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连续傅里叶变换性质及其对偶关系

表6.3常用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及其对偶关系[F(o)el' doJ f(t)e- dtF(0)=f(t):2元-9连续傅里叶变换对相对偶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重连续时间函数(t)傅里叶变换F()连续时间函数f(t)傅里叶变换F(o)重要要V18(0)12元0(0)VVjo14.60ds(0)j2元dtdod+d(jo)dro()2元g*dard(o)/u(t)u(o)+ m(0)116(0)-7j2元tjotu(t)6(0--indo0221,t>0-j,0>0LraoF(0)=sgn(t) =(-1,tt[0,J0]>WVsr(cj1-/t,μt0,| >W/112reu(0),t >0e""u(t),Re(a)>0a+jot-jt2atel, Re(a) >0me"ml, >07+tio'+a'Va+joe" coso.tu(t), Re(a) >0(a+jo)+0)V0.e" sinotu(t),Re(a) >0(a+jo)°+1(-J,T>02元0e"u(0)te"u(t),Re(a) >0(a+ jo)1t''eru(t),Re(a) > 0(k-1)(t(a+ jo)tV#200-49Zo(t-IT).(0)=JesVaerV[+ s1coso[u(t+-u(f-[Sa2222re2元 2F.0(0 -ko.)k-
表 6.3 常用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及其对偶关系 ∫ +∞ −∞ = ω ω π ω f t F e d j t ( ) 2 1 ( ) F f t e dt j t ∫ +∞ −∞ − = ω (ω) ( ) 连续傅里叶变换对 相对偶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 重 要 连续时间函数 f (t) 傅里叶变换 F(ω) 连续时间函数 f (t) 傅里叶变换 F(ω) 重 要 √ δ (t) 1 1 2πδ (ω) √ √ (t) dt d δ jω t 2 δ (ω) ω π d d j (t) dt d k k δ k ( jω) k t 2 δ (ω) ω π k k k d d j √ u(t) ( ) 1 πδ ω ω + j j t t π δ 2 1 ( ) 2 1 − u(ω) tu(t) 2 1 ( ) ω δ ω ω π − d d j − = 1, 0 1, 0 sgn( ) t t t jω 2 , 0 1 t ≠ π = , 0 , 0 ( ) ω ω ω j j F √ ( ) 0 δ t − t 0 j t e − ω j t e ω 0 2 ( ) πδ ω −ω 0 √ t0 cosω [ ( ) ( )] π δ ω +ω0 + δ ω −ω0 ( ) ( ) 0 0 δ t + t + δ t − t 0 2cosωt t0 sinω [ ( ) ( )] π δ ω +ω0 − δ ω −ω0 j ( ) ( ) 0 0 δ t + t − δ t − t 0 j2sinωt √ > − − 0 − e u t a at a + jω 1 τ − jt 1 2 ( ), > 0 − π ω τ τω e u ,Re{ } > 0 − e a a t 2 2 2 a a ω + 2 2 τ τ t + , > 0 − π τ τ ω e √ cos 0 ( ),Re{ } > 0 − e tu t a at ω 2 0 2 ( ω) ω ω + + + a j a j √ sin ( ),Re{ } 0 0 > − e tu t a at ω 2 0 2 0 ( ω) ω ω a + j + ( ),Re{ } > 0 − te u t a at 2 ( ) 1 a + jω , 0 ( ) 1 2 > − τ τ jt 2πω (ω) τω e u − ( ),Re{ } 0 ( 1)! 1 > − − − u t a k t e k at k (a j ) 1 + ω √ ∑ +∞ =−∞ = − l T δ (t) δ (t lT) ∑ +∞ =−∞ − k T k T ) 2 ( 2 π δ ω π √ 2 ( ) τ t e − 2 ) 2 ( ωτ πτ − e √ u t u t t 0 )] cos 2 ) ( 2 [ ( ω τ τ + − − ] 2 ) 0 ( 2 ) 0 ( [ 2 ω ω τ ω ω τ τ − + + Sa Sa ∑ +∞ k=−∞ jk t k F e ω0 ∑ +∞ =−∞ − k k 2 F ( k ) π δ ω ω 0

连续傅里叶变换性质及其对偶关系F(o)eadaF(0)=f(t)=tleT(T2元:-"F(o)dof(0)=F(0) = If(t)d2元连续傅里叶变换对相对偶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重名称名称量连续时间函数f(t)傅里叶变换F(の)连续时间函数f(t)傅里叶变换F(の)要要V线性of.(t)+ f, (t)αF(O)+BF,(0)Lre尺度比f(at),a+0可例变换f()g(o)对偶性g(t)2f(-0)V时移频移F(0-0.)f(t-to)1VF(0)e"n,f()er频域微时域微joF(o)-jif(t)4_F(0)J分性质分性质do时域积F(@) + /F(0)6(0)频域积+(0)6(1)Lf(t)dt,F(o)do分性质jo分性质-jt频域卷f(t)p(t)时域卷f(t)* h(t)F(0)H(0)V二F()*P(0)积性质积性质2元f()是实函数对称性f(1)F(-0)奇偶虚2j Im(F(o)实性质.()= Od((0)f(0)F(-0)f.(0)= Ev(f(0)Re[F(0))f'(-1)F(o)希尔伯f(t)= f(t)u(t)F(0)= R(0)+ jl()特变换R(0)= (0)*元0频域抽时域抽12F(0-k)(-n2)Vf(0)2(t-nT)F(o)Z6(α-ko.)样样TE00.帕什瓦(dt=F(o)do尔公式取反-取反共轭-共轭取反共轭取反2
连续傅里叶变换性质及其对偶关系 ∫ +∞ −∞ = ω ω π ω f t F e d j t ( ) 2 1 ( ) F f t e dt j t ∫ +∞ −∞ − = ω (ω) ( ) 1 (0) ( ) 2 f Fd ω ω π +∞ −∞ = ∫ F f t dt (0) ( ) +∞ −∞ = ∫ 连续傅里叶变换对 相对偶的连续傅里叶变换对 重 要 名称 连续时间函数 f (t) 傅里叶变换 F(ω) 名称 连续时间函数 f (t) 傅里叶变换 F(ω) 重 要 √ 线性 ( ) ( ) 1 2 αf t + βf t ( ) ( ) αF1 ω + βF2 ω √ 尺度比 例变换 f (at), a ≠ 0 ( ) 1 a F a ω 对偶性 f (t) g(ω) g(t) 2πf (−ω) √ √ 时移 ( ) 0 f t − t 0 ( ) j t F e ω ω − 频移 j t f t e 0 ( ) ω ( ) F ω −ω0 √ 时域微 分性质 f (t) dt d jωF(ω) 频域微 分性质 − jtf (t) (ω) ω F d d √ 时域积 分性质 ∫−∞ t f (τ )dτ (0) ( ) ( ) π δ ω ω ω F j F + 频域积 分性质 (0) ( ) ( ) f t jt f t + π δ − σ σ ω F d ∫−∞ ( ) √ 时域卷 积性质 f (t) * h(t) F(ω)H(ω) 频域卷 积性质 f (t) p(t) ( ) * ( ) 2 1 ω ω π F P √ √ 对称性 f (−t) ( ) * f t ( ) * f −t F(−ω) ( ) * F −ω ( ) * F ω 奇偶虚 实性质 f (t) 是实函数 f o (t) = Od{f (t)} f e (t) = Ev{f (t)} j Im{F(ω)} Re{F(ω)} 希尔伯 特变换 f (t) = f (t)u(t) F(ω) = R(ω) + jI(ω) πω ω ω 1 R( ) = I( ) * √ 时域抽 样 ∑ +∞ =−∞ − n f (t) δ (t nT) ∑ +∞ =−∞ − k T F k T ) 2 ( 1 π ω 频域抽 样 ∑ +∞ =−∞ − n f t n ) 2 ( 1 0 ω0 π ω ∑ +∞ =−∞ − k F( ) ( k ) ω δ ω ω0 √ 帕什瓦 尔公式 ω ω π f t dt F d 2 2 ( ) 2 1 ( ) ∫ ∫ ∞ −∞ ∞ −∞ = 取反-取反 共轭-共轭取反 共轭取反-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变换性质总结.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课后各章习题与答案(樊昌信第六版).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5.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4.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3.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2.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通信原理题解01.pdf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2/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2).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随机过程.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信号 Signals and Spectra.ppt
-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序论.ppt
- 《通信原理》课程参考教材:《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书籍PDF电子版(编著:钱学荣、王禾,电子工业出版社).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通信原理重点串联(共十章).doc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通信原理(第6版)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导(PDF电子版,4/4,第10-14章).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模拟调制系统(DSB、SSB抗噪声性能相同).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无ISI的判决(时域和频域).docx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同步原理.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通信网.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光电学院:贺鹏飞).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确知信号.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随机过程.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信道.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ppt
- 烟台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实例)实例一 高信噪比微型无线对讲机.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实例)实例二 三片IC无线对讲机.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实例)实例三 2m,2w锁相调频发射机.doc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应用实例)实例四 二次变频的SSBCW收音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