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3/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1/2)

第四节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脂肪烃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醇、酚、醚 四、羰基化合物 五、含氮化合物
第四节 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二、芳香族化合物 三、醇、酚、醚 四、羰基化合物 五、含氮化合物

脂肪烃类化合物 (一)烷烃 1.CH缩振动v饱和)300-2850cm(强) 1~2960cm(很强) CH 2870cm(很强) CH2 2925cm(强) CmH2~2850cm(强) ~2890cm(中强,易淹没) 2CH弯曲振动 cH3~1450cm(中)OCm2~1375cm(中→强) (1等强度裂分为1385cm和1375m双峰 65c不等强度裂分为1395cm和1365cm双峰 6m,~1465±20cm(中)Pcm,~720cm(n>4) 3.CC骨架振动vcc1250~14cm(弱→中)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一)烷烃 1. C-H伸缩振动 2. C-H弯曲振动 3. C-C骨架振动 C s (CH3 ) 2 等强度裂分为1385cm −1 和 1375cm −1 双峰 − s C(CH3 ) 3 不等强度裂分为1395cm −1 和 1365cm −1 双峰 (饱和) (强) 1 3000 ~ 2850 − − C H cm CH as 3 ~ 2960cm −1 (很强) (很强) 1 ~ 2870 3 − cm s CH (强) 1 ~ 2925 2 − cm as CH (强) 1 ~ 2850 2 − cm s CH (中强,易淹没) 1 ~ 2890 − CH cm(中) 1 ~1450 3 − cm as CH CH s 3 ~1375cm − (中1 →强) (中) 1 ~1465 20 2 − CH cm ~ 720 ( 4) 1 2 − cm n CH C−C 1250 ~1140cm − (弱1 →中)

续前4)甲基与芳环或杂原子相连 CH3与其它原子相连时的伸缩与弯曲振动频率 化合物 v(cm") 8(cm) R-CH) 2962±102872±12 1462±121378±8 Ar- CH 2925±5 2865±5 R-0-CH 2925±52870±13 1455±151362±12 R--C-CH 2975±20 1422±181357±3 R-NH-CH3 2808±12 1425±15 Ar- NH-CH, 2815±5 R-N(CH3)2 2817±82770±5 Ar-N(CH,)2 2830±40 R-SCH 2975±202878±13 1427±131310±20 R:脂肪基,Ar:芳香基 ◆诱导效应: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高波数区 斥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
续前 4)甲基与芳环或杂原子相连: ❖ 诱导效应:吸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高波数区 斥电子的诱导效应使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

续邮二)烯烃 1.CH振动 CH 3100~300cm(弱→中强) y CH 1010~650cm-(强) yc=c(顺式)~960cm(中→强) yccn(反式)~690cm(中→强) 2C=C骨架振动vcc~1650cm(弱→不定) 顺式>反式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3.发生π-π共轭或nπ共轭—共轭效应将使 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10~30cm
续前 (二)烯烃 1.C-H振动 2.C=C骨架振动 =CH 3100 ~ 3000cm − (弱1 →中强) (强) 1 1010 ~ 650 − = CH cm C=CH (顺式) ~ 960cm − (中1 →强) C=CH (反式) ~ 690cm − (中1 →强) C=C ~1650cm − (弱1 →不定) • 顺式>反式 •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3.发生π-π共轭或n-π共轭——共轭效应将使 吸收峰位移向低波数区10~30cm-1

续前 )炔烃 1.CH振动 CH 3300cm(强) 1300cm-(强) CH 630cm(强) 2.C=C骨架振动 vc=c~220cm(中→强)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续前 (三)炔烃 1.C-H振动 2.C≡C骨架振动 (强) 1 ~ 3300 − CH cm(强) 1 ~ 630 − CH cm (强) 1 ~1300 − CH cm CC ~ 2200cm − (中1 →强) • 取代基完全对称时,峰消失

示例 A(um Vm22960 2925 1460 O14651011213141516 2870 2850 61390 -(CH2)s P.723 CH 770Pc SCH3+ ScH 723 1469 1000.912 12 CH, CH CH>3000 10 CH,-CH2). c~1650 912 V=CH CH =C 8=CH2 Y=CH IN=CH 100 B2cH1238 CH3300 2200 H,)-CHs CH 1238 20 VECH v 1432 0 464 40003200 20001800 1600140012001000 800 600 g(o 庚烷、庚烯-1及庚炔-1的红外吸收光谱
示例 2925 2 as CH 2850 2 s CH 2870 3 s CH 1460 3 as CH 2960 3 as CH 1390 3 s CH 1465 CH2 723 CH2 =CH 3000 ~1650 C=C 1010 =CH 912 =CH2 3300 CH CC ~ 2200 CH 1238

芳香族化合物 1.芳氢伸缩振动 O-H 3100~3000cm(弱→中 2.芳环骨架伸缩振动—确定苯环存在 (芳环)~1600和~1500cm(强)→>双峰 cc(芳环)~1600,~1580和~150cm(三峰) cc(芳环)~1600,~1580,-1500和~1450cm(四峰
二、芳香族化合物 1.芳氢伸缩振动 2.芳环骨架伸缩振动——确定苯环存在 −H 3100 ~ 3000c m − (弱1 →中) C= (芳环) C ~1600 和~1500cm − (强) 1 →双峰 (芳环) , 和 (三峰) 1 ~1600 ~1580 ~1500 − = C C cm (芳环) , , 和 (四峰) 1 ~1600 ~1580 ~1500 ~1450 − = C C cm

续前 3.芳氢弯曲振动—判断苯的取代形式 11.1 12.5 14.3m -1000~6502 >单取代 >双取代 Q ① 邻取代 对取代 间取代 >多取代 900 800 700cm1 e 取代苯碳氢与碳=碳 面外弯曲振动 ①两个取代基不同时有此峰
续前 3.芳氢弯曲振动——判断苯的取代形式 ➢ 单取代 ➢ 双取代 • 邻取代 • 对取代 • 间取代 ➢ 多取代 1 1000 ~ 650 − − H cm

续前 l单取代 单取代 (含5个相邻H) c 667cm p=H(双峰) 750cm(强) 700cm(较强
续前 1. 单取代 (含5个相邻H) (较强) (强) (双峰) 1 1 ~ 700 ~ 750 − − − cm cm H 1 1000 − cm 1 667 − cm

续前 2双取代 邻取代(4个相邻H) 0双取代67cm y-B~750cm(强,单峰) 邻 →与单取代峰位重叠 间取代(3个相邻H,1个孤立H)h n(三峰) 间 810~750cm(强) 725~680cm(较强) 对 900~860cm(中强) 对取代(2个相邻H) y-860~80cm(强,单峰)
1 667 − cm 1 1000 − cm 续前 2. 双取代 • 邻取代(4个相邻H) • 间取代(3个相邻H,1个孤立H) • 对取代(2个相邻H) 与单取代峰位重叠 (强,单峰) → − − 1 H ~ 750cm (中强) (较强) (强) (三峰) 1 1 1 900 ~ 860 725 ~ 680 810 ~ 750 − − − − cm cm cm H (强,单峰) 1 860 ~ 800 − − H cm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2/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非水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课件简介.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普通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普通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学时分配.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基本内容框架.doc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生命物质与人体健康.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元素化学与无机材料.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ppt
- 浙江大学理学院:《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4/5,各种化合物的典型光谱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5/5).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概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3).ppt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简介(陈毅辉).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pdf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烷烃及其构象 Alkanes, Cycloalkanes And Their Conformation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