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语言信息单位(主讲:刘宏)

语言文化学 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主讲人刘宏教授
语言文化学 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主讲人 刘宏教授

语言信息单位 内容摘要 1.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2.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及分类 3.语言信息单位的基本特征
语言信息单位 内容摘要 1. 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2. 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及分类 3. 语言信息单位的基本特征

1.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A3blkOBag kapTWHa Mnpa-otpayceHHble B Kateropv9Ⅹ只3bKa∏pe几CTaB几eHⅥ9 几 aCHoO93b|KOBO「oKO几 ekTBa c cTpoeHn, oemeHTaX n npoueccax Aen- CTBNTE几 bHOCTV
1. 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 – Отраженные в категориях языка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данного языкового коллектива о строении, элементах и процессах дей- 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1.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日3 bIKoBa9 MUHOCTB-1.几06 oM HOCTE几b TorO WJn WHoo 93blKa, oxapaKTep3o Bahhbl ha chobe ahan3a npon3Be 几 eHHbIX M TEKcTobC TouKⅥ3peHW9 C∏O几b30BaHM9cpe几 CTB AaHHO「93b|Ka 几几9Tpa米eH9oKpy米ao山e几 eCTBY一 TenbhocTn (KapTWHbI Mnpa
1. 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 1.Любой носитель того или иного языка,охарактеризо- ванный на основе анализа произве- денных им текстов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редств данного языка для отражения окружающей действи- тельности (картины мира)

1.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A3blkoBa myhoctb-2 hanmehoba HⅵeKOM冂 EKCHOO COC06 a onuca HM只93 bIKoBoY COCO6 HOCTM MH几M BⅥ贝a,COeⅥH9山 ee cncteMHoe pe一 CTabeHne93bKac中 yHKLMOHa几bHbM aHa几W30 M TEKCTOE
1. 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 2. Наименова- ние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способа описа- ния языков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инди- вида, соединяющее системное пред- ставление языка с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м анализом текстов

1.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KoHLlenT Kak MHrBoKynbTypHoe qBneHne E几HM山a,npM3 BaHHag CB习3 aTb boe几MHO Hayuhble n3 bICkaHnA E06几 actn Ky几 bTypbl, CO3HaHW9Ⅵ93bKa, TaK KaK Oh pha几e- 千CO3HaH, etepMHnpyeTc9Ky几b Ky几 tYpoⅥⅥ0npe几 MeuBaeTc9B93bKe
1. 语言文化学相关概念的回顾 Концепт как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ное явление Единица, призванная связать воедино научные изыскания в области культуры, сознания и языка, так как он принадле- жит сознанию, детерминируется куль- культурой и опредмечивается в языке

2.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lorosMcTema 作为联系语言与文化的媒介,对语言文化意义单位(月MHr BOKy几 tYpo几 oreucK3 Hammad e瓜MH山a)的探索是近 十年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纽带在语 言学层面都是由语言文化意义单位表达和确定的,同时语言文 化意义单位也是研究者深入到语言与文化最本质内涵的媒介和 依据。沿着语言国情学发展的轨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 E.H.Bepe山B「MH、B.「. KOCTOMapoB、H.贝.5 ypBnKOBa 等学者进一步丰富深入了对语言国情学中民族文化语义的研 究,把静态的语义描写方法扩展成为动态的语用映射方法,用 “ Aoro3lIlIcTeMa”这一术语表示连接语言和文化的中介单位
2. 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логоэпистема) 作为联系语言与文化的媒介,对语言文化意义单位 (линг- 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ечски значимая единица)的探索是近 十年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纽带在语 言学层面都是由语言文化意义单位表达和确定的,同时语言文 化意义单位也是研究者深入到语言与文化最本质内涵的媒介和 依据。沿着语言国情学发展的轨迹,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 Е.Ю.Верещвгин、В.Г.Костомаров 、Н.Д.Бурвикова 等学者进一步丰富深入了对语言国情学中民族文化语义的研 究,把静态的语义描写方法扩展成为动态的语用映射方法,用 “ логоэпистема ”这一术语表示连接语言和文化的中介单位

2.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MoroOnMTEMA-(oT rpe Logos CobO n epistheme 3HaHNe)whr BokynbTyponornue CKNN TEpMNH,BB⊙几eHHb| M B HayuHbIN o6opOT B.. KOCTOMapoBbIM WH A. bypBNKOBon(1996) 几几9O6O3 HaueR9只3 bIKOBOO BE|pa米eHM 3akpennehhoro yepes o6wecTBeHHy HO Kynb TypHi1OnaM9TbC几 eAa otpaeHv9 ecBV一 Te几 bHOCTⅵBco3 HaHn Hocwtenev93b|Ka,uTO 只B几9eTC9pe3y几 bAtOn∏ oCTWeHn9 WMn Ay OBHbIX凵 eHHocTeⅵ oTeuectbeHHoⅵⅵ MMPOBOⅵ Ky几bTyp
2. 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ЛОГОЭПИТЕМА – ( от греч. Logos слово и еpistheme знание)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 ский термин, введенный в научный оборот В.Г.Костомаровым и Н.Д.Бурвиковой (1996) для обозначения языкового выражения закрепленного через общественную куль- турную память следа отражения действи- тельности в сознании носителей языка, что является результатом постижения ими ду- ховных ценносте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и мировой культур

2.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noroonmcTema) 该术语源自希腊语两个词汇的组合:“AOo”( logos)表示 CAOBO”,意为“语言、言说、学说、意思” OlIMICTEMa 表 小 3 HaHne, noHMMaHne”,因此组合起来的新术语表示“保存 在 词汇中的知识”,是指存在于民族意识中为文化记忆所固定的 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层面表达,是一个民族经验和“历史声音” 的印记( KOcTOMapOB,199:84)。我国俄语学界普遍把该 术语译为“语言信息单位”(区别于另一语言文化意义单位 AMHTBOKVAbTVDeMa “语言文化单位”)。我们认为,语言 信息单位理论的提出是语言国情学发展的语言文化学趋势的标 之
2. 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логоэпистема) 该术语源自希腊语两个词汇的组合:“ лого ”(logos)表示 “ слово ”,意为“语言、言说、学说、意思” , “ эпистема” 表 示 “знание, понимание”,因此组合起来的新术语表示“保存 在 词汇中的知识” , 是指存在于民族意识中为文化记忆所固定的、 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层面表达,是一个民族经验和“历史声音” 的印记 (Костомаров, 1999: 84)。我国俄语学界普遍把该 术语译为“语言信息单位”(区别于另一语言文化意义单位 “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ема ”—“语言文化单位”)。我们认为,语言 信息单位理论的提出是语言国情学发展的语言文化学趋势的标 志之一

2.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orosMcTeMa) 通过对E.HO. BepeLBrnH、B.「 KOCTOMapoB、H.几 5 ypBnKoBa等学者理论的研读,我们认为语言信息单位理论 的提出在丰富传统语言国情学理论的同时,也弥补了对语言与 文化关系在动态的、交际语用层面的研究。现代俄语使用的语 言信息单位主要源于文学作品、民间创作、熟语(成语、谚语 和俗语)、影视作品、歌曲、名言警句、口号与号召、圣经 大众传媒作品、各类艺术作品等ro
2. 语言信息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语言信息单位 (логоэпистема) 通过对Е.Ю.Верещвгин、В.Г.Костомаров、Н.Д. Бурвикова等学者理论的研读,我们认为语言信息单位理论 的提出在丰富传统语言国情学理论的同时,也弥补了对语言与 文化关系在动态的、交际语用层面的研究。现代俄语使用的语 言信息单位主要源于文学作品、民间创作、熟语(成语、谚语 和俗语)、影视作品、歌曲、名言警句、口号与号召、圣经、 大众传媒作品、各类艺术作品等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出版社:《新编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课文阅读与应用文写作(主编:张晨辉).ppt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羡余词与变音重叠词(PPT讲稿,主讲:江蓝生).ppt
- 东华大学出版社:《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简版,第1、2、3、4章,著:程永生).ppt
- 《中国古代典籍》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单元 二十四孝故事(选读).ppt
- 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先秦文学史(主讲:韦丹).ppt
- 澳門科技大學:中韓漢語教學研討會(PPT讲稿)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漢語教學.pptx
- 贵州师范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PSC)声母训练及发音辩证(主讲:郑颖).ppt
- 语境主义解答面临的批判(PPT讲稿).ppt
- 《美国文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merican Literature)Colonial Period(1607-1750).ppt
- 陇东学院:美国文学简介(PPT讲稿).ppt
- 《美国文学 America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Lecture 7 REALISM(1865 - 1914).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课 傅雷家书.pptx
- 《中国文化概况》课程PPT教学课件(The Glimpse of Chinese Culture)Chapter 1 An Overview.ppt
- 运城学院:《河东文化概论》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编 农耕文化 第三讲 后土文化(主讲人:樊淑敏).ppt
- 公文写作(PPT课件讲稿)文书基础.ppt
- 语言文学(PPT课件讲稿)朦胧诗及其叙述.ppt
- 语言文学(PPT课件讲稿)老舍《茶馆》.ppt
-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Ancient Chinese.pdf
-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人类语言概要(PPT讲稿,主讲:赵海).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语法.ppt
- 《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ppt
- 《史记》课程教学讲读(PPT电子教案).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口语表达技巧与声音训练》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共十章,主编:王洋).ppt
-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现代汉语》PPT课件_第四章 词汇.ppt
- 海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pdf
- 2020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真题及答案(网络回忆版).pdf
- 西南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财经文秘方向)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儒敏).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章 鲁迅(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三章 小说(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四章 郭沫若.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五章 新诗(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六章 散文(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七章 戏剧(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九章 茅盾.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章 老舍.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一章 巴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