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5)

第十四章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概述 红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电磁辐射的 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的 分析方法,又称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光的区划 红外吸收过程 红外光谱的作用 四、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五、IR与UV的区别
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红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电磁辐射的 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的 分析方法,又称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红外光的区划 二、红外吸收过程 三、红外光谱的作用 四、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五、IR与UV的区别

红外光的区划 红外线:波长在076~500m(100um围内的 电磁波 近红外区:0.76-25mOH和一NH倍频吸收区 中红外区:2.5-25μm振动、伴随转动光谱 远红外区:25500m纯转动光谱 红外吸收过程 UV分子外层价电子能级的跃迁(电子光谱) IR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振转光谱)
一、红外光的区划 红外线:波长在0.76~500μm (1000μm) 范围内的 电磁波 二、红外吸收过程 近红外区:0.76~2.5μm —OH和—NH倍频吸收区 中红外区:2.5~25μm 振动、伴随转动光谱 远红外区:25~500μm 纯转动光谱 UV——分子外层价电子能级的跃迁(电子光谱) IR——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的作用 1.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类别(芳香类) 2.确定官能团: √例:CO,C=C-,C=C 3.推测分子结构(简单化合物) 4.定量分析
三、红外光谱的作用 1.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类别(芳香类) 2.确定官能团: ✓ 例:—CO—,—C=C—,—C≡C— 3.推测分子结构(简单化合物) 4.定量分析

四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Tλ曲线 4000300020001500 130011001000900800700650cm T~曲线→前密后疏 7% OH LL I 苯酚的红外校镜光谱(T入曲线) 10 Fo曲线 o(cm) n(um) 6789101215μm T~c曲线→前疏后密 8 vc-O 4000 3000 2000 1600 800600cm 苯酚的红外光栅光谱(T曲线)
四、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T ~σ曲线 →前疏后密 T~λ曲线 →前密后疏 ( ) 10 ( ) 4 1 m cm = −

五、IR与UV的区别 IR UV 起源分子振动能级伴随转动能级跃迁分子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 适用所有红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具n-π跃迁有机化合物 具x跃迁有机化合物 特征性特征性强 简单、特征性不强 用途鉴定化合物类 定 鉴定官能团 推测有机化合物共轭骨架 推测结构
五、IR与UV的区别 IR UV 起源 分子振动能级伴随转动能级跃迁 分子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 适用 所有红外吸收的有机化合物 具n-π *跃迁有机化合物 具π-π *跃迁有机化合物 特征性 特征性强 简单、特征性不强 用途 鉴定化合物类别 定量 鉴定官能团 推测有机化合物共轭骨架 推测结构

第二节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红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物质结构与红外光谱之间 关系 红外光谱——由吸收峰位置和吸收峰强度共同描述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振动形式 振动的自由度 四、特征峰与相关峰 五、吸收峰位置 六、吸收峰强度
第二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红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物质结构与红外光谱之间 关系 红外光谱——由吸收峰位置和吸收峰强度共同描述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二、振动形式 三、振动的自由度 四、特征峰与相关峰 五、吸收峰位置 六、吸收峰强度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振动能级 △E振=0051.0E>△E转=0.000-05 →△E=△E振十△E转 ■红外光谱主要由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产生 口分子的振动能级差远大于转动能级差 ■分子发生振动能级跃迁必然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 红外光谱主要由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产生 ◼ 分子的振动能级差远大于转动能级差 ◼ 分子发生振动能级跃迁必然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 E 振 = 0.05 ~1.0EV E 转 = 0.0001 ~ 0.05V E = E 振 + E 转 1.振动能级

续前 2,振动光谱 双原子分子A-B→近似看作谐振子 两原子间的伸缩振动→近似看作简谐振动 B 简谐振动位能U=K(r-r 伸 缩 伸r→原子间实际距离 r→>原子间平衡距离 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K→化学键力常数(N/cm 谐振子振动示意图 →U=0 当r>r或r0
续前 2.振动光谱 双原子分子A-B→近似看作谐振子 两原子间的伸缩振动→近似看作简谐振动 2 ( ) 2 1 e 简谐振动位能 U = K r − r 化学键力常数( ) 原子间平衡距离 原子间实际距离 K N cm r r e → / → → 0 0 = = r r r r U r r U e e e 当 或 当

续前 分子振动总能量E=U+7 U→位能 T→动能 当r=→U=0,E1=T 当(r-r2)最大→T=0,E1=U →分子振动总能量E1=(V+-).hv 2 →分子振动频率 →>分子振动量子数 =0 2,3
续前 分子振动总能量 EV =U + T 动能 位能 → → T U 当 r = re U = 0 ,EV = T 当(r − re )最大 T = 0 ,EV =U 分子振动总能量 EV =(V + ) h 2 1 0 ,1 ,2 ,3 分子振动量子数 分子振动频率 = → → V V

续前 分子振动能级差△E=△V·hv 光子照射能量E1=hv 产生红外光谱前提△E=E即v2=△y →红外光的照射频率 →分子的振动频率
续前 分子振动能级差 E 振 = V h L L 光子照射能量 E = h 产生红外光谱前提 E 振 = EL 即 L = V 分子的振动频率 红外光的照射频率 → → 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非水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课件简介.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普通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普通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学时分配.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基本内容框架.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生命物质与人体健康.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ppt
-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PDF电子书(主编:荣国斌、苏克蔓).pdf
- 《中级化学实验 Experiment of Advanced Chemistry》教学大纲.doc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2/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3/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4/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5/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3).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简介(陈毅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