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一、基本要求1、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会熟练运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包括含有理想电压源,受控源的电路。2、会运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包括含有理想电流源,受控源的电路。二、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求解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要求改变电路结构。首先选择一组合适的电路变量(电流或电压),根据KCL和KVL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建立该组变量的独立方程组,然后从方程组中解出电路变量。1、支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路作为未知量的求解方法。分析电路时,对于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根据KCL,列出(n-1)个结点电流方程,同时根据KVL列出m=b-(n-I)个独立回路电压方程,于是,总共得到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即变量)的b独立方程。必须指出:如果电路的某一个支路含有恒流源则此支路电流即为该恒流源的电流,在列含有恒流源回路的电压方程时,可设恒流源的端电压U为未知量。2、网孔电流法:是以“假想网孔电流”作为独立变量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网孔电流法。它仅使用于平面电路。对具有m个网孔的平面电路,网孔电路的一般形式有:Riiimi+R12im2+R13im3+..+R1mim=us11R21im+R22im2+R23im3+..+R2mimm=us22(3-1)Rm1im1+Rm2im2+Rm3im3+...+Rmmimm=Usmm3.回路电流法是以“假想回路电流”作为独立变量的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则无此限制它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电。对于b条支路,n个结点的电路,回路数(l=b-n+1)与网孔电流法方程(3-1)相似,可以写出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有Riiin+Ri2ii2+R13ii3+...+Riii1i=us11R21i11+R22i12+R23i13+..+R2i11=us22(3-2)Rnin+Ri2i2+R13i13+..+Rnin=usi21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1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一、基本要求 1、学生通过学习本章会熟练运用结点电压法求解电路,包括含有理想电压源,受控源的 电路。 2、会运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包括含有理想电流源,受控 源的电路。 二、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求解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不要求改变电路结构。首先选择一组 合适的电路变量(电流或电压),根据 KCL 和 KVL 及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建 立该组变量的独立方程组,然后从方程组中解出电路变量。 1、支路电流法: 是以支路电路作为未知量的求解方法。分析电路时,对于 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 根据 KCL,列出(n-1)个结点电流方程,同时根据 KVL 列出 m=b-(n-1)个独立回路电压 方程,于是,总共得到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即变量)的 b 独立方程。 必须指出:如果电路的某一个支路含有恒流源,则此支路电流即为该恒流源的电流, 在列含有恒流源回路的电压方程时,可设恒流源的端电压 U 为未知量。 2、网孔电流法: 是以“假想网孔电流”作为独立变量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网孔电流法。它仅使用 于平面电路。对具有 m 个网孔的平面电路,网孔电路的一般形式有: R11im1+R12im2+R13im3+.+R1mimm=uS11 R21im1+R22im2+R23im3+.+R2mimm=uS22 . Rm1im1+Rm2im2+Rm3im3+.+Rmmimm=uSmm 3. 回路电流法 是以“假想回路电流”作为独立变量的求解电路的方法称为回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 则无此限制,它适用于平面或非平面电。 对于 b 条支路,n 个结点的电路,回路数(l=b-n+1)与网孔电流法方程(3-1)相似,可 以写出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有 R11il1+R12il2+R13il3+.+R1lill=uS11 R21il1+R22il2+R23il3+.+R2lill=uS22 . Rl1il1+Rl2iL2+Rl3il3+.+Rllill=uSll (3-1) (3-2)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式(3-1)和(3-2)中有相同下标的电阻Rll.R22.R33等是各网孔和各回路的自阻,有不同下标的电阻R12.R23.R31等是各网孔和回路的互阻。(2)自阻总是正的互阻取正还是取负,则由相关的两个网孔电流和回路电流通过公共电阻时两者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同来决定,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显然,若两个回路和网孔间没有公共电阻则相应的互阻为零(3)方程右方的us11,us22....分别为网孔和回路1,2....等中电压源的代数和,取和时,各电压源的方向与网孔和回路电流的方向一致的电压源前应取“一”号,否则取“+”号。4.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是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应用KCL列出结点电流方程,然后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各支路电流代入结点电流方程。一个具有(n+1)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当选定任一结点为参考结点后,其余的n个结点是独立的,它的结点电压方程有:Giiuni+ Gi2un+ G1un3+ **. + Ginunn-is1lG2iuni+ G22un2+G23un3+.+G2nunn=is11(3-3)Gniuni+ Gn2un2+ Gnun3+ *.+ Gnnunn=isnn式(3-3)中具有相同下标的电导Gl.G22.G33等是各结点的自电导,具有不同下标的电导G12G13等是各结点间的互电导而自导总是正的,互导总是负的。显.然,如果两个结点之间没有电导的支路而直接相连,则相应的互导为零。此外,在分析电路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将通过实例给予分析和说明。5.特殊问题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中遇到受空源时如何处理?(1)当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先将受控电源视为独立电源列写方程,再将受控源的控制量用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结点电压来表示后带入方程加以整理,其余情况将通过实列给予加以分析。三、典型例题例3一1如图3一1所示电路,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t,2,I3。解:(1)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32112Ii(2)结点数2、独立结点数:n—1=2—1=1个,45故只能列一个KCL方程:①—I1+I2+I3=0C(3)独立回路数:1=b-(n-1)=3-1=2;b以支路电流为变量按顺时针绕行方向列出网孔回路的KVL方程:图3—1例3-1图22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2 (1)式(3-1)和(3-2)中有相同下标的电阻 R11,R22,R33 等是各网孔和各回路的自阻,有不 同下标的电阻 R12,R23,R31 等是各网孔和回路的互阻。 (2)自阻总是正的,互阻取正还是取负,则由相关的两个网孔电流和回路电流通过公共电阻 时两者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同来决定,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显然,若两个回路和网孔间 没有公共电阻,则相应的互阻为零. (3)方程右方的 uS11,uS22,.分别为网孔和回路 1,2.等中电压源的代数和,取和时,各 电压源的方向与网孔和回路电流的方向一致的电压源前应取“—”号,否则取“+”号。 4.结点电压法 结点电压法是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应用 KCL 列出结点电流方程,然后用结点电压 来表示各支路电流代入结点电流方程。一个具有(n+1)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当选定 任一结点为参考结点后,其余的 n 个结点是独立的,它的结点电压方程有: G11un1+ G12un1+ G13un3+ . + G1nunn=iS11 G21un1+ G22un2+ G23un3+ . + G2nunn=iS11 . Gn1un1+ Gn2un2+ Gn3un3+ . + Gnnunn=iSnn 式(3-3)中具有相同下标的电导 G11,G22,G33 等是各结点的自电导,具有不同下标的电导 G12,G13.等是各结点间的互电导而自导总是正的,互导总是负的。显.然,如果两个结点之 间没有电导的支路而直接相连,则相应的互导为零。此外,在分析电路中遇到的特殊情 况,将通过实例给予分析和说明。 5.特殊问题 在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中遇到受空源时如何处理? (1)当电路中含有受控源时,先将受控电源视为独立电源列写方程,再将受控源的控制量 用支路电流、网孔电流、回路电流、结点电压来表示后带入方程加以整理.其余情况将通 过实列给予加以分析。 三、 典型例题 例 3-1 如图 3—1 所示电路,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I1,I2,I3 。 解:(1)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2)结点数 2、独立结点数: n-1=2-1=1 个, 故只能列一个 KCL 方程: -I1+I2+I3=0 ① (3)独立回路数: l=b-(n-1)=3-1=2; 以支路电流为变量按顺时针绕行方向列出网孔 回路的 KVL 方程: 图 3—1 例 3-1 图 (3-3)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②网孔I:1111+712= —64?网孔IⅡ:—712+713=70(4)解以上联立方程式①,②,③,分别得出各支路电流为I=-2A :I2=-6A;I3=li-I2=-2—(-6)=4A;例3-2应用网孔分析法求图3-2所示20Ii电路的各支路电流。20解:(1)设网孔1,2,3的网孔电流分别30I4为I1.、In.、Im,它们的参考方向如图3一2所示。(2)把电流源的端电压U作为附加变7A量列出方程。Is网孔1:(2+1+2)11-21m—Im=7-U图3-2例3-2图网孔2:-2Ir+(2+3+1)Im—3Im=U网孔3:I—3I+(1+3+2)Im=0经整理得:51—21m—Im=7-U—21+61—31m=UI—3+61m=0由于多出了一个末知量U.故列附加方程为:I-I=7A(3)对网孔方程组联立求解:得出网孔电流为I,=4.85A,In=-2.15A,Im=-0.27A(4)计算各支路电流:Ii=I,=4.85A,I2=Im=—0.27AI3=I,-Im= 4.85—(0.27)=5.12AI4=Im-Im=—2.15—(—0.27)=—1.88A;Is=I= —2.15A例3一3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一3所示电中的Ix解:本平面电路有两个网孔(1)选网孔电流II如图3-3所示;(2)列方程时先将受控源按独立源来处理并列写网孔电流方程。23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3 网孔Ⅰ: 11I1+7I2= —64 ② 网孔Ⅱ: —7I2+7I3=70 ③ (4)解以上联立方程式①,②,③,分别得出各支路电流为 I1=-2A ; I2=-6A; I3=I1-I2=-2-(-6)= 4A; 例 3-2 应用网孔分析法求图 3-2 所示 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解:(1)设网孔 1,2,3 的网孔电流分别 为 IⅠ、IⅡ、IⅢ,它们的参考方向如图 3-2 所示。 (2)把电流源的端电压 U 作为附加变 量列出方程。 网孔 1:(2+1+2)IⅠ –2IⅡ-IⅢ=7-U 图 3-2 例 3-2 图 网孔 2:-2IⅠ+(2+3+1)IⅡ -3IⅢ=U 网孔 3:IⅠ-3IⅡ+(1+3+2)IⅢ=0 经整理得: 5IⅠ-2IⅡ -IⅢ=7-U -2IⅠ+6IⅡ-3IⅢ=U -IⅠ-3IⅡ+6IⅢ=0 由于多出了一个末知量 U,故列附加方程为: IⅠ-IⅡ=7A (3 ) 对网孔方程组联立求解:得出网孔电流为 IⅠ=4.85A, IⅡ=-2.15A, IⅢ=-0.27A (4) 计算各支路电流: I1=IⅠ=4.85A, I2=IⅢ=-0.27A , I3=IⅠ-IⅢ= 4.85-(0.27)=5.12A I4=IⅡ –IⅢ=-2.15-(-0.27)=-1.88A; I5=IⅡ= -2.15A. 例 3-3 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3 所示电中的 IX. 解:本平面电路有两个网孔 (1)选网孔电流 IⅠ,IⅡ 如图 3-3 所示; (2)列方程时先将受控源按独立源来处理并列写网孔电流方程。 + 7A 2Ω - - U I5 1Ω I3 1Ω + IⅠ 7V I1 2Ω 2Ω I2 3Ω I4 IⅢ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网孔I:(1)121,—21=6—8Ix1V102网孔2:—2I,+6I=—4+81x(2)然后用网孔电流来表示受控源的控制量Ix=I n4C将其代入(1)和(2)式中,经整理后可得:12 I,-61 =6-I,-21=-4图3-2例3-2图求解联立方程,得Is=3A,Ix=In=3A例3一4。列出各图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RR(a)(b)图3-4例3-4图解:图(a)(1)选取网孔电流方向如图3一4(a)所示(2)先将受空源以独立原来处理,然后把控制量用网孔电流来表示。(3)列写网孔电流方程:网孔I:(R1+R2+R3)I-R2-Rslm=μU2网孔Il:—R21,+(R2+R)I=Us网孔IIl:-RsI+(R+Rs)I=μU-Us附加方程:U2=R2(I-Im)图(b)有四个网孔,受控源的处理方法同上。24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4 网孔 I: 12IⅠ-2IⅡ=6-8IX (1) 网孔 2:-2IⅠ+6 IⅡ= -4+8IX (2) 然后用网孔电流来表示受控源的控制量 IX=IⅡ 将其代入(1)和(2)式中, 经整理后可得: 12 IⅠ–6IⅡ=6 -IⅠ-2IⅡ=-4 图 3-2 例 3-2 图 求解联立方程,得 IⅡ=3A , IX =IⅡ=3A 例 3-4。列出各图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R1 I1 + - μU2 R5 - + IⅢ R4 U2 R2 - + US IⅡ R3 U1 R4 R3 IⅢ R5 + - μU1 Ug IⅣ - + R1 US I1 - + R2 IⅡ IS (a) (b) 图 3-4 例 3-4 图 解:图(a) (1)选取网孔电流方向如图 3-4 (a)所示 (2) 先将受空源以独立原来处理,然后把控制量用网孔电流来表示。 (3)列写网孔电流方程: 网孔Ⅰ: (R1+R2+R3)IⅠ-R2IⅡ-R5IⅢ = μU 2 网孔Ⅱ:-R2IⅠ+(R2+R3)IⅡ=US 网孔Ⅲ:-R5IⅠ+(R4+R5)IⅡ=μU2 -US 附加方程:U2=R2(IⅠ –IⅡ) 图(b)有四个网孔,受控源的处理方法同上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网孔I:(Ri+R3)I/-R3lm=—Us网孔IⅡI:R2ln=Us-Ug网孔III:—RI+(R3+R+Rs)Iμ-RsI=0网孔IV:-RsIm+RsI=U.-μUi由于在方程中多出3个变量,故需增加用网孔电流来表示控制量的三个附加方程,有:Is=In-I,Us=R2ln+UggmUi=Iv—In例3一5.求如图3一5所示(a),(b)两个电路端口a,b的输入电阻。19121010a1210O11QO60(a)(c)4040202029290(b)(d)图3-5例3-5图解(一)图(a)用网孔分析法来解(1)a,b端口外加电源电压U,产生输电流I。(2)设网孔为I,II,IⅢ,并选取网孔电流分别为I1,Iu,Im如图(C)所示。(3)列网孔电流方程:(1)网孔I:2-1XI-1×Im=U(2)网孔I:—1×I+3I—1×Im=0(3)网孔Ⅲl:—1×I,—1×I+3Im=0以上网孔方程组解出[U -1 -1]030-13=1xU(A)I =2-1-1-1 3 -11-13I,= 1xU(A):. I,=U(A):,=[=U25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5 网孔Ⅰ: (R1+R3)IⅠ –R3IⅢ= -US 网孔Ⅱ: R2IⅡ=US-Ug 网孔Ⅲ: -R3IⅠ+(R3+R4+R5)I Ⅲ–R5IⅣ=0 网孔Ⅳ: -R5IⅢ+R5IⅣ=Ug-μU1 由于在方程中多出 3 个变量,故需增加用网孔电流来表示控制量的三个附加方程, 有: IS=IⅡ-IⅠ gmU1=IⅣ-IⅡ US=R2IⅡ+Ug 例 3—5.求如图 3-5 所示(a),(b)两个电路端口 a,b 的输入电阻 。 1Ω b a b a U + - I1 IⅡ IⅢ b a + - 2Ω U1 + - 1 2 U1 2Ω 2Ω 2Ω U1 - + + - 4Ω b a U 1 2 1 I1 I I - U + I 1Ω 1Ω 1Ω 1Ω 1Ω 1Ω 1Ω 1Ω 1Ω 4Ω (a) (c) (b) (d) 图 3-5 例 3-5 图 解(一)图(a)用网孔分析法来解 (1) a,b 端口外加电源电压 U,产生输电流 I 。 (2) 设网孔为Ⅰ,Ⅱ,Ⅲ,并选取网孔电流分别为ⅠⅠ,IⅡ,IⅢ 如图(C)所示。 (3) 列网孔电流方程: 网孔 I: 2I Ⅰ-1×I Ⅱ-1×ⅠⅢ=U (1) 网孔Ⅱ:-1×IⅠ+3IⅡ-1×IⅢ=0 (2) 网孔Ⅲ:-1×IⅠ-1×IⅡ+3IⅢ=0 (3) 以上网孔方程组解出 1 U(A) 1 1 3 1 3 1 2 1 1 0 1 3 0 3 1 U 1 1 I 1 = − − − − − − − − − − = IⅠ= 1×U(A) ∴ IⅠ= U(A) ∵ IⅠ=I=U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UU故输入电阻Rab===1Q;1U(二)图b如用网孔分析法来解:(1)a,b端口外加电源电压U,产生输入电流I。(2)选取的网孔电流分别为和I1,参考方向如图(d)所示。按逆时针绕行方向列网孔孔电流方程: 21-2I=U+↓ u 网孔I:21-Ui网孔Ⅱ:-21+81,=2附加方程:U,=211以上方程经整理得:2I-3I=U21+91,=03I==U从上网孔方程组解出:4U-4故输入电阻为:Rab=-13例3—6.如图3—6所示电路中Usi=50V,Us3=30V,Is2=2A,此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试用回路电流法列出电路的方程。200200/re)10 020 0200IsefTesIe2Usi(JUAJUs2JUs40 050 0400500(a)(b)图3—6例3-6图解:用两种方法来列出电路的回路电流电路方程。其一(1)图(a),(b)把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作为附加变量。(2)有3个独立回路,选取回路电流Iei,I2,I3如图(a)所示。(3)列出回路电流方程,有:ei:(20+20+10)Il-101l2-201l3=0e2:-201ei+(10+40)I2+U=Us1l3:-20Iei+(20+50)I3-U=-Us326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6 故输入电阻 Rab= = = U U I U =1Ω; (二) 图 b 如用网孔分析法来解: (1) a,b 端口外加电源电压 U,产生输入电流 I 。 (2) 选取的网孔电流分别为 I 和 I1,参考方向如图(d)所示。按逆时针绕行方向列网孔 孔电流方程: 网孔 I: 2I-2I1=U+ 2 1 U1 网孔Ⅱ: -2I+8I1=- 2 1 U1 附加方程: U1=2I1 以上方程经整理得: 2I-3I1=U -2I+9I1=0 从上网孔方程组解出: I= 4 3 U 故输入电阻为: Rab== I U = 3 4 Ω 例 3—6.如图 3-6 所示电路中 US1=50V,US3=30V,IS2=2A,此电路中含有理想电 流源。试用回路电流法列出电路的方程。 图 3—6 例 3-6 图 解:用两种方法来列出电路的回路电流电路方程。 其一(1)图(a),(b)把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U 作为附加变量。 (2)有 3 个独立回路,选取回路电流 Il1,Il2,Il3 如图(a)所示。 (3)列出回路电流方程,有: l1: (20+20+10)Il1 –10Il2 –20Il3=0 l2: -20Il1+(10+40)Il2+U=US1 l3: -20Il1+(20+50)Il3 –U= -US3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因多出一个变量,必须列一个附加方程:Is2-ll3-ll2=2A;经整理得:501-101l2—201l3=0-101+5012+U=50201e,+701e:—U=—30I3-I2=2A由此可见,如果在含有理想电流源的支路比较多时列方程及解方程都有困难。所以为了避免这个困难,这道题也可以这样选取独立回路。回路电流方向如图(b)所示。(二),图(b):(1)把理想电流源仅仅属于一个回路来选取独立回路。(2)回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有3个独立回路)(3)列方程:Cer:(20+20+10)Il)+201 l2-201 l;=0Je2:201li+(20+50/+40)Il2+501 l3=Us1—Us3Le3:Il3-Is2=2A经整理得:501e+2012201l3=020Ii+1101l2+50Il:=20I(;=Is=2A由此可见,此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减少了两个变量,解方程也比较方便,所以象这种情况下还是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I2Is12Is例3—7.应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7所示的各支路电流。Ii5A解:(1)此电路共有3个独立回路。5U2(2)先将受控电流源以独立源来处理,然后把控制量用回路电路来表示。(3)根据电流源只能属于一个回路的原则选取回路电流I1e2.e3(4)列出回路电流方程,有图3—7例3-7图Ili=5AIl2=5Ui2 1li+2 1e2 +(1+2+2)I l3=0附加方程:Ui=2(lei-Ie3)27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7 因多出一个变量,必须列一个附加方程; IS2=Il3 –Il2=2A; 经整理得: 50Il1-10Il2-20Il3=0 -10Il1+50Il2+U=50 -20Il1+70Il3-U= -30 Il3-Il2=2A 由此可见,如果在含有理想电流源的支路比较多时列方程及解方程都有困难。所以 为了避免这个困难,这道题也可以这样选取独立回路。回路电流方向如图(b)所示。 (二),图(b);(1)把理想电流源仅仅属于一个回路来选取独立回路 。 (2)回路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有 3 个独立回路) (3)列方程: l 1: (20+20+10)I l1+20I l 2 –20I l3=0 l2: 20I l1+(20+50|+40)Il2+50I l 3=US1-US3 l 3: I l3=IS2=2A 经整理得: 50 I l1 +20 I l2 -20 I l3 =0 20 I l1 +110 I l2 +50 I l3 =20 I l3=IS=2A 由此可见,此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减少了两个变量,解方程也比较方便,所以象这 种情况下还是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例 3—7.应用回路电流法求图 3-7 所 示的各支路电流。 解:(1)此电路共有 3 个独立回路。 (2)先将受控电流源以独立源来处 理,然后把控制量用回路电路来表示。 (3)根据电流源只能属于一个回路的 原则选取回路电流 I l 1 ,I l2, I l3 (4)列出回路电流方程,有 图 3—7 例 3-7 图 I l1 =5A I l2 =5U1 -2 I l1+2 I l2 +(1+2+2)I l3=0 附加方程:U1=2 (I l1- I l3)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经整理得:10+10U1+51l3=0U,=10-2 1l3Ui= -2V解得Il3=6A1l2=5 U,=5x(-2)=—10A计算各支路电流Ii=-1AI2=[li=5A13=1L3=6AI=5U,=-10A10VI,=1+I(3=-10+6=—4A0.2SI,例3一8应用结点电压法求图3一8所示电路的Iz 0. 5sUa2各支路电流。10AetJsI.1I4tIe解:(1)共有四个结点,其以结点0选为参14V考结点。10v0. 25(2)对独立结点进行编号,并设结点电压0.5SUnl, Un2,Un3(3)列出结点方程,有0结点1:Un,=10V结点2:—0.5Un+(0.5+0.5)Un2=—10—0.5×4图3-8例3-8图结点3:—0.2Unl+(0.2+0.2)Un3=10-0.2×10以上方程组联立求解后得:Uni=10VUn2=—7VUn3=25V(4)计算各支路电流(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各支路电流)I,=(Un1—Un3—10)×0.2=—5AI2=(Unl—Un2)×0.5=8.5AI3=I1+I2=8.5—5=3.5AWRsJUs4RiI4=(4+ Un2)×0.5=—1.5AI5=Is=10AR4ReI6=0.2Un3=5A1gRz例3—9试列出图3-9所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R解:(1)先将受控电源暂时看作独立电源。(2)把结点e选为参考结点,并其余结点进行编号及列出结点电压方程。图3-9例3-9图28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8 经整理得: -10+10U1+5 I l3=0 U1=10-2 I l3 U1= -2V 解得 I l3=6A I l2=5 U1=5×(-2)=-10A 计算各支路电流 I1=-1A I2= I l1=5A I3= I l3=6A I4= 5U1=-10A I5= I l2 +I l3 =-10+6=-4A 例 3-8 应用结点电压法求图 3-8 所示电路的 各支路电流。 解: (1)共有四个结点,其以结点 0 选为参 考结点。 (2)对独立结点进行编号,并设结点电压 Un1, Un2, Un3 (3) 列出结点方程,有 结点 1: Un1=10V 结点 2: -0.5Un1+(0.5+0.5)Un2=-10-0.5×4 图 3—8 例 3-8 图 结点 3: -0.2 Un1+(0.2+0.2) Un3=10-0.2×10 以上方程组联立求解后得: Un1=10V Un2,=-7V Un3=25V (4) 计算各支路电流(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各支路电流) I1= (Un1-Un3 -10)×0.2 =-5A I2= (Un1-Un2 )×0.5=8.5A I3= I1+I2=8.5-5=3.5A I4=(4+ Un2)×0.5=-1.5A I5=IS=10A I6=0.2Un3=5A 例 3-9 试列出图 3-9 所示电路的结点电 压方程。 解:(1)先将受控电源暂时看作独立电源。 (2)把结点 e 选为参考结点,并其余 结点进行编号及列出结点电压方程。 图 3-9 例 3-9 图

第三章电路习题集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受控源的控制量并列附加方程。1V二) UaLUpU=0结点a:1XRiR,R2RR21111Us41DU结点b:Up+(:-1R,R4R4R,RsR4结点c:Uc=βUx11/11Us41-U,-UaU.结点d:+U=aIg1R2R4R6R2R4R4R6Iy- U-u.附加方程:Ux=Ub-UcaR。例3-10试求如图3一10所示电路的电压U和电流I。解:(1)先将受控源暂时看作独立源,设2I受控电压源电流为i(2)受控源的控制量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列附加方程)。(3)以结点d为参考结点,列结点a、b、c的结点电压方程。(1+) U.12T结点a:7-U."a2+22结点b:Ub = 10V2020u +(++?)结点c:) U,=i+-U+22222U,-U.Daou附加方程:I=202022I=U-Ua;U=Ub - Ua以上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出:图3-10例3-10图U.=6VUb=8V(4)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各未知量。U=Ub-U,=10-6=4VI= U, -U。_ 10 -83-1A2229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29 (3)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受控源的控制量并列附加方程。 结点 a: U 0 R 1 U R 1 U R 1 R 1 R 1 d 2 b 1 a 1 2 3 ( + + ) — — = 结点 b: 4 s4 d 4 b 1 4 5 a 1 R U U R 1 U R 1 R 1 R 1 U R 1 — +( + + ) — = 结点 c: UC=βUX 结点 d: + + + b = 2 4 6 c 6 b 4 a 2 U R 1 R 1 R 1 U R 1 U R 1 U R 1 — — — ( ) αIg- 4 S4 R U 附加方程:UX =Ub-UC ; Iy= 6 d c R U — U 例 3-10 试求如图 3-10 所示电路的电压 U 和电流 I。 解:(1)先将受控源暂时看作独立源,设 2I 受控电压源电流为 i 。 (2)受控源的控制量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列附加方程)。 (3)以结点 d 为参考结点,列结点 a、b、c 的结点电压方程。 结点 a:( + ) a — Ub = — 2 1 U 2 1 2 1 i 结点 b: Ub = 10V 结点 c: − b + + Uc = 2 1 2 1 U 2 1 ( ) i+ U 2 2 1 + 附加方程: 2 U U I b − c = ; 2I=Uc-Ua ; U=Ub - Ua 以上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出: 图 3-10 例 3-10 图 Ua=6V Ub=8V (4) 用结点电压来表示各未知量。 U=Ub-Ua=10-6=4V 1A 2 10 8 2 U U I b c = − = − =

电路习题集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四、习题3一1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1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3一2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一2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201L32015V12(8262题3-1图题3-2图3-3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3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3一4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一4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200.5QIiIi2AI220I3 102题3-3图题3-4图3—5如图3—5所示电路中,已知:us=20v,is1=10A,is2=5A,R,=R=R=R=R=1Q。试用网孔电流法求流过R的电流。3一6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6所示电路中的ix1024V422S.题3一5图题3-6图3-7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3-7所示含受控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11,12.,l3。3一8应用回路电流法求图3一8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I1,12,13。30
电路习题集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0 四、习题 3-1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1 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3-2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2 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题 3-1 图 题 3-2 图 3-3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3 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3-4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4 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题 3-3 图 题 3-4 图 3-5 如图 3-5 所示电路中,已知:us=20v,is1=10A,is2=5A,R1=R2=R3=R4=R5=1Ω。 试用网孔电流法求流过 R3 的电流。 3-6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6 所示电路中的 ix。 题 3-5 图 题 3-6 图 3-7 应用网孔电流法求图 3-7 所示含受控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I1,I2、,I3。 3-8 应用回路电流法求图 3-8 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 I1, I2,I3。 Ⅲ Ⅱ 6Ω Ⅰ Ⅱ 8Ω 9V - + 2Ω 3Ω 5Ω I3 2Ω - + 15V 3Ω + - I2 21V I1 Ⅰ I4 1Ω 2Ω I5 Ⅲ 2Ω 12V + - I6 2Ω Ⅰ Ω I2 2Ω 2A I1 1V I3 I1 2A 1Ω I3 Ⅲ + - U 2Ω 22V + - I4 - + I2 Ⅱ 2Ω 1Ω 5A Ⅰ 1Ω4 I4 Ⅲ U - + 3 1 I5 0.5Ω 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四章 电路定理.doc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黑白电视机制作指导.ppt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六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七章 相量法.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九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章 三相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一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二章 二端口网络.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三章 一阶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七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四章 二阶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五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求解.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六章 网络函数.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doc
- 《电路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电信专业教案).doc
- 《电路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电气专业教案).doc
- 《电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电路理论).doc
-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Principle(二).doc
- 《电路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Principle(一).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doc
- 《电路》课程各章习题集(含典型题解)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1题目.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2题目.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3题目.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1解答.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2解答.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自测与练习3解答.doc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6章 储能元件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8章 相量法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时域分析例(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4章 电路定理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例题讲解)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例题(PPT).ppt
- 《电路》课程英文课件(PPT讲稿)Chapter 2 Basic laws.ppt
- 《电路》课程英文课件(PPT讲稿)Chapter 5 Operational Amplifier.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