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电信专业教案)

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电路原理任课班级电信03(1,2)任课教师鲁敏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电工教研室2004一2005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原理 任课班级 电信 03(1,2) 任课教师 鲁 敏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电工教研室 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鲁敏助教职称总学时81学时使用教材《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使学生获得电路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3..为学生就相关领域自学、深造、拓展和创新奠定基础。程教学目的章名章次学时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8第1章7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8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8第4章电路定理4第5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6第6章阶电路4第7章二阶电路4第8章相量法12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4第10章含有耦和电感的电路6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姓名 鲁敏 职称 助教 总学时 81 学时 使用教材 《电路》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获得电路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就相关领域自学、深造、拓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章次 章 名 学时 第 1 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8 第 2 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7 第 3 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8 第 4 章 电路定理 8 第 5 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4 第 6 章 一阶电路 6 第 7 章 二阶电路 4 第 8 章 相量法 4 第 9 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2 第 10 章 含有耦和电感的电路 4 第 11 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 6

2004年8月31日简单介绍电路,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1、教学目的2、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从生活的实际引出电路概念,使学生们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circuit)1、2、从电路引申至电路模型,并以图示之教3、电流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应用。学电压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应用。4、内5、参考方向的指定的规定以及参考方向的实质,容6、举例说明参考方向,并引出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7、介绍电量的国际单位制。教学重点:1、电路模型的建立。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与应用教学重点3、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及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重要性以及标注规则。教学方法2、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判定。教学方法:讨论式,图示,例解法课堂习题:P241-1作业、思作业:阅读所讲内容,加深对电路概念的认识考题(讨思考题:对于习题来说,若不表明参考方向,可否进行计算?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
2004 年 8 月 31 日 教 学 目 的 1、简单介绍电路,使学生对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教 学 内 容 1、从生活的实际引出电路概念,使学生们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circuit) 2、从电路引申至电路模型,并以图示之。 3、电流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应用。 4、电压量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应用。 5、参考方向的指定的规定以及参考方向的实质。 6、举例说明参考方向,并引出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7、介绍电量的国际单位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电路模型的建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与应用。 3、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教学难点: 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重要性以及标注规则。 2、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的判定。 教学方法:讨论式,图示,例解法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课堂习题:P24 1-1 作业:阅读所讲内容,加深对电路概念的认识。 思考题:对于习题来说,若不表明参考方向,可否进行计算?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2004年8月23日掌握电路中电功率与能量的关系。1、教学目的2、掌握电路元件中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特性。1、从电功率的定义推导出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2、通过数学表达式的正负说明能量的传输方向。教3、以图示说明电功率正负的含义。学4、简单介绍集总电路元件的概念。内5、介绍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以及开路、短路情况以及能量关系。容6、介绍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以及能量关系。7、介绍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以及能量关系。教学重点:1、功率的正负说明的物理意义。2、电阻元件的特性。3、电感元件的特性。教学重点4、电容元件的特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功率的正负说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具体的电路中对电路元件的含及义的分析。教学方法2、集总元件的定义以及特性。3、三种电路元件的特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示法,教具法(实际的电阻元件和万用表)作业:P251-51-6 1-8作业课堂讲解:P251-4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2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8 月 23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电路中电功率与能量的关系。 2、掌握电路元件中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的特性。 教 学 内 容 1、从电功率的定义推导出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 2、通过数学表达式的正负说明能量的传输方向。 3、以图示说明电功率正负的含义。 4、简单介绍集总电路元件的概念。 5、介绍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以及开路、短路情况以及能量关系。 6、介绍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以及能量关系。 7、介绍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以及能量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1、功率的正负说明的物理意义。 2、电阻元件的特性。 3、电感元件的特性。 4、电容元件的特性。 教学难点:1、功率的正负说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具体的电路中对电路元件的含 义的分析。 2、集总元件的定义以及特性。 3、三种电路元件的特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示法,教具法(实际的电阻元件和万用表)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25 1-5 1-6 1-8 课堂讲解:P25 1-4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月26日2004年2掌握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和特性曲线1、教学目的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方程)1、从实际的电源抽象出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2、介绍电压源的特性(函数特性和特性曲线)3、介绍电流源的特性(函数特性和特性曲线)教学4、介绍非独立电源(VCVS、VCCS、CCVS、CCCS)的特性和电路模型内5、针对受控源理解困难的特点讲解例题以加深理解。容6、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只与电路拓扑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无关)7、重点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定义和使用特点。教学重点:1、实际电源的特点2、四种受控源的特性。3、基尔霍夫定律的使用特点和范围。教学重点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实际电源的特性。及2、受控源的理解。教学方法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教学方法:例解法,图示法,讨论法。课堂讲解:P261-1001-11作业作业:P261-121-13P271-14, 1-15, 1-21,1-22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3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2 月 26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独立电源和受控源(电压源、电流源)的特性和特性曲线。 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方程) 教 学 内 容 1、从实际的电源抽象出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 2、介绍电压源的特性(函数特性和特性曲线) 3、介绍电流源的特性(函数特性和特性曲线) 4、介绍非独立电源(VCVS、VCCS、CCVS、CCCS)的特性和电路模型。 5、针对受控源理解困难的特点讲解例题以加深理解。 6、讲解基尔霍夫定律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只与电路拓扑结构有关,与元件性质 无关) 7、重点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定义和使用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1、实际电源的特点 2、四种受控源的特性。 3、基尔霍夫定律的使用特点和范围。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教学难点:1、实际电源的特性。 2、受控源的理解。 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教学方法:例解法,图示法,讨论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课堂讲解:P26 1-10 1-11 作业:P26 1-12 1-13 P 27 1-14,1-15,1-21,1-22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2004年2月29日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学1、目的2、习题解答由例题引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对它的使用给出了范围。1、2、讲解其余例题,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3、讲解第24页习题1-5,1-6,1-9,1-11,1-13,1-14,1-15,1-21,1-22学4、启发性讲解1-16内容教学重点: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习题讲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及教学方法作业:理解和思考所讲例题和习题。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4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2 月 29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习题解答 教 学 内 容 1、由例题引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对它的使用给出了范围。 2、讲解其余例题,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讲解第 24 页习题 1-5,1-6,1-9,1-11,1-13,1-14,1-15,1-21,1-22 4、启发性讲解 1-16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习题讲解 教学重点: 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理解和思考所讲例题和习题。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4 页

2004年3月4日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1、教学目的2、电阻串并联和Y△变换给出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定义。1、2、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教3、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学4、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内5、以例题的形式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的求解方法容6、从电桥引出Y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的互相变换7、将推导出的公式整理,总结记忆规律。教学重点:1、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2、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3、从电桥引出Y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教学重点的互相变换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及1、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教学方法2、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3、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讨论法作业:P452-1,2—4,作业思考题:P452-2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5页
2004 年 3 月 4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电阻串并联和 Y△变换 教 学 内 容 1、给出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定义。 2、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 3、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4、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5、以例题的形式讲解电路的串并联的求解方法。 6、从电桥引出 Y 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的互相变换。 7、将推导出的公式整理,总结记忆规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2、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3、从电桥引出 Y 形和△形电路,并以对外等效的概念引出两者之间 的互相变换 教学难点: 1、电路等效变换的意义以及对外等效的含义 2、电阻的串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压公式 3、电阻的并联连接的等效电阻以及电路的分流公式 教学方法:例举法,讲授法,讨论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45 2-1 ,2-4, 思考题:P45 2-2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5 页

2004年3月7日1、了解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关系教学目的2、了解实际电源特性以及电路模型。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3、否则违背KVL。教学4、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KCL。内5、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容6、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7、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8、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在例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月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3、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教学重点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教学难点及教学难点:1、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KVL教学方法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教学方法:例解法,讲授法,图示法。作业:P462—5,2-8,2-9,2-10,2-11;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6页
2004 年 3 月 7 日 教 学 目 的 1、了解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关系。 2、了解实际电源特性以及电路模型。 教 学 内 容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 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 3、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 KVL。 4、电流相等且方向一致的电流源才允许串联,否则违背 KCL。 5、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6、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7、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8、以例题的形式讲解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在例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用一个等效电压源代替 2、理想电流源的并联用一个等效电流源代替 3、分析实际电源的电路,得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教学难点: 1、电压极性不同的电压源不允许并联,否则违背 KVL 2、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出实际电源的模型 3、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教学方法:例解法,讲授法,图示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 46 2-5,2-8,2-9,2-10,2-11;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6 页

2004年3月11日做实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教学方法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题后记第7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3 月 11 日 教 学 目 的 做实验 教 学 内 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7 页

2004年3月14日1、掌握输入电阻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教学目的2、重点解决课后习题中的问题。1、以图示给出输入电阻的定义。2、通过定义式推出计算方法。教以例题的形式讲解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3、学4、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特殊求法。内5、重点讲解课后习题,以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进行容教学重点:1、输入电阻的定义。2、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及教学方法:主要以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输入电阻的理解。教学方法作业:理解和掌握课上所讲的例题与习题。作业思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第8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4 年 3 月 14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输入电阻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 2、重点解决课后习题中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1、以图示给出输入电阻的定义。 2、通过定义式推出计算方法。 3、以例题的形式讲解输入电阻的求解方法。 4、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的特殊求法。 5、重点讲解课后习题,以讨论和讲解的形式进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及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输入电阻的定义。 2、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以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输入电阻的理解。 作 业 思考题 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理解和掌握课上所讲的例题与习题。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电气专业教案).doc
- 《电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电路理论).doc
-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Principle(二).doc
-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Principle(一).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Circutry).doc
- 《电路》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电路理论).pdf
-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ic Technology.pdf
-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授课教案.pdf
-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pdf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气压传动(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 Hydraulic Power Units(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4.4(叠加阀、插装阀、阀的连接,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4.3(流量阀,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4.5(伺服阀和比例阀,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4.2(压力阀,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液压执行元件(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Hydraulic & Pneumatic Transmission(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液压控制元件 4.1(方向阀,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液压基础知识(不含视频动画).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考试试卷(答案).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六章 网络函数.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五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求解.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四章 二阶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七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三章 一阶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二章 二端口网络.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一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章 三相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九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七章 相量法.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六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黑白电视机制作指导.ppt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四章 电路定理.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1题目.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