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课前资料_教学目标_知识点教学目标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333.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课前资料_教学目标_知识点教学目标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知识点教学认知目标 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回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 知识维度:A事实性知识B.概念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元认知知识 知识认知过 知识单元 知识点 教学目标 维度程维度 1-1实际电路 1.电路的认识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与电路模型 2.电路模型 能概括电路模型的特点 能记住电压和电流的公式表示: 3.电压和电流 能用不同符号或字母表示元件电 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能区别关联参考和非关联参考方 4.关联参考方向 1-2电路分析 向 中的基本变 能根据元件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 量 说明功率的意义: 能归纳电压和电流关联或非关联 5.功率 参考方向时对功率的影响规律: 能进行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 断 能记忆并识别电阻的伏安关系: 6.电阻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阻电 路的分析 能记忆并识别电感的伏安关系: 1-3电路的基 能应用电感的伏安关系进行简单 本元件 7.电感 电感电路的分析 能记忆并识别电容的伏安关系: 8.电容 能应用电容的伏安关系进行简单 电容电路的分析 能说出独立电压源的特点: 9.独立电压源 能应用独立电压源的特点分析电 路中的电压、电流或功率 1-4独立电源 能说出独立电压源的特点: 10.独立电流源 能应用独立电压源的特点分析电 路中的电压、电流或功率 11.基尔霍夫电流定 能陈述KCL的条件和内容: 1-5基尔霍夫 律KCL 能应用KCL分析电路中的电流 定律 12.基尔霍夫电压定 能陈述KVL的条件和内容: 律KVL 能应用KVL分析电路中的电压

1 知识点教学认知目标 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回忆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知识维度: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元认知知识 知识单元 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 维度 认知过 程维度 1-1 实际电路 与电路模型 1.电路的认识 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能概括电路模型的特点 1-2 电路分析 中 的 基 本 变 量 3.电压和电流 能记住电压和电流的公式表示; 能用不同符号或字母表示元件电 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4.关联参考方向 能区别关联参考和非关联参考方 向 5.功率 能根据元件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 说明功率的意义; 能归纳电压和电流关联或非关联 参考方向时对功率的影响规律; 能进行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 断 1-3 电路的基 本元件 6.电阻 能记忆并识别电阻的伏安关系;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阻电 路的分析 7.电感 能记忆并识别电感的伏安关系; 能应用电感的伏安关系进行简单 电感电路的分析 8.电容 能记忆并识别电容的伏安关系; 能应用电容的伏安关系进行简单 电容电路的分析 1-4 独立电源 9.独立电压源 能说出独立电压源的特点; 能应用独立电压源的特点分析电 路中的电压、电流或功率 10.独立电流源 能说出独立电压源的特点; 能应用独立电压源的特点分析电 路中的电压、电流或功率 1-5 基尔霍夫 定律 11.基尔霍夫电流定 律 KCL 能陈述 KCL 的条件和内容; 能应用 KCL 分析电路中的电流 12.基尔霍夫电压定 律 KVL 能陈述 KVL 的条件和内容; 能应用 KVL 分析电路中的电压

1-6电路中电 13.电路中电位的概 能说出电位的概念及意义: 位的计算 能结合KCL和KVL以及电位的 念及计算方法 概念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17等效一端 14.等效一端口的概 能描述一端口的概念 口的概念 能归纳电阻的串并联等效规律: 15.电阻的等效变换 能应用电阻特性进行等效变换 1-8无源一端 能 16.电感和电容的等 能应用电感和电容特性进行等效 口竿效变换 效变换 变换 17.电压源和电流源 能应用理想电源的特性等效变换 的等效 含有理想电源的电路 能记住Y形和△形电阻电路相互 1-9电阻Y 变换的公式: 18.电阻Y-△变换 △变换 能将Y形和△形电阻电路相互变 能说出或画出实际电源的两种模 19.实际电源的模型 1-10实际电 源的模型及 能根据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 20.两种实际电源的 端口关系进行相互等效: 其等效变换 尊效变换 对给定电路,能用等效变换法进 行分析 1-11受控源 21.受控源 能描述受控源的特点及分类: 及含受控源 简单电路的 22.含受控源电路的 能结合电路的基本定律对含有受 分析 控源的电路进行分析 分析 1-12等效电 23.等效电阻、输入电 能根据一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求 阻、输入电阻 解等效电阻 24.KCL、KVL的独立 能根据KCL、KVL确定独立方程 方程 1-13支路电 能说出支路电流法的分析步骤: 流法 25.支路电流法 对给定的申路,能应用支路电流 法求解分析 1-14回路电 能说出回路电流法的分析步骤: 26.回路电流法 流法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回路电流 法求解分析 能说出结点电压法的分析步骤: 116结点电 压法 27.结点电压法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结点电压 法求解分析

2 1 - 6 电路中 电 位 的计算 1 3 .电路中电位的概 念及计算方法 能说出电位的概念及意义 ; 能结合 KCL 和 KVL 以及电位 的 概念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1 - 7 等效一端 口的概念 1 4 .等效一端口的概 念 能描述一端口的概念 1 - 8 无源一端 口等效变换 1 5 .电阻的等效变换 能归纳电阻的串并联等效规律 ; 能应用电阻特性进行等效变换 能 1 6 .电感和电容的等 效变换 能应用电感和电容特性进行等效 变换 1 7 .电压源和电流源 的等效 能应用理想电源的特性等效变换 含有理想电源的电路 1 - 9 电阻 Y - △变换 1 8 .电阻 Y-△变换 能记住 Y 形和 △形电阻电路相互 变换的公式 ; 能 将 Y 形和 △形电阻电路相互 变 换 1 -10 实际电 源 的 模 型 及 其等效变换 1 9 .实际电源的模型 能说出或画出实际电源的两种模 型 20 .两种实际电源的 等效变换 能根据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 端口关系进行相互等效 ; 对给定电路,能用等效变换法进 行分析 1 -11 受控源 及 含 受 控 源 简 单 电 路 的 分析 2 1 .受控源 能描述受控源的特点及分类 ; 2 2 .含受控源电路的 分析 能结合电路的基本定律对含有 受 控源的电路进行分析 1 -12 等效电 阻、输入电阻 2 3 .等效电阻、输入电 阻 能根据一端口电压电流的关系求 解等效电阻 1 -13 支路电 流法 2 4.KCL 、KVL 的独立 方程 能根据 KCL 、KVL 确定独立方程 2 5 .支路电流法 能说出支路电流法的分析步骤;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支路电流 法求解分析 1 -14 回路电 流法 26.回路电流法 能说出回路电流法的分析步骤;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回路电流 法求解分析 1 -16 结点电 压法 27.结点电压法 能说出结点电压法的分析步骤;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结点电压 法求解分析

117叠加定 能描述叠加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28.叠加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叠加定理 理 求解分析 1-18替代定 能描述替代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理 29.替代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替代定理 求解分析 能描述戴维南定理的条件及内 1-19戴维南 容: 定理 30.戴维南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戴维南定 理求解分析 1-20诺顿定 能描述诺顿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理 31.诺顿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诺顿定理 求解分析 能描述特勒根定理的条件及内 1-21特勒根 容: 32.特勒根定理 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特勒根定 理分析电路 能描述互易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1-22互易定 33.互易定理 对给定的电路,能应用互易定理 理 求解分析 34复数的表示和运 能回忆复数的表示方法 能归纳复数的运算规律 2.1正弦由 能描述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的 的基本概念 35正弦交流电路的 特点: 基本概念 能实现正弦表达式和正弦波形的 相互转换 2-2正弦量的 36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能解释相量的含义 能区别正弦量和相量的表示形式 相量表示法 法 及其相互关系 2-3KCL KVL的相量 37.KCL、KVL的相 能描述KCL、KVL的相量形式 量形式 形式 能记住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关 38.电阻的相量形式 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2-4三种基本 能跳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元件的相量 种关系 形式 能记住电感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 39.电感的相量形式 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能辨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3 1 -17 叠加定 理 28.叠加定理 能描述叠加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叠加定理 求解分析 1 -18 替代定 理 29.替代定理 能描述替代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替代定理 求解分析 1 -19 戴维南 定理 30.戴维南定理 能描述戴维南定理的条件及内 容;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戴维南定 理求解分析 1 -20 诺顿定 理 31.诺顿定理 能描述诺顿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诺顿定理 求解分析 1 -21 特勒根 定理 32.特勒根定理 能描述特勒根定理的条件及内 容;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特勒根定 理分析电路 1 -22 互易定 理 33.互易定理 能描述互易定理的条件及内容 ; 对给定的电路, 能应用互易定理 求解分析 2 - 1 正弦电路 的基本概念 34.复数的表示和运 算 能回忆复数的表示方法 ; 能归纳复数的运算规律 35.正弦交流电路的 基本概念 能描述正弦交流电路的三要素的 特点; 能实现正弦表达式和正弦波形的 相互转换 2 - 2 正弦量的 相量表示法 36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法. 能解释相量的含义 ; 能区别正弦量和相量的表示形式 及其相互关系 2 -3KCL 、 KVL 的相量 形式 37. KCL 、KVL 的相 量形式 能描述 KCL 、KVL 的相量形式 2 - 4 三种基本 元 件 的 相 量 形式 38.电阻的相量形式 能记住电阻欧姆定律的相量关 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 能辨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种关系 39.电感的相量形式 能记住电感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 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 能辨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种关系 能记住电容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 40.电容的相量形式 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能辨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种关系 能描述复阻抗的定义和参数之间 的关系: 41.RLC串联电路和 能描述复阻抗串联的等效变换规 复阻抗 律: 能分析RLC串联电路的各个变量 能描述复导纳的定义和参数之间 2-5复阻抗利 复导纳及其 42.GLC并联电路和 的关系: 串并联 复导纳 能描述复导纳并联的等效变换规 律: 能分析GLC并联电路的各个变量 能正确辨别阻抗和导纳之间的关 43.阻抗和导纳的相 系 互等效 能进行阻抗和导纳参数的相互转 换 能应用阻抗或导纳分析正弦交流 电路: 2-6正弦稳态 电路分析计 44.正弦稳态电路分能应用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相量 ◆ 析计算 形式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能应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 正弦交流电路 2-7正弦稳态 45.正弦稳态电路的 功率 能记住各个功率的公式表示 电路的功率 46.功率的关系 能说出各个功率之间的关系 47.功率因数 能描述功率因数的定义及意义 能说出功率因数不高的原因: 2-8功率因数 48功率因数的提高 能用相量图法说明提高功率因数 的方法 2-9复功率 49.复功率 能记住复功率的定义以及各种公 式表示 2-10最大功 50.最大功率传输 能根据戴维南定理分析最大功率 率传输 传输的条件和结果 2-11电路的 谐振 51.串联谐振 能描述串联谐振的条件、参数 特点和应用

4 种关系 40.电容的相量形式 能记住电容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 量关系、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 能辨别区分元件电压和电流的三 种关系 2-5 复阻抗和 复 导 纳 及 其 串并联 41.RLC 串联电路和 复阻抗 能描述复阻抗的定义和参数之间 的关系; 能描述复阻抗串联的等效变换规 律; 能分析 RLC 串联电路的各个变量 42. GLC 并联电路和 复导纳 能描述复导纳的定义和参数之间 的关系; 能描述复导纳并联的等效变换规 律; 能分析 GLC 并联电路的各个变量 43.阻抗和导纳的相 互等效 能正确辨别阻抗和导纳之间的关 系; 能进行阻抗和导纳参数的相互转 换 2-6 正弦稳态 电 路 分 析 计 算 44. 正弦稳态电路分 析计算 能应用阻抗或导纳分析正弦交流 电路; 能应用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相量 形式分析正弦交流电路; 能应用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 正弦交流电路 2-7 正弦稳态 电路的功率 45.正弦稳态电路的 功率 能记住各个功率的公式表示 46.功率的关系 能说出各个功率之间的关系 2-8 功率因数 47.功率因数 能描述功率因数的定义及意义 48.功率因数的提高 能说出功率因数不高的原因; 能用相量图法说明提高功率因数 的方法 2-9 复功率 49.复功率 能记住复功率的定义以及各种公 式表示 2-10 最大功 率传输 50.最大功率传输 能根据戴维南定理分析最大功率 传输的条件和结果 2-11 电路的 谐振 51.串联谐振 能描述串联谐振的条件、参数、 特点和应用

52.并联谐振 能描述并联谐振的条件、参数、 特点和应用 53.互感的概念 能描述互感的概念 2-12耦合电 54.耦合电感的伏安 能写出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方程 关系 感元件 能描述同名端的定义: 55.同名端 能应用同名端确定耦合电感的伏 安关系式 能记住耦合电感串联的等效变换 2-13含耦合 56耦合电感的串联 规律: 对给定电路,能进行去耦等效 电感电路的 分析 57.耦合电感的并联 能记住耦合电感并联的等效变换 和T型等效 规律: 对给定由路,能讲行去摆等效 58.空心变压器的方 能应用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列出 程法分析 空心变压器的方程 2-14空心变 能通过空心变压器的方程分析归 压器 59空心、变压器的竿 纳出等效电路: 效法分析 能应用等效法分析求解电路的变 能描述理想变压器理想化的的条 215理想变 60.理想变压器的条 压器 件、性能和功率 能记住和辨别理想变压器的变 压、变流和变阻抗三个公式: 能说出理想变压器功率的特点 2-16对称三61.对称三相电源及 能列出对称三相电源特点: 能说出或画出对称三相电源的连 相电源 其连接方式 接方式 2-17对称 能说出或画出对称三相负载的连 62.对称三相负载及 相负载及其 接方式: 其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 能画出三相系统中的三相电源和 三相负载 能记住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 63.线电压(电流)与相 流)的相量关系: 2-18 三相电 电压(电流)的关系 能应用这些关系进行简单三相电 路计算 路的分析计算 64.对称三相电路的 能区分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计算 的特点以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

5 52.并联谐振 能描述并联谐振的条件、参数、 特点和应用 2-12 耦合电 感元件 53.互感的概念 能描述互感的概念 54.耦合电感的伏安 关系 能写出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方程 55.同名端 能描述同名端的定义; 能应用同名端确定耦合电感的伏 安关系式 2-13 含耦合 电 感 电 路 的 分析 56.耦合电感的串联 能记住耦合电感串联的等效变换 规律; 对给定电路,能进行去耦等效 57.耦合电感的并联 和 T 型等效 能记住耦合电感并联的等效变换 规律; 对给定电路,能进行去耦等效 2-14 空心变 压器 58.空心变压器的方 程法分析 能应用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列出 空心变压器的方程 59.空心变压器的等 效法分析 能通过空心变压器的方程分析归 纳出等效电路; 能应用等效法分析求解电路的变 量 2-15 理想变 压器 60.理想变压器的条 件、性能和功率 能描述理想变压器理想化的的条 件; 能记住和辨别理想变压器的变 压、变流和变阻抗三个公式; 能说出理想变压器功率的特点 2-16 对称三 相电源 61.对称三相电源及 其连接方式 能列出对称三相电源特点; 能说出或画出对称三相电源的连 接方式 2-17 对称三 相 负 载 及 其 连接方式 62.对称三相负载及 其连接方式 能说出或画出对称三相负载的连 接方式; 能画出三相系统中的三相电源和 三相负载 2-18 三相电 路计算 63.线电压(电流)与相 电压(电流)的关系 能记住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 流)的相量关系; 能应用这些关系进行简单三相电 路的分析计算 64.对称三相电路的 计算 能区分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 的特点以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

能分析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各个线 (相)电压和线(相)电流 65.不对称三相电路能分析不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各个 的计算 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 能记住三相电路各个功率的公 66.三相电路的功率 式: 2-19三相电 能区分三相电路功率之间的关系 路的功率及 能描述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其测量 67.三相电路功率的 功率测量原理: 测量 能区分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功率测品方法 68.换路定律 能描述换路定律的内容 31电路的瞬 能根据元件的伏安关系说明元件 态过程和换69.初始值与稳态值 在暂态电路中的特点: 路定则 的求解 能应用特点和换路定律求解一阶 电路的初始值 能建立一阶RC电路齐次微分方 程: 70.RC电路的零输入 能描述RC零输入响应的指数变 响应 化规律: 能记住RC零输入响应的公式表 3-2一阶电路 达式 的零输入响 能建立一阶L电路齐次微分方 1.RL电路的零输入能描述RL零输入响应的指数变 响应 化规律: 能记住RL零输入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能建立一阶RC电路非齐次微分 方程: 72.RC电路的零状态能描述RC零状态响应的指数变 响应 化规律: 3-3一阶电路 能记住RC零状态响应的公式表 零状态响应 达式 能建立一阶RL电路非齐次微分 73.RL电路的零状态 方程 响应 能描述RL零状态响应的指数变 化规律:

6 系; 能分析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各个线 (相)电压和线(相)电流 65.不对称三相电路 的计算 能分析不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各个 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 2-19 三相电 路 的 功 率 及 其测量 66.三相电路的功率 能记住三相电路各个功率的公 式; 能区分三相电路功率之间的关系 67.三相电路功率的 测量 能描述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功率测量原理; 能区分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 功率测量方法 3-1 电路的瞬 态 过 程 和 换 路定则 68.换路定律 能描述换路定律的内容 69.初始值与稳态值 的求解 能根据元件的伏安关系说明元件 在暂态电路中的特点; 能应用特点和换路定律求解一阶 电路的初始值 3-2 一阶电路 的 零 输 入 响 应 70.RC 电路的零输入 响应 能建立一阶 RC 电路齐次微分方 程; 能描述 RC 零输入响应的指数变 化规律; 能记住 RC 零输入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71.RL 电路的零输入 响应 能建立一阶 RL 电路齐次微分方 程; 能描述 RL 零输入响应的指数变 化规律; 能记住 RL 零输入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3-3 一阶电路 零状态响应 72. RC 电路的零状态 响应 能建立一阶 RC 电路非齐次微分 方程; 能描述 RC 零状态响应的指数变 化规律; 能记住 RC 零状态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73. RL 电路的零状态 响应 能建立一阶 RL 电路非齐次微分 方程; 能描述 RL 零状态响应的指数变 化规律;

能记住L零状态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3-4一阶电路 能说出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74.一阶电路全响应 全响应 能说明电压或电流全响应表达式 的规律 能说出全响应的三个主要要素: 3-5三要素法 75.三要素法 能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任 何电量 76.一阶电路的阶跃 能说出或写出阶跃函数的定义: 系数 3-6一阶电路 能描述阶跃函数的功能: 的阶跃响应 77.一阶电路的阶跃 能描述阶跃响应的定义及意义: 响应 能在阶跃函数激励下分析阶跃响 应 78.一阶电路的冲激 能说出或写出冲激函数的定义: 37一阶电路 函数 能描述冲微函数的功能: 一阶电路的冲激 能描述冲激响应的定义及意义: 的神激响应 79. 能在冲激函数激励下分析阶冲激 响应 响应 3-8RLC串 能建立二阶电路的齐次微分方 8O.RLC串联电路的 程: 电路的零输 零龄入响应 能在R、L、C的量值不同时,区 入响应 别齐次微分方程不同的特征根 81.拉普拉斯变换的 能回忆拉氏变换的定义: 39拉普拉斯 能记住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关系 定义 变换的定义 及基本性质 82.拉普拉斯变换的 能记住拉普拉斯变换的线性、微 基本性质 分和积分的性质 3-10拉普拉 能说出拉式反变换的方法: 斯反变换 83 拉普拉斯反变换 能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解原函数 84.KCL、KVL的运 311线性电 能说出KCL、KVL的运算形式 算形式 路的复频域 模型 85.VCR的运算形式 能记住R、(包括互感)、C的欧 姆定律公式的运算形式: 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的运算形式 3-12应用拉 普拉斯变换 86.运算法分析动态 画出运算电路: 分析线性电 能复述运算法分析动态电路的步 电路 骤: 路 能用运算法分析任何动态电路 4-1二端口网87.二端口网络概述能说出二端口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7 能记住 RL 零状态响应的公式表 达式 3 - 4 一阶电路 全响应 74. 一阶电路全响应 能说出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 能说明电压或电流全响应表达式 的规律 3 - 5 三要素法 75.三要素法 能说出全响应的三个主要要素; 能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任 何电量 3 - 6 一阶电路 的阶跃响应 76.一阶电路的阶跃 函数 能说出或写出阶跃函数的定义 ; 能描述阶跃函数的功能; 77.一阶电路的阶跃 响应 能描述阶跃响应的定义及意义 ; 能在阶跃函数激励下分析阶跃响 应 3 - 7 一阶电路 的冲激响应 78. 一阶电路的冲激 函数 能说出或写出冲激函数的定义 ; 能描述冲激函数的功能; 79. 一阶电路的冲激 响应 能描述冲激响应的定义及意义 ; 能在冲激函数激励下分析阶冲激 响应 3 -8 RLC 串联 电 路 的 零 输 入响应 80. RLC 串联电路的 零输入响应 能建立二阶电路的齐次微分方 程; 能在 R 、 L 、 C 的量值不同时,区 别齐次微分方程不同的特征根 3 - 9 拉普拉斯 变 换 的 定 义 及基本性质 81. 拉普拉斯变换的 定义 能回忆拉氏变换的定义; 能记 住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关系 式 82. 拉普拉斯变换的 基本性质 能记住拉普拉斯变换的线性、微 分和积分的性质 3 -10 拉普拉 斯反变换 83. 拉普拉斯反变换 能说出拉式反变换的方法; 能用部分分式展开法求解原函数 3-11 线性电 路 的 复 频 域 模型 84. K C L 、KVL 的运 算形式 能说出 KCL 、KVL 的运算形式 85. VCR 的运算形式 能记住 R 、L(包括互感 ) 、 C 的欧 姆定律公式的运算形式; 3 -12 应用拉 普 拉 斯 变 换 分 析 线 性 电 路 86.运算法分析动态 电路 能应用欧姆定律公式的运算形式 画出运算电路; 能复述运算法分析动态电路的步 骤; 能用运算法分析任何动态电路 4 - 1 二端口网 87.二端口网络概述 能说出二端口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络概述 4-2二瑞▣网 88.二端口网络的方 能记住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以及对 络的方程和 应的参数: 参数 程和参数 能实现参数之间的任意转换 能辨别二端口网络的T型和π型 网络: 4-3二端口网 89.二端口网络的等能根据给定的参数转换为T型或 络的等效电 效电路 π型网络: 能对照给定参数,确定变换后的 网络中的参数 4-4二端口网90.二端口网络的连 能记住二端口级联、串联和并联 的参数的想律」 络的连接 接 能应用规律求解二端口总的参数 45二端口网 91.二端口网络的特 能说出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的 络的特性阻 性阻抗 定义 抗

8 络概述 4-2 二端口网 络 的 方 程 和 参数 88.二端口网络的方 程和参数 能记住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以及对 应的参数; 能实现参数之间的任意转换 4-3 二端口网 络 的 等 效 电 路 89.二端口网络的等 效电路 能辨别二端口网络的 T 型和π型 网络; 能根据给定的参数转换为 T 型或 π型网络; 能对照给定参数,确定变换后的 网络中的参数 4-4 二端口网 络的连接 90.二端口网络的连 接 能记住二端口级联、串联和并联 的参数的规律; 能应用规律求解二端口总的参数 4-5 二端口网 络 的 特 性 阻 抗 91.二端口网络的特 性阻抗 能说出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的 定义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