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一章 巴金

第十一章巴金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 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 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巴金前期小说分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 年投身社会斗争的,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另一类是揭示旧家庭残害 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要从特定时代的审美需求角度理解出 现在前一类小说中那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与“英雄”的追求,何以能大受欢迎,理解当时 青年读者怎样从后一类小说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心境。要思考巴金小说“不成熟”的形式 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功能。还要大致了解巴金这些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 异同。 、《家》的杰出成就 (2)《家》也属于前期创作。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还要分析 和了解这部长篇小说杰出成就的几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 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二 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可重点比较分析觉新与觉慧两个人物。注意理解觉慧作为幼稚单纯的“叛 徒”的时代特征,也注意觉新是更见艺术功力的形象,作品对其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 想矛盾,及其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都有真实而深入的刻画。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 的选择。此外,对《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也可以作较细致的分析。《家》是巴金创 作高峰期的作品,《激流三部曲》其他两部的创作激情相对较少,特色也不如《家》的鲜明。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艺术 (3)了解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 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也可以将后期的小说分为两类: 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 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憩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 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可以将《家》和《憩园》联系起来讨论 两者都写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与深度都有所不同。《憩园》中批判性的人物杨老三使人厌 恶,又不免有所同情。对作品的“挽歌”隋调,也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此外,应注意《憩
第十一章 巴金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 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 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巴金前期小说分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 年投身社会斗争的,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另一类是揭示旧家庭残害 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要从特定时代的审美需求角度理解出 现在前一类小说中那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与“英雄”的追求,何以能大受欢迎,理解当时 青年读者怎样从后一类小说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心境。要思考巴金小说“不成熟”的形式 所具有的特殊的审美功能。还要大致了解巴金这些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 异同。 二、《家》的杰出成就 (2)《家》也属于前期创作。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还要分析 和了解这部长篇小说杰出成就的几个方面:一是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 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二 是人物塑造的成功。可重点比较分析觉新与觉慧两个人物。注意理解觉慧作为幼稚单纯的“叛 徒”的时代特征,也注意觉新是更见艺术功力的形象,作品对其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 想矛盾,及其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都有真实而深入的刻画。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 的选择。此外,对《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也可以作较细致的分析。《家》是巴金创 作高峰期的作品,《激流三部曲》其他两部的创作激情相对较少,特色也不如《家》的鲜明。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艺术 (3)了解巴金在 40 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 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也可以将后期的小说分为两类:一 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 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憩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 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可以将《家》和《憩园》联系起来讨论, 两者都写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与深度都有所不同。《憩园》中批判性的人物杨老三使人厌 恶,又不免有所同情。对作品的“挽歌”隋调,也可以作为讨论的问题。此外,应注意《憩

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 (4)重点可以放在《寒夜》的探讨上。应注意这部力作如何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 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作品感人至深,是因为真实地俯视人生经 验的可怖与无奈,其中应注意到所涉及的有关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 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等,都写得亳无伪饰,读来令人心情沉重。应把人物分析作为研读 这部小说的切人点,把握上述“人生经验”的无奈: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 庭中的婆媳“战争”。分析曾树生应注意探索其性格的多样性,并把握性格层次构成的动因 要注意作品对其潜意识及深层人格的发掘。总之,要通过人物剖析,去体味这部现实感很强 的小说中又蕴涵有对人性与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 [知识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
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 (4)重点可以放在《寒夜》的探讨上。应注意这部力作如何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 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作品感人至深,是因为真实地俯视人生经 验的可怖与无奈,其中应注意到所涉及的有关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 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等,都写得毫无伪饰,读来令人心情沉重。应把人物分析作为研读 这部小说的切人点,把握上述“人生经验”的无奈;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 庭中的婆媳“战争”。分析曾树生应注意探索其性格的多样性,并把握性格层次构成的动因。 要注意作品对其潜意识及深层人格的发掘。总之,要通过人物剖析,去体味这部现实感很强 的小说中又蕴涵有对人性与家庭伦理关系的深层思索。 [知识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章 老舍.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九章 茅盾.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七章 戏剧(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六章 散文(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五章 新诗(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四章 郭沫若.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三章 小说(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章 鲁迅(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儒敏).pdf
- 西南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财经文秘方向)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 2020 军队文职【汉语言文学】真题及答案(网络回忆版).pdf
- 海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pdf
-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现代汉语》PPT课件_第四章 词汇.ppt
- 清华大学出版社:《口语表达技巧与声音训练》课程教材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共十章,主编:王洋).ppt
- 《史记》课程教学讲读(PPT电子教案).ppt
- 《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古代汉语与中国文化.ppt
-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语法.ppt
- 大连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语言信息单位(主讲:刘宏).ppt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二章 沈从文.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三章 小说(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五章 鲁迅(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四章 新诗(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六章 散文(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七章 曹禺.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八章 戏剧(二).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十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章 赵树理.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一章 小说(三).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二章 艾青.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三章 新诗(三).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四章 散文(三).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第二十五章 戏剧(三).pdf
-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案讲义_电子教案(共二十五章).pdf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样题(样题).pdf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期末考试样题(答案).pdf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编 十七年文学 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pdf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编 十七年文学 第二章 诗歌创作.pdf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编 十七年文学 第三章 农村小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