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U 1地面制动力 W a T F “ F p 2制动器制动力 F xb T F μ F Braking Force 1/12
1/12 a u Fp Fz Fxb T W r T Fxb = r T F = F 1 地面制动力 2 制动器制动力 Braking Force

W FrAY 2 图4-1制动时车轮受力条件 2/12
2/12 a u Fp Fz Fxb T W F 图4-1 制动时车轮受力条件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E6>>F F bmax F 踏板力,N E<F=F 踏板力,N rh=F rb max 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 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它们同时大才好。 3/12
3/12 踏板力,N F F Fxbmax = F Fxb = F C 踏板力,N 3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 受到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它们同时大才好

4硬路面上的附着系勤 仔细观察汽车的制动过程可发现,轮胎留 在地面上的印痕从车轮滚动到滑动是一个渐变 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 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一可辨别轮胎花纹的 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 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 纹越来越模糊。 第三阶段:拖滑一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 痕,看不出花纹。 >P0O,→m,=0 W 42
4/12 仔细观察汽车 的制动过程可发现,轮胎留 在地面上的印痕从车轮滚动到滑动是一个渐变 的过程。 第一阶段:单纯滚动,印痕的形状基本与 轮胎胎面花纹相一致。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可辨别轮胎花纹的 印痕,但花纹逐渐模糊,轮胎胎面相对地面发 生一定的相对滑动,随着滑动成分的增加,花 纹越来越模糊。 第三阶段:拖滑-车轮抱死拖滑,粗黑印 痕,看不出花纹。 w r w u r 0 uw rr0 w w = 0 w r w w r w u r 0 u r 0

不同滑动率轮胎印迹变化规律
5/12 不同滑动率轮胎印迹变化规律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的滑动成分越来越大。它 通常用滑动率S表示 ×100 ln=rn0O为纯滚动S=0 Cn=0,.=100为纯滑动9 0<S<100%为边滚边滑 制动力系数v 修值的若力系数n 20 100 滑动率S 滑动所着系数v 3q-s、q-S关系曲线 侧向力系数q 6/12
6/12 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的滑动成分越来越大。它 通常用滑动率S表示。 l s p b w w r0 w w r0 w 0 S 100% 0,S 100% u r S 0 100% u u r S 侧向力系数 滑动附着系数 峰值附着力系数 制动力系数 为边滚边滑 为纯滑动 为纯滚动 = = = = − = 20 100 p s b 滑动率S b l 图4-3 b − s、l -S关系曲线

b 20滑动率S100 图4-30n-8、-关系曲线 物2
7/12 20 100 p b 滑动率 S b l 图 4 - 3 b − s 、 l - S关系曲线

滑动率s车轮运动中从滚动至滑动过程滑 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现象分析 b 纯滚动h=r0 ◇S=0 mg 纯滑动o=0分 s=100% 边滚边滑0<s<1m%15~20 100 。-rOn×100%9b F bmax p mg
8/12 滑动率s:车轮运动中从滚动至滑动过程滑 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现象分析 m g F , m g F 100%, u u r s 0 s 100% s 100 0 s 0 u r bmax p b b w w r0 w w w r0 w = = − = = = = 边滚边滑 % 纯滑动 = 纯滚动 s 15 ~ 20 100 b l p s mg FS S =

各种路面平均附着系数 路面 中s 柏油或砼(干)0.8~0.90.75 柏油(湿) 05~07045~0.60 砼(湿) 0.8 0.7 砾石 0.6 055 土路(干) 0.68 065 土路(湿) 0.55 04~0.5 雪(压实) 015 冰 0.1 0.07 9/12
9/12 各种路面平均附着系数 路面 φp φS 柏油或砼(干) 0.8~0.9 0.75 柏油(湿) 0.5~0.7 0.45~0.60 砼(湿) 0.8 0.7 砾石 0.6 0.55 土路(干) 0.68 0.65 土路(湿) 0.55 0.4~0.5 雪(压实) 0.2 0.15 冰 0.1 0.07

附着系数的「8道路的类型、路况 8汽车运动速度 影啦因素g轮胎结构、花纹、材料 柏油(干)9b 松砾石 光滑冰面 S Adhisive coefficient 10/12
10/12 道路的类型、路况 汽车运动速度 轮胎结构、花纹、材料 s b b 柏油(干) 松砾石 光滑冰面 a u Adhisive Coefficient s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5)前后制动器制动分配.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5)动力传动系统匹配.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4)档数及其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3)最大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1)发动机功率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3)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2)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1)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5)汽车的功率平衡.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行驶驱动力、附着条件以及汽车附着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addition.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四部分 矢量变换原理.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数控机床伺服驱动及控制技术.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三部分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原理.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二章 电机的控制.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3)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2)轮胎的侧偏将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1/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2/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3/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2)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和平顺性评价.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3)路画的统计特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4)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单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5)车身和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七章 汽车通过性(7.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2)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3)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4)车越障能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绪论(主讲:许洪国).ppt
- 《简明英语语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十三讲).ppt
- 《实验六:卫生细菌的检验—大肠菌群的测定》讲义.doc
-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操作及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个体形态的观察》讲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