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4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码:Z115619总学分:3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大纲制定者:石娟大纲审定者:审定日期: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之一。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主要讲述音乐的逻辑结构和其形式的规范类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音乐构成的各种表现手段及相互关系进行有指导的研究,以达到尽可能深刻,全面的理解作品的目的,并从中学习到创作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各种技艺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课,它在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曲式与作品分析也称曲式分析学,是一门在音乐上起举足轻重的学科,它是音乐理论中一项带有技术性、创造性的学科,并有着自己特殊的研究音乐的角度与重心。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以及情感内涵。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作为作曲技术理论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定型化的、较为规范的曲式结构模式和曲式结构的共同原则,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曲式总括性的体系与对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总体结构力与运用方法和相互关系。从而从宏观上更好的理解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的整体框架以及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整体构思,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乐理和和声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并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2.基本要求曲式、和声与作品分析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一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几乎是同时进行。教学中应抓住每种曲式结构类型的重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准备阅读大量的乐谱,听大量的音乐资料,此外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视谱即唱和和声分析能力。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0绪论0.1音乐语言的表现作用1乐思的发展和音乐的结构功能1.1乐思的发展1.2乐思的陈述和音乐的结构功能2主调音乐分析-乐段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Z115619 总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大纲制定者:石娟 大纲审定者: 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课程之一。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主要讲述音乐 的逻辑结构和其形式的规范类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音乐构成的各种表现 手段及相互关系进行有指导的研究,以达到尽可能深刻,全面的理解作品的目的,并从中学 习到创作的多种手段和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各种技艺。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课,它在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曲式与作品分析也称曲式分析学,是一门在音乐上起举足轻重的学科,它是音乐理论 中一项带有技术性、创造性的学科,并有着自己特殊的研究音乐的角度与重心。通过这门课 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以及情感内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 本课程作为作曲技术理论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所总 结出来的一些定型化的、较为规范的曲式结构模式和曲式结构的共同原则,使学生系统的掌 握曲式总括性的体系与对各音乐基本表现手段的总体结构力与运用方法和相互关系。从而从 宏观上更好的理解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和音乐的整体框架以及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整体 构思,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乐理和和声知识也有很大的帮助,并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2. 基本要求 曲式、和声与作品分析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一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几乎是同时 进行。教学中应抓住每种曲式结构类型的重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和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要准备阅读大量的乐谱,听大量的音乐资料,此外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视谱即唱和和声分 析能力。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 0 绪 论 0.1 音乐语言的表现作用 1 乐思的发展和音乐的结构功能 1.1 乐思的发展 1.2 乐思的陈述和音乐的结构功能 2 主调音乐分析-乐段

2.1概述2.2单乐段2.3复乐段及多重乐段2.4展开乐段2.5乐段的补充、扩充和约减2.6作品曲目分析3单二部曲式3.1概述3.2单主题二部曲式3.3对比主题二部曲式3.4再现部3.5作品曲目分析4单三部曲式4.1概述4.2单三第一部分4.3单主题的中部4.4对比主题中部4.5混合、合成性中部4.6连接部4.7再现部4.8单三部——五部曲式4.9作品曲目分析5复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5.1复三部曲式概述5.2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5.3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1学时)5.4复三部曲式的插部(0.5学时)5.5复三部曲式的合成性中部(0.5学时)5.6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0.5学时)5.7复三部曲式的复杂化(0.5学时)5.8复二部曲式(1.5学时)5.9作品曲目分析6回旋曲式

2.1 概述 2.2 单乐段 2.3 复乐段及多重乐段 2.4 展开乐段 2.5 乐段的补充、扩充和约减 2.6 作品曲目分析 3 单二部曲式 3.1 概述 3.2 单主题二部曲式 3.3 对比主题二部曲式 3.4 再现部 3.5 作品曲目分析 4 单三部曲式 4.1 概述 4.2 单三第一部分 4.3 单主题的中部 4.4 对比主题中部 4.5 混合、合成性中部 4.6 连接部 4.7 再现部 4.8 单三部——五部曲式 4.9 作品曲目分析 5 复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 5.1 复三部曲式概述 5.2 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 5.3 复三部曲式的三声中部(1 学时) 5.4 复三部曲式的插部(0.5 学时) 5.5 复三部曲式的合成性中部(0.5 学时) 5.6 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0.5 学时) 5.7 复三部曲式的复杂化(0.5 学时) 5.8 复二部曲式(1.5 学时) 5.9 作品曲目分析 6 回旋曲式

6.1概述6.2单主题回旋曲式6.3对比主题回旋曲式6.4从插部开始的回旋曲式6.5作品曲目分析7变奏曲式7.1概述7.2固定低音和固定高音变奏曲7.3严格变奏7.4自由变奏和混合变奏7.5双主题变奏7.6作品曲目分析8奏鸣曲式8.1概述8.2呈示部8.3展开部8.4再现部8.5尾声8.6引子8.7奏鸣曲式的变体8.8作品曲目分析四、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学时)知识知识点单元讲课小计0绪论33221乐思的发展和音乐的结构功能255主调音乐分析-乐段366单二部曲式488单三部曲式665复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46回旋曲式4744变奏曲式81010奏鸣曲式

6.1 概述 6.2 单主题回旋曲式 6.3 对比主题回旋曲式 6.4 从插部开始的回旋曲式 6.5 作品曲目分析 7 变奏曲式 7.1 概述 7.2 固定低音和固定高音变奏曲 7.3 严格变奏 7.4 自由变奏和混合变奏 7.5 双主题变奏 7.6 作品曲目分析 8 奏鸣曲式 8.1 概述 8.2 呈示部 8.3 展开部 8.4 再现部 8.5 尾声 8.6 引子 8.7 奏鸣曲式的变体 8.8 作品曲目分析 四、时间分配 知识 单元 知 识 点 教学环节(学时) 讲课 小计 0 绪 论 3 3 1 乐思的发展和音乐的结构功能 2 2 2 主调音乐分析-乐段 5 5 3 单二部曲式 6 6 4 单三部曲式 8 8 5 复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 6 6 6 回旋曲式 4 4 7 变奏曲式 4 4 8 奏鸣曲式 10 10

总计4848五、课程其他说明1、主要先修课程:乐理、和声、视唱练耳2、适用专业类别:作曲、音乐教育3、主要教材: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吴祖强著《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杨儒怀著《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为杰陈丹布著《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平时成绩30%,期末试卷考试成绩70%

总 计 48 48 五、课程其他说明 1、主要先修课程:乐理、和声、视唱练耳 2、适用专业类别:作曲、音乐教育 3、主要教材:钱仁康 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吴祖强著 《曲式与作品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儒怀著 《音乐的分析与创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为杰 陈丹布著《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4、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闭卷考试,平时成绩 30%,期末试卷考试成绩 70%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