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概述 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 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 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 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 萃取法 沉淀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 费时,繁琐, 不适合微量组分

第二节沉淀重量法 几个概念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沉淀的类型和形成 五、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沉淀条件的选择 七、沉淀的过滤、洗涤及烘干、灼烧 八、结果的计算
第二节 沉淀重量法 一、几个概念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三、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沉淀的类型和形成 五、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六、沉淀条件的选择 七、沉淀的过滤、洗涤及烘干、灼烧 八、结果的计算

几个概念 1.沉淀重量法: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 物形式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 转化成具有确定组成的称量形式,称量并计算被测 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2沉淀形式:沉淀的化学组成称 3称量形式:沉淀经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 化学组成称
一、几个概念 1. 沉淀重量法: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 物形式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 转化成具有确定组成的称量形式,称量并计算被测 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2.沉淀形式:沉淀的化学组成称~ 3.称量形式:沉淀经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 化学组成称~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分析过程 过滤800C Baf+ so4-> Baso4- BasOa 洗涤灼烧 过滤烘干 Calf+ C2o4--CaC2O4 2H,o l -Cao 洗涤灼烧 过滤烘干 试样溶液+沉淀剂—-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洗涤灼烧 待测离子沉淀剂沉淀形式处理过程称量形式 注:称量形式与沉淀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 (一)分析过程 待测离子 沉淀剂 沉淀形式 处理过程 称量形式 过滤 8000C Ba2+ + SO4 2- BaSO4 ↓ BaSO4 洗涤 灼烧 过滤 烘干 Ca2+ + C2O4 2- CaC2O4 •2H2O ↓ CaO 洗涤 灼烧 过滤 烘干 试样溶液 + 沉淀剂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洗涤 灼烧 注:称量形式与沉淀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续前 (二)要求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溶解度小 b.易过滤和洗涤 C.纯净,不含杂质 d.易转化成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确定的化学组成 b.性质稳定 C.较大的摩尔质量
续前 (二)要求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溶解度小 b.易过滤和洗涤 c.纯净,不含杂质 d.易转化成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确定的化学组成 b.性质稳定 c.较大的摩尔质量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溶解度与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三、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与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一)溶解度与溶度积 1.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 2活度积和溶度积 3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 4.条件溶度积
(一)溶解度与溶度积 1. 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 2. 活度积和溶度积 3. 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 4. 条件溶度积

1.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 MA(固)=MA(水)—M++A 沉淀平衡以分子形式溶解进一步解离 固有溶解度S:微溶化合物的分子溶解度称为 MA(水) CMA(水) MA(固) 注:T一定 2 MA (HO) 定为常数06~10mol/L,极小 溶解度S: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水中 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之和 S=S0+[M+]=S+[A S≈[M+]≈[A](S0<1%时)
1.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 ❖ 固有溶解度S 0:微溶化合物的分子溶解度称为~ ❖ 溶解度S: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水中 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之和 MA(固) MA(水) M+ + A- 沉淀平衡 以分子形式溶解 进一步解离 (水) (固) (水) MA MA MA S = = 0 注:T一定,a MA(H2 O) 一定为常数(10−6 ~10−9 mol / L,极小) [ ] [ ] 0 + 0 − S = S + M = S + A [ ] [ ] 1% ) S M + A − (S 0 时

2活度积和溶度积 ∵K →K 0 K·S MA(水) →活度积K0 注:T一定,K为常数 KSp=am a=MYM.LA:r K →溶积 KSP YM+lA [M][A]
2. 活度积和溶度积 + − + − + − = = = = S P M A M A MA M A K K S a a S a a a a a K 0 0 0 (水) = + − SP M A K a a 活度积 0 注:T一定,KSP 0 为常数 = + − = + − + − SP M A M A K a a [M ] [A ] 0 [ ] [ ] 0 + − = = + − M A K K M A S P S P 溶度积

3.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 对于MA型沉淀 K S=[M+]=[A]=√Ksp M+/a 对于MnA,型沉淀 KSP=IM"I". IN"]=(msm(nS)"=m".n"S K m+n
3.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 + − = = = = + − M A S P S P K S M A K 0 [ ] [ ] 对于MA型沉淀 对于Mm An 型沉淀n m m n m n m n m n KSP M N mS n S m n S + − + =[ ] [ ] =( ) ( ) = m n m n SP m n K S + =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5/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4/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3/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2/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非水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课件简介.doc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3).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简介(陈毅辉).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烷烃及其构象 Alkanes, Cycloalkanes And Their Conformation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立体化学 Sterochemistry.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卤代烃 Alkyl Halid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烯烃 Alke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二烯 Alky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芳香烃 Aromatic hydrocarbon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醇和醚 Alcohols and Ether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羧酸 Carboxylic Acid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二章 胺类 Ami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三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Aromatic Nitrogen Compound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四章 周环反应 Pericyclic Reaction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五章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Reaction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Heterocycle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