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5)前后制动器制动分配

4.5前后制动器制动分配 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F F 8mg A L, F xb2 xb1 L F L z2 z1 1/16
1/16 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Fz1 F z2 Fxb1 Fxb2 g mg h Fw Fj L L1 L2

d F-L=mgL2+mhg 4f, mgoh=OSF dt d F2L=mgL1-mwui% △F mg 0.38F (L2+1)=(L2+h29b) L dt L d (L )=(L1-hg9b) L dt L du (其中 16
2/16 z g z g h dt d u F L mgL m h dt d u F L mgL m = − = + 2 1 1 2 2 2 1 1 0.38 0.9 z g z z g z h F L m g F h F L m g F = − = − = = ( ) ( ) ( ) ( ) 2 1 1 1 2 2 g b g z g b g z L h L mg d t d u g h L L mg F L h L mg d t d u g h L L mg F = − = − = + = + ) 1 ( dt du g g dt du 其中 = b b = Fz1 F z2 Fxb1 Fxb2 g mg h Fw Fj L L1 L2

2理的前、后 定义:制动时前、后车轮同 时抱死时的前后制动器制动 动器制动力 力分配关系曲线。前后车轮 力分录线同时抱死的条件 Ful+Fu2=mg F+F u2- ng Ful F. L2+ oh Fn2=92 替换\F2h=2L1-cg mg 4hL mgL 2 mg h下2F 6解
3/16 = = + = 2 2 1 1 1 2 z z F F F F F F mg 定义:制动时前、后车轮同 时抱死时的前后制动器制动 力分配关系曲线。前后车轮 同时抱死的条件: 替换 − + = = + = g g z z L h L h F F F F F F mg 1 2 2 1 2 1 1 2

g 4h.L 2+ mgl +2F 2|h hg 2 曲线F2=f(F) 对于已知h。m、L、L2,则可画出 F2=f(FaA)即理想的前后制动 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曲线 4/16
4/16 F1 F 2 I曲线 ( ) 2 F1 F = f

0.3 Ful+ Fu2=mg F 0.4 2 0.5 L,+0h 9.6F 12F L1-@h, 0.7 9-08@为参数 曲线 07=0.8 0304.5 F 仓. 16
5/16 =0.8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7 0.6 0.3 0.4 0.5 0.2 0.1 I曲线 F1 F 2 − + = = + = g g z z L h L h F F F F F F mg 1 2 2 1 2 1 1 2

同步附着系数 B 践线 0.4 Ful+ Fua 线(满载) FM= F F2=(1-B)F 线(空载) B F 1 12 6/16
6/16 F 2 F1 线 I线(满载) 0 =0.4 I线(空载) F F F F F F F F F (1 ) 2 1 1 2 1 = − = = + = − = 2 1 1 F F 同步附着系数0

F 1-B B Fa1→F2=f(F) 1-9分残线 g6= 制动力分配系数β线与理想的制动器制动力分 配曲线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gn 同步附着系数说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 定比值的汽车,只能在一种路面上,即在同步附 着系数的路面上才能保证前、后轮同时抱死。 同步附着系数也可用解析方法求出。 7/16
7/16 制动力分配系数线与理想的制动器制动力分 配曲线I的交点处的附着系数为同步附着系数0。 同步附着系数说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 定比值的汽车,只能在一种路面上,即在同步附 着系数的路面上才能保证前、后轮同时抱死。 同步附着系数也可用解析方法求出

用解析方法求同步附着系数 Fu+ Fu2=mg F Fu2 F2 2 L-oh Fu2 1- ul L2+hp B h 1 g P 1-B 风 AAAAAAAAAA LB-L 0 16
8/16 − + = = + = g g z z L h L h F F F F F F mg 1 2 2 1 2 1 1 2 − = 2 1 1 F F − − + = 1 1 2 2 1 = g g L h L h F F hg L L2 0 − = 用解析方法求同步附着系数

前后制动力比值 平同路面士制 求线组:Fb=mgq Fxbl=oF=o gL 2+ ong /, F.nh b + Fxb= Fxbl+ Fxb2 F21/ mgL, (Fxbl+ Fxb2)h F xbl L L-oh F b1 mg xb2 xbl M6合K<NN
9/16 ( ) g xb g g xb xb xb g xb xb xb xb xb g xb z g xb h mgL F h L h F L F F h L mgL F F F F L F h L mgL L h L mg F F f F mg 2 2 1 2 1 2 1 1 2 2 1 1 2 ( ) − − = + = + = + = = + = + = 求 线组: Fxb1 Fxb2 (0, ) 2 g h mgL −

求线组:F3b=mg IF=mgp mg(L-cohe)=ol mg. F xb x2=02=0 L L xb= Fxbl t Fxb2 F xb2 (mgL,(Fxbl+Erb2)g xb2=0 L omg Ly :62 ohg Fxbl L+(o xb1 L+oh mg 6
10/16 ( ) g xb g g xb xb xb g xb xb xb xb xb g xb z g xb L h mgL F L h h F L F F h L mgL F F F F L F h L mgL L h L mg F F r F mg + − + = + = − = + = = − = − = 1 2 1 1 1 2 2 1 2 1 2 2 1 ( ) 求 线组: Fxb2 Fxb1 ( ,0) 1 g h mgL Fbx = mg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5)动力传动系统匹配.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4)档数及其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3)最大传动比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匹配(3.1)发动机功率的确定.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3)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因素.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2)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法.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燃料经济性(2.1)汽车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5)汽车的功率平衡.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3)汽车行驶驱动力、附着条件以及汽车附着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addition.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2)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1.1)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四部分 矢量变换原理.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数控机床伺服驱动及控制技术.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三部分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原理.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二章 电机的控制.ppt
- 机械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及装备》第一章 电机控制中的测量元件.ppt
- 《测量成果处理》讲义.pps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4.3)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操纵稳定性(5.2)轮胎的侧偏将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1/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2/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5.4)汽车燥纵稳定性与悬、转白系(3/3).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2)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和平顺性评价.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3)路画的统计特性.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4)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单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6.5)车身和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第七章 汽车通过性(7.1)概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2)松软地面的物理性质.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3)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汽车通过性(7.4)车越障能力.ppt
-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汽车理论)绪论(主讲:许洪国).ppt
- 《简明英语语法》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共十三讲).ppt