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概率论》第五讲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

第五讲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五讲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

在前一章,我们学习了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概率大 小的计算。随机现象大量存在,基本结果的描述也 千变万化, 如 正面,反面};{男孩,女孩}; 红球,白球,黑球};{1,2,3,4,5,6} 但从概率的定义和前面的实例来看,计算概率 时我们并不关心具体基本结果的描述,而更多 的是一种数量关系
在前一章,我们学习了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概率大 小的计算。随机现象大量存在,基本结果的描述也 千变万化, 如 {正面,反面}; {男孩,女孩}; {红球,白球,黑球}; {1,2,3,4,5,6}. 但从概率的定义和前面的实例来看,计算概率 时我们并不关心具体基本结果的描述,而更多 的是一种数量关系

另外,在许多随机试验中,除试验结果之外,往往 有另一个量与每个结果相关联,如赌博时投掷硬币 人们总是不加思素地将正面和反面转化成赢和输了 多少钱;再如,摸球中奖活动,人们摸中红球、白 球、黑球等时,总是和中几等奖、多少奖金联系起 来。这样,就自然建立了一个对应关系 实际上,给随机试验的每个结果都赋予一个数值, 在样本空间Ω和实数值建立一种对应关系,是我们 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来深入和系统地研究随机试验 规律的基础
另外,在许多随机试验中,除试验结果之外,往往 有另一个量与每个结果相关联,如赌博时投掷硬币, 人们总是不加思素地将正面和反面转化成赢和输了 多少钱; 再如,摸球中奖活动,人们摸中红球、白 球、黑球等时,总是和中几等奖、多少奖金联系起 来。 这样,就自然建立了一个对应关系。 实际上,给随机试验的每个结果都赋予一个数值, 在样本空间 和实数值建立一种对应关系,是我们 应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来深入和系统地研究随机试验 规律的基础。

随机变量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在概率论史经历了 个相当长的过程,并引起过不少争议。让我们从 离散型随机变量开始
随机变量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在概率论史经历了一 个相当长的过程,并引起过不少争议。让我们从 离散型随机变量开始

1.离散型随机变量 (1)X(正面)=1,X(反面)=0; (2)X(红球)5,X(白球)2,X(黑球)1; (3)考虑向一单位园圃上投掷飞标,落点位置所组成的 样本空间Ω={(x,y):x2+y2≤1},假如需要根据落点 是否靠近圆心评分,定义如下: 当x2+y2≤1/8时,获10分;当1/8<x2+y2≤1/4 时,获8分;当1/4<x2+y2≤1/2时,获6分;其余 情形,获5分
1. 离散型随机变量 (1) X (正面)=1, X (反面)=0; (2) X (红球)=5, X ( 白球)=2,X (黑球)=1; (3) 考虑向一单位园圃上投掷飞标,落点位置所组成的 样本空间 2 2 = + {( , ) : 1} x y x y ,假如需要根据落点 是否靠近圆心评分,定义如下: 当 2 2 x y + 1/8时, 获 10 分; 当 2 2 1/8 1/ 4 + x y 时,获 8 分; 当 2 2 1/ 4 1/ 2 + x y 时,获 6 分; 其余 情形,获 5 分

概括起来,所谓离散型随机变量,就是样本空间 到实数值上的一个对应关系,并且最多取可数个 不同的值 具体地说,用X:Ω→R表示对应关系,所有可能的 取值记为{x1,x2,…,xn,…} 当然,每个基本结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因此Y取每 个值也具有随机性(严格来讲,要求Y取每个值构成 事件,即:{:X()=xn}?F)。当给定一个概率 空间(S,F,P)时,我们可以计算Y取每个值的概率大 小
概括起来,所谓离散型随机变量,就是样本空间 到实数值上的一个对应关系,并且最多取可数个 不同的值。 具体地说,用X R : → 表示对应关系,所有可能的 取值记为 1 2 { , , , , } n x x x . 当然,每个基本结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因此X 取 每 个值也具有随机性(严格来讲,要求X 取每个值构成 事件,即:{ : ( ) } w w X x = ? n F )。当给定一个概率 空间(, F, P )时, 我们可以计算X 取每个值的概率大 小

如 (1)假设硬币是均匀的,那么P(X=1)=1/2 P(x=0)=12 假设硬币不均匀,出现正面的概率为3/5,出现反面的 概率为25,那么P(X=1)=3/5,P(X=0)=2/5; (2)假设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相同,那么 P(X=5)=1/3,P(X=2)=1/3, P(X=1)=1/3;
如, (1) 假 设 硬 币 是 均 匀 的 , 那 么 P X( 1) 1/ 2 = = , P X( 0) 1/ 2 = = ; 假设硬币不均匀,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3/5,出现反面的 概率为 2/5,那么P X( 1) 3/ 5 = = ,P X( 0) 2 / 5 = = ; (2) 假设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相同,那么 P X( 5) 1/3 = = ,P X( 2) 1/3 = = , P X( 1) 1/3 = = ;

(3)假设随意投掷飞标,即落在每个点是等可能 的,那么 P(X=10)=1/64,P(X=8)=3/64, P(X=6)=3/16,P(X=5)=3/4
(3) 假设随意投掷飞标,即落在每个点是等可能 的,那么 ( 10) 1/ 64, ( 8) 3/ 64, ( 6) 3/16, ( 5) 3/ 4. P X P X P X P X = = = = = = = =

般地, P1=P(0:X(o)=x) 并称 xX1xX X n 2 p1, p 25 为的分布列
一般地, ( : ( ) ) i i p P X x = = 并称 1 2 1 2 , , , , , , , , n n x x x p p p 为 X 的分布列

从前一章有关概率的性质可得: ∑P i=1 2 P≥0
1. 1 i 1 i p = = 从前一章有关概率的性质可得: 2. pi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浙江大学:《概率论》第三讲 条件概率及其应用.ppt
- 浙江大学:《概率论》第四讲 独立性和 Bernoul试验.ppt
- 浙江大学:《概率论》第二讲 古典概率模型,几何概率模型.ppt
- 浙江大学:《概率论》第六讲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ppt
- 浙江大学:《概率论》第一讲 基本概念.ppt
- 《圆与三角学》讲义.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八章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七章非线性方程求根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六章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5章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4章线性方程组直接解法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3章数值积分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2章插值与逼近复习.doc
- 《计算方法课程复习》第1章误差复习.doc
- 河南科技学院:《线性代数》讲义.ppt
- 四川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解答十一.pdf
- 四川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解答十.pdf
- 四川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解答九.pdf
- 四川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解答八.pdf
- 四川大学:《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习题解答七.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比赛日程(大作业候选题1).ppt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99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大专组).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离散模型之三——冲量过程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5章习题.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应用(定量结果).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初等模型(初等数学方法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量纲分析法建模(Dimensional Analysis).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静态优化模型—微分法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动态模型——微分方程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稳态模型—微分方程稳定性.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离散模型之一一差分方程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离散模型之二一层次分析法建模.pdf
- 清华大学:《数学建摸》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习题.pdf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1-8章小结.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补充1.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2.1 积分 2.2 柯西定理 2.3 不定积分 2.4 柯西公式.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矢量分析.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拉普拉斯变换 6.2 拉普拉斯变换 6.3 拉普拉斯变换的反演 6.4 应用例.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幂级数展开 3.1 复数项级数 3.2 幂级数 幂函数的复变项级数 3.3 泰勒级数展开 3.4 解析延拓 3.5 洛朗展开 3.6 孤立奇点的分类.ppt
- 《数学物理方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留数定理 4.1 留数定理 4.2 应用留数定理计算实变函数定积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