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电路理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20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电路理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附件2实践教学大纲模板电路理论实验教学大纲完电气系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实验室(中心)大纲制定人:课程名称电路理论英文名称课程编码Circuit Principle168实验总学时开设实验项目数课程性质指导书专业基础课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考核方式适用专业开出实验项目序号实验类型学时实验项目名称验证21验证基尔霍夫定理验证22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验证23叠加定理的验证最大功率传输设计24设计5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设计交流电路中的互感26设计27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综合2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8

附件 2 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电路理论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 系 实验室(中心) 大纲制定人: 课程名称 电路理论 英文名称 Circuit Principle 课程编码 实验总学时 16 开设实验项目数 8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指导书 实验考核方式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开出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学时 1 验证基尔霍夫定理 验证 2 2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验证 2 3 叠加定理的验证 验证 2 4 最大功率传输 设计 2 5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设计 2 6 交流电路中的互感 设计 2 7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设计 2 8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 综合 2

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学时2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实验内容: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I、I2、I;所示。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i=3V,E2=6V。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伏表的“+”、“一”两端。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二”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编,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规格型号主要设备名称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它类型实验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实验内容: 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 I1、I2、I3 所示。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E1=3V,E2=6V。 3、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伏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 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 正编,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注:实验类型包括:基本操作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其 它类型实验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实验2验证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2计划每组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2、掌握电流源和电压源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实验内容: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3、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在测试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负载短路。测试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负载开路。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掌握电流源和电压源进行等效变换的条件。 实验内容: 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 2、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3、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在测试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在改变负载时,不容许 负载短路。测试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在改变负载时, 不容许负载开路。 2、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3、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2验证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理解。实验内容:1、按图6-1电路接线,E为+6V,+12V切换电源,取Ei=+6V,E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3V。2、令Ei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i投向Ei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4、E,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和S2分别投向E和Ez侧),重复上述测量和记录。5、将E2的数值调至+6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6、将Rs换成一只二极管IN4007(即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D侧)重复1一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格中。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一”号的记录。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 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理解。 实验内容: 1、 按图 6-1 电路接线,E1 为+6V,+12V 切换电源,取 E1=+6V,E2 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 至+3V。 2、 令 E1 单独作用时(将开关 S1 投向 E1 侧,开关 S2 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 (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令 E2 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 S1 投向短路侧,开关 S2 投向 E2 侧),重复实验步骤 2 的测量 和记录。 4、E1 和 E2 共同作用时(开关 S1 和 S2 分别投向 E1 和 E2 侧),重复上述测量和记录。 5、将 E2 的数值调至+6V,重复上述第 3 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 R5 换成一只二极管 IN4007(即将开关 S3 投向二极管 D 侧)重复 1—5 的测量过程,数据 记入表格中。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2、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最大功率传输实验设计学时2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2、掌握含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3、通过实验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实验内容: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oc和Rs。2、负载实验3、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其它方法4、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s及其开路电压Uoc,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步骤“3”中,电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用万用电表直接测Rs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电表,其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主要仪器设备序号规格型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

最大功率传输 实 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掌握含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通过实验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实验内容: 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 U0C和 RS。 2、负载实验 3、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其它方法 4、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 RS及其开路电压 UOC,线路及数据表格自拟。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注意测量时,电流表量程的更换。 2、步骤“3”中,电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 3、用万用电表直接测 RS 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电表,其 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4、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实验2设计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2计划每组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测定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定方法。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4、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测绘图形。实验内容:1、选择动态线路板上R、C元件,令(1)R=10kQ,C=3300pf(2)令R=10kQ,C=0.01μF,观察并描绘响应波形,继续增大C的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2、选择动态板上R、C元件,组成如图8-2(a)所示微分电路,令C=0.01μF,R=1kQ,在同样的方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在开始实验前,请认真阅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实 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测定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定方法。 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测绘图形。 实验内容: 1、选择动态线路板上 R、C 元件,令(1)R=10kΩ,C=3300pf(2)令 R=10kΩ,C=0.01μF, 观察并描绘响应波形,继续增大 C 的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2、选择动态板上 R、C 元件,组成如图 8-2(a)所示微分电路,令 C=0.01μF ,R=1kΩ,在 同样的方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在开始实验前,请认真阅读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实验交流电路中的互感2设计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互感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测定方法。2、理解两个线圈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用不同材料作线圈芯时对互感的影响。实验内容:1、分别用直流法和交流法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2、自感系数M的测定3、耦合系数K的测定4、观察互感现象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为避免互感线圈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Ni的电流不得超过1.5A,流过线圈N2的电流不得超过1A。2、测定同名端及其他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N2套在大线圈中,并插入铁芯。3、如实验室备用200Q,2A的滑线变阻器或大功率的负载,则可接在交流实验时的Ni侧,作为限流电阻用。4、作交流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在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2~3V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主要仪器设备序号数量规格型号主要设备名称

交流电路中的互感 实 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互感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测定方法。 2、理解两个线圈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用不同材料作线圈芯时对互感的影响。 实验内容: 1、分别用直流法和交流法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2、自感系数 M 的测定 3、耦合系数 K 的测定 4、观察互感现象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为避免互感线圈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 N1 的电流不得超过 1.5A, 流过线圈 N2 的电流不得超过 1A。 2、测定同名端及其他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 N2 套在大线圈中,并插入铁芯。 3、如实验室备用 200Ω,2A 的滑线变阻器或大功率的负载,则可接在交流实验时的 N1 侧,作 为限流电阻用。 4、作交流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在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 2~3V 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实验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2设计学时实验类型开出时间计划每组2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1、学会用实验方法测试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实验内容:1、按图11-3电路接线,取R=510Q,调节信号源输出电压为1V正弦信号,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2、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o,其交流毫伏表跨接在电阻R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护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Uo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o,并测量Uo,ULo,Uco之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程)记入表格中。3、在谐振点两侧,应先测出下限频率fi和上限频率f及相应的Uo值,然后再逐点测出不同频率下Uo值,记入表格中4、取R=1.5KQ,重复步骤2,3的测量过程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频率附近多取几点,在变换频率测试时,应调整信号输出幅度,使其维持在1V输出不变。2、在测量Uco和ULo数值前,应及时改换毫伏表的量限,而且在测量Uco和ULo时毫伏表的“+”端接C与L的公共点,其接地端分别触及L和C的近地端Ni和N2。3、实验过程中交流毫伏表电源线采用两线插头。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序号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 验 实验类型 设计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1、学会用实验方法测试 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 1、按图 11-3 电路接线,取 R=510Ω,调节信号源输出电压为 1V 正弦信号,并在整个实验过程 中保持不变。 2、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 f0,其交流毫伏表跨接在电阻 R 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 (注意要维护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 U0 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 电路的谐振频率 f0,并测量 UO,ULO,UCO 之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程)记入表格 中。 3、在谐振点两侧,应先测出下限频率 fL 和上限频率 fh 及相应的 UO 值,然后再逐点测出不同频 率下 UO 值,记入表格中 4、取 R=1.5KΩ,重复步骤 2,3 的测量过程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频率附近多取几点,在变换频率测试时,应调整信号输出幅 度,使其维持在 1V 输出不变。 2、在测量 UCO 和 ULO 数值前,应及时改换毫伏表的量限,而且在测量 UCO 和 ULO 时毫伏表的 “+”端接 C 与 L 的公共点,其接地端分别触及 L 和 C 的近地端 N1 和 N2。 3、实验过程中交流毫伏表电源线采用两线插头。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实验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综合学时2实验类型开出时间2计划每组2现有每组人数人数实验目的:掌握用一瓦特表法,二瓦特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方法。实验内容:1、用一瓦特表法测定三相对称Yo接法以及不对称Yo接负载的总功率为P。2、用二瓦特表法测定三相负载的总功率3、用一瓦特表法测定三相对称Y形负载的无功功率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每次实验完毕,均需将三相调压器旋柄调回零位,每改变线路,均需断开三相电源,确保人身安全。主要仪器设备序号数量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试 实 验 实验类型 综合 学时 2 开出时间 计划每组 人数 2 现有每组人数 2 实验目的: 掌握用一瓦特表法,二瓦特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方法。 实验内容: 1、用一瓦特表法测定三相对称 YO 接法以及不对称 YO 接负载的总功率为 P。 2、用二瓦特表法测定三相负载的总功率 3、用一瓦特表法测定三相对称 Y 形负载的无功功率 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每次实验完毕,均需将三相调压器旋柄调回零位,每改变线路,均需断开三相电源,确保 人身安全。 主要仪器设备 序 号 主要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