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3)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3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 停车的能力。汽车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距 离S(单位m)和制动减速度单位m/S2)。 1.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S,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u,从踩 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 与踏板力(或者制动系管路压力)以及地面的附 着情况有关,也与制动器的热工况有关。 制动减速度是地面制动力的反映,而与地面 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有关。 10
1/10 4.3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 停车的能力。汽车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是制动距 离S(单位m)和制动减速度 (单位m/s 2)。 1. 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S,是指汽车以给定的初速u0,从踩 到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 与踏板力(或者制动系管路压力)以及地面的附 着情况有关,也与制动器的热工况有关。 制动减速度是地面制动力的反映,而与地面 制动力与制动器制动力有关。 x

不同制动工况时的地面制动力 车轮抱死时,地面制动力为 Fb=9mg→m=m(g) max 9s8 对于装有AB的汽车,则 9≤ms92 在预见性的非紧急制动车轮不抱死。 x<98<9n8 2/10
2/10 不同制动工况时的地面制动力 x g g g x g ABS x g F m g mx m g s p s p s x b b b = = = 在预见性的非紧急制动车轮不抱死。 对于装有 的汽车,则 车轮抱死时,地面制动力为 max max ( )

2制动距离分析 ⑧驾员反应时间:1=1+x1=0.3-1.0 ,驾驶员感知、判断、决策时间 驾独员移做时同 ⑧制动器作用时间同:r,=x2+r2=0.2-0.9 ,制动系反应时间(滞后的间) ,动力增长时间 ⑧持续制动的间r 8放松制动器时间r1=02-1.0 3/10
3/10 2 制动距离分析

F 0Lab氵C 3 汽车的制动过程
汽车的制动过程 4/10 1 ' 1 " 1 2 a 4 " 2 ' 2 Fp j t Fp b c d e f g 0 3 j

z行驶距离2:s2=lz2 k max z2行驶距离s2:s2=l0z 6 max du=kz→|du=「krlz dt →l=10+kz2a.x 0 +-kT g t T1 10
5/10 "2 0 2 0 "2 max 2 " 0 2 " 2 " 2 " 2 2 2 2 0 2 2 1 2 1 6 1 : : u u k u u k k du k d dt du s s u x s s u e = + = + = = = − = 行驶距离 行驶距离 1 ' 1 " 1 2 a 4 " 2 ' 2 Fp j t Fp b c d e f g 0 3 j

2 ==10+-k A 2 ds=l(uo+kr )d hC s=ut+kv=u max n 2 02+-k 2 maX 6/10
6/10 2" max 2 " 0 2 3" 2 " 0 2 " 2 3 " 2 max 0 3 0 2 0 2 0 6 1 6 1 6 1 6 1 ) 2 1 ( 2 1 s u k u x x s u k u ds u k d u u k dt ds = + − = + = + = = + = = - 1 ' 1 " 1 2 a 4 " 2 ' 2 Fp j t Fp b c d e f g 0 3 j

则在z2时间行驶距离 S2=S2+2=102+1026"x2 在z时间的行驶距离3 其初速,末速为0,减速度 max maX 2 2 max maX 2 max 2 7/10
7/10 ) 2 1 ( 2 2 2 8 , 0 6 1 : "2 0 max 2 "2 max 2 " 0 2 max 2 0 max 2 3 max 3 3 "2 max 2 " 0 2 ' 0 2 " 2 ' 2 2 2 2 u u x u x x u x u s u x x s s s s u u x s e e e = − = = − + = = + = + − 其初速 末速为 ,减速度 在 时间的行驶距离 则 在 时间行驶距离

则s=s2+s(制动距离) 2 (2+ uo t max 2 2 24 max z2→0可忽略,并将用u取代,则 2×3 0 )uoo t 3.6 25.92mx 10
8/10 max 2 0 0 " ' 2 2 0 0 "2 2 "2 max 2 max 2 0 0 " ' 2 2 2 3 25.92 ) 2 ( 3.6 1 0 2 24 ) 2 ( x u s u u u x x u s u s s s a a a = + + → = + + − = + 可忽略,并将 用 取代,则 则 (制动距离)

制动系作用时间对制动距离影响 液压制动系2-=0.1 真空助力制动系和气压制动系 z2=0.3-09 简单气压制动系的汽车列车z2=2s, 而采用加速阀的多路制动系z"=0.4s 制动系作用时间是影响 制动距离的重要因素! 10
9/10 制动系作用时间对制动距离影响 制动系作用时间是影响 制动距离的重要因素!

制动能的恒定性 髙速制动或下长坡制动,制动器温度迅速 上升,摩擦力矩显著下降,即热衰退现象 要求汽车以规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制动 强度为3m2,最后不低于冷试验效能的60% (5.8m/s2) ■■■ 当汽车涉水后,因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 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现象 0/10
10/10 高速制动或下长坡制动,制动器温度迅速 上升,摩擦力矩显著下降,即热衰退现象。 要求汽车以规定车速连续制动15次,制动 强度为3m/s2 ,最后不低于冷试验效能的60% (5.8m/s2 ) 。 当汽车涉水后,因水进入制动器,短时间 内制动效能的降低,称为水衰退现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5)前后制动器制动分配.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5)动力传动系统匹配.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4)档数及其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3)最大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1)发动机功率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3)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2)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1)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5)汽车的功率平衡.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行驶驱动力、附着条件以及汽车附着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addition.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四部分 矢量变换原理.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数控机床伺服驱动及控制技术.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三部分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原理.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2)轮胎的侧偏将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1/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2/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3/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2)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和平顺性评价.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3)路画的统计特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4)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单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5)车身和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七章 汽车通过性(7.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2)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3)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4)车越障能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绪论(主讲:许洪国).ppt
- 《简明英语语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十三讲).ppt
- 《实验六:卫生细菌的检验—大肠菌群的测定》讲义.doc
-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体形态的观察》讲义.doc
- 《实验二: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讲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