工作和专项活动.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公共关系广告宣传.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类型.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CIS(企业识别系统).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新闻传播.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案例与分析.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公共关系礼仪.ppt
-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 Scienc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从业人员.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一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二章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三章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链.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四章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五章 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的法律问题.ppt
- 《物流与电子商务》第六章 电子商务下的传统产业物流网络的发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