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十章 复混肥料

第十章复混肥料
第十章 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概述 混合肥料生产 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 复混肥料概述 • 混合肥料生产 • 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定义: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定义: •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_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18-46-0N18%P2O46% 15-15-15-0.5(Zn)-0.12(B)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 18-46-0 N 18% P2O 46% 15-15-15-0.5(Zn )-0.12(B)

表1复混肥料工业标准 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元 元 总养分含量(%) 40-≥30≥25≥20 水溶性磷(%) 50-≥5040≥40 水分(游离水)(%) 08:0 粒度(1~4mm)%9090280≥80
表1 复混肥料工业标准 指标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三元 二元 总养分含量(%) 水溶性磷(%) 水分(游离水)(%) 颗粒平均抗压强度 粒度(1~4mm)% ≥40 ≥50 ≤1.5 ≥12 ≥90 ≥30 ≥50 ≤2.0 ≥10 ≥90 ≥25 ≥40 ≤5.0 ≥8.0 ≥80 ≥20 ≥40 ≤5.0 ≥8.0 ≥8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 项目 指标 总养分(N+P2O5+K2O)%≥ 15 水分(H2O)% 10 有机质%≥ 20 粒度(1mm~4.75mm)≥ 70 pH 5.5~8.0 蛔虫死亡率≥ 95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 项目 指标 总养分(N+P2O5+K2O)% ≥ 15 水分 (H2O)% ≤ 10 有机质% ≥ 20 粒度(1mm~4.75mm) ≥ 70 pH 5.5 ~8.0 蛔虫死亡率≥ 95

种类 复合肥料:工艺流程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制成的肥料。 混合肥料:以物理过程为主,有时也伴有 化学反应发生,将含有N、P、 K的基础肥料混合制成的肥料
种类 复合肥料:工艺流程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制成的肥料。 混合肥料:以物理过程为主,有时也伴有 化学反应发生,将含有N、P、 K的基础肥料混合制成的肥料

混「粉状混合肥料最简单的方法 肥{粒状混合肥料我国主要的复混肥料品种 料(掺合肥料将颗粒大小相近的不同肥料颗 (BB肥)粒机械混合而成,各个颗粒的 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
粉状混合肥料 最简单的方法 粒状混合肥料 我国主要的复混肥料品种 掺合肥料 将颗粒大小相近的不同肥料颗 粒机械混合而成,各个颗粒的 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 (B.B.肥) 混 合 肥 料

特 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 优点{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缺点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特点 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 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优点 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缺点

混合肥料的生产 配方设计 肥料混合的原则 投料量的计算 成粒方法
混合肥料的生产 • 配方设计 • 肥料混合的原则 • 投料量的计算 • 成粒方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陈效民).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果树育苗.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果树的生物学特性.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果树的分类.ppt
- 四川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 Fruit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绪论(Fruit culture).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学实验指导书》(农学、资环、园艺、设施等专业用).doc
- 安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作物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水稻、小麦.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十讲 小麦生产.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九讲 大豆.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八讲 甘蔗.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总论,共五章,杨文钰).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七讲 油菜各论.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六讲 小麦各论.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五讲 水稻.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四讲 棉花.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三讲 玉米.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二讲 油菜.ppt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各论)第一讲 烟草各论(杨文钰).ppt
- 沈阳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十一章 有机肥料.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五章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张亚丽).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氮肥(张亚丽).ppt
-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肥料通论 An Introduction to Soil and Fertilizer》课程PPT教学课件(土壤学部分)第八章 磷钾素肥料.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及其传播.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现代茶叶及茶文化的发展、第三章 茶树生物学特性.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各类茶叶加工.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饮茶技艺与茶道.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茶具文化(陈玉琼).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茶与中华文化.ppt
- 华中农业大学:《茶文化》共选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八章 饮茶与健康.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壤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