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有机肥料

第九章有机肥料 第一节有机肥料的营养作用 第二节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节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第四节有机肥料的特点与合理施用
第九章 有机肥料 第一节 有机肥料的营养作用 第二节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节 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第四节 有机肥料的特点与合理施用

第一节有机肥料的营养作用 有机肥料的养分组成 )矿质养分 有机肥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成 分(表9-1)
第一节 有机肥料的营养作用 一、有机肥料的养分组成 一)矿质养分 有机肥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成 分(表9-1)

表9-1家畜粪、禽粪和作物秸秆的矿质养分组成 营养元素(%)(风干 米源N| p kCaMg|Mn|B|z u Mo S 牛0.870.39053 0030.000.000.000.000.15 6 2319160379 米 猪|1.05064105 0.020000010000000.18 羊1.250.59095 0.010.000.010.000.000.19 3146230342 鸡|1.78062137 0.010.000.010.000.000.9 4 243018042 稻0600.091000140.12002////799 作麦|05003107301401210 物 秸 杆|19300415084007 油 菜 0.520.030650.420.050.04
表9-1 家畜粪、禽粪和作物秸秆的矿质养分组成 来源 营养元素(%)(风干) N P K Ca Mg Mn B Zn Cu Mo Fe Si 粪 肥 牛 0.87 0.39 0.53 / / 0.03 6 0.00 23 0.00 19 0.00 16 0.00 037 0.15 9 / 猪 1.05 0.64 1.05 / / 0.02 9 0.00 22 0.01 99 0.00 50 0.00 03 0.18 5 羊 1.25 0.59 0.95 / / 0.01 9 0.00 31 0.01 46 0.00 23 0.00 034 0.19 2 鸡 1.78 0.62 1.37 / / 0.01 4 0.00 24 0.01 30 0.00 18 0.00 042 0.19 0 作 物 秸 杆 稻 0.60 0.09 1.00 0.14 0.12 0.02 / / / / / 7.99 麦 0.50 0.03 0.73 0.14 0.12 0.00 3 / / / / / 3.95 豆 1.93 0.03 1.55 0.84 0.07 / / / / / / / 油 菜 0.52 0.03 0.65 0.42 0.05 0.04 / / / / / 0.18

二)有机肥料的有机组成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征是含有有机物质,其中 氮素和磷素等养分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表9-2) 1、非氮有机化合化合物: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 素、淀粉、果胶、脂肪等;有机酸、糖、醛、醇和 酚等水溶性和苯-醇溶性的物质 含氮有机物质:蛋白质、氨基酸、酰胺、肽、尿 酸、鸟囊酸、马尿酸和其它含氮化合物。 3、含磷有机物质:核酸、核蛋白、植素、磷脂、磷 酸酰苷、核苷酸等
二)有机肥料的有机组成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征是含有有机物质,其中、 氮素和磷素等养分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表9-2) 1、非氮有机化合化合物: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 素、淀粉、果胶、脂肪等;有机酸、糖、醛、醇和 酚等水溶性和苯-醇溶性的物质。 2、含氮有机物质:蛋白质、氨基酸、酰胺、肽、尿 酸、鸟囊酸、马尿酸和其它含氮化合物。 3、含磷有机物质:核酸、核蛋白、植素、磷脂、磷 酸酰苷、核苷酸等

表9-2几种作物秸秆的有机组成分(%)) 种类灰分纤维素脂肪蛋白质木质素 水稻 783503.82328 795 冬小麦483470.673.0021.2 麦 3542.024.70 20.2 玉米 6230.6077350 14.8 豆科干草612852.00931283
表9-2 几种作物秸秆的有机组成分(%)) 种类 灰分 纤维素 脂肪 蛋白质 木质素 水稻 17.8 35.0 3.82 3.28 7.95 冬小麦 4.8 34.7 0.67 3.00 21.2 燕麦 4.8 35.4 2.02 4.70 20.2 玉米 6.2 30.6 0.77 3.50 14.8 豆科干草 6.1 28.5 2.00 9.31 28.3

有机养分的吸收 )作物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植物主要吸收矿质养分,但它也能够吸收 部分有机养分。 1、作物对有机氮的吸收 尿素、氨基酸和酰胺。 Y Shimoda用水稻 吸收试验证明,水稻可以吸收氨基酸态氮,但 是吸收效果因氨基酸种类而异
二、 有机养分的吸收 一)作物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植物主要吸收矿质养分,但它也能够吸收 部分有机养分。 1、作物对有机氮的吸收 尿素、氨基酸和酰胺。Y. Shiimoda用水稻 吸收试验证明,水稻可以吸收氨基酸态氮,但 是吸收效果因氨基酸种类而异

1、作物对有机氮的吸收 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丙氨酸、丝 氨酸和组氨酸的效果与硫酸铵相当;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 氨酸不及硫酸铵,优于尿素 其它氨基酸的效果不及硫酸铵和尿 素 蛋氨酸有抑制效果 有机氮素被吸收后,可迅速参与体 内运转和转化
1、作物对有机氮的吸收 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丙氨酸、丝 氨酸和组氨酸的效果与硫酸铵相当; 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和精 氨酸不及硫酸铵,优于尿素 其它氨基酸的效果不及硫酸铵和尿 素; 蛋氨酸有抑制效果。 有机氮素被吸收后,可迅速参与体 内运转和转化

2、作物对有机磷的吸收 植物还可以吸收核酸及其降解产物, 以及糖磷脂等有机含磷化合物。 3、作物对糖类、酚类、激素类化合物的吸 收。 如葡萄糖、有机酸等 有机养分的吸收机制 被动扩散扩散速度与有机分子大小 成反比,与其脂溶性成正比。 “胞饮”作用
2、作物对有机磷的吸收 植物还可以吸收核酸及其降解产物, 以及糖磷脂等有机含磷化合物。 3、作物对糖类、酚类、激素类化合物的吸 收。 如葡萄糖、有机酸等。 三、有机养分的吸收机制 被动扩散 扩散速度与有机分子大小 成反比,与其脂溶性成正比。 “胞饮”作用

第二节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提高土壤肥力 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表9-13) 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物料施入 土壤,经过1年时间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的大小对有机物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影响很 大,不同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见(表9-14)
第二节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提高土壤肥力 1、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表9-13) 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物料施入 土壤,经过1年时间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它 的大小对有机物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影响很 大,不同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见(表9-14)

表9-13长期黑麦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 1( Sauerbeck, D R, 1982 土壤有机质(%) 年份 不施肥 NPK化肥 施厩肥 1878 1.24 1.24 1.24 1912 1.48 1922 /1.12 120 1.61 1929 1.15 1.24 64 1949 1.22 1.66 1953 1.12 126 1.68 1958 1.14 1.26 69 C增减(%) -0.10 +0.02 +0.45
表9-13 长期黑麦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 化(Sauerbeck,D.R.,1982) 年份 土壤有机质(%) 不施肥 NPK化肥 施厩肥 1878 1.24 1.24 1.24 1912 / / 1.48 1922 /1.12 1.20 1.61 1929 1.15 1.24 1.64 1949 1.12 1.22 1.66 1953 1.12 1.26 1.68 1958 1.14 1.26 1.69 C增减(%) -0.10 +0.02 +0.4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复(混)合肥料.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植物的钙镁硫素营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植物微量元素营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关系.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植物营养原理.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王林权).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谷物清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脱粒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收割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田灌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风机.ppt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六讲 2006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试实施方案.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五讲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四讲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三讲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doc
- 云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二)CHAPTER 8 CROSS BREEDINGIN CLONAL CROPS.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DISTANT CROSS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0 PLOIDY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1 MUTATION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2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IN PLANT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B 13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IS.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4 QUALITY BREEDING.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5 RELEASE OF VARIETIES ANDI SEED MULTIPLICATION.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6 Pathways and Methods of Plant Propagation.ppt
-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B 7 BREEDING FOR HETEROSIS.ppt
-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十 孢子萌发和病原物的接种.ppt
-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八 植物病原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及其所致病害的观察.ppt
-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九 培养基的制作及病原物分离培养.ppt
-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七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和植物病毒的形态及所致病害的观察.ppt
- 《植物组培技术》综合测试题(一).doc
- 《植物组培技术》综合测试题(二).doc
- 《植物组培技术》综合测试题(三).doc
- 《植物组培技术》综合测试题(四).doc
- 《植物组培技术》综合测试题(五).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