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楲
第 十 二 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 第三节摘穗器 第四节剥皮装置和茎杆粉碎装置 °第五节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发畏及现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 • 第三节 摘穗器 • 第四节 剥皮装置和茎杆粉碎装置 • 第五节 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及现状

第一节概述 玉米收获的特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约0.24亿hm?2。 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北方玉米区,包括辽、吉 黑、冀等省,播种面积占40%;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 鲁、豫、苏等省,播种面积占25%;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 黔等省,播种面积占15%。由于其种植范围很广,各地作物品 种和气候条件不同,以及农艺作业方法的差异,收获时的玉米 茎秆和籽粒水分差别较大。气候干燥地区,玉米茎秆和籽粒含 水量较小,果穗上的苞叶干软、膨松,果穗易于摘落和剥皮, 般可将果穗直接脱粒。但在低温多雨地区,茎秆和籽粒含水 量较大(30%以上),果穗上的苞叶青湿,一般要求先摘掉果 穗并剥皮晾晒,直到水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脱粒。在脱粒 时如水分过大,将造成籽粒大量破碎,难以保管,如不能及时 烘干,会霉烂变质
第一节 概 述 一、玉米收获的特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约0.24亿hm2 。 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北方玉米区,包括辽、吉、 黑、冀等省,播种面积占40%;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 鲁、豫、苏等省,播种面积占25%;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 黔等省,播种面积占15%。由于其种植范围很广,各地作物品 种和气候条件不同,以及农艺作业方法的差异,收获时的玉米 茎秆和籽粒水分差别较大。气候干燥地区,玉米茎秆和籽粒含 水量较小,果穗上的苞叶干软、膨松,果穗易于摘落和剥皮, 一般可将果穗直接脱粒。但在低温多雨地区,茎秆和籽粒含水 量较大(30%以上),果穗上的苞叶青湿,一般要求先摘掉果 穗并剥皮晾晒,直到水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脱粒。在脱粒 时如水分过大,将造成籽粒大量破碎,难以保管,如不能及时 烘干,会霉烂变质

机械化收获玉米的方法 )分段收获法:分段收获有两种不同的作业程序: (1)用割晒机将玉米割倒、铺放,经几天晾晒后,待籽粒湿度降 到20一22%,用机械或人工摘穗和剥皮,然后运至场上用脱粒机脱 粒 (2)用摘穗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称为站秆摘穗),然 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而后脱粒,或将果穗直接脱 粒。茎秆用机器切碎或圆盘耙耙碎还田。 )联合收获法:联合收获法有几种不同的收获工艺 (1)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或脱粒,此时籽 粒湿度应为25%-29%)、茎秆放铺或切碎抛撒还田等项作业,然 后将不带苞叶的果穗运到场上,经晾晒(或不经晾晒)后进行脱粒
二、机械化收获玉米的方法 (一)分段收获法:分段收获有两种不同的作业程序: (1)用割晒机将玉米割倒、铺放,经几天晾晒后,待籽粒湿度降 到20-22%,用机械或人工摘穗和剥皮,然后运至场上用脱粒机脱 粒。 (2)用摘穗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称为站秆摘穗),然 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而后脱粒,或将果穗直接脱 粒。茎秆用机器切碎或圆盘耙耙碎还田。 (二)联合收获法:联合收获法有几种不同的收获工艺: (1)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或脱粒,此时籽 粒湿度应为25%-29%)、茎秆放铺或切碎抛撒还田等项作业,然 后将不带苞叶的果穗运到场上,经晾晒(或不经晾晒)后进行脱粒

(2)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分离和清 选)等项作业。在地里的茎秆用其他机械切碎还田,有的玉米割台装有切割器, 先将玉米割倒,并整株喂入联合收获机的脱粒装置进行脱粒、分离和清选。 (3)用割晒机(或人工)将玉米割倒,并放成人字形条铺,经几天晾晒后,用 装有拾禾器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拾禾脱粒。 三、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情况 自70年代以来,生产了两种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4YL-2)并研制 了玉米割台;80年代以来研制了青贮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小型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 等。90年代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进亠步成熟和跨地区生产作业大大提高机具使 用率给农机户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小麦联合收割机大发展的带动下,玉米联合收 获机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形成了一定的高潮,主要机型有4YW-1(悬挂式) 轮式拖拉航悬挂走套。41232=4这些机具主要是与小四论和中型
(2)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分离和清 选)等项作业。在地里的茎秆用其他机械切碎还田,有的玉米割台装有切割器, 先将玉米割倒,并整株喂入联合收获机的脱粒装置进行脱粒、分离和清选。 (3)用割晒机(或人工)将玉米割倒,并放成人字形条铺,经几天晾晒后,用 装有拾禾器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拾禾脱粒。 三、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情况 自70年代以来,生产了两种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4YL-2)并研制 了玉米割台;80年代以来研制了青贮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小型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 等。90年代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进一步成熟和跨地区生产作业大大提高机具使 用率给农机户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小麦联合收割机大发展的带动下,玉米联合收 获机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形成了一定的高潮,主要机型有4YW-1(悬挂式)、 4YW-2(悬挂式)、4YZ—3、4YZ-4等。这些机具主要是与小型四轮和中型 轮式拖拉机悬挂配套

(二)国外情况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和美洲的某些国家,用机械收获玉米 已有20-70年的历史,一般到50年代和60年代已基本实现了 玉米收获机械化,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大致相同,即先推广玉米 收割机、剥皮机和脱粒机;继而发展玉米摘穗机和玉米联合收 获机。近年来由于谷物烘干设备的大量采用,玉米割台的迅速 推广,多用谷物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目前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两种机型,一种是俄罗斯生 产的KCK、-6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一种是美国、德国等农机企 业生产的大马力联合收获机配用的玉米摘穗台
(二)国外情况 •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和美洲的某些国家,用机械收获玉米 已有20-70年的历史,一般到50年代和60年代已基本实现了 玉米收获机械化,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大致相同,即先推广玉米 收割机、剥皮机和脱粒机;继而发展玉米摘穗机和玉米联合收 获机。近年来由于谷物烘干设备的大量采用,玉米割台的迅速 推广,多用谷物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 目前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两种机型,一种是俄罗斯生 产的KCKy-6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一种是美国、德国等农机企 业生产的大马力联合收获机配用的玉米摘穗台

玉米 图12-1纵卧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1.分禾器2.拨禾链3摘穗辊4.第一升运器5.除茎器6.剥皮机构 7.第二升运器8.苞叶输送螺旋9籽粒回收螺旋10.切碎刀
第二节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有自走式、悬挂式和牵引式三种机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纵卧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图12-1 纵卧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1.分禾器 2.拨禾链 3.摘穗辊 4.第一升运器 5.除茎器 6.剥皮机构 7.第二升运器 8.苞叶输送螺旋 9.籽粒回收螺旋 10.切碎刀

般为两行或三行牵引式,站秆摘穗。国产4YW-2为纵卧辊式玉米 联合收获机,由分禾器、拨禾链、摘穗辊、果穗第升运器、除茎器、剥 皮装置、果穗第二升运器、苞叶螺旋、籽粒回收螺旋和茎秆切碎刀等组成 (图12 其工作过程:分禾器从根部将禾秆扶正并引向带有拨齿的 拨禾链,链分三层单排配置(机器外侧一排较长,机器内侧两排较短) 将茎秆扶持并引向摘穗辊。摘穗辊为纵向倾斜配置,每行有一对,相对向 里侧回转,其前端为带螺纹的锥体,起导禾作用;中部为带螺纹的圆柱体, 起摘穗作用;后段为深槽状圆柱体,主要将上部剩余茎秆或拉断的茎秆拉 下或咬断,以防阻塞。两辊在回转中将禾秆引向摘辊间隙之中,并不断向 下方拉送。由于果穗直径较大通不过间隙而被摘落。摘掉的果穗,由摘辊 上方滑向中央第一升运器中(图12-2)。果穗经升运器被运到上方,并 滑落到剥皮装置中(图12-3)。若果穗中含有被拉断茎秆,则由上方的 除茎辊排出剥皮
一般为两行或三行牵引式,站秆摘穗。国产4YW-2为纵卧辊式玉米 联合收获机,由分禾器、拨禾链、摘穗辊、果穗第一升运器、除茎器、剥 皮装置、果穗第二升运器、苞叶螺旋、籽粒回收螺旋和茎秆切碎刀等组成 (图12-1)。其工作过程:分禾器从根部将禾秆扶正并引向带有拨齿的 拨禾链,链分三层单排配置(机器外侧一排较长,机器内侧两排较短), 将茎秆扶持并引向摘穗辊。摘穗辊为纵向倾斜配置,每行有一对,相对向 里侧回转,其前端为带螺纹的锥体,起导禾作用;中部为带螺纹的圆柱体, 起摘穗作用;后段为深槽状圆柱体,主要将上部剩余茎秆或拉断的茎秆拉 下或咬断,以防阻塞。两辊在回转中将禾秆引向摘辊间隙之中,并不断向 下方拉送。由于果穗直径较大通不过间隙而被摘落。摘掉的果穗,由摘辊 上方滑向中央第一升运器中(图12-2)。果穗经升运器被运到上方,并 滑落到剥皮装置中(图12-3)。若果穗中含有被拉断茎秆,则由上方的 除茎辊排出剥皮

置由倾斜配置的若干对剥皮辊和叶轮式压送器组成。每对剥皮辊呈高差 槽形(或V形)配置。每对剥辊相对向内侧回转。剥皮辊回转时将果穗的苞 叶撕开和咬住,从两辊间的缝隙中拉下,苞叶经下方的输送螺旋推向一侧排 岀机外。苞叶中夹杂的少许已脱落的籽粒,在苞叶输送中从螺旋底壳(筛状 的孔漏下,经下方的籽粒回收螺旋落入第二升运器,已剥去苞叶的果穗沜剥 皮辊向下滑入第二升运器与回收籽粒一道被输送到后方的拖车。 图12-2纵卧辊 外侧摘辊前段2.可调前轴承3摘辊中段4.摘辊 后段5.内侧摘辊6.中央第一升运器
置由倾斜配置的若干对剥皮辊和叶轮式压送器组成。每对剥皮辊呈高差 槽形(或V形)配置。每对剥辊相对向内侧回转。剥皮辊回转时将果穗的苞 叶撕开和咬住,从两辊间的缝隙中拉下,苞叶经下方的输送螺旋推向一侧排 出机外。苞叶中夹杂的少许已脱落的籽粒,在苞叶输送中从螺旋底壳(筛状) 的孔漏下,经下方的籽粒回收螺旋落入第二升运器,已剥去苞叶的果穗沿剥 皮辊向下滑入第二升运器与回收籽粒一道被输送到后方的拖车。 图12-2 纵卧辊 1.外侧摘辊前段 2.可调前轴承 3.摘辊中段 4. 摘辊 后段 5.内侧摘辊 6.中央第一升运器

图12-3剥皮装置 1.下剥皮辊2.上剥皮辊3除茎器4.压送器5.隔离杆 经过摘辊碾压后的茎秆,其上部多已被撕碎或折断,基部约有1m长左右 仍站立在田间。在机器的后方设有横置卧式甩刀式切碎刀,将残存的茎 秆切碎并拋撒于地面。有的机器上带有玉米脱粒器和粮箱等附件。在玉 米成熟度高而一致、籽粒含水量较小(20-22%)的情况下,可将剥皮 机构及第二升运器等拆下并换装脱粒器及粮箱,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 图12-3 剥皮装置 1.下剥皮辊 2.上剥皮辊 3.除茎器 4.压送器 5.隔离杆 • 经过摘辊碾压后的茎秆,其上部多已被撕碎或折断,基部约有1m长左右 仍站立在田间。在机器的后方设有横置卧式甩刀式切碎刀,将残存的茎 秆切碎并抛撒于地面。有的机器上带有玉米脱粒器和粮箱等附件。在玉 米成熟度高而一致、籽粒含水量较小(20-22%)的情况下,可将剥皮 机构及第二升运器等拆下并换装脱粒器及粮箱,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谷物清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脱粒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收割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田灌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风机.ppt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六讲 2006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试实施方案.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五讲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四讲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三讲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二讲 农作物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一讲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doc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指导(基础土壤学实验常规测试技术).doc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土壤耕作和管理.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土壤分类和调查.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王林权).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植物营养原理.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植物微量元素营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植物的钙镁硫素营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混)合肥料.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有机肥料.ppt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二)CHAPTER 8 CROSS BREEDINGIN CLONAL CROPS.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DISTANT CROSS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0 PLOIDY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1 MUTATION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2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PLANT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B 13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IS.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4 QUALITY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5 RELEASE OF VARIETIES ANDI SEED MULTIPLICATION.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6 Pathways and Methods of Plant Propagation.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