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章 七壤酸碱性和氧任还原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酸性土壤上的茶园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重点) 2.土壤酸度的指标(重点) 主要内容(重点):工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酸。潜在酸 教学目标与要求: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指标,以及土壤 酸碱性的调节方法;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田的助h值。 教学方式与手段: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酸度、缓冲性实 验 课时安排与进度 课时数:4
主要内容 (重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重点) 2.土壤酸度的指标 (重点) 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酸。潜在酸 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度的指标,以及土壤 酸碱性的调节方法;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田的Eh值。 幻灯,动画演示;举例分析;酸度、缓冲性实 验; 课时数:4

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 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 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 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 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第九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 , 大 多 数 在 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 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 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 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 碱性南北差异很大

PH值和酸碱性范围 酸性 0.1M HCI 0, 03M citric acid 0.1M acetic acid Pickles, sour Carbonic acid (saturated) 啤酒 6 003M硼酸 牛奶 中性7纯净水 血液 o 1M NaHCO3 0. 03M borax Milk of magnesia 0. 05M NaCO 0. 03M Naa PO4 Limewater [Ca(OH)2] 0.1M KOH 值 碱性

中国土壤酸碱度分布图 多2 H 盐基饱和度 盐新饱和度 20 6.5-7,5 8C-10c 20-60 7,5-8.5 1。 -7 00 图4-6-1

一、土壤酸度( soil acidity) (一)土壤酸性的成因 1.气候因素 2.生物因素 3.施肥和灌溉的影响 氢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4)酸雨 (5)其它无机酸
一、土壤酸度(soil acidity) (一)土壤酸性的成因 1.气候因素 2.生物因素 3.施肥和灌溉的影响 氢离子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4)酸雨: (5)其它无机酸

(二)土壤酸度的类型 1.活性酸( 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话性酸是旬由扩散于土壤嵱液中的氫离 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 土壤酸碱的分级 等级 pH值 超强酸度 3.5 极强酸度4 3.5-4.44 强酸性 4.5-544 酸性φ 5.5~6.443 中性 6.5~7.5 碱性 7.6-8.54 强碱性φ 8.6-9.54 极强碱性φ
(二)土壤酸度的类型 1.活性酸(soil active acidity) 土壤活性酸是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 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

2.潜性酸土壤潜性酸是由于土壤胶粒上吸附看氦 离子和铝离子所造成的显岀酸性,所以乞是土壤酸的潜 在来源,故称为潜性酸〔 soil potential acidity) 土壤胶体上叹附的氦、铝离子所反映的潜性酸量, 可用交换性酸度和水解酸度表示。 (1)交换性酸度( (soil exchangeable acidity 当用中性盐溶液如1 mol Kcl或0.06 mol baCl溶液(pH-7)浸提土壤时, 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铝离子与氢离子的大部分均被浸提剂的阳离 子交换而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氢离子及由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 离子,用标准碱液滴定,根据消耗的碱量换算,为交换性氢与交换 性铝的总量,即为交换性酸量(包括活性酸)。以厘摩尔(十)/千克) 为单位,它是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 交换性酸量在进行调节土壤酸度,估算石灰用量时,有重要 参考价值
2.潜性酸 土壤潜性酸是由于土壤胶粒上吸附着氢 离子和铝离子所造成的显出酸性,所以它是土壤酸的潜 在来源,故称为潜性酸(soil potential acidity)。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铝离子所反映的潜性酸量, 可用交换性酸度和水解酸度表示。 (1)交换性酸度(soil exchangeable acidity) 当用中性盐溶液如1mol Kcl或0.06mol BaCl溶液(pH=7)浸提土壤时, 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铝离子与氢离子的大部分均被浸提剂的阳离 子交换而进入溶液,浸出液中的氢离子及由铝离子水解产生的氢 离子,用标准碱液滴定,根据消耗的碱量换算,为交换性氢与交换 性铝的总量,即为交换性酸量(包括活性酸)。以厘摩尔(+)/千克) 为单位,它是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 交换性酸量在进行调节土壤酸度,估算石灰用量时,有重要 参考价值

(2)水解性酸度( soil hydrolytic acidity) 用弱酸强碱的盐类溶液(常用的为pH8.2的1 mol NaOAc溶液) 浸提,再以NaOH标准液滴定浸出液,根据所消耗的NaOH的用量 换算为土壤酸量。这样测得的潜性酸的量称之为土壤的水解性 酸 结果使:①交换程度比之用中性盐类溶液更为完全,土壤吸附性 氢、铝离子的绝大部分可被Na+离子交换。②水化氧化物表面的 羟基和腐殖质的某些功能团(如羟基、羧基)上部分H解离而 进入浸提液被中和。 CH:COON a H2O CH COoH NaOH a H胶粒 1+4CH0N、Ma-胶粒N Naw 4 +Al(OH)3+ 4CH3 cooH 氧化物+—0H+CHC00a--氧化物+—0N+CHC0
(2)水解性酸度(soil hydrolytic acidity) 用弱酸强碱的盐类溶液(常用的为pH8.2的1mol NaOAc溶液) 浸提, 再以NaOH标准液滴定浸出液,根据所消耗的NaOH的用量 换算为土壤酸量。这样测得的潜性酸的量称之为土壤的水解性 酸。 结果使:①交换程度比之用中性盐类溶液更为完全,土壤吸附性 氢、铝离子的绝大部分可被Na+离子交换。②水化氧化物表面的 羟基和腐殖质的某些功能团(如羟基、羧基)上部分H+解离而 进入浸提液被中和

表9一2几种土墚中的变换性醱量和水解性酸量的比较4 潜性酸“交换性酸水解性酸 土螻 cml(+)/kg土 黄壤(广西)3.624 6.81 黄壤〔四川2.06 2.94+ 黄棕(安徽)0.20 1.97 黄棕壤〔湖北)0.01 0.44+ 红壤(广西1.484 9.1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土壤胶体化学和表面反应.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土壤水.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壤生物.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农药中英文对照词典》讲义.doc
- 四川农业大学:《土壤学实验指导》讲义.doc
- 《土壤学》第十章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ppt
- 《土壤学》第八章 土壤空气.ppt
- 《土壤学》第十二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规律性.ppt
- 《土壤学》第十二章 土壤形成与发育.ppt
- 《土壤学》第十一章 土壤养分.ppt
- 北京农学院:《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病害循环.ppt
- 北京农学院:《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侵染过程.ppt
- 北京农学院:《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非侵染性病害.ppt
- 北京农学院:《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寄生性种子植物.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土壤养分循环.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土壤分类和调查.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土壤耕作和管理.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_实验指导(基础土壤学实验常规测试技术).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一讲 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二讲 农作物商品种子加工包装规定.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三讲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四讲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五讲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doc
- 《农作物种子管理》第六讲 2006年国家青贮玉米品种区试实施方案.doc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风机.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农田灌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收割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脱粒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谷物清选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械.ppt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pp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王林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